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 3 再生混凝土的 AS T MC1 2 0 2导电量 异 , 主要体 现在粉煤灰掺量大于 2 0 的情况 。 前者试验结果是 掺 2 0 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强于掺 3 0 粉 煤灰的再生 昆 凝土, 而后者则相反。 这是冈为导电量的测定实质 上 测的是混凝 土的电导 ( 或电阻 ) , 影响混凝土电导的 因素有孑 L 隙率 、 孑 L 隙连通情况、 孑 L 溶液电导等 , 而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与 孔溶液 电导没有任 何联系 , 只与孔 隙率 、 孔 隙连通情 况以及孔 径级配等有关, 两者的影响因素不同。 定性评价再生混凝土氯离 子渗透性能 时 , 采用氯 离子渗透 快速
2、 试验法 ( A S T M C1 2 0 2 ) 具 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但是定量评价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 时 , 建议采用氯离子 自然扩散试验法 。 3结论 ( 1 ) 掺粉煤灰能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 改善再生 混凝土的孔结构。 ( 2 ) 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有一定影响, 随着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是先增强后 减弱 , 粉煤灰的最佳掺量 为 2 0 。 ( 3 ) 粉煤灰对再 生混凝 土的导电量有 显著影响 , 随着 粉煤 灰掺量 的增加 , 再生混凝 土的导 电量 逐渐减小 , 减小 幅度 是先 增大后减小。 上接第 7 1页 ( 1 )
3、 掺加 了 5 0 天然 集料的二 7 欠再生混凝 土中 , 源于原混 凝土的再生集料 占集料总量的 1 4 5 , 源于一次再生混凝土 的再 生集料占集料总量的 3 5 5 。 后者的数量和所起的作用明显大于 前者。 ( 2 ) 再 生集料 的高吸水性 、 多孑 L 性 、 自身存在 的微裂纹 以及 薄弱的界面结合力是限制再生混凝土发展的最根本原 因, 二次 再生集料同样 存在着上述问题。 ( 3 )二次再生集料其本质构成和一次再生集料基本相 同。 只要二次再生集料的性能满足相关 的材料检验标准 , 就可以用 于相应的工程。 ( 4 )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可 以提高二次再生集料 的性质 , 通
4、过改善界面结构可以提高二次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从 而拓宽二次再生混凝土 的应用范 围。 参考文献 : 1 】P O ON C S , K O U S C , L A M L I n f l u e n c e o f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o n s l u mp a n d b l e e d i n g o f f r e s h c o n c r e t e J Ma t e r i a l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s 2 0 0 7 ( 4 0 ) : 9 9 -1 O 6 【 2 】P O ON C
5、 S , S HU I Z H, L AM L E f f e c t o f n l i e r o s t r u c t u r e o f I T Z o n t o n i p r e s s i v e s t r e n g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p r e p a r e d w i t h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s J C o n s t r u e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i a l , 2 0 0 4 ( 1 8 ) : 4 6 1 4 6 8 3
6、】 孙跃东, 肖建庄 再生骨料混凝土I J l l混凝土, 2 0 0 4 ( 6 ) : 3 3 3 6 【 4 j季天剑 , 王辉 , 陈荣生 再生水泥混凝土疲劳性 能l J 】_ 交通运输工程学 报, 2 0 0 2 , 2 ( 2 ) : 1 6 1 8 1 5 I 余斌 , 熊进刚 , 扶名福 , 等 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 J j 7 4 ( 4 ) 定量评价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时 , 氯离子 自然 扩散试验法强于氯离子渗透快速试验法( AS T M C 1 2 0 2 o 参考文献 : 1 冯乃谦, 牛全林, 封孝信 矿物质粉体对砂浆及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 的影响
7、 J j 中国工程科学 , 2 0 0 2 , 4 ( 2 ) : 6 9 7 3 2 胡红梅 , 马保 国矿 物功能材料对混凝土 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J J 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 , 2 0 0 4 , 2 6 ( 3 ) : 1 9 2 2 3 】 谢友均 , 马昆林, 龙厂成 , 等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 的影响【 J l l硅酸盐学报 , 2 0 0 6 , 3 4 ( 1 1 ) : 1 3 4 5 1 3 5 0 4 】Y U R Y A V, C L AU D I O J Z, e t a 1 C h l o ri d e p e n e t r a t i o n
8、a n d b i n d i n g i n r 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na l o f ma t e r i a l s i n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8, 2 0 ( 6 ) : 4 4 9 4 5 5 5 Y AN G W W, Q I A N J S , e t a 1 E f f e c t o f fl y a s h o n f r o s t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c h l o ri d e i o n s d i f f u s
9、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m a r i n e c o n e r e t e C h i n a o c e a n e n gi- n e e r in g , 2 0 0 9 , 2 3 ( 2 ) : 3 6 7 3 7 7 6 6 胡波 , 柳炳康 , 张李黎 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 与分析 J J _ 合 肥工业大学学报 , 2 0 0 9, 3 2 ( 8 ) : 1 2 4 0 1 2 4 3 7 陈爱玖, 潘丽云, 王静 , 等 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硼 新 型建筑材 料 , 2 0 0 9 ( 9 ) : 5 - 7 8 张
10、健, 李秋义 , 杜俊, 等 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对高性能再生混凝 土渗透性的影响I J 1 混凝土, 2 0 0 9 ( 2 ) : 9 4 9 7 作者简介 单位地址 联 系电话 吴相豪( 1 9 6 5 一 ) , 男 , 博 士, 教授 , 从事水泥混凝土和港工结 构的教学和科研 工作 。 上海市临港新城海港大道 1 5 5 0号( 2 0 1 3 0 6 ) l 3 91 81 7 2 4 7 l 四J I 建筑科学研究 , 2 0 0 9 , 3 5 ( 5 ) : 2 0 0 2 0 4 6 】刘昕 , 张雄 , 李雯霞 , 等 国内外再生粗 骨料研 究新进展 J 1 建筑技术
11、, 2 0 1 0 , 4 1 ( 1 ) : 6 3 6 6 【 7 】 顾荣军 , 袁江, 耿欧, 等 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研究 J l_ 混凝土, 2 0 0 9 ( 9 ) : 8 5 8 6 8 高启 聚 , 丛林 , 郭忠印 废弃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路面基层中的再生 利用 J 1 _公路交通科技 , 2 0 0 9, 2 5 ( 2 ) : 2 0 2 3 9 】K OU S C, P O O N C S P r o p e rt i e s o f s e l f c o mp a c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p r e p a r e d w i t h c
12、 o a r s e a n d f i n e r e c y c l e d c o n c r e t e a g gre g a t e s l J 1 C e m e n t C o n c r e t e C o mp o s i t e s , 2 0 0 9 ( 3 1 ) : 6 2 2 6 2 7 【 1 0 T A M VW Y, T AM C M A s s e s s me n t o f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p r o d u c e d
13、b y t w o - s t a g e mi x i n g a p p r o a c h J J Ma t e r S e i , 2 0 0 7 ( 4 2 ) : 3 5 9 2 3 6 0 2 1 1 】 冯忠绪 , 姚录廷 水 泥混凝土路面循环 再生技术及装备 J l_ 筑路机械 与施工机械化 , 2 0 0 7 , 2 4 ( 1 0 ) : 1 7 1 2 】 陈云钢, 孙振平 , 肖建庄 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特点及其改善措施f J 】 混凝土 , 2 0 0 4 ( 2 ) : 1 0 一 I 3 1 3 1 陈云钢 再生混凝土界面强化试验的微观机理研究【 J J l混凝土 , 2 0 0 7 ( 1 1 ) : 5 3 5 7 1 4 魏鸿 , 凌天清 , 卿明建 , 等 再生水泥混凝 土界面过渡 区的结构特性 分析l J l l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8 , 2 7 ( 5 ) : 7 0 9 7 1 1 作者简介 单位地址 联 系电话 梁济丰( 1 9 7 9 一 ) , 男, 讲师, 在读博士研究生。 江苏 省徐 州市 西阁 街 8 5号 徐 州空 军学 院 机场 工程 系 ( 2 2 l O O O ) 1 3 0l 3 9 6 7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