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石化有限公司、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废水综合处理技术方案
河北*****石化有限公司
沧州*****石化有限公司
废水综合处理技术方案
(100m3/d)
沧州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
目 录
1.概述………………………………………………………………1
2.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规范………………………2
3.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3
4.废水水质、水量及设计规模……………………………………4
5.处理达标标准……………………………………………………5
6.设计范围及内容…………………………………………………5
7.处理工艺…………………………………………………………6
8.电气、自控设计…………………………………………………16
9.处理站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16
10. 工程投资估算…………………………………………………21
11. 辅助及公用工程………………………………………………23
12. 操作管理与人员配置…………………………………………24
13. 运行费用估算…………………………………………………24
14. 消防、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24
15. 建设周期………………………………………………………25
16. 附图……………………………………………………………25
17. 相关资质及证书………………………………………………25
河北鑫周亿盛石化有限公司、沧州金诺石化有限公司废水综合处理技术方案
1、概述
河北*****石化有限公司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聚集区石化区内,是一家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重交道路沥青)的石化企业,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年产高等级道路沥青100万吨。沧州*****石化有限公司位于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聚集区石化区内,是一家生产丁苯乳胶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石化企业,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年产聚合物改性沥青100万吨。随着国家公路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沥青的需求量很大,两家公司抓住机遇投资新建道路沥青项目,建成后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带动当地其他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两家企业将会产生含油污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为了适应国家及地方环保工作的要求,按照“三同时”原则,决定近期投资建造高效可靠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彻底消除对周围水体环境的污染。现在两家企业毗邻,考虑到污水处理的合理化投资及日后便于操作、管理等因素,两家公司决定共同投资建造一套污水处理设施对其产生的废水进行综合治理,污水处理站建设在河北*****石化有限公司院内。
受河北*****石化有限公司、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沧州市*****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对其提出治理方案,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了本方案,供各位环保专家及领导审议。
2、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规范
2.1设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业主提供的地质条件、规划、用地、消防、环保、绿化等资料。
☆ 业主提供的生产工艺、水质、水量等资料。
☆ 河北*****石化有限公司、沧州*****石化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2.2设计原则
☆ 选用技术成熟,并且行之有效的工艺路线,采用能耗低、费用省的处理单元,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处理工艺操作管理方便,长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
☆ 处理系统有较大的适应性,工艺参数选择具有适当的安全系数,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 建(构)筑物与其它建(构)筑物协调一致
☆ 在满足工艺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工程造价和降低运行费用,调整好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用及水质要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 排放的浓度和总量必须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 每个处理单元设有保险超越措施,保险系数高,保证安全运行
2.3设计标准和规范
☆ 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相关的国家、行业现行有效的设计、施工标准和规范,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改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
3.1河北*****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图
侧线溶剂油 、蜡油 、燃料油
原料油 换热器 闪蒸塔 脱轻加热炉 脱轻分馏塔 回流罐含油分水
成品至罐区 减粘塔 反应塔 减粘加热炉 蒸汽
回流罐含油分水
河北*****石化有限公司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
3.2沧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图
原料油 换热器 加热炉 蒸馏塔 分馏塔 分离器 冷却槽 蜡油 、燃料油
沥青至罐区
沧州*****石化有限公司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地面清洗用水、冲洗水及生活污水等。产生的废水全部送入河北*****石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4.废水水质、水量及设计规模
两家公司废水产生总量为100m3/d,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硫化物、COD、氨氮、SS、石油类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结合其他石化企业的废水水质情况,确定废水指标为:
表1 废水水质、水量表
pH
SS( mg/L)
COD( mg/L)
氨氮(mg/L)
挥发酚(mg/L)
硫化物(mg/L)
石油类
(mg/L)
水量
(m3/d)
6~9
≤272.5
≤1318.6
≤41.3
≤16.2
≤23.9
≤238.6
114
根据该工程废水实际排放量,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100m3/d,连续24h运转,单位时间处理量按5m3/h设计。
其中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6m3/d用于厂区树木、草坪及道路洒水用水,其余94m3/d达标水经十二排干进入廖家洼排干。
5.处理达标标准
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及表3中有关标准,即:
pH
SS( mg/L)
COD( mg/L)
氨氮(mg/L)
总氮(mg/L)
石油类
(mg/L)
硫化物(mg/L)
挥发酚
(mg/L
6~9
≤10
≤50
≤5
≤15
≤1
≤1.0
≤0.5
表2 污染物排放浓度
回用中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GB/T18920-2002)表1有关标准,即:
序号
项 目
道路清扫
城市绿化
1
pH
6~9
2
色度
≤30
3
浊度/NTU
≤10
4
BOD5(mg/L)
≤15
≤20
5
氨氮(mg/L)
≤10
≤20
6
溶解氧(mg/L)
≥1.0
表3 污染物排放浓度
6.设计范围及内容
6.1设计范围
处理站范围内的环保工艺、土建、电气、采暖通风等专业设计。
污水接口从废水收集池开始,至处理站出口1米止。动力电接口为处理站内主配电柜始,至各用电设备。采暖管线接口为处理站红线外1米。
6.2设计内容
废水处理工艺及相应非标设备设计、处理工房设计、水池及设备基础设计、电气自控设计、采暖通风设计;设备及工艺调试、人员培训等。
如工程总承包,可负责设备采购和制造、安装、调试等。
7.处理工艺
7.1处理工艺的确定
两家企业产生的废水为典型的石油化工废水,需处理的废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生产废水,废水中石油类、硫化物、COD浓度高、废水中成分复杂;第二部分是生活污水,水量较小、生化性好;第三部分是消防废水和初期雨水,两家企业分别设置初期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收集生产装置区及储罐区的前15分钟初期雨水(河北*****石化有限公司初期雨水量为168m3/次,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初期雨水量为189m3/次)。本方案同时考虑废水处理站非正常运行时废水的存放问题,两家企业需分别设置1座有效容积为2000m3的事故池,用作消防废水池(兼初期雨水收集池),将废水进行临时贮存,待事故解除后再分批送入废水处理站处理。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清污分流、分质收集、分质治理,对废水首先进行除油、脱硫预处理,然后进行生化处理、过滤处理等。
一、废水除油
除油的方法有重力浮选、机械浮选等方法。
㈠重力浮选
重力浮选包括平流隔油池、隔油罐等除油装置,隔油池占用面积较大,除油效果较差,收集的污油含水率较高;隔油罐除油效率较高。
㈡机械浮选
机械浮选为溶气气浮,投加浮选药剂,利用机械设备产生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小颗粒油和乳化油,使之上浮去除。此种方法由加压溶气气浮、涡凹气浮、射流气浮等形式,其中加压溶气气浮消耗动力较大,汽水比不易控制;射流气浮主体设备在水下工作,因水质有腐蚀作用,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涡凹气浮不需要高压水泵、空压机、溶气罐等设备,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针对以上除油方法,为保证除油效果,经考虑决定采用“隔油罐(罐中罐)+隔油池+两级气浮”工艺对废水进行除油。
二、废水脱硫预处理工艺选择
目前,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吹脱法、汽提法、氧化法(包括空气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等)。
㈠吹脱法
在酸性条件下向废水中鼓入空气,使硫化氢气体从废水中逸出的方法。该法硫化氢去除率可达85%以上。该法的缺点是产生含硫废气,需用碱吸收,同时产生含碱含盐废水和硫化氢废气。
㈡汽提法
主要是利用硫化氢气体在气液相中的不同分压将其从废水中抽提出来的方法。石炼厂、石油化工等企业均采用常压单塔汽提法处理含硫废水,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8%。该法通常与硫磺回收装置联合使用,可回收硫磺,提高经济效益。该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浓度高、水量大的含硫废水,但该法设备投资高、技术要求高,在中小企业中应用较少。
㈢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包括空气氧化法、化学氧化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利用氧化剂将硫离子氧化成硫、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
空气氧化法:利用空气中的氧将S2-氧化成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由于空气中的氧化能力较弱,理论上氧化1kg硫化物生成硫代硫酸盐需要1kg氧,相当于4.33kg空气,若生成硫酸盐空气用量还需增加,消耗大量的动力,费用较高。
化学氧化法:常用的氧化剂有H2O2、O3、NaClO等。使用的氧化剂不同,硫化物去除效率也不同,一般可达到70-80%。该法运行费用较高。
化学沉淀法:含硫废水中的硫化物主要以二价硫形式存在,化学沉淀法是基于S2-能与Fe2+反应生成FeS,由于FeS容积度较小,易生成FeS沉淀。此法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控制,处理效果好,实际应用范围广。
经对以上几种方法的对比,决定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含硫废水进行预处理。
三、废水的生物再处理工艺选择
预处理废水需进一步生物处理才能降低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目前,生物法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传统活性污泥法、SBR法、AB法、A/O法、氧化沟、百乐克等工艺,各种处理工艺比较如表4。
表4 各种生化法处理工艺比较
方 法
工 艺 特 征
优 点
缺 点
传统
活性
污泥
法
原废水从池首端进入池内,回流污泥也同步注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一个从池首端的对数增长,经衰减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期的完全增长周期也泥阶段 P+canli
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极好,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1、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2、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力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3、耗氧速率与供氧速率难于沿池长吻合一致,在池前段可能出现耗氧速率高于供氧速率的现象,池后段又可能出现相反的现象;4、脱氮效果极差
SBR法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和闲置等5个工序组成。5个工序都在同一池中进行。
1、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设置调节池2、SVI值较低,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剩余污泥3、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得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反应
1、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
2、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3、投资较高
百
乐
克
整个池体分为四个区域:水解酸化区、曝气区、沉淀区和稳定区。
废水进入百乐克(BIOLAK)生物池,悬链式曝气器沿水流方向前后摆动并向水中充氧,对污水进行交替的好氧与缺氧处理,去除污水中的COD、BOD 氮等污染物;处理后的混合液在澄清池(二沉池)实现固液分离。
1、百乐克工艺主体曝气区采用土池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工程造价。2、耐冲击负荷强,污泥量少。无需污泥硝化处理,节约污泥处理费用。3、采用鼓风曝气,氧利用效率较高,运行费用低。
4、流程简单可靠,管理人员少,维修维护方便,池底无固定设备,勿需排空维修,全年连续运行。5、工艺稳定出水效果好,有效脱氮除磷,可以同一池内实现多级A/O分区。
1、占地面积较大
2、二沉池沉淀效果不理想
3、运行负荷较低
A/O法
废水首先进入缺氧段,利用兼性菌进行水解、酸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好氧池内设置填料,已经冲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微生物,污水与生物膜相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以净化。
1、对冲击负荷由较强的适应力;
2、污泥产量少,不产生污泥膨胀;3、勿需污泥回流,易于维护管理;4、不产生滤池蝇,也不散发臭气;5、有机负荷高,投资省
如果运行到一定年限填料可能会出现老化或是堵塞,需要更换;但现已找到新型填料,解决此问题。
氧
化
沟
氧化沟的曝气装置的功能是供氧,使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溶解氧充分混合、接触,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循环流动
1、处理效率高,效果稳定,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2、污泥龄长,可以存活、繁殖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3、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勿需进行消化处理;4、运行费用较低
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较高。
综合上述对各种生化处理工艺的比较及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废水处理工艺,决定选择A/O工艺(缺氧、好氧)对废水进行生物处理。
由于出水水质要求较为严格,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设计时考虑采用生物炭+过滤工艺作为本工程的深度处理单元,保证出水部分回用或达标排放。
7.2处理工艺流程
14
消防废水、初期雨水 事故池 提升泵 污油池 回收利用 加药1、2 pH仪1 加药3、4 pH仪2
废水 格栅 集水池 一级提升泵 隔油罐 隔油池 脱硫沉淀池 两级气浮池 缺氧池
干化池 干泥外运
滤液 入集水池再处理
污泥回流
pH仪3 加药5 反洗水回集水池重新处理
好氧池 二沉池 中间水池 二级提升泵 生物池炭 过滤池 出水检测池 回用或达标排放
风机 空压机 贮气罐 反洗泵
工艺流程方框图
7.3废水处理工艺简介
废水经收集后入处理站集水池,均衡水质、调节水量,浮油定期人工清除回收利用;废水用一级提升泵提升进入隔油罐,在此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浮油上浮通过收集排入污油池储存,定期回收,除油后污水自流入平流隔油池进一步除去废水中少量的浮油;隔油池出水进入脱硫沉淀池,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硫化物;出水进入两级气浮池,投加浮选药剂,利用气浮机产生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及悬浮物;气浮出水进入缺氧池,利用兼性菌分解废水的COD、B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后进入好氧池,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大部分氨氮、COD、硫化物等物质;出水自流入沉淀池,再投加絮凝剂,泥水在此分离后排入中间水池;为保证稳定达标排放,在此投加氧化剂,将废水中少量的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进行催化、氧化分解,经再次提升进入生物炭池,利用活性炭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培养生物膜,继续降解废水中少量的小分子污染物质;出水进入过滤池,过滤池内装填多介质滤料,进一步去除水中COD、悬浮物等物质;出水进入出水检测池,检验合格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达标排放至廖家洼排干。
为保证氨氮的有效去除,生物处理的正常运行,定期将沉淀池内活性污泥打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处理并将硝化液回流。
罐中罐和隔油池底部产生的油泥、脱硫沉淀池产生的硫化物沉淀、气浮产生的浮渣、沉淀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定期排入干化池脱水处理,干泥定期集中收集,滤液回隔油池重新处理。
8.电气设计
8.1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8.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8.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8.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9.处理站主要建(构)筑物及设备
9.1废水处理系统
9.1.1格栅
对漂浮物及大块污染物进行有效拦截,避免堵塞水泵和管道。
数 量:1座
容 积:2m3
建筑形式:地下钢砼
9.1.2集水池
数 量:1座
容 积:30m3
建筑形式:地下钢砼
配套设施:提升泵2台,Q=5m3/h,H=15m,防爆电机,1用1备;
吸水罐1个,钢制,Φ350×500mm。
9.1.3隔油与气浮
去除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荷。
①隔油罐
数 量: 1套
容 积:30m3
结构形式:主体碳钢防腐
②平流隔油池
数 量:1座
容 积:30m3
停留时间:6h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链条式刮油机1台,集油装置1套。
③污油池
数 量:1座
容 积:10m3
建筑形式:地下钢砼
配套设施:污油泵1台及其附属管件(业主自备)。
④两级气浮池
数 量:2座
单池容积:20m3
停留时间:1.0h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涡凹气浮机2台,处理能力15m3/h;刮渣机2 台;
加药装置:2套。
9.1.4脱硫沉淀池
废水进入脱硫沉淀池后,投加FeSO4、NaOH、PAM等药剂,废水中的硫与铁生成FeS沉淀得以去除。
数 量:1座
容 积:30m3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加药装置1套
9.1.5缺氧池
利用厌氧菌和兼性菌将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降解COD、B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由反硝化细菌对好氧池回流来的NO2-和NO3-进行处理,使之转化为N2放出。
数 量:1座
容 积:100m3
停留时间:20h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9.1.6好氧池
通过风机曝气增加池内的溶解氧,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COD、BOD并将废水中的NH3进行氧化;好氧池内的废水用回流泵定期打入缺氧池,以保证NH3的真正去除。
数 量:1座
容 积:200m3
停留时间:40h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罗茨风机2台,型号FSR100,1用1备;污水回流泵2台,Q=10m3/h,H=12m,1用1备;
9.1.7二沉池
数 量:1座
容 积:50m3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污泥回流泵2台,Q=8m3/h,H=12m,1用1备;加药装置1套。
9.1.8中间水池
数 量:1座
容 积:20m3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二级提升泵2台,Q=10m3/h,H=12m,1用1备;
9.1.9过滤池
数 量:1座
容 积:6m3
建筑形式:半地上钢砼
配套设施:多介质滤料3吨。
9.1.9出水检测池
数 量:1座
容 积:20m3
建筑形式:地下砖混防渗处理
9.2 污泥处理系统
隔油罐和隔油池底部产生的油泥、脱硫沉淀池产生的硫化物沉淀、气浮产生的浮渣、沉淀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定期排入干化池,定期脱水处理,干泥集中收集处理,滤液回集水池重新处理。
干化池
数 量:1座
容 积:10m3
建筑形式:地上砖混防渗处理
9.3.供气系统
好氧池、生物炭池需鼓入空气,为微生物供氧,以保证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脱硫沉淀池鼓入空气起到曝气、吹脱、匀质搅拌作用。三叶罗茨风机2台,型号FSR100,1用1备。
9.4操作处理工房
操作处理工房包含:值班室、配电室、加药间等,合建,建筑面积60m2。
10、工程投资估算
10.1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
表5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1
格栅池
2m3
1座
地下钢砼结构
2
集水池
30m3
1座
地下砖混结构
3
平流隔油池
3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4
脱硫沉淀池
4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5
气浮池
20m3
2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6
缺氧池
10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7
好氧池
20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8
二沉池
3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9
生物炭池
20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10
过滤池
6m3
1座
半地上钢砼结构
11
出水检测池
20m3
1座
地下砖混结构
12
干化池
10m3
1座
地上砖混结构
13
污油池
10m3
1座
地下砖混结构
14
废水处理工房
60m2
1座
彩钢结构
15
隔油罐基础
——
1座
混凝土
16
事故池
2000m3
1座
业主结合厂区统一建造
说明:1、土建工程不报价,由业主自行建设,我方负责提供设计施工图纸。
2、事故池由业主结合厂区消防、雨水收集管道统一考虑、安排,我方不提供此项设计。
10.2设备及材料投资报价
表6 设备及材料投资报价表 单位:万元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单 价
总 价
备 注
1
吸水罐
φ350×500mm
个
2
0.10
0.20
钢制
2
一、二级提升泵
Q=10m3/h
台
4
0.20
0.80
1用1备
3
污水回流泵
Q=103/h
台
2
0.18
0.36
1用1备
4
污泥回流泵
Q=10m3/h
台
2
0.18
0.36
1用1备
5
反洗泵
Q=30m3/h
台
1
0.25
0.25
6
气浮机
103/h
台
2
1.80
3.60
7
刮渣机
台
2
1.50
3.00
8
罗茨鼓风机
FSR100
台
2
1.80
3.60
1用1备
9
生物池曝气装置
φ65mm
套
1
3.50
3.50
充氧
10
斜管填料
φ50mm
m3
20
0.075
1.50
江苏
11
加药装置
V=800L
个
6
0.40
2.40
带搅拌装置
12
流量计
10m3/h
支
2
0.10
0.20
13
管、阀件
碳钢、PVC
套
1
4.00
4.00
14
平台护栏
套
1
1.00
1.00
钢制
15
配电控制及线缆
套
1
2.00
2.00
电缆、电柜
16
生物菌种
__
__
2.00
2.00
17
多介质滤料
吨
3
0.30
0.90
18
排气扇
1000m3/h
台
1
0.10
0.10
风机房
19
活性炭
吨
5
——
——
厂方自备
20
pH仪表
套
3
0.60
1.80
21
设备、管道保温
套
1
0.80
0.80
22
空压机
台
1
0.60
0.60
23
贮气罐
1
1.40
1.40
24
隔油罐
座
1
——
——
厂方自备
25
合 计
34.37
10.3工程总投资估算
表7 工程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费 用 名 称
价 格
1
土建工程费F1
——
2
设备、材料购置费(含运杂费)F2
34.37
3
设备、材料安装费F3
4.00
4
其它费用F4
设计费(含土建、环保工艺、电气自控等专业)
3.00
调试培训费(菌种培养、工艺调试)
3.50
税金6.3%(不包含土建工程、普通税票)
2.83
5
合 计
47.70
11.辅助及公用工程
11.1工程占地
工程占地约300m2,其中处理工房占地60m2,水池占地120m2,隔油罐占地10m2,其余为空地(业主需将地面硬化处理)。
11.2供水
本工程药剂配制及泵前引水均用干净清水,用水量约为6m3/d,需业主将干净清水引入废水处理站操作处理工房内。
11.3供电
本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0.45KW。其中7.55KW为备用设备容量,运行功率12.90 KW.h。本站负荷等级为三级,电源电压220V/380V,业主需将总电源引入处理站配电室内。
11.4供暖
建筑采暖面积为60m2,采用换热器;好氧池在冬季运行时需提供热源,厂家需将蒸汽管线引入废水处理站并负责提供换热器。
12.操作管理与人员配置
污水处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集水力、化学、物理、物理化学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因此要求操作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好的工艺、好的设备,还要有严格的管理,精心的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待工程调试时,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化验分析培训。
12.1操作管理
本工程设计每天24小时运行,工厂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灵活掌握。
12.2人员配置
需操作工人2名。维修人员由工厂统一配置。
13.运行费用估算
13.1电费
电费单价按0.80元/KW·h计,处理水量为5m3/h。
f1=12.90×0.8÷5=2.064元/m3废水
13.2药剂费f2
f2=0.40元/m3废水
13.3人工费f3
人均月工资按1500元计,则:
f3=1500÷30/100 =0.50元/m3废水
合计处理直接费用f为:f=f1+f2+f3=2.964元/m3废水
14. 消防、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
14.1消防
废水处理工房的室内、室外消防可配备手提式灭火器,消防设施由业主根据现状统一布置、考虑。
14.2安全
在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时,根据各构筑物的使用性质,设置必要的防护栏、防滑梯、盖板等安全措施。
14.3卫生和劳动保护
本废水治理设施设计中,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及健康,确保工艺界区内有害物质和噪声达到国家标准,并考虑装置内的转动设备、电气设备等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
15.建设周期
施工图设计:10天
土建及设备采购:40天
设备安装:20天
工艺调试:40天
合计总周期为:110天
16.附图
16.1工艺流程图
16.2平面布置图
17.相关资质及证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4
1.1 项目概况 4
1.2 编制依据 5
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5
1.4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4
1.5 产品方案 15
1.6 原材料及动力 16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
1.8 项目实施进度 18
1.9 研究结论 18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9
2.1 项目建设背景 19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0
第三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 22
3.1 市场现状 22
3.2 **县市场 23
3.3 全国市场 23
3.4 鸡肉市场分析 24
3.5 鸡蛋市场分析 24
3.6 有机肥市场分析 24
3.7 销售预测 25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 26
4.1 项目区基本情况 26
4.2 项目区畜牧业生产现状 27
4.3 水、电、路、通讯、技术等条件 27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29
5.1 项目建设原则 29
5.2 项目设计依据的规范与规程 29
5.3 项目设计方案 30
5.4 工程设计标准 33
5.5 技术标准 36
5.6 设备选型 53
第六章 消防安全 57
6.1 消防依据 57
6.2 消防工作程序 57
6.3 消防安全流程 59
第七章 节水与节能 60
7.1 节水工程与科技措施 60
7.2 养殖节能措施 61
7.3 饲料加工节能措施 61
7.4 电气节能措施 62
7.5 减排 62
第八章 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63
8.1 环境保护依据 63
8.2 项目区环境现状 63
8.3 环境影响评价 64
8.4 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64
8.5 “三废”处理措施 65
8.6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65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 67
9.1 基本思路 67
9.2 组织管理 67
9.3 施工组织及质量管理 68
9.4 建设及运作方式 69
第十章 招投标方案 70
10.1 项目招标执行文件及标准 70
10.2 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及方式 70
10.3 招投标组织 71
第十一章 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73
11.1 项目建设期 73
11.2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73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4
12.1投资概算 74
12.2 资金筹措方案 86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评价 87
13.1 财务评价依据 87
13.2 经营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 87
13.3 利润估算 90
13.4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90
13.5 盈亏平衡分析 90
13.6 敏感性分析 91
13.7 评价小结 91
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 93
14.1 经济效益 93
14.2 社会效益 94
14.3 生态效益 95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 96
15.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96
15.2 保障措施 97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01
16.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01
16.2 问题与建议 1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