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107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题目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为50分,与物理同卡不同卷,合考时间为120分钟。2.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1-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1.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酒精挥发B. 稀释酒精

2、C. 碘溶于酒精D. 酒精消毒【答案】D【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详解】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酒精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小明午餐吃了米饭、红烧鱼,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A. 炒芹菜B. 牛肉干C. 麻婆豆腐D. 荞面饼【答案】A【

3、解析】【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鱼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A、炒芹菜富含维生素,故正确;B、牛肉干富含蛋白质,故错误;C、麻婆豆腐富含蛋白质,故错误;D、荞面饼富含糖类,故错误。故选:A。3.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加入块状固体B. 点燃酒精灯C. 闻药品气味D. 制取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A、取用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试管要平放,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操作错误,故错误;

4、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错误;C、闻药品的气味要在瓶口用手轻轻煽动去闻药品气味,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故正确;D、加热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下倾斜,故错误;故选:C。4.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 分解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故错误;B、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物质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学方

5、程式以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故正确;C、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且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错误;D、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故选B。5.在“宏观一徽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D. 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

6、程式为。【详解】A、乙为氢气,属于单质,该反应中,甲、丙、丁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故A不正确;B、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C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则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故D不正确。故选C。6.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 氧化物:水、干冰、氧化铁B. 混合物:空气、牛奶、钛合金C. 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D. 有机物:蔗糖、生物酶、碳酸【答案】D【解析】【详解】A、氧化

7、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水、干冰、氧化铁均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牛奶、钛合金均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盐酸、生理盐水、白酒均属于溶液,故C正确;D、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蔗糖、生物酶均属于有机物,碳酸属于无机物,故D不正确。故选D。7.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反应后x的数值为6%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反应中乙与丁质量变化之比为8:9【答案】C【解析】【分析】由质量守

8、恒定律可知,8%+32%+x+36%=100%,x=24%;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60%-32%=28%,故乙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0%-24%=6%,故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6%-2%=34%,丁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数值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丙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9、;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0%-32%):(36%-2%)=14:1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D. 酸雨中含有酸,所以引起酸雨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酸【答案】B【解析】【详解】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e和H2O,A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为

10、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N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C错误;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氧化物,不是酸,D错误;故选:B。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有关实验方案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B检验铵态氮肥加入碱液,稍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氢氧化钠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D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溶解,冷却结晶,过滤,蒸发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熄灭,不能区分两种气体,该选项设计不正确;B、加入碱液,稍热,铵态氮肥和碱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氨气和

11、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不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该选项设计不正确;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蒸发时过量的氯化氢逸出,最终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设计正确;D、硝酸钾容易的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蒸发得到硝酸钾和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混合物,该选项设计不正确。故选:C。10.在溶质为Cu(NO3)2、AgNO3和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12、和ZnC. 滤液中一定无AgNO3D. 滤液中可能有四种金属离子【答案】D【解析】【分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铝弱,在溶质为Cu(NO3)2、AgNO3和Al(NO3)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详解】A、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则锌不可能有剩余,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B、滤渣中一定有Ag,无法确定硝酸铜是否参加了反应,可能是部分参加了反应,可能有Cu,但不可能含有锌,故选项说法错误;C

13、、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无法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参加了反应,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故选项说法错误;D、滤液中含有硝酸铜,无法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参加了反应,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则滤液中可能有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铝离子四种金属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西气东输”的“气”是指_。2个氢原子_。人体必需的元素中,摄人量不足会引起贫血的是_。【答案】 (1). CH4 (2). 2H (3). Fe【解析】【详解】“西气东输”的“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

14、H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人体必需的元素中,铁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贫血,铁的元素符号为Fe。12.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离子的符号为_,则单氟磷酸钠( Na2PO3F)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答案】 (1). F- (2). +5【解析】【详解】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F-;在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15、代数和为零得:(+1)2+x+(-2)3+(-1)=0,x=+5。13.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利用B玻璃、不锈钢、尼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磷酸钾属于复合肥D禁止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答案】AC【解析】【详解】A、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符合题意;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C、磷酸钾的化学式是:K3PO4,其中含以后农作物需求量较大的磷元素与钾

16、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D、减少塑料薄膜袋的生产和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但不能禁止生产和使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C。14.某地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为测定肥皂水的pH,某考生用干燥的滴管吸取待测液_,测得肥皂水的pH_(填“”或“=”)7。【答案】 (1). 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颜色 (2). 【解析】【详解】某地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为测定肥皂水的pH,某考生用干燥的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测得肥皂水的pH7。15.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t1时,A、B、C三种物质

17、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当温度在t2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_(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_。t3时将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加_g水。【答案】 (1). CBA (2). 能 (3). B (4). 50【解析】【详解】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当温度在t1t3之间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等,因此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AB变成不饱和溶液,

18、质量分数都不变,C仍然是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由于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t3时A溶解度是50g,将75g 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75g20%-75g=50g。16.图中AD为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它们均由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20的元素组成。只有A和B物质类别相同。D俗称纯碱,与足量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图中“一”表示两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B_,D_。(2)C与Ba(NO3)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乙氨酸(NH2CH2COO

19、H)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已知:。请写出乙氨酸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NaOH (2). Na2CO3 (3). (4). 【解析】【分析】D俗称纯碱,所以D是碳酸钠;碳酸钠与足量C反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所以C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B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会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钠;A和B物质类别相同,A会转化成氢氧化钠,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A是氢氧化钙,之后将推出的物质代入进行验证,分析正确。【详解】(1)由分析知道B是NaOH;D是Na2CO3;(2)C与Ba(NO3) 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则C是硫酸,该反应是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

20、,化学方程式为:;(3)由给出的例子分析知:醋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A是氢氧化钙,乙氨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乙氨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7.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点即可)。(2)实验B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或“偏小”)。【答案】 (1). 滤纸破损(或

21、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 (2).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4). 偏小【解析】【详解】(1)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盛放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本身不干净)。(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扩散到中,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实验B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2、(3)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有氧气参与。实验C中,白磷是可燃物,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两处的白磷都与氧气接触,观察到热水中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故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不变,其他操作均正确,根据,可以判断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点睛】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M的名称:_。(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

23、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从AE中选择)。(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_(填名称)。(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填序号)。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能与水反应【答案】 (1). 锥形瓶 (2). (3). BD (4). ab(或abc) (5). 浓硫酸 (6). 【解析】【详解】(1)根据图示,M的名称是:锥形瓶。(2)实验室一般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因为大理石是

24、块状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又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择D。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BD。(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必须从长管进入,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b或abc;F装置用于干燥氧气,瓶内必须盛放液态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且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所以盛装的干燥剂为:浓硫酸。(4)某气体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水反应;该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说明该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密度与空气的密度

25、接近。故选。19.新型洗涤剂过氧碳酸钠(Na2CO4)固体,能瞬间清除衣服上的汗渍、果汁渍等顽固污渍。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其他化合物,某学习小组对产生的其他化合物进行探究。实验1:溶解样品。取适量洗涤剂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并形成无色溶液a。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其他化合物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H2O2猜想二:NaOH猜想三:H2O2、NaOH猜想一、二、三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H2O2的其他理由是_。实验2: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取适量溶液a于小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清液

26、b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稍过量氯化钙的目的是_取适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二氧化锰,振荡_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将步骤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_【实验结论】猜想_正确。写出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评价】该洗涤剂保存时应密封、防潮。【答案】 (1). 过氧化氢是液体且能生成氧气 (2). 将溶液中碳酸钠除尽(或完全除去碳酸钠) (3). 产生气泡(或有气泡生成) (4). 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没有NaOH生成 (5). 一 (6).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过氧化氢是液体且分解能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

27、氧气;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分析总结得出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进行分析作答。【详解】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二、三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H2O2的其他理由是过氧化氢是液体,且分解能够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实验2:取适量溶液a于小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清液b,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加入稍过量氯化钙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尽(或完全除去碳酸钠);取适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二氧化锰,振荡,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

28、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将步骤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实验结论:过碳酸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猜想一正确;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Na2CO4+H2O=H2O2+Na2CO3。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20.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每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n个氢原子构成。请计算:(1)n为_。(2)28.2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

29、。【答案】(1)22(2)8【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详解】(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每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n个氢原子构成,则,(2)28.2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1.取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g。(2)x的值为_。(3)求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9.85(2)2.2(3)10%【解析】【分析】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盐酸先反应

30、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全之后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详解】(1)由图像可知,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9.85g,故产生沉淀的质量为9.85g。(2)由(3)可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设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y 故x的值为2.2.(3)设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则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