收藏 分销(赏)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63211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1.划去错音。 哗(huā huá)然       燕(yān yàn)赵       恐吓(hè xià)     晃(huànɡ huǎnɡ)眼 湖泊(pō bó)       阔绰(chāo chuò)   薄(báo bó)礼       供(ɡònɡ ɡōnɡ)给 2.请在下列词语中,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预计   锻练   慰问   签字 B.惊疑   施行   崭新   引鉴 C.停泊   期负   辽阔   奔赴 D.颤抖   慈祥   包袱   衔接 3.下列成语,不属于寓言故事的是(       ) A.刻舟求剑 B.滥竽充数 C.邯郸学步 D.唇亡齿寒 4.下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6.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真实的写照。(引号,表示引用) B.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7.结合语境,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北京市政府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     。 ①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 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    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8.口语交际 同学们,暑假快到了。你的好朋友小明要去你家做客,请你当一名小小讲解员,介绍一下你的房间吧。 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中,杨氏之子待客热情,从“_________”看出来;他反应敏捷,从“_________”看出来;他说话讲究技巧,从“_____________”看出来。 (2)汉字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____、隶书、____的演变过程。 (3)《村晚》中写出牧童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可爱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描写了___位英雄好汉的故事,其中有“黑旋风”之称的是_____,有“豹子头”之称的是_____。《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空。 (1)《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孩子对慈母的爱。 (2)爱国之情,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同样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慷慨激昂,它是戍边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有的低沉哀痛,它是关心百姓生活疾苦,归国无望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写一句关于“为人”的名言:______________。 (4)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带领我们走进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请分别写出《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你熟悉的两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古典名著中的____________。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 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 材料二 2018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快递运单约312亿张,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胶带约3.3亿卷,包装箱约86亿个……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约425圈。 材料三    消费者对快递垃圾危害性认识调查图 11、“材料一”用的_________说明方法讲述了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又用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快递物品包装耗材用量十分惊人。 1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出,面对网购,我们是喜忧参半,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材料三”可知,快递垃圾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仍有2.10%的人认为快递垃圾无危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处理快递垃圾,给快递包装“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你想对快递员或喜欢网购的人们说些什么,提哪些建议?请选择其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①,更为益②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③,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④,反为其患。 【注释】① 闻已:听完;② 益:增加;③尚尔:如此; ④口爽:口味败坏。 15、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① 缘有盐故 ( )                      ② 便空食盐     ( ) 16、读好下面的句子,读出停顿处用“/”划开。 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17、文中“愚人”的“愚”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注释,想想画“ ”句子的意思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从这则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 小时候,我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装配了一个大衣柜。刚刚装好,父亲便回来了。他走到大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突然,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问:“你瞎了?”然后他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后来,每当父亲举起巴掌时,我都心有余悸,生怕会落到我头上。 然而,另外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父亲的看法。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了,正在研究的兴头上,突然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走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时,他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当啷”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 我害怕得低下了头,父亲几步走过来。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只是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摸。 那个年代,一台座钟可比一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父亲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父亲才告诉我:“你跟我学木工是学手艺。做木工活好比做人,一榫(sǔn)一眼都要套牢弄实,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要投机取巧。可你拆座钟,那是钻研,我不想让孩子没有前途……”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20、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对父亲动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的父亲。 21、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父亲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实在做人;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父亲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2、将本文和我们学过的《落花生》一课进行对比,发现两篇文章都是叙事文章,但《落花生》一课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 23、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 A.点明主题 B.总结全文 C.抒发感情 D.首尾呼应 24、你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快乐习作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有许多性格各异的小伙伴与你朝夕相处、共同成长。他们当中可能有令你捧腹大笑的“相声小咖”,有做事情慢腾腾的“小蜗牛”,还有喜欢读书的“小书虫”……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请你选择一位特点鲜明的同学写一写。 要求:(1)用上你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2)写出人物的特点。(3)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huā       yàn       xià       huànɡ bó       chāo       báo     ɡòn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根据词语选择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能力,读音要正确标准,要注意一字多音的现象。本题要将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哗”为多音字,在“哗然”中读音为huá;还可以读作huā,哗啦啦。 “燕”为多音字,在“燕赵”中读音为yān;还可以读作yàn,燕子。 “吓”为多音字,在“恐吓”中读音为hè;还可以读作xià,吓唬。 “晃”为多音字,在“晃眼”中读音为huǎnɡ;还可以读作huànɡ,摇晃。 “泊”为多音字,在“湖泊”中读音为pō;还可以读作bó,停泊。 “绰”为多音字,在“阔绰”中读音为chuò;还可以读作chāo,绰起。 “薄”为多音字,在“薄礼”中读音为bó;还可以读作báo,薄饼。 “供”为多音字,在“供给”中读音为gōng;还可以读作ɡònɡ,供货。 2.D 解析:D 考查汉字字形。。 A项“锻练”应为“锻炼” B项“引鉴”应为“引荐”。 C项“期负”应为“欺负”。 3.D 解析:D 考查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A项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B项滥竽充数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C项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D项唇亡齿寒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不是寓言故事。 4.A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A.“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诗句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根据意思可知,A选项中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 5.D 解析:D 【详解】略 6.B 解析:B 【详解】略 7.A 解析:A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8.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面放着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电脑桌、还有一个书柜。我最喜欢的是电脑桌和书柜,书柜可以放很多我自己喜欢看的书,电脑桌也有好几层,可以放我的玩具。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介绍自己的房间时,可以从房间的布局、陈设解释,还可以介绍你最喜欢的玩具,你最喜欢在房间做什么等方面介绍。例如:站在房间门口就能看到我床上的毛绒玩具,有喜羊羊、海绵宝宝、飞天小女警等等,左面是一个书柜,有好几层,放着我的课外书、玩具模型、蛋雕作品,我最喜欢在这里看完书后轻松玩乐了。 9.     为设果     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篆     楷书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08##一百零八     李逵     林冲     猴王出世     三打白骨精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为设果”的意思是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表现了杨氏之子很有礼貌、热情待客。 “儿应声答曰”意思是杨氏子马上回答说,表现了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孔君平看见有“杨梅”,便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因为这户人家正好姓杨)”。杨氏之子也用孔君平的姓戏谑他,“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以看出他说话讲究技巧。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汉字字体演变的了解。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 (3)宋代雷震的《村晚》 全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 (4)本题考查经典作品《水浒传》的掌握。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黑旋风: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河南开封)人氏,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全书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五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有:大圣大闹蟠桃宴,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计收猪八戒,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降服黑熊怪,三打白骨精等。 10.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桃园三结义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1)《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大意为: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运用比兴,诗人以小草自喻,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表达了自己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2)《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大意为: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描写了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了将士们豪壮的誓言,生动表达了他们杀敌立功、誓死保卫边疆的决心。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全诗大意为: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以及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3)本题要求学生日常积累名人名言,能写出“为人”的名言,答案不唯一。 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意思: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意思: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分别写出两个熟悉的故事情节。 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西游记》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三打白骨精”讲述了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最终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真假美猴王”讲述了唐僧把孙悟空撵走后,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 “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他们承诺有苦同受,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故意提出借箭(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5)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可知,“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出自《三国演义》,描写的是诸葛亮。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大意为: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好友的惜别之情。 11、     举例子     列数字 12、     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     快递包装材料消耗巨大,造成资源浪费 13、     污染水土     过度包装导致经济损失     加重白色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     这些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环保宣传工作仍不够到位 14、建议:①快递公司提高服务质量,轻拿轻放,保证货物不受损伤;②研究制造又薄又结实的新型包装材料;③废弃物进行分类,由环保部门及时回收,集中中转,实现再利用;④不要任意物品都采用网购的方式,适当外出门店购买也是不错的选择。 【分析】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掌握。 材料一通过列举一位网店商家的例子,来说明快递包装特性,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材料二用“312亿”“31亿条”“68亿个”“3.3亿卷”“86亿个”这些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惊人。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从材料一中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定不出户,使可买到心仪的产品。但是材料二又通过一系列数字说明,包装耗材用里大,浪费资源。 13、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要仔细看图,提取图中的关键信息作答。 读图可知,快递垃圾产生的危害有污染水土,过度包装导致经济损失,加重白色污染,危健中,但仍有2.10%的人认为快递垃圾无言,这说明还有部分人对快递垃圾客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欠缺。 14、本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开放性试题,答爽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网购的不断发展,包装耗材用量大,浪费资源的问题,可以建议经常网购的人把网购商品的包装袋重复使用。 15、     因为     空口 16、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17、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或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18、这个人没有智慧,空口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9、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 【分析】 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给他食物,食物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之后,于是添加盐。加了盐,食物就味美,于是(他)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15、本题考查字义掌握。 ① “缘有盐故”翻译为“菜这么好吃,是因为放了盐”。这里“缘”意思是“因为”。 ②“便空食盐”翻译为“就空口吃盐”。这里“空”意思是“空口”。 16、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停顿划分。 句子翻译为“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又多了?’”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的翻译“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体现了“愚人”的“愚”。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智”翻译翻译为“智慧”,“空”翻译为“空口”,“口爽”翻译为“口味败坏”,“患”翻译为“祸患”。 1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这篇文言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恰到好处是美妙无比,-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因为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成了谬误。 A 解析:20、     神态     语言     严厉 21、     “我”装错了大衣柜     “我”把座钟拆开了研究     保护“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借物喻人 23、A 24、我赞同文章父亲的做法。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想让孩子吸取教训,认真做事;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后只是轻抚孩子,但心里更多的是高兴,不想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解析】 20、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句子“他走到大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突然,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问:“你瞎了?”然后他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学,一下子打在我头上。”是对父亲动作、神态和语言的细节描写。“阴着脸”和“瞪着我”是描写父亲神态的内容;“他走到大衣柜前,转着圈看”“突然,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指着装错的地方问”和“然后他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学,一下子打在我头上。”是描写父亲动作的内容;“你瞎了?”是描写父亲语言的内容。父亲看到我做的大衣柜不合格,大声训斥我和扔掉木料。这一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要求高、严厉的父亲。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第②段的“突然,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问:“你瞎了?”然后他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可以知道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装错了大衣柜。从第⑤段到第⑧段的内容可以知道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把座钟拆开了研究,父亲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本题考查写作方法。课文《落花生》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整篇文章借用了花生“虽不漂亮,却很实用”的特色,表扬了它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品格,突出了做人要脚踏实地的的重要性。 23、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结尾“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也与题目“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相呼应。“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指的是父亲对“我”的两次教育。故选A。 2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问同学们是否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同学们先说明自己是否赞同文中父亲的做法,再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感想来表达自己的理由即可。同学们赞同文章父亲的做法的话,可以从教育目的来说明理由。同学们不赞同文章父亲的做法的话,可以从第一次举起手掌时的说话内容、语气和动作等说明理由。示例一:我赞同文章父亲的做法。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想让孩子吸取教训,认真做事;父亲第二次举起手掌后只是轻抚孩子,但心里更多的是高兴,不想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示例二:我不赞同文章父亲的做法。父亲在第一次举起手掌时说话的语气太过强势,还十分粗暴地推倒大衣柜和重重地打孩子的头,这样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25.范文: 我们班的小书虫 我们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小“书虫”。她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说起话来井井有条。你只要随便问她一个问题,如果是学过的,她保证在一分钟内对答如流。她还有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生气时瞪得圆圆的,开心时眯成了两个月牙儿,一对弯弯的眉毛,一张红红的“苹果脸蛋”。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家飞奔出教室,像极了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忽然被释放了出来。而她呢,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红楼梦”来“啃”。好像看得越来越入迷了,因为,我想引起她的注意,所以故意从她身边跺着脚走过,可她根本就没有被我从“书窝”里拉出来,她还是无动于衷。“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从她耳边飘过,她如梦初醒,随着老师的脚步声渐渐逼近,她急忙把书“变”成了语文课本,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好,等待着这节语文课的开始。她,就是我们的班长——张渝梅。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 第一步:在构思作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读懂写作要求:(1)用上你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2)写出人物的特点。(3)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第二步:构思作文:首先要精选事例,以事写人,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热点总是在具体的事例中表现出来。选择的事例要小而精。其次要抓住细节,写出特点,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