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图纸,欢迎咨询摘要数控铣床日益向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刚度的方向发展,其机构日趋复杂,对其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发达国家在进出口技术含量高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方面,对我国进行限制。所以,我国就必须自主开发。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开发研究高技术数控机床产品提供了技术手段。本科题的主要任务是在设计阶段采用有限元法完成基础件(底座、工作台、滑枕、立柱)及整机的虚拟动力学分析。其虚拟动力学研究包含两个方面: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和响应特性分析。对基础件(底座、工作台、滑枕、立柱)及整机进行了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振型的动画显示,形象而逼真地描述各模态的振动过程。
2、对滑枕进行了响应特性分析,得出了主轴在工作转速下的响应位移,并绘出了主轴在一系列频率下的响应位移对频率的曲线。本课题的研究,为设计高性能的基础件(底座、工作台、滑枕、立柱)及整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其中的分析方法易于推广到其它各类机床的开发研究中,故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具有广泛的工程意义。ABSTRACTThe milling machine is developing towards high speed,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rigidity, its org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comp
3、lex, the need of its work performance is becoming more. Fo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restrict our country in importing the NC machine with 5-axes linkage, we should do it by oursel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ance of the VMT provide the technical measurement in exploiting the NC machine tool of the hi
4、gh technology. The main task of this study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virtual dynamics of the basic parts including worktable、base、slider and the whole machine by means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virtual dynamics research include two sid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libration specialit
5、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speciality.The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libration speciality of the worktable、base、slider and the whole machine oth the system is done to get the relevant inherent frequencies and the librating models. The moving show of the librating models describes the vibrating
6、 process of several modes.The analysis of the slider is done on the slider, the response displacement of the working speed is gotten. The curve of the response displacement and the frequency is drawn.The virtual dynamics research is done in this thesis, to shorten the exploiting period of the produc
7、t, and to reduce the exploiting cost. The reliable theory is provided to design the worktable、base、slider and the whole machine performance. The way is easy to extend to the research of the other machine tools. So the way and the conclusion is of abroad engineer meaning.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技术背景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对五轴加
8、工中心的动力学分析(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和响应特性分析)。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数控滑枕床身铣床为技术背景,具体的研究对象是一台五轴加工中心的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五轴加工中心(在铣头上具有C轴和A轴(或B轴)回转功能)是数控机床产品中的高技术难度产品。由于这种机床可进行复杂曲面的加工,易于实现高速,除提高加工效率外并可确保产品的精度,这是当前高性能航空、宇航等军工产品所需要的。因此,长期来被国外列为禁止进口产品。目前,我过机床行业正在致力于研究开发。尽快研究制造出这种五轴加工中心产品,以适应军工产品的需要并填补国内空白,在机械制造
9、行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开发的五轴加工中心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机床不仅要具有多坐标复杂曲面的加工功能,而且还应该具有高速度、高刚度和高精度的要求。因此,这种机床的研究开发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由于五轴加工中心日益向高速度、高精度(工件的加工精度)和高刚度的方向发展,其机构日趋复杂,对其工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大越高。五轴加工中心的动态性能对机床的整体特性影响很大。为使五轴加工中心安全可靠地工作,其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静动特性,故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是个重要的任务。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开发研究高技术数控机床产品提供了技术手段。高性能数控机床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如何在设计
10、阶段采用虚拟和仿真技术解决机床的关键技术,是目前机床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为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在设计阶段采用有限元法完成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的虚拟动力学分析研究。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轴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具有复杂曲面的工件的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和模具制造等重要产品生产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与三轴数控加工相比,五轴加工能够实现更复杂型面工件的加工,得到更好的表面加工质量。有两种五轴加工中心的结构形式。一种是三个直线运动和两个回转运动均在工作台上实现,如图1-1所示。这种结构的机床目前国内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造。另一种五轴加工中心
11、的结构是在铣头上具有C轴和A轴(或B轴)回转功能,见图1-2。 图1-1 在工作台上具有C轴和A轴(或B轴)回转功能五轴加工中心 图1-2 在铣头上具有C轴和A轴(或B轴)回转功能五轴加工中心多年来,我们不能自己生产而受国外限制的原因很多。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缺乏可参考的技术资料。研究开发一台五轴加工中心需要多种方案的反复比较及试验,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投资和较长时间。因此,国内的机床制造企业常常无力进行此开发研制。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高速五轴加工中心的开发研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技术途径。实现五面体加工的机械传动头有它自己的特点。采用机械传动,主轴的刀具锥柄为BT50(直径最大,应用面广),C轴回
12、转360度,主电机转速范围为120-6000 rpm,可以满足相当大范围的零件加工,可以进行大切削量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五轴加工中心主轴系统,分为两部分:滑枕部分和用于五面体加工的铣头部分。该五轴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滑枕部分是通用的,可以连接高速电主轴万能铣头或机械传动万能铣头。1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一个机床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按传统的方式要经过几个阶段。产品设计;样机制造;性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样机评价和修改设计。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开发研制周期长,做实体样机投资大。虚拟制造技术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床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在计算机上设计出满足视觉动感效果的三维动态机床虚拟样机模型,对模型进行虚拟
13、实验和样机评价。其结果直接反馈修改设计虚拟样机模型。对实体机床的实验和评价过程可以完全用计算机虚拟地进行,节约了大量样机试制投资,也缩短了开发时间。虚拟现实技术(VRT)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三维空间,用户置身于该环境中,借助轻便的多维输入输出设备,并根据由此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去感知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可以“自由”运动,任意观测周围的景物。虚拟制造技术不消耗现实资源和能量,是生产部门的产品变为可观的虚拟产品,但它具有真实产品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特征。通过装配模型软件的使用,产品设计人员还可以检查部件间的间隙和部件间相互运动的干扰,并在现实加工之前,建立整个产品虚拟工作
14、原型,对此虚拟原型进行虚拟实验分析,如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和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等,如果设计不符合要求,可以十分方便地更改模型。机床典型的虚拟研究有:机构运动分析的虚拟运动学研究;动态性能分析的虚拟动力学研究;虚拟热性能分析研究等。虚拟弹性体动力学研究目的是得到机床的动态特性参数,如固有振动频率、动力响应位移、动力响应应力和躁声指标等。它主要借助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本课题使用的是ANSYS5.7软件。进行虚拟弹性动力学研究使用的模型是通过PROE软件建立经修改之后由ANSYS软件导入生成。进行虚拟弹性动力学研究使用的模型已不是立体数字样机模型,而是样机模型经过二次建模所得到的力学和数学模型。二次建模
15、是针对机床产品的特点而采用的虚拟现实技术,根据不同的分析任务,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建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课题的分析方法易于推广到其它各类机床的开发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工程意义。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五轴加工中心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的固有振动特性及动力响应特性,以确保五轴加工中心工作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性和加工精度。本课题使用有限元法进行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很多,如传递矩阵法、试验模态法和混合法。有限元法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有限元法是一种采用电子计算机求解结果静、动态力学特性等问题的数值解法。在机械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中,利用弹性力
16、学有限元法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可以计算出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等模态参数以及动力响应。由于有限元法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以及计算格式规范统一等优点,故在短短50多年间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宇航航空、汽车、船舶、土木、核工程及海洋工程等许多领域,已成为现代机械产品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软、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档微机和计算机工作站的逐步普及,现在已有许多著名的有限元程序(如ANSYS、ANDIA、NASTRAN、SAP等)可用,从而为有限元法在机械结构动态设计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并将展示出更为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是:1.物体离散化
17、把很复杂的结构拆分为若干个形状简单的单元,这些单元一般要小到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特性参数在其中的分布,这一步骤称为离散。离散后单元与单元之间利用单元的节点相互连结起来;单元节点的设置、性质、数目等应视问题的性质,描述变形形态的需要和计算精度而定。所以有限元法中分析的结构已不是原有的物体或结构物,而是同样材料的由众多单元以一定方式连接成的离散物体。这样,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所获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如果划分单元数目非常多而又合理,则所获得的结果就与实际情况相符合。2单元特性分析 1)选择位移模式 在有限单元法中,选择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位移法;选择节点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力法;取一部分
18、节点力和一部分节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时称为混合法。位移法易于实现计算自动化,所以在有限单元法中位移法应用范围最广。当采用位移法时,物体或结构物离散化之后,就可把单元中的一些物理量如位移、应变和应力等由节点位移来表示。这时可以对单元中位移的分布采用一些能逼近原函数予以描述。通常,有限元法中我们就将位移表示为坐标变量的简单函数。 2)分析单元的力学性质 根据单元的材料性质、形状、尺寸、节点数目、位置及其含义等,找出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的关系式,这是单元分析中的关键一步。此时需要应用弹性力学中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来建立力和位移的方程式,从而导出单元刚度矩阵,这是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之一。3)计算等效节
19、点力 物体离散化后,假定力是通过节点从一个单元传递到另一个单元。但是,对于实际的连续体,力是从单元的公共边界传递到另一个单元中去的。因而,这种作用在单元边界上的表面力、体积力或集中力都需要等效地移到节点上去,也就是用等效的节点力来替代所有作用在单元上的力。3单元组集 在单元分析基础上,利用平衡条件和连续条件,将各个单元拼装成整体结构。对整体在确定边界条件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整体的参数关系方程组,即矩阵方程。这一过程称为整体分析。4求解未知节点位移 解这样的矩阵方程,即可得到各种参数在整体结构中的分布。2.2 结构的动力学方程 用有限元法可以分析结构振动问题以及动态响应问题,即在动载荷下物体的应
20、力、变形问题。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是通过研究无阻尼的自由振动,得到振动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固有频率和振型。要研究五轴加工中心的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首先要建立该系统的动力方程。多自由度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达朗伯原理,拉格郎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等来建立。根据达朗伯原理,只要引入相应的惯性力,就可以将弹性体的动力问题化为相应的静力问题,即化为弹性体的平衡问题来处理。将弹性体分割成有限个元素,因为位移和时间有关,以表示元素e上的节点位移列向量,它是时间t的函数。利用所给定的位移插值方式,元素e中任意一点的位移f(t)可以用下面的矩阵方程来表示:f(t)=N (2.1)其
21、中N是形函数矩阵。在元素e上的应变向量为: (2.2)其中B为联系应变与节点位移的矩阵,称几何矩阵。因此,在元素e上应力为: (2.3)D为弹性矩阵,亦称为材料矩阵。因此,在元素e上的元素刚度矩阵为: (2.4)元素e上的元素负荷向量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作用在元素e上的动载荷构成的元素负荷,它按通常的办法来形成,但由于此时载荷是时间t的函数,由此形成的元素负荷向量也与时间t有关,记为。另一部分是由此元素上的惯性力所构成的负荷向量。表示加速度向量,设为物体的密度,则单位体积中的惯性力即惯性密度为: =- (2.5)由此可得惯性体积力所产生的元素负荷向量为: (2.6)将式(2.1)代入
22、得: (2.7) 记为: (2.8)M 为元素的质量矩阵,于是上式又可写为: (2.9)如果当弹性体振动时,还有正比于速度的阻尼力,则还应考虑阻尼力对节点负荷向量的贡献。设阻尼系数为,则单位体积上所受的阻尼力,即阻尼密度为: (2.10)由此可得其所产生的元素负荷向量为: (2.11) 记C (2.12)C为元素的阻尼矩阵,上式又可写为: (2.13)记为整个弹性体上的节点位移列向量,并将元素刚度矩阵K按相应的“贡献”叠加而得到总刚度矩阵,相应的也可得到总质量矩阵M及总阻尼矩阵C。即: (2.14)矩阵K、M和C称为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其中e为元素的总数,则总负荷量为: (2.15)
23、其中F(t)为由元素负荷向量按相应的“贡献”叠加而得到的节点负荷向量,即: (2.16)于是,由达朗泊原理,就有: (2.17) 即: (2.18)这就是弹性体的动力方程,即用有限元素法来解弹性体的动力问题的基本方程。对于无阻尼无外载荷的自由振动问题阻尼项和外力项均为零。于是,动力方程为: (2.19)由于弹性体的自由振动总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简谐振动的叠加,为了决定弹性体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及相应的振型,考虑如下简谐振动的解: (2.20)其中g是位移的振幅列向量,它与时间t无关, 是固有圆频率,t是时间。将式(2.20)代入(2.19)中并消去sin 因子,就得到: (K- (2.21)于是,要
24、找型如式(2.20)的简谐振动就化为要和非零向量g,使满足(2.21)式。这样的问题称为广义特征值问题,而这样的和g分别称为广义特征值和广义特征向量,求得的就是振动的圆固有频率,g就给出相应的振型。由于物体的密度,因此由式(2.8)定义的元素的质量矩阵M 以及由式(2.8)定义的总质量矩阵M均是对称正定阵。此外,刚度矩阵K在未经过划行划列处理时是对称半正定阵。若在实际问题中有位移约束条件,建立了位移约束条件且排除刚体位移是,在经过划行划列处理后的刚度阵K就是对称正定阵。 记: (2.22) 可将式(2.21)改写为: (2.23)由于g是非零向量,故由上式中的行列式应为零,即: (2.24)它
25、称为广义特征值方程。如果矩阵K的阶数为n,那么由行列式展开公式可知,广义特征方程(2.24)是 的n次代数方程,因此可决定n个广义特征值可以证明,若刚度矩阵K是对称正定阵,则这些广义特征值是正实数,因此由式(2.22) 可以决定出弹性体的n个固有圆频率值: (2.25)而n就是用有限元法求解的节点位移参数的总自由度。显然特征值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刚度,质量等物理参数。n个自由度的系统有n个固有频率。23 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构系统的动力响应,主要是解系统的动力方程式 (2.26)以求得系统产生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值。下面介绍无阻尼特性。N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强迫振动方程如下: (2.27)式中,为任
26、意激振力向量。式(2.27)实质上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可用常规解法或数值解法。在数值解法中常用直接积分和模态叠加两种方法。本文采用模态叠加法解式(2.27)以求出关键零件的响应位移和响应应力。本课题中主要研究滑枕的响应特性。设为通过正则化得到的第i阶正则振型,以n个正则振型作为列而得到正则振型矩阵,即: (2.28)以正则振型矩阵为变换矩阵,作如下变换: (2.29)式中为结构系统的正则坐标。则正则坐标下的强迫振动方程为: (2.30)上式可写成 (2.31)式中I为单位矩阵,为特征值矩阵,即: (2.32)式(2.31)中R(t)是正则坐标下的激振力,为: (2.33)显然,式(2
27、.31)已经解耦,其中第i个方程为: (2.34)假定初始时刻t=0时系统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 (2.35)其中 (2.36) (2.37) 由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得知在上述初始条件下,系统在第i个 正则坐标下的响应是: (2.38) 式中可以由式样(2.29)和(2.35)得出。由式(2.29)可求出物理坐标下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为: (2.39)如果以一般振型矩阵 (2.40)式中。则主坐标下的强迫振动方程为: (2.41)或写为: (2.42)其中Q(t)是主坐标下的激振力,为: (2.43)在主坐标下 (2.44) (2.45)即质量矩阵式(2.42)的n个方程以解耦,其中第i个方
28、程为: (2.46)或写为: (2.47)由式(2.44)可知,一般的振型矩阵的逆矩阵为 (2.48)由式(2.40)和(2.48)可知 (2.49)于是主坐标下的初始条件为 (2.50) (2.51)这样,系统在第i个主坐标的响应为 (2.52)其中 (2.53) (2.54)最后,将式(2.52)代入式(2.40),便得到以物理坐标描述的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假定P(t)中各作用力是频率相同的简谐激励力,即 (2.55)其中是表示激振力幅值的常数列向量,现在来研究系统对简谐激振力的稳态响应。记 (2.56)由式(2.43)得知这时式(2.46)成为 (2.57)设,代入上式得 (2.58)
29、其中是激励频率与系统第i阶固有频率之比,即 = (2.59)于是系统在第i个主坐标的稳态响应为 (2.60)将各个主坐标的稳态响应代入公式(2.21),便得到系统对简谐激励的稳态响应为 (2.61)当时,第s阶主振动的振幅会变得很大,即系统发生了第s阶共振,这时上式可写为 (2.62) 这说明系统在第s阶共振时的振动形态接近于第s阶主振型。第三章 关键零件的动力学分析31 引言数控铣床日益向高速度、高刚度的方向发展,要使高速铣头安全可靠地工作,保证所加工零件的高精度,高速铣头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因此,必须对高速铣头进行动力学研究。虚拟动力学研究是一种先进的新方法,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
30、点,如节省投资、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等。高速铣头的虚拟动力学研究包含两个方面: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和响应特性分析。所谓固有特性分析,本文是通过研究无阻尼的自由振动,得到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即固有频率和振型及振动应力。响应特性分析是用于确定结构在承受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目的是计算出结构的动力响应,并得到响应位移和响应应力。下面以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数控滑枕床身铣床为例,进行虚拟动力学研究。本章将对基础件(工作台、底座、立柱、滑枕),整机进行虚拟动力学研究。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应用ANSYS5.7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完成的。本文对对基础件(工作台、底座、
31、立柱、滑枕),整机均选用SOLID92单元进行离散分网,此单元是分析弹性结构空间问题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元素。由于采用了十节点的单元,就能利用更复杂的形状函数,并因而达到结构对实际变形的一个更好程度的表达,计算精度较高。SOLID92是三维10节点单元。 图 3-1 SOLID92单元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的材料系数为:E=210*10。32 结构的建模和分网有限元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还原一个实际工程系统的数学行为特征,即分析必须是针对一个物理原型的准确的数学模型。广义上讲,模型包括所有的节点、单元、材料属性、边界条件,以及其它用来表现这个物理系统的特征。在ANSYS术语中,模型
32、生成一般狭义地指用节点和单元表示空间体域及实际系统连接的生成过程。通常ANSYS建模过程应该遵循以下要点:(1) 开始确定分析方案。在开始进入ANSYS之前,首先确定分析目标,决定模型采取什么样的基本形式,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并考虑如何能建立适当的网格密度。(2) 进入前处理(PREP7)开始建立模型。多数情况下,将利用实体建模创建模型。(3) 利用几何元素和布尔运算操作生成基本的几何形状。(4) 用布尔运算将各个独立的实体模型域适当的连接在一起。(5) 设置网格划分控制以建立想要的网格密度。网格划分密度很重要,如果网格过于粗糙,那么结果可能包含严重的错误,如果网格过于细致,将花费过多的计算时
33、间,浪费计算机资源,而且模型可能过大以至于不能在你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在生成模型前应当考虑网格密度问题。(6) 通过对实体模型划分网格来生成节点和单元。(7) 存贮模型数据。(8) 退出前处理。本课题所用模型,均为在PROE当中完成造型之后,以IGES格式,ANSYS从PROE中导入,直接进行计算。网格划分时,使用三维十节点SOLID92单元,首先采用自由网格或映射网格进行划分,而后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地方,进行手工划分。下面以滑枕为例,将其建模和分网GUI步骤所列如下:第1步: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1 选取菜单途径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
34、2 输入文字“Modal analysis of huazhen”,然后单击OK。3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ferences4 单击Structural选项使之为ON,单击OK。第2步:定义单元类型1 选择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2 Element Types对话框将出现。3 单击Add, 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将出现。4 在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Structural Solid”。5 在右边的滚动框中单击“Tet 10node 92”。6 单击OK。7 单击Eleme
35、nt Types对话框中的Close按钮。图3-1 单元选择对话框第3步:指定材料性能1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Constant-Isotropic。Isotropic Material Properties对话框将出现。2 在OK上单击以指定材料号为1。第二个对话框将出现。3 输入EX为2e5。4 输入DENS为7.8e-6。5 输入NUXY为0.3。6 单击OK。 图3-2 确定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图3-3 确定密度第4步:导入模型1 选择菜单途径 Utility MenuFileImportIGES。
36、弹出Import IGES File对话框,单击OK。2 在弹出的Import IGES File对话框的file name中选中huazhen.iges,单击OK。第5步:选择网格密度,并进行网格化分1 选择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sing-Size cntrls-Smartsize-Basic,弹出Basic Smartsize Settings对话框。2 在Size level的下拉选项中,选中3。3 单击OK。4 选择菜单途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essing-Mesh-volumes-Free。拾取菜单薄Mesh Volume
37、s将出现。5 单击Pick All。(如果出现警告框,单击close。)6 选取菜单途径Utility MenuPlotCtrlsPan,Zoom,Rotate。7 单击“ISO”,然后单击close.8 在ANSYS Toolbar上单击SAVE-DB。第6步:模态分析,进入求解器并指定分析类型和选项1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New Analysis对话框将出现。2 选中Modal analysis,然后单击OK。3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Options, Modal
38、Analysis对话框将出现。4 选中Subspace 模态提取法。5 在Number of modes to extract处输入5。6 单击OK。Subspace Modal Analysis对话框将出现。7 单击OK接受缺省值。第7步:对模型施加约束1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Solution-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 Nodes。拾取菜单Apply U,ROT on Nodes对话框将出现。 2激活Box选项,在模型上手动选取所需施加的约束。3单击OK。Apply U,ROT on Nodes对话框将出现。4单击“All自由度(D
39、OF)”。5 单击OK。滑枕模型有8140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及加约束之后的图形见图3-4. 图3-4 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滑枕 其它基础件的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如下:1. 柱模型有6285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和加约束之后的图形见图3-5 图3-5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立柱2.底座模型有31342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和加约束的图形见图3-6 图3-6 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底座 3.工作台模型有4794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和加约束后的图形见图3-7 图3-7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工作台4.将底座和工作台安装在一起的模型有22178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和加约束后的图
40、形见图3-8 图3-8 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底座和工作台安装在一起的模型5.将立柱和滑枕安装在一起的模型有9636个SOLID92单元,其分网和加约束后的图形见图3-9图3-9 网格划分和加约束之后的立柱和滑枕安装在一起的模型33 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中的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也是其它详细的动力学分析的起点,例如瞬态动力学分析、谐响应分析、谱分析等。模态分析过程由四个主要步骤组成:建模、加载及求解、扩展模态、检查结果。下面对网格划分和加约束后的基础件(床身,工作台和滑枕等)以及整机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本课题模态分析使用ANSYS的求解模块,使用Subspace法
41、,即子空间迭代法。子空间迭代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求解广义特征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它的特点是能充分利用K及M的稀疏带状性质而且能在一次求出前几个模态最大的广义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在求解大型结构的少数特征对时,子空间迭代法是很有效的方法。求出滑枕的前五阶固有频率为:5.1691HZ、12.785HZ、12.913HZ、15.944HZ、21.536HZ。滑枕的固有频率见表3-1。对应的振型分别见图3-12、图3-13、图3-14、图3-15、图3-16。接3.2,将滑枕的模态分析GUI步骤所列如下:第1步:指定要扩展的模态数并求解1 选取菜单途径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Analysis Options,弹出Modal Analysis对话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