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352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2题每小题3分,3-4小题每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A鸟类B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2建立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肺泡,那么是静脉血B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C表示细胞的分裂,表示细胞的分化D植物细胞模式图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

2、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作用是重吸收B中的液体是原尿C的作用是滤过D中流的液体是尿液二、填空题(每空2分)5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6花生被称为“长生

3、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质含量也高,被誉为“植物肉”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的种皮有红色、黑色等(1)花生种皮的颜色,这种生物性状特征是由 控制的(2)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 (填序号)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三、实验探究题(7题每空3分,8题每空2分)7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

4、断并说明理由: 8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ABC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钟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

5、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 (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四、解答题(9题5分,10题4分)9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图中 (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10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

6、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图)当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2题每小题3分,3-4小题每小题3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它属于()A鸟类B

7、爬行类C两栖类D鱼类【考点】MH: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解答】解:丽水树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在陆地和水中均能生活,属于两栖动物故选:C2建立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说法正确的是()A若X是肺泡,那么是静脉血B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C表示细胞的分裂,表示细胞的分化D植物细胞模式图【考点】21: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分析】(1)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

8、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如图所示:(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如图:由图可知:是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4)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 细胞膜、细胞质、细

9、胞核、线粒体【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若X是肺泡,那么是动脉血,A错误;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按照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反射弧的结构依次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B错误;C、过程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功能、形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正确;D、植物细胞结构名称从上向下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图示是动物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C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

11、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2、甲图中,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图乙中,物镜短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解答】解:A、低倍镜换高倍镜后,只需转动甲图中细准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错误;B、乙图中,表示的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看到的细胞数量少,B错误;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气泡,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错误故选:C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

12、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作用是重吸收B中的液体是原尿C的作用是滤过D中流的液体是尿液【考点】D4:尿液的形成;D3: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肾动脉,肾小囊,肾小管,肾静脉【解答】解:A、是肾动脉,A错误;B、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确;C、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D、肾静脉内是静脉血,D错误故选

13、:B二、填空题(每空2分)5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氮肥(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前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考点】8E: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8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J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

14、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2)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3)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2)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为了减少叶片大量蒸腾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叶,从而保证水分吸收和消耗间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对移栽的

15、植物进行遮光的原因(3)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马铃薯属于块茎,把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带有一、两个芽眼,然后埋在土壤里,不久芽眼里的芽就能长成植株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故答案为:(1)N 或氮 (2)蒸腾作用 (3)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6花生被称为“长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质含量也高,被誉为“植物肉”它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的种皮有红色、黑色等(1)花生种皮的颜色,这种生物性状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2)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填序号)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填序号)【考点】K4:基因控

16、制生物的性状;B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C8:血液循环的途径【分析】图中:肝脏、胃、胰腺、小肠、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解答】解:(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

17、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花生中的蛋白质主要在人体的小肠,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故答案为:基因;(2);三、实验探究题(7题每空3分,8题每空2分)7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黑暗或无光照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

18、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考点】X5: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解:(1)图中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A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瓶由于煮熟的种子,石灰水变化不大,因此

19、B装置起到对照作用(2)图乙,为防止新鲜菠菜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应在黑暗或无光照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否则,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实验现象不明显蜡烛熄灭,该现象不能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如氮气、二氧化氮等气体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故答案为:(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黑暗或无光照 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8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0、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组别ABC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钟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21、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考点】W6: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22、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解答】解:(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表明没有碳酸钡生成,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滴加

23、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故答案为:(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四、解答题(9题5分,10题4分)9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小麦(植物)人(志愿者)(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3)图中(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考点】54:生态系

24、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5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图中,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表示分解作用、捕食【解答】解:(1)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如二氧化碳和分解者X,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小麦(植物)人(志愿者)(2)小麦等植物是生产者,志愿者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25、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3)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制造氧气,因此图中(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故答案为:(1)小麦(植物)人(志愿者) (2)分解者 (3)10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图)当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传染源【考点】R8:抗体和抗原【分析】(1)引起

26、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4)图中,表示病原体、B淋巴细胞、抗体【解答】解:(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图)当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今年3月以来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孩子属于传染源故答案为:(1)抗体 (2)传染源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