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植筋群锚效应试验分析.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51239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植筋群锚效应试验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凝土植筋群锚效应试验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 6卷 第 1期 2 0 1 4年第 1 期 煤炭工程 C OAL E NGI NE ER I NG Vo 1 4 6, No 1 No 1, 2 01 4 do i : 1 0 1 1 79 9 c e 2 01 4 01 0 4 0 混凝 土植 筋群锚 效应 试验分析 史三元 ,崔立杰 ( 1 河北工程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0 5 6 0 3 8 ; 2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河北 邯郸0 5 6 0 0 1 ) 摘 要:文章通过植筋试件的拉拔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植单筋与植群筋在拉拔力作用下的破 坏形态、极限荷栽、植筋滑移 、群锚效应和刚度延性分析 ,讨论 了多根植筋组合效应对混凝土植 筋锚固极限承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筋数量的增加,群锚效应越加明显,植筋初始滑移 量明显减少,当 植筋数量为两根或三根时,表现效果最好。 关键词 :植筋 ;极限承载力;群锚 效应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 2 0 1 4 ) 0 1 - 0 1 2 9 - 0 3 Ex pe r i me n t a l Re s e a r c h o n An c ho r Gr o u p Effe c t o f Co n c r e t e An c ho r a g e S H I S a n y u a n ,C U I L i j i e ( 1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n gi n e e r i n g ,H a n d a n 0 5 6 0 3 8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H a n d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C o l l e g e ,H a n d a n 0 5 6 0 0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P u l l o u t t e s t s 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o n s p e c i me n s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f a i l u r e mo d e,u l t i ma t e l o a d,a n c h o r a g e s l i p, a n c h o r g r o u p e f f e c t , s t i f f n e s s a n d d u c t i l i t y o f s i n g l e p l a n t e d b a r a n d gro u p p l a n t e d b a r s i n c o n c r e t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d r a wi n g f o r c e s T 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p l a n t e d b a r s o n t h e a n c h o r a g e u l t i ma t e l o a d w a s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a n c h o r gro u p e f f e c t i mp r o v e s a s t h e a mo u n t o f p l a n t e d b a r i n c r e a s e s , a n d t h e i n i t i a l s l i p of a n c h o r a g e i s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d, t h e s p e c i me n s wi t h t w o o r t h r e e p l a n t e d b a r s s h o w t h e b e s t a n c h o r a g e p e r f o r ma n c e Ke y wo r d s :p l a n t e d b a r ;u l t i ma t e l o a d;a n c h o r g r o u p e f f e c t 混凝土结构植筋锚固技术,即混凝土钻孔植筋、粘合 剂锚固生根工艺。植筋加固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 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 的加固改造工程,如 :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 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 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 的植筋等。它是对工程中没有预埋钢筋 的一种有效补救措 施。影响化学植筋群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基材混凝土强 度、植筋的深度、群筋间距、基材配筋及保护层厚度等因 素 J 。本次试验在同样锚 固深度下 ,考查单根钢筋的锚固 力与 2 5根钢筋的群锚锚固力之间的关系( 即单根植筋的 抗拉强度与 25根植筋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试验 测得的有关数据研究群锚效应。 1 植筋方案 为研究单根钢筋的锚固力与 25根钢筋的群锚锚固力 之间的关系,研究群锚效应系数 ,本次试验采用 C 2 0混凝 土,级螺纹钢,钢筋直径为 1 2 m m,植筋胶采用喜利得 H I T R E 5 0 0 ,钢筋植入深度为 1 0 d ,采用钻孑 L 成孑 L 。考虑 到植入深度较小时 ,混凝土可能发生锥形破坏 ,每一试件 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小。为了避免试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断 裂,试件按构造配适量钢筋 ,同时减小箍筋对试验钢筋抗 拉强度的影响,箍筋顶部断开。锚筋 的直径、植入深度、 间距及边距严格参照 混凝土结构后锚 固技术规程 t 3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J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等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设计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信度 ,每一直径钢筋做 3个测试点。故混凝土试件上所 需植筋总数为4 5根。各植筋数量的钢筋布置形式如图 1 所 示 ,加载图设计如图2所示。 在试验钢 筋 的锚筋 连接 板安 放位 移传 感 器 ( 量程 5 0 mm) ,以测出钢筋的滑移。压力传感器连接到连接板和 千斤顶之间,以测出千斤顶的压力值。位移和压力传感器 连接到数据采集系统上,以便数据采集。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2 2 0 作者简介:史三元( 1 9 5 9一) ,男,河北唐山人 ,河北工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领 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Em a i l :s h i s a n y u a n h e b e u e d u e n 。 引用格式 :史三元 ,崔立杰混凝土植筋群锚效应试验分析 J 煤炭工程,2 0 1 4,4 6 ( 1 ) :1 2 91 3 1 1 2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4年第 1 期 煤炭工程 -1 1 3 5 7 9 l l 1 3 l 5 35 3 0 童2 5 0 位移 mm 图4 植筋荷载位移图 图 5植筋滑移 图 时,随着植筋数量的增加 ,混凝土基材破坏或者拔出破坏 愈加明显 ,脆性破坏明显增加。这是因为植筋构件的表面 混凝土表面锥体可能会重叠,受拉时应力重叠 区域面积增 大,从而导致构件的刚度有所减小 ,延性也随之相应减小。 3 群锚效应分析 对于本次试验 5组植筋构件,破坏形态多数为混凝土 锥体一混凝土胶体粘结混合破坏,即上部位为小的混凝土 锥体破坏 ,下部位为粘结拔出破坏,此时的植筋群锚承载 力主要由混凝土承载力和粘结承载力组成 ,并考虑群锚之 间的效应系数 。 植筋群受拉承载力计算公式 J : = n N s ( 1 ) 式( 1 ) 中, = d ,其中 为群锚效应折减系数 ; 为埋深及受力不均匀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埋深 1 0 d时 可取 0 8 ,埋深大于 1 5 d时可取 0 9 ,1 01 5 d时可差值计 算 ; 为边距影响系数,简化计算公式为 =0 2 8+ 0 7 2 ,其中c为最小边距; 为间距影响系数, = 0 5+ ,其中 为两个方向上的最小间距; 为植筋群受拉承 jt Od 。 载力设计值,N;N s 为单根植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n 受拉植筋的数量。 = 0 9 2h Z o + r 0 1 T ( h r h ) ( 2 ) 式( 2 ) 中, = 而 T o rr d o , 其中h co , 为混凝土破坏时椎 体高度 ( mm) ;r 。为混凝土与胶层之 间的平均粘结应力 ( 6 31 4 5 MP a ) ;d 。为钻孔直径,m m; 为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 ,N ra m ; , 为钢筋埋深。 得出实验荷载与计算荷载的对比数据见表 2 。 表 2 试验与计算数据对比 注:表示未考虑群锚效应系数影响; 表示考虑群锚效应系 数影响。 从试验数据分析 :单根植筋时,由于存在混合破坏和 钢筋破坏两种形式 ,当只考虑混合破坏时,计算荷载为 4 6 6 k N,误差为 2 1 2 ;当只考虑钢筋破坏时,计算荷载 为 6 6 5 k N,误差 为 1 2 。所 以考虑两种破坏形式同时存 在,计算误差与试验误差较接近,不用考虑群锚效应。 双根植筋时,未考虑群锚效应 荷载时,计算荷载为 9 3 3 k N,误差为 1 0 1 ,与试验荷载较接近;考虑锚固效 应时,计算荷载为 5 7 8 k N,误差为 3 1 8 。所以,当两根 时不用考虑群锚效应。 三根以上植筋时,考虑群锚效应的计算荷载与试验荷 载对比,误差较小;未考虑群锚效应的计算荷载与试验荷 载对比,则误差较大。 经过修正计算荷载,单根植筋时取钢筋承载力计算 , 两根植筋时取无群锚效应的复合承载力计算 ,三根以上时 取有群锚效应的复合承载力计算。 4 结论 1 )单根植筋在符合规范要求破坏时,其承载力与钢筋 破坏较接近;当两根植筋破坏时,其承载力与混凝土锥体 一 混凝土胶体粘结混合破坏较接近,且不受群锚效应 的 影 响。 2 )根据试验得出,当锚固钢筋达到三根以上时,植筋 的承载力提高趋势不 明显,钢筋 的初始滑移量明显减少, 并要考虑受群锚效应的影响,随着数量的增加,群锚效应 也越加明显。 3 )通过实验等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两根或三根植筋 时,在极限承载力 ,初始滑移量,刚度效应,群锚效应等 方面表现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 1 司伟建 ,周新刚 ,黄金枝 ,等混凝 土结构植筋粘结锚 固性 能的试验研究 J 建筑结构 ,2 0 0 1 ,3 1 ( 3 ) :91 2 2 袁廷朋,陆洲导,邴涛后锚固化学植筋受拉承载力计算 及设计 J 结构工程师, 2 0 0 7 ,2 3 ( 2 ) :9 7 1 0 0 3 J G J 1 4 5 2 0 0 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S 4 G B 5 0 3 6 7 2 0 0 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S 5 G B 5 0 0 1 0 2 0 1 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6 谢 群化学植筋式后锚 固连接群锚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D 上海:同济大学, 2 0 0 6 ( 责任编辑杨蛟洋) 1 31 z 群糖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