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部长在山西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在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吴汉圣这次会议是经省委骆惠宁书记批准召开的。刚才,红峰、宏伟等三位同志代表帮扶干部,建廷、建国两位同志代表市县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经验做法,交流了工作体会,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晓峰同志宣读了2017年度驻村帮扶工作的考核结果。刘星同志传达了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志杰同志对做好2018年全省驻村帮扶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一会儿,永奇同志还要对相关工作提出要求,大家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2、,就进一步做好今年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切实增强驻村帮扶工作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在河北、云南、贵州、宁夏、山西、四川等地考察时,都进村入户与驻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新年贺词等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强调驻村帮扶工作
3、,作出深刻论述,提出重要要求。去年6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并主持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这些年我们在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有的还增加了大学生村官。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各地要在这个问题上下大功夫。”十九大后,新一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对基层干部,重点是提高实际能力,要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
4、学等实战培训方式,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能力。”“要关心爱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激励他们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2月24日,省委召开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骆惠宁书记就聚焦深度贫困持续发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六个进一步”的要求。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起来。加快补齐“精神短板”,改进帮扶方式,加强政策引导,树立脱贫典型,让贫困群众肯干愿干、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进一
5、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今年连战连胜。贫困地区党政一把手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严格贫困县退出程序、标准和要求,有序退出。要强化督导权威,改进考核督查,深化“六个帮扶”,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楼阳生省长对驻村帮扶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管理,强化培训,确保实效。中办、国办指导意见下发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制定了实施意见,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迅速对全省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了调整充实,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截止4月20日,全省驻村工作队全部按照“一村一队、一队三人”要求调整充实到位。其中省直帮扶单位由178个增加至202个,共派出773支工作队、2319人,比
6、2017年新增帮扶单位24个,新增工作队482支、1446人,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各地各单位在任务重、人员紧的情况下,严格落实“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做到尽锐出战,充分体现了大家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帮扶干部是决战先锋。去年以来,全省驻村帮扶工作呈现出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一是驻村帮扶力量进一步加强。去年以来,全省1.16万名包村领导,带领9410支工作队、2.8万名工作队员和9393名农村第一书记积极投入驻村帮扶工作。帮扶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定贫困县省市两级派驻第一书记、县乡两级干部为主体结对帮扶贫困户比例均达到60%以上。特别是26个中央驻晋定点扶贫单位
7、,帮扶我省35个国定贫困县,派出77名挂职干部挂职帮扶,引进各类资金13.8亿元、实施项目69个,11.7万名贫困人口受益。二是单位包村帮扶作用进一步发挥。各派出单位高度重视,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提供工作保障,发挥后盾作用。统筹调动各种帮扶资源,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3.35亿元,培训25.34万人次,转移就业8.2万人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奖惩激励措施进一步到位。去年11月份,省干部驻村联席办组织15个检查组对58个贫困县进行暗访,并在全省进行了通报。运城市建立驻村帮扶“红黑名单”定期通报制度。忻州市开展脱贫攻坚“一奖双模双先”评选。一年来,全省各级开展督查暗访656次,通报单位255
8、个、个人131人,调整192人,召回53人。充分运用考评结果,对优秀的给予表彰,对符合条件的提拔使用,12名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第一书记获得2017年省脱贫攻坚奖,全年共提拔使用优秀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855名。四是管理考核进一步严格。省里出台考核办法,严格对11个市、省直单位和驻县大队长进行考核。各市都制定相应考核办法,晋中市采取积分制办法量化考核,长治市通过APP手机网络系统对全市工作队进行指导管理。五是工作保障进一步落实。加大培训力度,省级组织示范培训班,对1100名省直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进行培训。各市县开展分级培训,每名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接受培训达2次以上。改善驻村条件,落实生活、交通补助
9、,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创造了良好的驻村工作环境。2017年我省实现2557个贫困村退出、7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3.9%,预计3个国定县、12个省定县脱贫摘帽,全省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的年度目标。应该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广大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对此,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称赞。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认识。从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来看,我省驻村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在全国排位靠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选人不优。有的单位选派的帮扶干部素质不过硬,凑人充数,个别干部素质低下,甚至发生酗酒闹
10、事,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二是作风不实。有些市县领导抓驻村帮扶浮在面上,对政策掌握不够,没有用心抓;有的驻村干部走读不住村,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有的没有全脱产,甚至在单位和村两头“空挂”。三是帮扶不力。有的仅把宣传政策作为主要帮扶措施;有的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工作不到位;有的地方存在“慰问帮”,停留在卡上有名、过节送油送米送棉被上,未开展针对性帮扶。四是能力不足。一些驻村帮扶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无从下手,存在想干不会干,有劲使不上的问题。五是管理不严。有的派出单位一派了之,对驻村工作队做得怎么样不管不问;有的县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属地在编管理落实不到位;有的乡镇对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底数不
11、清,管理指导不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18年是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要完成17个国定贫困县、9个省定贫困县摘帽,2200个左右贫困村退出,61万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的目标。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挑战前所未有,仍需付出艰辛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和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发挥好驻村帮扶干部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的“桥梁”作用、实施“精准滴灌”的“管道”作用、扎根扶贫一线的“施工队”作用,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
12、精准的举措、更严实的作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二、明确目标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帮扶工作精准度和满意度脱贫攻坚战已到后半程,进入冲刺期。全省驻村帮扶工作要围绕脱贫目标,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帮扶重点,将资源力量集中到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帮扶干部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第一,要咬定总攻目标。驻村帮扶工作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驻村帮扶工作必须
13、准确把握目标标准,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能提高标准、吊高胃口,必须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第二,要抓住关键环节。要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基本方略,把“精准”的要求贯穿到“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一是抓好动态调整这个基础。贫困人口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的非贫困户底子较薄,一遇天灾人祸,极易致贫;有的脱贫户极不稳定,容易返贫。去年国家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我省错评率、漏评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需要我们以严肃的态度认真对待,使动态调整精准到位,使该进来的要进来,不该进来的要剔除。二是抓好精准扶贫这个关键。从
14、调研督查和掌握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地方没有把致贫原因搞清楚,把情况分析透,就盲目做决策、上项目,导致资源浪费,引发新的矛盾;有的习惯于撒胡椒面,搞利益均沾,没有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导致贫困户不满意,非贫困户也不满意。我们要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的帮扶对象,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精准脱贫这个根本。帮扶的根本目的是脱贫。总书记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不能搞算账脱贫、虚假脱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把好贫困人口“退出”关,避免“错退”。不能为了完成任务,降低脱贫标
15、准,把没有达标的贫困人口退出来,这样做就会损害贫困户利益,损害党的形象。要同贫困群众一道记账、算账、交账,耐心细致做好工作,让稳定脱贫的人口有序退出。第三,要聚焦帮扶重点。脱贫攻坚目标已经明确,怎么攻,关键是要找准攻击点位,落细攻坚措施。中央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明确了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这里,重点强调5个方面。一是抓党建促脱贫。“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抓党建促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4月份,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先后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作出安排部署;近日,中组部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16、督查重点,明确了坚决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等12项督查重点。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后续工作、持续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分析评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致富带头人,建强支部班子,带好党员队伍,健全管理制度,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二是抓产业促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要把发展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努力
17、做到村村有带动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三是抓政策促落实。近年来,中央、省委先后密集出台了生态建设和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教育、光伏扶贫等一系列超常规、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措施。据初步统计,现在农村贫困人口可享受到的政策有一百多项。各地要全面梳理政策,按照到村、到户、到人,普惠、特惠、优惠等进行分门别类,逐一对接落实。要深入宣传政策,驻村帮扶干部要在搞懂弄通、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把政策落户抓实抓细,特别是
18、要落实好教育、卫生、民政三大类社会保障政策,使贫困户有明显获得感。四是抓扶志促动力。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要采取多种措施,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发挥主体作用,摆脱精神贫困。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农民夜校、讲习所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脱贫能力。加强典型示范,引导贫困群众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营造脱贫光荣、勤劳致富氛围。加强制度约束,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事,带动乡风民风的好转,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五是抓环境促提升。帮助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集中改善贫困群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9、户容户貌、精神面貌。重点建设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合实施好农村危房危险土窑洞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乱堆、乱放、乱倒等脏、乱、差现象,使农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强组织领导,严格选派管理,为干部驻村帮扶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按照我省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统筹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员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一要发挥好各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作用。省市县三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
20、立以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对干部驻村帮扶的日常管理,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职责不落实、推诿扯皮现象,有的人员不固定,有的运行机制不顺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要把数万名驻村帮扶干部的日常管理做扎实,组织部门和扶贫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各级办公室建设。首先,要把人员选好配好。组织部门要牵好头,把好选派考核关。其次,要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运行。扶贫部门要做好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办公室人员能力建设。二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市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驻村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县级党委、政府负责统筹配置驻村力量,组织开展具体驻村帮扶工作,对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第一书记按照属地在编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乡镇党
21、委、政府要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具体指导,支持驻村工作队落实精准帮扶政策措施。三要压实单位包村帮扶责任。包村单位党委(党组)要承担帮扶责任,对所包村的帮扶工作负总责,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切实选派过硬干部,确保驻村工作队员和农村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扑下身子扎实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四要压实驻县大队长统筹协调责任。各驻县大队长要牵头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驻村帮扶队伍纵向联系机制,构建帮扶单位、地方党委政府、村支“两委”横向沟通机制,形成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帮扶合力。 (二)加强队伍管理。一要加大“派”的力度。要严格按照“一村一队、一队三人”的要求派驻,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帮扶干部信息全部
22、录入全国扶贫系统,对不按要求派驻的随时反馈通报。我省今年对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充实,目前各级驻村工作队已调整到位。这里,要特别强调,各单位如发现选派不精准、素质不过硬、作风不扎实的要及时召回调换。要做好农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2016年9月选派的第一书记即将期满,各级组织部门要按照“提前到岗、压茬轮换”的要求做好集中轮换工作,确保派出单位足额选派、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二要提高“人”的能力。加大培训力度,省级每年要组织驻县大队长、省直包村工作队长进行2次示范培训,组织农村第一书记进行1次示范培训。各市县要开展分级培训,由县级兜底,每年对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进行2次以上系统培训,提高驻村帮扶
23、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能力。三要严格“管”的措施。一方面,要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管理工作,严格全脱产吃住在村的要求,严禁挂名、走读、兼职现象,严格落实督查、通报、约谈、召回制度,对不作为、不务实、不合格的驻村干部坚决撤换召回,两年内不得提拔使用、评先评优、晋升职级。另一方面,加强关心爱护。要健全保障机制,落实经费补助、定期体检、购买保险等保障措施,切实帮助驻村干部改善生活条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树立鲜明导向,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给予表彰,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忻州、临汾等市在干部选拔使用中专列一定岗位用于驻村帮扶干部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今年,省里将进行两年一度的模
24、范帮扶单位、模范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评选,各地要严格把关,把真正优秀的推荐上来,树立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学习标杆。 (三)加强督查考核。一要较真碰硬考核。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离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期限越近,任务越艰巨,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今天,我们通报了2017年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结果,目的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综合评价为“好”的单位要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继续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得更好;暂时落后的单位要深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查明问题原因,采取过硬措施,迅速整改到位,迎头赶上。二要暗访常态化。按照省委要求,省级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暗访,并就暗访情况点名道姓进行通报,不护短、不遮丑。市、县两级也要开展经常性暗访通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情况、解决问题。最近,省里将对各级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掌握落实中办、国办指导意见情况进行专门暗访。 同志们,脱贫攻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为实现连战连胜的年度目标、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