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5162156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适用于考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先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朝的建立? 建:前2070年禹建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家天下”局面。约前1600年夏亡:根因:夏桀暴虐无道,奴隶不断反抗;直因:商汤灭夏。 商朝的兴衰 约前1600年商汤建国,定都亳。盘庚迁殷,政局稳定。商朝又称殷朝。纣王的暴政 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 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亡。周武王建周朝,都稿京。武王伐纣成因:商纣暴虐无道;周经文王改革强盛;武王的作用。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2、? 公元前184年国人暴动;原因:周厉王的暴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西周灭亡原因。 井田制和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奴隶统治 2井田制:性质:奴隶社会国有土地制度。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3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国:鲁、晋、燕、卫、齐、宋;义务:政治上服从周王命令,经济上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上要随从作战;影响:积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立 分封制和

3、井田制关系: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上层建筑。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和畜牧业 1.农业发展:原因:夏商周统治者对农业重视;采取奴隶集体耕作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产量增加。表现:农作物品种增多(稻粟“五谷”);耕作技术的提高(集体耕作、木石农具);作物产量增加(酿酒业出现);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畜牧业:商朝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饲养的家畜很多。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1青铜制造业(主要部门) 原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和兵器);特点:生产规模大,官府垄断、产品供王室贵族使用;品

4、种多,数量大(礼器、兵器、食器、酒器);产品质量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周铸有文字(铭文);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 2玉器加工和纺织业:安阳妇好幕出土的玉器七百多件;西周的丝织除平织外,出现了斜织,还出现了刺绣。 3陶瓷业:商和西周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制漆业:我国是上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原始社会河姆渡遗迹,就出土过红漆碗。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车身、车蓬都用漆来装饰。 商业交通和城市 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民善于经商;商朝以贝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商周道路沿途设有旅社,并建立了邮驿制度。夏、商、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 (

5、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基本特征:A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B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不断融合。C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我国始进入封建社会。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1春秋争霸 背景:王室衰微;生产力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狄人南来,楚人北来。目的:取得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它国的控制权。性质:奴隶主贵族间非正义的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 概况: 齐桓公称霸:条件地理位置优;管仲改革;策略正确(“尊王攘夷”)标志葵丘会盟(BC651) 晋楚争霸:城濮大战(BC632)文公成为中原霸主(退避三舍),楚庄王称霸中原(问鼎中原) 吴越争

6、霸时期:吴国称霸吴王阖闾、夫差;越国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兼并(公元前475-前221) 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卿大夫取代国君,实质上是封建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性质:封建兼并战争。概况:桂陵之役和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属于非正义战争;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作用: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1农业:铁器的使用:表现:铁器的使用最早西周晚期

7、,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牛耕技术的推广: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牛耕并逐步推广。意义:耕犁的出现,是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灌溉事业发展:桔槔;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芍陂(孙叔敖);西门豹渠(西门豹);邗沟(夫差) 2手工业 冶铸业冶铁(铸铁柔化技术);铸造(金银错技术);漆工艺夹纻技术; 酿酒业用曲造酒;煮盐业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和四川井盐;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 3商业和城市 商业发展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 中原市场形成;繁华商

8、业中心出现;大商人势力崛起(范蠡、吕不韦) 封建城市特点:既是商业中心又是政治中心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根本原因:(生活力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过程:私田不断增多;私田主人为增加收入,改变剥削方式,这样改变了双方的身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 3意义:井田制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出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的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进步,封建剥

9、削方式的产生,井田制越来越难于维持。 目的:增加赋税收入,实现富国强兵,争做霸主。 内容:改革赋税制度,发展生产。 表现: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 影响:客观上承认了土地土地私有,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属于奴隶制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 2战国时期的变法 原因: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与确立;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学说;政治基础兼并战争激烈,诸侯需要改革增强国力 表现: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影响、成功原因) 影响:经过一百多年,新的封建

10、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起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用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 (5)先秦时期的文化? 特点:文化异常繁荣;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技成就世界领先。 老子和孔子? 1老子:春秋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哲学思想:世界万物本源为“道”(客观唯心主义);朴素辩证法思想(精华);政治思想: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思想:“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维护“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逐步改良等。教育(至今受尊重的主因):“有教无类”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编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 即后来

11、的儒家“五经”。影响:他的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百家争鸣? 1历史条件: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与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的自由;文化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思想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2概况:儒、墨、道、法;儒墨最有实力,道家次之 墨家:鲁墨翟创。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代表平民利益,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儒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他被统治者尊为“亚圣”。 荀子:“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唯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

12、天) 道家庄子: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主义);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现象;敌视社会进步,反对任何作为(绝望消极) 法家韩非子:认为今胜于古,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文学和艺术:诗经;屈原和离骚;“诸子散文”;绘画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青铜艺术;音乐 天文和物理:? 1天文学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公元前613年作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学成就与战国期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关系

13、;墨子中的墨经记载的大量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 扁鹊:战国时期最著名医生;奉为“脉学之宗”;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传统诊病法第二章: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加强;政治基础局部实现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理论基础法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 人心导向人民厌战渴望统一;民族关系融合加强,华夏族形成巩固民族共同体 主观: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远交近攻)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经过: 灭六国;南征越族(修灵渠);加强

14、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北击匈奴(修长城) 3秦朝疆域(略)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目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作用(26-28面) 秦末农民战争:原因、主要经过、历史意义? (2)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地方行政制度 背景:历史原因楚汉战争,分封异姓诸侯王(击败项羽);主观目的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统治稳固)。影响: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产生,王国问题形成,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推恩令(削减王国封地);附益法(限制诸王活动) 察举制:含义: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科最重要。 目的:扩大政权阶级基础,巩固

15、专制统治。 演变:东汉中后期:德才选拔有用之才 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形成(九品中正制) 编户齐民:1特点: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2目的:控制人口,剥削农民。 3农民的主要负担: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匈奴的兴衰: 1、西汉初年的“和亲” 原因: 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评价: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 策略性(羁縻政策) 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

16、解除匈奴威胁 2、汉武帝的军事反攻 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军事:战马多士卒训练有素 经过: 两将军(卫青 霍去病),三战役(BC129119);汉取河套地与河西走廊,匈奴被迫北迁 评: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的正义战争,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汉元帝的“和亲”昭君出塞(BC33) 背景: 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汉;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推动了互市兴旺,促进文化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 4、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北匈奴);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窦固、窦宪大败北匈

17、奴 瓦解、西迁 张骞通西域?1、概念: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狭义) 2、张骞通西域(BC138119) 目的: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BC138),第二次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BC119) 结果: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 意 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 义 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 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

18、年) 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西南夷与百越? 1西南地区:西南夷:设立郡县 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2华南地区:东越、南越(南海九郡) (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与朝鲜的关系:政治上人口迁徙;三韩谴使赴汉(汉武帝、光武帝),文化上引进先进文化(秦韩),经济上贸易往来频繁(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朝鲜:檀弓、果下马) 与日本的关系? 秦朝:徐福东渡(秦始皇)西汉:“使译通于汉”(汉武帝) 东汉:政治委奴国谴使赴汉(光武赐印),经济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与越南的关系: 经济上铁犁牛耕与水利工程技术 与西亚、欧洲的往来:1汉朝与西亚(安息)的交往:丝绸转手贸易 2

19、汉朝与欧洲大秦(罗马)的交往:甘英出使大秦(97年);大秦安敦王朝谴使来华(166年)直接往来最早记载 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汉武帝时) 条件:张骞通西域打通中西交往陆上通道;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丝织业);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设置西域都护,保证中西交通畅通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天山南北葱岭中亚西亚(安息)、欧洲(大秦) 南亚 四川-云南-缅甸-印度(西南陆上丝绸之路) 意义:推动与中亚(大宛)、西亚(安息)、南亚(身毒)诸国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技术、井渠技术等西传; 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公元前后) 2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以后)

20、条件:汉武帝灭南越,设南海九郡;造船与航海技术进步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印支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诸国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沟通中西联系 (5)秦汉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太初历”;太阳黑子;张衡科学解释月食,发明地动仪早1700多年。 2数学:九章算术(最先进应用数学,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麻沸散;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4造纸术发明与改进:西汉前期已有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地图纸(世界已知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普及推广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造纸术的外传(4世纪东传朝鲜、7世纪东传日本、8世纪西

21、传中亚、阿拉伯) 哲学与宗教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皇帝依天意办事;儒学独尊;儒学教育。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作品:天人三策。意义:确立儒家统治地位;儒学官学化并具有神学倾向;光大儒学;加强文化专制。 2王充及其论衡的唯物思想:主张: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作品:论衡 3佛教的传入: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西域求佛法(白马寺) 4道教的形成:东汉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结合,道教产生。太平经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史学与文学? 1司马迁与史记:从黄帝到汉武帝。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班固与汉书:叙述西汉历史

22、。第一部断代史 3赋的兴起: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两都赋。赋讲究排比,散韵并用,辞藻华丽 4乐府:战城南、十五从军行、东门行、陌上桑。乐府诗形式朴素、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民间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雕塑与绘画 1雕塑:秦朝兵马俑:气势雄伟,形象传神;东汉说唱俑和杂记俑:造型生动活泼;秦砖汉瓦:极具艺术价值 2绘画:长沙马王堆彩绘帛画:汉代艺术的精品;画像石、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江南经济的发展? 1原因:北民南迁劳动力工具技术;统治者劝课农桑奖励耕织 统治政策;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政治前提江南地区优

23、越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表现:地域广(江东长江流域岭南闽江);品种多;产量高;不平衡(三吴 两湖 成都) 3影响: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表现:技术创新(翻车、犁耕);兴修水利(曹魏、北魏);开发边疆(河西、辽东) 特点:屡受破坏;发展相对缓慢。 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蜀锦;冶炼业相州 灌钢法;制瓷业青瓷与白瓷;造纸业书写材料与造纸中心 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商业:北方发展缓慢,南方相对活跃(荆州、扬州、益州); 社会生活:民族交融,胡汉互化(胡饼 胡服 饮茶)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1数学:刘徽(魏晋)计算圆周率方法 祖冲

24、之:(南朝)精确推算圆周率,著缀术(领先近1000年) 2农学:贾思勰(北朝)著齐民要术(总结性 最早最完整农书) 3地理:裴秀(西晋)著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图原则(杰出地图学家) 郦道元(北魏)著水经注(地理名著与文学作品) 道教与佛教? 1佛教兴盛:原因:思想基础欺骗性与诱惑力(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社会基础社会动荡,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政治基础统治者的推崇与提倡(梁武帝) 表现:僧尼增多,佛寺遍布;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佛教相关艺术的发展(石窟 建筑 绘画) 影响: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法显佛国记;促进艺术发展石窟(云冈 龙门) 绘画(佛像画);促进反佛斗争与唯物思想发展范缜神灭论 消

25、极:消磨斗志,使人安于现状;耗费财物,加重经济负担;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来源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 北周武帝 唐朝武宗) 2道教改造:葛洪(东晋)儒道结合,服务封建统治;抱朴子;陶弘景(南朝)佛道结合,建立神仙体系 唯物论思想家?范缜,针对的是佛教。神灭论内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就消失 文学和艺术? 1承上启下的文学 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 田园诗(陶渊明)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山水诗(谢灵运)登池上楼 新乐府(民歌):南朝缠绵婉转(采桑度); 北朝慷慨激昂(敕勒歌木兰辞) 2多姿多彩的艺术: 书法:东汉末(蔡邕)书

26、法成为一种艺术;曹魏(钟繇)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二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书圣”) 北魏碑志艺术与“魏碑”体(龙门二十品) 绘画:曹不兴 (三国)佛像画的始祖;顾恺之(东晋)擅长人物画 石窟:云冈石窟(大同)古印度艺术;龙门石窟(洛阳)中原文化 音乐:民族音乐与外国音乐传入;舞蹈:大面与城舞 第四章: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隋的建立:时间:581年;都城:长安;人物:杨坚;年号:开皇;方式:外戚* 2隋统一的原因、意义(67-68) 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1建两都:大兴城(隋文帝);东都洛阳(隋炀帝); 影响: 为唐朝商业繁荣

27、和对外交往创造条件 2开运河 目的:政治控制南方,巩固统一(最主要);经济加强南北交通,榨取江南财富 ;军事远征高丽,运输军事物资;个人巡游江南(江都) 概况:三点: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六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影响:积极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城市兴起商业繁荣(洛阳) 消极滥用民力,激化矛盾,隋亡原因之一。 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暴政(表现:滥用民力,征伐高丽,严刑酷法),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天灾严重;农民起义(时间、人物)的打击。 2灭亡的

28、时间和标志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时间、人物、定都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隋朝的建设与开创的制度创造条件;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的政治才干(个人因素);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政治:知人善用,虚怀纳谏(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革新政治,完善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 经济:轻摇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文化:兴办科举,崇尚儒学 4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 武则天的统治? 1掌权原因:外因高宗懦弱多病,难理朝政;内因武则天政治才干与野心 2主要功绩:创立“自荐求官”制;发展科举

29、(狄仁杰、姚崇);重视农业生产 3过失: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尚佛教,奢侈腐化 “开元之治” 1原因: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的奠基;结束政局动荡局面;唐玄宗改革 2功绩:政治: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姚崇 宋瑾);经济: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军事:实行募兵制;文化:大兴文治,发展科举;3表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4地位:继西汉前期出现第二盛世局面(文景之治)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 1背景:综合汉魏官制,加强君主专制。 2沿革:确立隋朝(隋文帝);完善唐朝(唐太宗) 3职能: 4特点: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5意义: 科举制?选官制度 1背

30、景: 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势力日渐兴起(联系魏晋门阀政治)。 2沿革: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抑制士族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和封建统治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府兵制与募兵制军事制度 开创:西魏(宇文泰)军民异籍 ;胡汉分治 1府兵制 改革:隋朝(文帝)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增加税收、扩大兵源、促进融合) 调整:唐朝(唐太宗):增加军府数量(外轻内重);兵将分离(避免拥兵 自重);免征赋役自备武器(减轻国家负担) 崩溃 :(开元)唐玄宗:均田制破坏,兵士逃亡, 地位下

31、降 背景: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崩溃 目的:增强军事力量 2募兵制 作用: 减轻负担,节省消耗,有利生产,增强军力 局限:兵归将有,军阀割据 思考: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 府兵制 募兵制 士兵性质 兵农合一 职业士兵 器粮来源 士兵自备 国家供给 兵将关系 兵将分离 隶属关系 影响 农民负担沉重加强集权 增强战力形成军阀割据 租庸调制? 创立北魏(租调制) 演变: 发展隋朝(庸制年龄限制) 完善唐代(租庸调制) 前提:均田制实行 内容:租:丁税(谷物),调:户税(布绢),庸:代役税(布绢) 作用:减轻农负、保证农时;保障财政、巩固府兵 两税 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困

32、难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征税内容:户税(资产);地税(田亩),征税时间:夏秋两次收税,统一税制, 保证财政税收 作用: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局限:土地兼并不受限制;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发展的原因: 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两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国内各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两朝政府对外政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农业? 1、农业发展A.江南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安史之乱)(耕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水稻产量提高)B.农田灌溉与农

33、具改进(隋:大运河 广通渠。 唐:筒车 曲辕犁)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茶叶与茶税 ) 手工业 产地分布广泛;生产规模扩大;分工细,品种多;技艺水平提高(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商业和城市? 1发达的水陆交通(隋朝:大运河 驰道.唐朝:驿传制度 驿驴 .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2统一货币 3市场较前代发达: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有邸店和柜坊;后期有夜市;农村定期举行草市 4大小商人众多 5城市兴旺: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突厥的兴衰 崛起

34、(6世纪中):兴起阿尔泰山,统一西北地区 隋末强大(中原动乱 南下进扰) *厥 贞观初战争(俘颉利 *厥亡)设机构(设都督府) 分裂(隋初): 意义解除北方边患,北方民族纷纷归附(天可汗) 隋唐之交强大(控制西域 阻塞丝路) 西突厥 唐太宗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唐高宗败西突厥,西突厥亡 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 经济生活: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冶铁业形成独立手工业部门 ;突厥与中原有贸易往来(6世纪) 回纥的变迁 兴起:受制突厥(7世纪初) 强大:归附唐朝 瀚海都督府都督(唐太宗)设机构 统一:统一各部 骨力裴罗受封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 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与唐和亲(唐肃宗)和亲 更名:改名回鹘(8

35、世纪后期);瓦解西迁:新疆维吾尔族;甘肃裕固族(9世纪中期) 靺鞨的发展 兴起:分布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强大:黑水与粟末 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 与唐朝关系: 大祚荣建政,受封渤海郡王与忽汗州都督(唐玄宗) 粟末靺鞨 政治(州县制)、经济(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南诏的崛起 兴起:云南洱海(彝族和白族祖先) 强大:南诏强大,统一六诏(皮罗阁受封云南王) 经济:农业(复种制)、手工业(冶炼业 丝织业) 吐蕃的统一 统一: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 与唐关系:和亲文成公主(唐太宗);金城公主(唐中宗);会盟长庆会盟(唐穆宗) 交往形式: 战争:唐大败*厥,俘获颉利可汗 册封:骨力裴罗怀仁可汗、

36、大祚荣渤海郡王;皮罗阁云南王。 和亲:同回纥可汗和亲;文成公主、金成公主入藏。 管辖:在*厥设都督府;设安西都护府;设北庭都护府;翰海都督;忽汗州都督; 交流:回纥人到中原经商和定居 会盟:唐和吐蕃 “长庆会盟”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的海陆交通:略) 与新罗的交往:隋朝炀帝三征高丽 政治新罗谴留学生(崔致远) ;参用唐制 唐朝: 经济新罗坊 新罗馆;引入茶种雕版术制瓷 文化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互谴使节(谴唐使);大化改新 参照唐制;经济贸易往来(出土唐币 银币);文化文化交流(吉备真备 鉴真);南亚印度(天竺) 与印度的交往:政治谴使赴唐送花树;文化十进位记数法

37、;玄奘西游(那烂陀寺) 义净浮海 与东南亚的交往马来半岛(赤土国)缅甸(骠国) 政治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赤土国);文化骠国歌舞团访问 与中亚的交往:谴使来华;名马、异药 与西亚的交往: 政治互派使节 国王求援(波斯)通使与唐(大食);经济开设波斯店 文化造纸术西传(大食) *教传入 与欧洲的交往:东罗马帝国(拂林) 政治使节往来;经济杂技、医术(东传)丝绸、瓷器(西传) 与非洲的交往:杜环 索马里 唐三彩 (6)隋唐时期的文化? 文化发展原因:(略) 科学技术:雕版印刷术、火药、天文、医学、建筑。 文学和艺术?1、文学:初唐诗人:陈子昂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

38、、岑参 最高成就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唐诗人:自居易 晚唐诗人:杜枚、李商隐 2、艺术:石窟艺术、绘画、书法、乐舞等。 献第五章:五代、辽、宋、夏、金、元 ?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东京。979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措施:集中军权。 集中行政权。 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3、影响: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军队战斗力下降。 财政困难。 科举制的发展? 表现: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严格科举考试程序。意义:扩

39、大了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 冗官、冗兵、冗费。农民的反抗斗争。 辽、西夏的威胁。 改革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1、庆历新政 目的: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核心:整顿吏治;内容:官吏考核、官员选拔、严肃政令;结果:改革派被排挤,措施被废止 2、王安石变法 时间:1069年,王安石主持。 内容: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军事措施: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失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现象;宋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 评

40、价:增加财政收入。军事实力增强。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契丹的兴起和建国?辽的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都上京。采取“蕃汉分治”。 宋辽的和战?两次夺取幽云之战。渲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1005年)。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元昊,建都兴庆,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宋夏的和战: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严重。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宋夏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金的建立?金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推行猛安谋克制。 辽和北宋的灭亡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

41、康之变”。?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八字军抗金,岳飞抗金(1140年,郾城大捷)。 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史称“绍兴和议”。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对内对外征战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蒙古灭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称大都(今北京);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3元朝统一全国:统一过程;统一原因;元朝统一意义;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课本)? 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

42、治 2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3地方: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元朝的灭亡?:1368年,红巾军攻占大都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发展和传播;2沈括的梦溪笔谈 3元代郭守敬的天文历法成就: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 理学和史学:1理学:思想来源:儒家、佛教、道教三结合(儒释道) 人物:南宋朱熹(集大成者) 内容:理本源,第一性;气材料,第二性 客观唯心哲学 存天理,灭人欲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评价:产生于阶级、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背景,宋代官方哲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史学资治

43、通鉴作者北宋司马光;体例编年体通史;时间范围战国至五代 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文学 1词:宋词繁荣的原因;南唐李煜词的特点;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婉约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 2陆游的诗词 3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散曲是当时北方流行歌曲;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第六章: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建立: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都城应天。 2君主专制加强: 第一:改革官制: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君权与相权);设五军都督府,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 地方:废行省,权分三司(

44、布政司民政和财政,按察司监察、司法,都司军政) 第二:加强法制:制定大明律:量刑严厉残酷;增加经济立法(“私盐”“私茶”);严惩贪污贿赂 第三:加强特务统治:设立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 职能: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特点:锦衣卫皇帝直接指挥,;东厂和西厂宦官统领;都不隶属刑部;影响:突出反映封建制度衰落。 第四: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目的:严厉控制士人思想;特点:命题范围四书五经;答题格式文分八股;答题观点程朱理学。影响:禁锢思想,培养忠顺奴仆;阻滞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399年,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1421年,迁都北京。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晚明面临三大问题:农民起义;后金威胁;朋党之争 明末农民战争 皇帝昏庸 政治腐败,统治黑暗 奸臣当政 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原因: 财政困乏,加派三饷(练饷、剿饷、辽饷) 天灾不断(陕北) 序幕:王二起义 经过: 主力:李自成(西安-大顺);张献忠(武昌-大西) 结果:失败(原因) 推翻明朝统治(崇祯帝自缢), 意义: 迫使清初统治者调整政策(更名田) 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均田免粮”) (3)清朝的建立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