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5151750 上传时间:2024-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5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提升三步曲地貌成因类题目答题规范与模板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地貌景观图或区域等高线图等形式为载体,考查地貌类型及成因,在回答时首先要推断出地貌类型,其次要分析地貌的形成缘由,再次要描述地貌的形成过程。1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答题要点板块交界处、挤压、张裂、隆起、凹陷、背斜山、向斜谷、火山、断块山、裂谷等。答题模板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作用,岩层弯曲隆起(凹陷)形成背斜山(向斜谷或褶皱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受张裂作用,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形成裂谷或海洋;上升的岩块形成断块山,下降的岩块形成断层谷或谷地。地下酷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岩浆

2、冷却凝固形成火山。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答题要点风力、流水、海浪、冰川、侵蚀、积累。答题模板思考方向答题模板侵蚀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四周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沉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积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积

3、累成三角洲风力沉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积累地貌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上升时,冰川溶化,大量物质在原地积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2021临沂模拟)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的物质位于莫霍界面以上B大量火山灰导致作用明显减弱Ca、e环节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D跨流域调水解决e环节季节支配不均问题(2)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述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解析:(1)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岩浆发源于地幔的上部,位于莫霍面以下;为到

4、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火山灰加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a、c环节代表蒸发和降水,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跨流域调水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的空间支配不均问题。(2)甲处地貌为背斜谷,是内力挤压使地表隆起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3)d环节为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和积累作用,分别形成侵蚀地貌和积累地貌。答案:(1)B(2)(地质历史时期首先)由于地壳运动,形成褶曲(背斜),岩层隆起抬升,其顶部受张力,物质易受侵蚀,形成谷地。(3)d为以河流为代表的地表径流,可以在地表形成河谷等侵蚀地貌或形成冲积平原等积累地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

5、021西安五校三模)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处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2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向斜沉积断裂B向斜断裂沉积C向斜侵蚀断裂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3造成山峰两坡坡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降水C地壳运动D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图中处地势较低为谷,地形,同时岩层年龄中心老、两翼新,说明为背斜构造,地貌为背斜谷。第2题,从岩层弯曲形态上看,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飞来峰两侧岩石年龄不同,说明毁灭了断裂;另外较老的岩层位于较新的岩层之上,必定毁灭了别处较老岩层到此处沉积现象;图示飞来峰呈尖顶外形,应当

6、受到外力侵蚀作用。第3题,图中飞来峰东侧较陡,两广地区的东侧为迎风坡而降水多,必定受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故影响坡度差异的因素是降水。答案:1.C2.D3.B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A褶皱运动之前B断层活动之后C断层活动之前D处岩层形成之前5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各地貌的形成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两地地貌相同,都是山地,但成因不同C图中各岩层都是岩浆活动直接形成的D岩层的形成早于,但晚于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处岩浆侵入活动破坏了断层和处岩层,因此它发生在处岩层和断层形成之后。第5题,两地的地貌都属山地,但为断块山、为向斜山;图中岩层多为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7、,位置较上的岩层年龄较轻,形成晚于与。答案:4.B5.B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等潜水位线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关于图中甲地用途的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A利用地势相对较高的优势,建立居民点B利用地势相对低洼的优势,进展基塘农业C利用地势相对低洼的优势,设置为滞洪区D利用地势相对较高的优势,建设河滨景区7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图中河流的突出特征是()A下游为地上河B有断流现象C有凌汛现象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解析:第6题,图中的甲处有一条闭合的等高线,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可知甲处的海拔低于40米,为低凹地;且读图可知,甲地四周河段为地上河,易发洪水,故该地应设置为滞洪区。第7题,依据该河下游段

8、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特征可知,河流四周的海拔高于两侧地区,为地上河,因此该河段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凌汛一般毁灭在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且要有冰期;依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河流是否有断流现象。答案:6.C7.A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89题。8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9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解析:第8题,依据等高线分布,图示区域中高周低,为山地地形;依据钻井数据显示的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特征

9、,推断该页岩层中间下凹、东西上凸,为向斜构造。第9题,图示地区最高点海拔为575600米;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海拔大约303米,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介于272297米之间。答案:8.B9.B(2021吉安二中月考)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由早到晚,叙述正确的是()A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B褶皱断层岩浆侵入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D沉积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11图示地区,易发生岩体滑动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0题,该地首先形成沉积岩,然后发生地壳运动(褶皱)导致岩层断裂错动(断层),再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岩浆岩,最终在乙、丁

10、处毁灭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答案选D。第11题,有滑动面、坡度陡、下方缺乏支撑物的地区易发生滑坡。甲处岩层坡度较陡、与乙交界处没有支撑的物体、具有可以使岩石滑动的断层面,最易发生滑坡。故答案选A。答案:10.D11.A二、综合题(共56分)12(2021黄冈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10分)(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8分)(3)据材

11、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进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缘由。(10分)解析:(1)从泥沙来源、地形方面分析三角洲的形成。(2)甲位于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沿岸寒流影响;乙地位于内陆,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形成荒漠。(3)从河流、交通线等方面分析。答案:(1)A处的三角洲是由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并通过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泽地,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的。(2)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把握,且受到沿岸寒流影响;乙地沙漠则由于处于内陆,且受到周边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3)丁聚落比丙聚落规模大,进展潜力(前途)

12、大。缘由:丁聚落四周有河流流经,水源充分,而丙聚落处于沙漠地区,水源不足;且丁聚落有交通线路经过。13(2021临沂联考)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A_;B_;C_;D_。(8分)(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8分)(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_;形成花岗岩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_。(填图中数字代号)(6分)(4)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_。(6分)解析:第(1)(2)题,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地理事物中,只有沉积岩和变质岩可直接相互转化;岩浆岩只能是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岩浆岩在外力作用和变质作用下又可分别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而岩浆岩、沉积岩在转化为新的岩浆之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第(3)题,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花岗岩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下的岩浆活动形成的。第(4)题,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答案:(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2)上升冷凝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高温熔化(3)(4)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