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039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题目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说明: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36题。第卷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3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6个大题,50分。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山下,视察了位于宁夏平原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了解当地特色农业的情况。读图一贺兰山示意图和图二稻渔空间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1.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A.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B. 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D. 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分界线2. 此地发展稻渔空间,所需水源主要来自( )A. 高山冰雪融水B. 河流水C. 地下水D. 大气降水青岛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的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 B. C. D. 4. 假期,几位同学相约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他们利用手机中的电子地图,查询了博物馆的位置,以及到达的路线。这一过程依次利用了电子地图的功能是( )A. 路线规划-定位-搜索B. 定位-搜索-路线规划C. 搜索-路线规划-定位D 搜索-定位-路线规划春风十里

3、,不如校园有你。我们经历了冬的严寒、春的温暖,在5月20日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复学时刻。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 复学时,地球运动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A. 甲乙之间B. 乙丙之间C. 丙丁之间D. 丁甲之间6.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白昼黑夜交替B. 地方时间不同C. 太阳东升西落D. 春夏秋冬四季读青岛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丙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A. 陡崖B. 山谷C. 鞍部D. 山脊8. 关于该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B. 乙的海拔高度小于400米C. 丁的坡度比丙的坡度陡D.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信息时代人

4、们查阅天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某日小明通过手机查询的青岛市最近五日的天气信息截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从“今天”到周四的五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 )A. 6B. 9C. 10D. 510. 小明是天文观测爱好者,图中日期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 )A. 周一B. 周二C. 周三D. 周四某电视台“走进非洲”摄制组曾分北、西、南三路穿越非洲大陆,最后相聚在乞力马扎罗山麓。下图是穿越非洲大陆三条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三路摄制组在非洲大陆上可能拍摄到的相同景观是( )A. 热带季雨林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热带草原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 西线摄制组经过一条干流两

5、次穿越赤道的大河,该河流是( )A 刚果河B. 尼罗河C. 多瑙河D. 湄公河下图示意某条河流的一种水文特征形成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该河流有可能流经的国家是( )A. 埃及B. 意大利C. 越南D. 俄罗斯14. 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 流量大B. 凌汛现象C. 含沙量大D. 水位变化小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A. 北部沿海地区B. 中部内陆地区C. 西部高原地区D. 东南沿海地区16. 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河流交通气候地形开发历史长A. B. C. D. 读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完

6、成下面小题。17. 东方站位于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方向是( )A. 正北B. 正东C. 正西D. 正南18. 不扣除冰层,南极洲主要地形类型是( )A. 平原B. 山地C. 高原D. 丘陵气象学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季的开始。读气象意义上的全国最新季节分布示意图(2020年5月12日),完成下面小题。19.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说明我国( )A. 纬度跨度大B. 地形复杂多样C. 海陆差异显著D. 干湿状况差异大20. 此时,A地仍处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A. 地势高B. 纬度高C. 距海远D. 寒潮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7、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示意三江平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水资源不足B. 森林资源不足C. 粮食不足D. 矿产资源不足22. “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A. 草地改良B. 封沙禁牧C. 坡耕地改梯田D. 退耕还湿读“我国四城市人口与面积比较表”(2011年),完成下面小题。项目城市香港澳门北京上海人口数(万人)710.855.252018.62347.46陆地面积(平方千米)1104.3229.716410.54636

8、0.523. 四城市人口密度最高是( )A. 香港B. 澳门C. 北京D. 上海24. 香港和澳门面积狭小,为了获得更多的陆地空间,两地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 )A. 开垦荒地B. 围湖造田C 填海造陆D. 平整土地华北平原某地的农事安排:秋季播种小麦;次年,春季施肥浇水,夏季收获小麦、播种玉米,秋季收获玉米、再播种小麦。下表示意该地的气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项目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日均最高气温()1328258日均最低气温()31815-1平均降水量(mm)9337216663平均风速(m/s)3.41.522.825. 此地的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一熟B. 一年两熟C. 一年三

9、熟D. 两年三熟26. 此地小麦生长可能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青岛某中学合唱队在“演唱一支歌曲”的汇报演出中,合唱一首台湾民歌,歌词如卡片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歌曲赞美了台湾丰富的物产,歌词中与台湾相关的美誉是( )东方甜岛橡胶王国海上米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A. B. C. D. 28. 坐观光小火车登阿里山(主峰海拔2480米),可依次欣赏从热带到寒温带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讲求质量信誉,创立品牌,广招

10、创新型专业人才,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其产品已达到国际线缆行业先进水平,畅销欧美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汉缆产品畅销欧美国际市场,主要得益于( )A. 产量大B. 价格低C. 品种多D. 质量优30. 汉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依靠的是( )A. 政策支持B. 人才科技C. 资源丰富D. 交通便利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6个大题,共50分)31.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是学习大洲自然特征的一种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按此方法学习北美洲的记录卡,请同步完成学习任务。(1)图一中显示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大致是_走向;中部是广阔的_;东部

11、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因此地势特征是_。(2)图二中显示北美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3)西部的气候类型在太平洋沿岸呈南北狭长分布,分析原因。(4)受气候影响,密西西比河的汛期在_季。受地形影响,该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该河流水系形状如下图中的_图。A.B.C.D.32.根据老师提供的孟买气温和降水量图(图一)、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图二),南亚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图(图三),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主题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学习活动,请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问题。活动一:读气候资料图,说明气候类型的特征(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读图一,可以看出孟买各月平均

12、气温中最低是_左右,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月份是_。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全年高温,_。活动二:读农作物分布图,识别主要的农作物(2)读图二,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活动三: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案例:黄麻喜低洼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据图二、三可以看出黄麻分布在南亚降水量较多的东北部地区。(3)参照以上学习案例,结合资料卡中的信息,判读图沃尔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将其图例补充到图二中对应的方格内。(4)南亚地区种植水稻,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这与图三中_方向的季风密切相关,分析该季风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33.用比较法学习具有相似之处的不

13、同区域,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干旱是沙特阿拉伯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突出地理特征。图一是沙特阿拉伯示意图,图二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意图,结合图三、四、五完成下列问题。比较一:水资源(1)读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两区域都沙漠广布,沙特阿拉伯河流稀少,新疆多内流河,其中图二中甲河的名称是_。(2)读图三和图四,比较两地降水的相同点和气温的不同点。比较二:石油资源(3)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读图一看出,石油主要通过_和_的运输方式输往国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西部主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和能源外调省区,主要通过图二中乙_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比较三:灌溉农业(4)沙特阿拉伯两

14、面靠海,可以采取_和抽取地下水的方式解决缺水问题。在农业生产中,为克服水资源短缺,该国家采用的节水技术是_。(5)坎儿井是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读图五说明采用地下渠道引水的原因。34.学会阅读图文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参照提示卡的案例,结合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图(下图)和材料二,说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空间格局图材料二:长江流域,年径流量约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之冠,现有水面面积已接近全国淡水总面积的1/2;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经济林居全国首位;拥有矿产品种110多种,在全国已探明的130多种矿产中占80%。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

15、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游览胜地。(1)长江经济带“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体现出长江对长江经济带发挥的主要作用是_。(2)图中水电站甲是_,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的_河段。(3)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交汇处的城市乙是_。据图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分布密集,形成三大城市群,这些城市多分布在_。(4)参照提示卡,阅读材料二,归纳长江流域还有哪些资源丰富。(至少两种)35.通过主题研究,简要分析和评价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实例及图文材料,探究几个国家在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究一:读图,了解某地区或国家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

16、(1)读图一,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该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_(植被)。(2)读图二,日本领土狭长,从南到北分布着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等树种,影响日本南北树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_。探究二:结合实例,说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问题资料一:巴西国家太空研究所指出:卫星数据显示,2019年亚马孙热带雨林火灾数量激增,比2018年同期增加逾八成。数据统计,亚马孙雨林火灾主要是人类行为造成。每年7、8月人们清理农田和牧场,就会进行火烧行为,以去除地表多余的植被。(3)据资料一和图一说明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选两项)A开采矿山B烧荒耕作C修

17、建公路D过度放牧探究三:结合实例,寻找森林保护的措施资料二:日本森林覆盖率很高,被誉为“绿色王国”。日本很早就制定相关的法规,规定年采伐量不超过年生长量;每年开展荒山造林,营造防灾林和防护林。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几乎到了“爱树成瘾”的程度。(4)结合资料二,归纳日本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两条)探究四:结合实例,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资料三: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树木被大肆砍伐,导致沙地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1962年开始,塞罕坝地区持续植树造林,现在生态恢复,河流流量增大,北京沙尘天气减少。(5)根据

18、资料三,说明塞罕坝森林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是_,当地植被恢复后产生的环境效益有_、_。36.青岛市某中学某班的同学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三大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服饰组】服饰组的同学分别从原料、样式、穿法等方面介绍了藏袍(见图一)。(1)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_的特点。【饮食组】饮食组的同学从饮食的材料、口味、做法、菜品等方面介绍了我

19、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图二)(2)四川盆地属于_气候,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光照不足;由于地势特征是_,湿气易集中,难散发。为了驱湿,古人做菜加入辣椒,逐渐形成了以麻辣味为特色的川菜。【民居组】民居组的同学分两小组,分别从民居的建筑材料、外形、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干栏式”民居(见图三)和家乡的“海草房”民居(图四)。(3)据图三中信息判断干栏式民居大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区的_地区,以适应当地_的气候特征。(4)胶东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且风速较大。具有百年历史的海草房建筑就地取材,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墙壁厚,作用是冬季可以_;屋脊高高隆起,用海草盖屋顶,作用是夏季可以_,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探究结论:我国传统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_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