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5121568 上传时间:2024-10-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中班浮与沉教案【篇一: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沉与浮 商南县第六小学幼儿园周青焕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我结合新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运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一宗旨。为了让幼儿了解沉与浮的有趣现象,并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从而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的

2、: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能专心倾听别人发言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重点:知道浮沉现象,大胆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 活动难点: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盆、能沉能浮的各种物品(如:石子、泡沫、乒乓球、积木、装沙的瓶子、橡皮泥、树叶)六套。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小船、橡皮泥、多媒体课件、 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爱好。 1、手指游戏小雨伞。小朋友们还想继续和水做游戏吗? 2、冬天立即就到

3、了,小蚂蚁要去搬豆子准备过冬,可是一条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有一只小蚂蚁东瞅瞅西望望,他发现呀河边尚有好多东西(积木、泡沫、小石头、装沙的瓶子、乒乓球、树叶、橡皮泥等),小蚂蚁们说:“中(2)班的小朋友们,请你们帮我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我过河好吗?” 3、教师演示:小船通常是漂在水面上的,我们把物品漂 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把物品沉在水底的现象叫沉,今天我们这节课是科学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有趣的浮与沉现象。 二、实战操作 一)猜一猜:观测材料,猜猜谁浮谁沉 1、幼儿集体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2.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

4、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个别幼儿回答) (2)幼儿猜测出同样物品,教师在相应图片处画。 二)做一做: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状态,验证谁浮谁沉。 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 2.介绍材料,讲解规定。 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实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装沙的瓶子、乒乓球、树叶、泡沫、积木、小石头、橡皮泥、装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假如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还要注意安全。 3.幼儿分组探索,观测并记录结果,教师观测指导。 4.集中分享探究结果。 (1)师:现在请小朋

5、友说说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起来。(个别幼儿回答) (4)师小结:泡沫、乒乓球、积木、在水浮, 橡皮泥、装沙的瓶子、小石头在水中沉。 三)试一试: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1.探究一:形状与沉浮的关系 (1)师:小蚂蚁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过了河,搬了好多豆子,他们可快乐了,可是,他们要把豆子搬回家还要过河,船又太小了,请小朋友再帮助小蚂蚁想想办法做一个大大的船,让沉下去的橡皮泥也能浮上来给小蚂蚁当小船运豆子,好吗?(让幼儿做实验回答)(2)、引导幼儿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比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 (3)、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

6、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大轮船。(课件展示轮船图片) 2、探究二:轻重与浮沉的关系 (1)、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小蚂蚁把豆子搬上了船,可是尚有豆子没装下,立即天黑了,蚂蚁可着急了,还想再请小朋友们帮他们出个主意做一个更大的船,如何让沉在水底的瓶子浮起来给小蚂蚁当船呢?(让幼儿边实验,边观测,边讨论,教师在运用课件提醒幼儿,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 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潜水

7、艇。(课件展示潜水艇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 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运用沉浮的原理,发明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后当上科学家,发明更多更新的东西,为人类做好多事情好吗? 三、活动延伸:在平常生活中观测,尚有哪些物体是运用 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今天在中(2)班小朋友的帮助下,小蚂蚁们搬着豆子过 了河,排着队高快乐兴回了家。(播放蚂蚁搬豆歌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 学习到了知识、增长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仅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

8、的问题,还积极动手操作,充足达成了预期的效果。从教学内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性来安排的。从活动的形式上来说,设计中我充足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运用蚂蚁搬豆这一故事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幼儿爱玩水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放大镜 商南县第六小学幼儿园蔡玉梅 设计思绪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假如以“放大镜”开展一个探索活动,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这是我在设计之初聚焦的问题。用放大镜看物体,除了“放大”还会有什么奇妙的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萌发幼儿对生活中放大现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导

9、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激活中班幼儿的好奇心、探索心。从功用来看,“放大镜”是用来“看”的,所以,我顺理成章地将活动目的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测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测视角 活动目的 1观测、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 2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测。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部分,可以发现探究的目的有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喜欢探究是前提;方法能力探究,是关键性目的;在探究中,周边事物和现象是载体目的。本活动的环节设计紧扣这三个维度,用想象激活幼儿的好奇;用使用工具、尝试操作、积累探索能力之一的“观测”经验

10、,随着前两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让幼儿对周边事物和对放大镜等有了新的 经验。应当说,这也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种解读和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对的使用放大镜的经验。 2每人一份观测用的图片。 3欣赏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测和猜想 关键提问: 1看,想象一下,这像什么?它是一种动物所拥有的,猜想一下,也许是谁拥有的呢? 【设计意图:先观测然后想象,想象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再次观测,并且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总结要素: *教师肯定幼儿的想象,如:这像某某,某某很美丽,它是蝴蝶的翅膀。*引出产生奇妙视觉效果的工具:放大镜。如:这是高倍放大镜,它能放大蝴

11、蝶美丽的翅膀,让人看得更清楚。 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段鸟鸣声) 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如何的呢?【设计意图:设计先听后想象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二,幼儿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视觉效果,幼儿会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对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总结要素:再次引出放大镜。如: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看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提问:1再看看,这像什么?【设计意图:比较,让观测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测从无意观测慢慢向有目的的观测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

12、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总结要素:肯定并归纳幼儿在比较中的发现。 出示放大镜,简朴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楚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对的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测,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13、)【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测。】 4、观测一下,再比比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测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对的,及时指导。 总结要素: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镜 1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测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测。)【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测到借

14、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测,进一步积累故意观测的经验。】 2操作 观测要素: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鼓励专注观测的幼儿。 3讨论:谁乐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测,这也是对幼儿的观测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样的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楚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请看【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美链接

15、,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当对着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就会显得美丽异常。 五、结束 孩子们,我们也来做放大镜,把微笑和和谐传给一个人、两个人、传给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爱就会越放越大,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播放图片的同时插入音乐)【篇二: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系列文章】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足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向多样

16、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贯彻,但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比如,如何的环境创设才是合理的,能使幼儿积极地与之发生互动?如何把区域活动这一形式有效地与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才干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都是老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观念的转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教师开始只注意开辟新的活动区,把眼光仅仅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逐渐结识到:区域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凭借这一形式而进行的幼儿与环境、与引导者(教师)之间的互相作用,即发生在其中的教育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本质的。

17、教师应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有效地运用区域活动提高个体的发展水平,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探索区域活动中幼儿与环境、与教师、与同伴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指导方法,以达成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区域活动目的和内容的制订 1 围绕课程总目的、每周目的和本班特点制订 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立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根据课程总目的拟定学期目的,然后由各班的教师根据本周展开的主教学、本班幼儿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区域,提出适宜的规定。例如中二班根据本班较多幼儿进餐习惯差、不爱吃早餐、喜欢吃零食等习惯开展了

18、“健康的身体”主题教育,相应地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了语言区:听故事“嘴巴里的小妖精”(保护牙齿)、“达达感冒了”(防止感冒);美工区:手工“煎鸡蛋”、画健康标记、“吃什么东西有营养”;科学区“吃的东西到那里去了”(知道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要细嚼慢咽、少吃冷饮保护胃和食道、肠等),操作”营养配膳师”(懂得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天天要吃早餐),通过相宜的区域活动促进了教学的整体最优化。2 及时把握幼儿的爱好,生成主题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 幼儿的爱好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源泉,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及时把握幼儿的爱好,生成主题并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如我们在带领大一班参观了服装厂后发现:幼儿对服装的制作过

19、程充满了爱好,同时他们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一次语言课“我设计的衣服”中想象出了各种奇妙的服装,如“会发光的衣服”(盲人穿着它晚上出门较安全)、“刺猬衣服”(穿着它到森林里去就不怕野兽袭击)?同时根据新(纲要充足运用身边废旧物品的规定,生成了主题“环保设计师”,相应开展了区域活动,有角色区的“环保服装店”;美工区的根据废旧物品展开想象并加工制作服装;操作区的用贝壳、小桃核等制作服装配饰:表演区的自编自演“环保时装秀”。 此外,我们亦看到了区域活动的随机性特性,区域的安排并不是刻板不变的。它规定教师在观测研究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整,由班内两位教师随时讨论,一周进行一次调整。 二、围绕教育目的,为幼

20、儿发明一个动态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1 设立适合幼儿的区域 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为孩子创设了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合和施展才干的机会,如:小小的自然角里,盛开的月季、君子兰,嫩绿的蒜苗、胡萝l苗,再加上奇形怪状的小石子,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而鲜活的微型自然界,探索区里,天平、量

21、杯、地球仪、放大镜等都成了幼儿了解自然、结识世界的操作器材,特别是师生共做的“天平”,吸引了不少幼儿的注意,它是由一个饮料瓶和一个旧衣架巧妙组合而成,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平衡、并且幼儿通过多次活动逐步发展出“比重量”、“找支点”、“做平衡物体”等内容,因此扩大了干衡的内涵和外延?从这里可以更多地发现孩子们智慧的萌芽、创新的火花。 2 设立具有弹性的区域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的和孩子发展水平故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如学习(物体的弹性,我们相应地为幼儿准备了一些气球、皮筋、弹簧、皮球、棉花、和海绵等东西,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弹性的秘密?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我们为幼儿准

22、备了水缸、木块、铁钉、纸张和橡皮泥等物品;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但是,活动区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根据孩子的需要与爱好的转移应当随时调整,记得玩娃娃家时,许多幼儿喜欢做饭。我们灵机一动,何不开家“小饭店”?于是在我们的建议下,幼儿从家里带来许多“锅碗瓢盆”和饮料瓶、奶瓶、蛋糕盒等物品,我们的“娃娃饭店”开业了!许多幼儿争着当小厨师、服务员或小客人,这里天天人头攒动,“生意兴隆”? 3 提供丰富得当、富有层次的区域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功能材料、给幼儿发明想象的空间。老师投放材料丰富限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

23、、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发明性的小手中变化莫测,转眼间会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爱慕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成功和快乐。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爱好、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同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既考虑到“吃不了”的幼儿,还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我们设立了“练习使用剪刀”的内容,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提成剪桔子皮剪长条形纸剪图形的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限度分

24、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朴的小筐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达这是最简朴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成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就能更大地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应有价值。 三、加强教师指导,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 环境 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发明性。在区域活动

25、中,教师应是一个观测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足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1 适时介入,恰当引导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专家时机。 一方面,教师应学会等待。在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足地操作、探索,尽也许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爱好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爱好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假如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也许导致幼儿原本富有

26、发明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规定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朴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爱好。 另一方面,应适时促进。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盼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

27、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拋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如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考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 2 尊重幼儿,科学评价 实行以鼓励为主,开放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能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个别的过程评价,教师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适当评价,能力强的幼儿,评价是为了下次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多激励其发明性的发挥:“你这

28、么聪明。下次肯定还能做出更好的,不同样的,老师等着你的新作品”等等,使其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能力弱的幼儿,评价是为了其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建立与提高:“哟,你今天真能干,这个问题都解决了,真棒!”“今天你的想法真不错,等会儿小朋友肯定都会向你学习的,”而集体评价,除了让幼儿展现各自的作品与个性外,更多的则是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内容可以是幼儿的作品、热点、结识的障碍、难点、解决的办法等等),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激发幼儿继续在活动中探索的欲望。 四、重视结合本园、本班的特点来创设活动区 刚开始搞区域活动的时候老师经常热衷于“克隆”与跟风,认为教育改革中所指的吸取新知识、把握新信息即是紧紧跟随潮流,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处在一种闻风而动的状态。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我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得出结论:不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尽力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如考虑到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的弱点,我们在小班设立了“生活劳动区”,安排了一个如家庭般温暖而热闹的活动区,让幼儿在其中获得许多生活中必要的本领、生活常识,获得做“家务劳动”的体验,在这里,幼儿天天有机会“理小菜”、“搓面团”、“剥豆子”并送到厨房去,而老师有时成了外婆,和宝宝边剥豆子边拉家常;有时成【篇三:教学案例目录】 教学案例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