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中国教育史知识点第一章 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远古社会的教育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平等性2.教育的社会性3.教育的现实性4.教育的非独立性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1.生产劳动教育(工具制造、取火、制陶、渔猎、种植、手工业)2.社会生活教育(集体生活观念、公共事务、婚姻、成人礼)3.艺术和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巫师、歌舞、绘画、雕刻等)第二节 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教育一、学校的产生1.夏以前的学校成均(与音乐有关)、庠2.夏代的学校庠、序(国都)、校(地方)3.商代的学校(1)地方:庠(赡养)、序(骑射)(2)国都学:右学(大学)、左学(小学
2、)瞽宗(礼乐)二、西周的教育制度1.学校体系上庠(北)瞽宗(西)辟雍(中)序(东)成均(南)天子所设大学大学国学 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小学 校(设立于乡) 乡学 序(设立于州) 庠(设立于党) 塾(设立于闾)2.学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三、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1.政教合一(教育职能)2.官师合一(教师来源)3.学术官守(知识保存)4.学为政用(教育目的)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官学的衰废与私人讲学的兴起一、官学的衰废与私学的兴起1.官学衰败的原因影响官学衰废的除经济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1)奴隶主贵族不重视教育(2)王权衰退,学
3、校荒废(3)文化垄断的打破2.私学兴起的原因(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掌握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3)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知识文化(4)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二、稷下学宫1.士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2.稷下学宫的性质(1)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3.稷下学宫的特点(1)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2)兼容并包,来去自由(3)百家争鸣,自由辩
4、论第二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的作用1.社会:教育是治国的三大因素之一2.个人:性相近,习相远二、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三、论教育目的1.培养人才的标准圣人(理想中的人才)君子(现实中较高一层的统治者)士(统治者的辅佐人才)2.选拔人才的方针“学而优则仕”四、论教育内容“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五、论教育原则与方法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行结合4.乐知好学六、论德育1.内容“仁”为最高道德准则。2.原则与方法(1)立志有恒(2)安仁乐道(3)克己内省(4)身体力行(5)改过迁善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目的培养“贤士”或“兼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5、二、论教育内容1.政治和道德教育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2.科学和技术教育重实践,贵功用(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3.逻辑思维教育言谈思想的标准“三表”:一是,“有本之者”;二是,“有原之者”;三是,“有用之者”提出“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察类明故”的命题。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一、“性善论”二、论教育的目的培养以德为主、德才兼备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明人伦”三、论道德修养方法1.反求诸己2.动心忍性3.存心寡欲4.改过迁善第五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一、“性恶论”二、论教育目的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三个层次:俗儒(最低一等)、雅儒(
6、中间一等)、大儒(教育的最高目的)三、论教师关于教师的标准,除博学外,还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威信2.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3.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4.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基础,以阐发微言大义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一、“道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道家强调的是自然的人;“无为”。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一、论人性与教育作用绝对的“性恶论”(人性都是“利己”和“自为”的)二、论培养目标提出教育要培养“智术之士”、“能法之士”、“耿介之士”。三、论教育内容与方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第八节 礼记的教育思想一、大学的教育思想“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二、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的原则:1.“豫、时、孙、摩”原则2.长善救失原则3.启发诱导原则4.藏息相辅原则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文化教育政策的确立一、汉代的文教政策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实行设太学养士和察举选士的政策第二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1.太学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1)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2)管理由九卿之一的太常管理(3)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祭酒”。(4)学生一是由太常选送的,二是由郡国县官选送。(5)教学内容:儒家经典(6)教学方法以自
8、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辩论。(7)考试制度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2.鸿都门学(1)性质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2)内容辞赋、小说、尺犊、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学生毕业后分以高官厚禄)二、太学的教学活动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班上课2.弟子相传3.集会辩难第三节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察举制1.主要科目察举的科目较多,分岁举(常科)与特举两类。(1)主要常科有孝廉科和秀才科(2)主要特科(皇帝下诏人才)2.察举制的利弊(1)成功之处重视人才,改变人才标准颁布健全、严格的察
9、举法规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人才的全面性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2)弊端选官权名义上掌握在皇帝之手,实则控制在中央或地方官吏手中;被选者大多是富豪子第,或“阀阅”、权势之家,或其“门生故吏”,并无真才实学。二、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它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即各州、郡的中正官按九等来品评本土士人,并将其品状报告给朝廷作为吏部授官的重要依据的一种选士制度。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论三大文教政策1.兴太学以养士2.重选举以取士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著作论衡一书。一、论人性与教育人性有善恶之分二、论培养目标1.儒生2.通人3.文人4.鸿儒第六节 颜之推
10、的教育思想颜氏家训一、论家庭教育1.家教要及早进行2.家教的主要内容(1)语言教育(2)道德教育(3)立志教育3.家教要严慈相结合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体制唐朝封建中央官学的体制按隶属关系划分,主要有三大体系:直系六学;旁系二馆;旁系医学。1.直系六学隶属于国子监管理,包括设在中央的六学,以及地方各级官办经学。设在中央的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书学、算学和律学。2.旁系二馆即弘文馆和崇文馆。弘文馆隶属门下省直辖,崇文馆隶属东宫直辖。3.旁系医学隶属太医署直辖,包括设在中央的医学和地方医学。二、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1.建立分级管理和对口管理的行
11、政体系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5.学校类型的多样化6.重视医学教育7.学校的分布面较广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产生一、科举制的实施1.考生:“生徒”(官学考试合格学生)、“乡贡”(非学校学习,经州试合格考生)2.报考:每年11月1日开始3.考试:一日为限,允许点三条蜡烛答题,燃尽便要交卷。二、考试科目及内容唐代的科举依汉代察举制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1.常考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字)、明算六科。2.考试方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口试三、科举制的影响1.有利于权力集中和政治稳定2.选拔人才具
12、有客观标准,较为公平3.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4.缓和阶级对立,体现一定的社会水平四、科举制的流弊1.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2.科举具有很大的欺骗性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备一、宋代兴学和官学发展(一)宋代兴学运动1.庆历兴学(范仲淹)2.熙宁、元丰兴学(王安石)3.崇宁兴学(蔡京)(二)宋代官学的体系1.国子监掌管的学校国子监、太学、律学、武学、广文馆2.专职部门掌管的学校算学、医学、画学和书学3.宗室掌管的学校主要有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以及专供太子学习的资善堂。4.地方政府掌管的学校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二、宋代的
13、学校制度1.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2.创行“学田制”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一、宋代的科举宋代科举分文举(进士科、明经诸科)和武举两大类。1.科举方法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2.科举时间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后定为三年一次,以后成为定制。3.考试制度实行考卷封弥(糊名)、誉录制度。第三节 书院的发展嬗变宋代著名书院:1.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五老峰)2.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3.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4.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麓)5.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6.茅山书院(江苏句容三茅山)第四节 蒙养教育
14、和蒙养教材一、蒙养教育方法和内容1.识字2.读书3.写字4.作文二、蒙养教材的种类和特点1.蒙养教材的种类(1)综合识字类(2)道德类(3)诗文类(4)历史类(5)名物类2.蒙养教材的特点(1)以识字教材为主要形式(2)贴近儿童和生活(3)兼具社会教化功能(4)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封建教育制度的发展一、学校教育的发展(一)中央官学1.国子监(1)学生(贡生、监生)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和例监四种。(2)教学制度历事制度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各部门“先行吏事
15、”积分法六堂三级,逐级递升2.宗室学校宗室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是宗学;清代还设立觉罗学。3.专门教育机构4.少数民族教育机构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二)地方官学1.府、州、县学2.边地、军队官学3.社学、文学二、书院的发展明清著名书院:1.东林书院(1)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讲会制度(2)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2.诂经精舍与学海堂(阮元)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一、科举考试概况1.每三年举行一次2.明清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但考试程序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童试(既是地方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也是获取“秀才”资格的考试)(2)乡试(乡试的场所叫“贡院”,中者统称“举
16、人”,第一名为“解元”)(3)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4)殿试(应试者均被正式赐出身“进士”)二、科举制度的教条化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以八股文最为重要。八股文:它是明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1.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理学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3.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格式,每篇文章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第四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1.经学2.史学3.文学4.自然科学第六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培养“经世”人才二、教育内容“实学”1.身心兼顾2.务求实用三、论“习行”的
17、教学方法以实才为培养目标、以实事求是为具体内容的实学教育;提出躬行实践的“习行”教学方法。第七章 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第一节 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一、封建教育的衰败1.官学教育有名无实2.教育内容空疏无用3.科举考试流弊丛生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一、早期的教会学校最早在中国本土开办的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成立的马礼逊学堂。二、教会学校的影响1.利(1)将西方先进思想注入中国(2)宣传了西方民主教育理念,冲击封建教育思想(3)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促进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2.弊(1)教会学校工作由帝国主义分子操纵,严重侵犯中国教育主权(2)宣传宗教
18、,从而在政治、社会、宗教上控制中国(3)教会学校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一部分第四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一、创办洋务学堂1.标志1861年1月,清政府批准设立“总统各国事务衙门”,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2.基本内容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洋务学堂的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4.教学内容以“西文”与“西艺”为主5.新式学堂的创建(1)外语学堂(方言学堂)京师同文馆(2)军事学堂福建船政学堂(3)工业技术学堂电报学堂福州电气学堂主要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通讯、医务人员。二、派遣留学生1872年上奏清政府,很快得到了清政府的
19、支持,决定在上海设局具体办理幼童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宜。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学幼童30人;于1881年下令撤回全部幼童。代表人物:詹天佑、唐绍仪、唐国安第五节 张之洞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中体西用”思想第八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第二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1.万木草堂2.时务学堂第三节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一、废八股,变革科举制二、倡西学,学院改学堂三、设立京师大学堂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第一节 清政府的教育维新一、“壬寅学制”(1902年)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虽然公布却未实施。二、“癸卯学制”(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
20、颁布并且在全国得以推行的学制。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一、退款兴学第五节 教育思潮与教育团体一、思想思潮1.平民教育思潮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4.职业教育思潮5.国家主义教育思潮6.科学教育思潮7.勤工俭学运动第六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体育)2.实利主义教育(智育)3.公民道德教育(德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美育)二、“思想自由,兼容包并”的办学方针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教育第四节 “壬戌学制”改革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新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第十三章 解放战争
21、时期的教育第三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一、重视乡村教育二、“四大教育”1.文艺教育(针对“愚”)2.生计教育(针对“贫”)3.卫生教育(针对“弱”)4.公民教育(针对“私”)第五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生活教育思想(一)“生活教育”实践1.晓庄学校2.山海工学团但这些困难并非能够否定我们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盖茨是由一个普通退学学生变成了世界首富,李嘉诚是由一个穷人变成了华人富豪第一人,他们的成功表述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从身无分文变成超级富豪;如果你无能,你也可以从超级富豪变成穷光蛋。3.育才学校8-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 2004年3月20日(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8-4情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2004年3月20日3.“教学做合一”第七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标题:上海发出通知为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2004年3月17日1.目的论情感性手工艺品。不少人把自制的手机挂坠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不仅特别,还很有心思。每逢情人节、母亲节等节假日,顾客特别多。2.课程论3.方法论9、如果你亲戚朋友送你一件DIY手工艺制品你是否会喜欢?送人 有实用价值 装饰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4、宏观营销环境分析1、现代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