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A沿袭历史传统B开创一代帝号C加强思想控制D宣扬个人功业2顾炎武诗曰“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这赞颂了郑玄()A潜心经学,不慕仕途B客耕东菜,生徒相随C广采众说,创立郑学D赠人书稿,甘为人梯3观察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
2、4欣赏右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播直上九万里5宋代以来,潍坊地区逐渐形成了研究金石的浓厚风气。开此风气之先的应是()A范仲淹理政青州B赵明诚著金石录C陈介祺善藏钟鼎D赵秉忠作“状元卷”6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县令,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历代传诵。体现这一情怀的是()A画风传神,兰竹寄情B诗文见长,标新立异C关心民情,开仓济民D字学汉魏,怒不同人7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A南京条
3、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8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表明两人都主张()A维新变法B以夷制夷C推翻帝制D否定孔教9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A思想观念解放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D轮船航运繁荣10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发生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十月革命影响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11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
4、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12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面。与其反映同一主题的是()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3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14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
5、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B捍卫了国家领士完整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16“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17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6、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台独”基础被铲除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18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19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实地看”中国的是()A马可波罗B哥伦布C莎士比亚D达尔文20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
7、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A文艺复兴B英国确立君主立宪C新航路开辟D人权宣言发表2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意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22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A废藩置县B忠君尚武C殖产兴业D科举取上23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
8、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24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25如图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B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C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D平衡中临藏巨大危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26(16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
9、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符号一:青铜器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据CCTV10百家讲坛(1)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文化符号二:瓷器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
10、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2)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文化符号三: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3)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
11、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27(18分)近代以来,铁路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许多历史人物以此寄寓理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明确提出铁路乃自强根本,是修筑铁路的积被主张者。19世纪70年代,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曾拜谒过恭亲王(奕诉),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也深以为然,但却说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我又恳请他向两宫皇太后(慈安、慈禧)禀明,他说她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也不能决定是否该支持修筑铁路,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概括材料反映的时代特点。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
12、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围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材料三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正式访问日本。这次访日正值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前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心中正在勾画着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10月26日,邓小平乘坐渐干线高速列车,有记者问他
13、有何感想,他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我们现在很需要跑。”据央视大型文献记录片旗帜(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应怎样理解“我们现在很需要跑”?我们是怎样“跑”起来的?28(16分)和平、合作是历史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 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摘编自阿德勒等的世界文明史(下册)(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材
14、料二 杜鲁门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冷战结束后,沃尔弗斯称:“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因为这一系统是国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摘编自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2)据材料二,归纳杜鲁门和袄尔弗斯的共同主张。此类主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哪些威胁?材料三 让不同制度的国家互相敞开大门,以此增进彼此间的尊重与了解。彼此相信一种制度会吸收另一种制度的长处,在相互的合作与和平中共存。也许我们每个国家,在持有适当的自卫能力的同时能够与其他国家签订互不侵略与互不颠覆的公约,重建世
15、界秩序,在其中的每个国家都会保持主权独立。摘编自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3)据材料三,作者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间应该如何相处?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A沿袭历史传统B开创一代帝号C加强思想控制D宣扬个人功业【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主观目的切入,结合皇帝制度进行思考。【解答】依据“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设立皇帝,显示皇权独尊,主要
16、目的是宣扬个人功业,树立专制权威。故选:D。2顾炎武诗曰“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这赞颂了郑玄()A潜心经学,不慕仕途B客耕东菜,生徒相随C广采众说,创立郑学D赠人书稿,甘为人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玄的相关史实。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解答】据“八艺既该通,百家亦兼取。至今礼存,其学非小补。”可知,这赞颂了郑玄潜心经学,不慕仕途。郑玄以其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是一位空前的经学大师。从唐代起,其所注的诗、三礼即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收入九经。宋代又把它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直到今天,仍是古经典的权威注本
17、。故选:A。3观察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由于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故选:D。
18、4欣赏右图,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A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播直上九万里【分析】本题以元稹诗行宫为依托,考查元稹诗行宫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元稹诗行宫“寥落古行宫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全诗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与其表达了相似情感的诗句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思念杨贵妃,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痛苦,说明唐玄宗重色误国。因而B符合题意。故选:B。5宋代以来,潍坊地
19、区逐渐形成了研究金石的浓厚风气。开此风气之先的应是()A范仲淹理政青州B赵明诚著金石录C陈介祺善藏钟鼎D赵秉忠作“状元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赵明诚著金石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解答】宋代以来,潍坊地区逐渐形成了研究金石的浓厚风气。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赵明诚著金石录开此风气之先。故选:B。6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县令,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历代传诵。体现这一情怀的是()A画风传神,兰竹寄情B诗文见长,标新立异C关心民情,开仓济民D字学汉魏,怒不同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板桥的相关史实。郑板桥,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兴化县人。康熙秀才,
20、雍正举人,乾隆进士。49岁至61岁出任山东范县(今河南)、潍县知县12年。为官期间嫉恶如仇,痛恨奸吏,对百姓关怀备至,与山东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被百姓称为爱民如子的父母官。【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板桥来到潍县的前后几年里,适逢该县连年灾荒,郑板桥到潍县后所见到的是:田园荒芜,灾民流离,卖儿卖妇,饿殍遍野。出身贫苦的郑板桥,作为地方父母官,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解民于倒悬。即任之初,他所做出的两项举动,使潍县人民永远怀念:一件是冒着丢官的危险,私自开仓赈济灾民。二是动员潍县城内的豪绅捐资重修县城,让灾民以工代赈,帮助饥民度过灾荒。郑板桥在潍县做了七年县令,其“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情怀历代
21、传诵。选项C体现了这一情怀。故选:C。7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分析】本题以某学者的话语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们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
22、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选:C。8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表明两人都主张()A维新变法B以夷制夷C推翻帝制D否定孔教【分析】本题以“变者,天下之公理”“不变一言,决非天运”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知识。【解答】严复在天演论为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对当时国内鼓吹变法图强和提倡维新运动起过积极作用。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材料二中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戊戌变法。故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表明两人都
23、主张维新变法。故选:A。9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A思想观念解放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D轮船航运繁荣【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解答】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大众报业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
24、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故选:B。10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发生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十月革命影响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为了扩大宣传马
25、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故选:C。11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极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分析】本题以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依据课本知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
26、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分析材料可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体现了五四运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面。与其反映同一主题的是()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分析】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时政写真漫面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图片属于长征过程的描述,以此分析选项
27、可知,B选项是七律长征的内容,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13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解答】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28、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后,当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者最希望看到国共爆发大规模内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故选:A。14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A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B捍卫了国家领士
29、完整C促进了国共政治和解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分析】本题以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依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商建立联合国,并随后成为联合国安现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表明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选:D。15中华人民共
30、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答】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加速了民族独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
31、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6“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全行业公私合营C手工业合作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解答】“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
32、合营。故选:B。17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台独”基础被铲除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二共识和汪辜会谈的相关史实。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解答】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
33、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8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分析】本题以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
34、会议为依托,考查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出我国参与地区性多边外交活动。故选:D。19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实地看”中国的是()A马可波罗B哥伦布C莎士比亚D
35、达尔文【分析】本题以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话语为依托,考查马可波罗来华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看一百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凯旋门照片,不如到实地看5分钟更能使人了解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地看”中国的是马可波罗。1271年(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的元朝做官多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选:A。20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
36、”其中“近古文化”始于()A文艺复兴B英国确立君主立宪C新航路开辟D人权宣言发表【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知道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解答】据题干“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文化是指封建文化,近古文化是指资产阶级文化,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故“近古文化”始于文艺复兴。故选:A。21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意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
37、全球【分析】本题以十九世纪燃烧造成的意天蔽日的烟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2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A废藩置县B忠君尚武C殖产兴业D科举取上【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日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答】日本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
38、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殖产兴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殖产兴业。故选:C。23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解答】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
39、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故选:A。24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题干中关于商品价格的史实体现了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解答】据题
40、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苏联,国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包括纽扣物价这样的小事情。价格的统一,说明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5如图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B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C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D平衡中临藏巨大危机【分析】本题以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平衡不稳定,说明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稳定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全球化平衡中临藏巨大危机。当今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41、。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26(16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符号一:青铜器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据CCTV10百家讲坛(1)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
42、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文化符号二:瓷器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资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2)据材料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文化符号三: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
43、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3)据材料,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分析】(1)本题通过对鼎的记载考查学生概括能力。(2)本题据材料考查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以及考查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考查概括能力。(3)本题据材料考查中国丝绸外传产生的影响以及评价海上丝绸之路。重点考查学生概括和比较能力。【解答】(1)材料反映了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
44、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春秋战国时期,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由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可知鼎象征着权威,如“一言九鼎”。(2)由材料看出,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由材料中宋人记载的内容可以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造船技术高,利于航海;政府鼓励市民多海外贸易;宋朝商业繁荣,来宋的海外商人较多,致使贸易发达;人们生活安定富裕等。(3)由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
45、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可看出,中国丝绸外传,丰富了南亚、东南亚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日本人的纺织技术;海上丝绸之路在古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它一直以来就是沟通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它不仅带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直接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故答案为:(1)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后成为家国宝器(举一例即可);鼎象征权威,如一言九鼎。(2)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繁荣原因: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造船技术高,利于航海;政府鼓励市民多海外贸易;宋朝商业繁荣,来宋的海外商人较多,致使贸易发达;人们生活安定富裕等。(3)中国丝绸外传,丰富了南亚、东南亚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日本人的纺织技术;海上丝绸之路在古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是沟通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带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27(18分)近代以来,铁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