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8086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巴中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5个大题,29个小题。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3.本试卷选择题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以外答题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某校学生开展“爱我家乡茶话巴中”研学旅行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片小小的茶叶,在新的

2、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一碗浓浓的茗茶,在巴蜀大地千里飘香。这不仅孕育出一方人,还氤氲出一种情。地处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条件。唐代陆羽茶经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中的产茶,可上溯到诗经产生的时期。所产茶叶,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现有巴山老鹰茶、富硒茶、绿茶等屡获殊荣,炙手可热。如老鹰茶,( )。茶,因其清雅高洁的品格,常与文人雅士结缘。在巴中大地上,积din【 】出无数与茶有关的逸闻轶事、诗文名联。明末壁山(今通江县,下同)贡生向仕显食薪茗:“旗枪犹带一枝雨,萌蕊初含三月烟。”清顺治举人李蕃壁山春望:“酒开土瓮因醅熟,茶煮山泉带雪

3、痕。归去已忘天欲m【 】,儿童欢笑正迎门。”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其背后是古人吟赏风物的闲情逸致。过去,当地茶叶虽也通过米仓古道北运陕西,但毕竟数量有限。而今,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勤劳睿智的巴中人,助推本地茶叶品牌,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这不是让茶叶成为叫得响的饮品,而是让其成为老百姓腰包鼓的法宝,真正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变成了一篇带领百姓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大文章。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 】中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mn 淀 ru 幕B. mng 锭 ru 幕C. mng 淀 ru 暮D. mn 锭 ru 暮2. 文中画横线的词

4、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天独厚B. 炙手可热C. 逸闻轶事D. 闲情逸致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分析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中的产茶,可上溯到诗经产生的时期。(成分残缺,在“产茶”后面加上“历史”)B. 现有巴山老鹰茶、富硒茶、绿茶等(重复累赘,删去省略号或“等”)C. 走向全国,走出四川,乃至世界。(语序不当,“走向全国”和“走出四川”交换位置)D. 这不是让茶叶成为叫得响的饮品,而是让其成为老百姓腰包鼓的法宝。(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是而是”改为“不是就是”)4. 依次填入文中小括号处的语句(不考虑句末标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汤色鲜亮,滋味醇浓,劲道

5、十足属常绿乔木,叶质厚实、色泽深绿因此不但有解渴之功,还有止咳、祛痰、平喘等疗疾之效富含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等有益成分A. B. C. D. 5.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新的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中,“在”“的”“璀璨”分别是介词、助词、形容词。B. “品质优良”“勤劳睿智”“全面小康”分别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C. “诸如此类浩如烟海的诗文,为茶叶增添别样的魅力。”主干是“诗文增添魅力”。D. “这不仅孕育出一方人,还氤氲出一种情”是递进关系复句。6. 研学活动中,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6、诗歌305篇,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常用赋、比、兴的手法。B. 中国文化崇尚“和”,它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商人经商讲究“和气生财”,家人相处讲究“家和万事兴”等。C.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他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时警醒着世人。D.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两座高峰,其中杜甫曾漂泊巴蜀,在浣花溪旁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 书法小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不同的书体抄录李蕃的壁山春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甲:乙:丙:丁:A. 甲字体是隶书,字形方正,横平竖直。B. 乙字体是楷书,字形扁平,蚕头雁尾。C. 丙字体是行书,行云流水,牵丝带连。D. 丁字

7、体是草书,龙飞凤舞,浑厚端庄。8. 当地茶文化陈列馆大门对联暂缺下联。管理员邀请你根据上文,紧扣茶文化主题补齐下联。上联:喜看秦巴新貌 下联:_【答案】1. C 2. B 3. D 4. B 5. B 6. A 7. C 8. 示例:(1)笑品茗茶美味;(2)乐赏蜀地(川北)香茗;(3)直(畅)抒香茗深情;(4)共享健康绿茶;(5)闲品光雾(璧山)香茗;(6)同赏乡村佳茗;(7)共享家乡茗兰;(8)细啜蜀乡佳茗【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茗,mng,茶。积淀,j din,积累沉淀。蕊,ru,花蕊。暮,m,晚上。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 的条件。多

8、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正确;B.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此处用来形容人们对于茶叶的追捧,色彩不当;C.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大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正确;D.闲情逸致:清闲的心情,安逸的兴致。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将“不是而是”改为“既是也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属常绿乔木”指的是空白处前面的“老鹰茶”,为首句。句中的“汤色鲜亮”紧承句中的“色泽深绿”,为第二句。句介绍有益成分,说明进一步深入,为第三句。句中的“因此”紧承句,因为有了这些有益成分才有了这样的功效。为末句。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

9、查语法知识。B“品质优良”是主谓短语,“勤劳睿智”是并列短语,“全面小康”是偏正短语。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浪漫主义”有误,应为:现实主义。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A.“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是楷书的特点;B.“字形扁平,蚕头雁尾”是隶书的特点;D.丁字体是篆书。“浑厚端庄”是楷书特点;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开放类试题,与上句语义相关,符合对联格式要求,围绕“茶文化”的主题拟写即可。如:慢饮茶乡珍茗。二、现代文阅读(35分)(一)(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

10、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部署。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在教育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ChatGPT是数字技术创新运用的典型代表。ChatGPT是2022年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就是聊天,GPT就是“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简而言之,ChatGPT就是一款好用到超出大部分人认知的聊天机器人。(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二 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可以根据议题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据新闻报道:ChatGPT成功通过了谷歌的编程考试,拿到了年薪18.3万美元的L3工程

11、师录取通知书;还能够通过沃顿MBA课程的期末考试有记者曾在ChatGPT的对话框中输入“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后,它的回答是:“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可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支持与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学习材料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可以为老师提供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方式。”(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材料三 ChatGPT的确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给考试作弊提供便利。冯建军教授认为:在教育领域,ChatGPT注重知识教学,忽

12、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缺少辨别信息、答案的能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情感交流;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和学术诚信问题。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伦理治理的确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生成虚假信息、算法“黑箱”等问题。以教育数据隐私问题为例,ChatGPT需要联网工作,存在隐私泄露和侵权的风险,可能会伤害未成年学生。(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9.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表述一致的一项是( )A.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想要完成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必须依赖于ChatGPT的使用。B. ChatGPT是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在很多领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能力。C. ChatGPT存在考试作弊

13、、缺少辨别信息的能力、忽略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缺点。D. ChatGPT需要联网工作,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会伤害未成年学生。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在伦理、法律、体育竞技方面,因缺乏情感交流可能存在大量的风险。B. 材料二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ChatGPT具有能力强、“智慧”等级高的特点。C. 冯建军教授认为,ChatGPT可以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建议,但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因而不能使用。D. ChatGPT自身认为对教育具有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改善教学方式等积极功能。11. 有人说:“即使

14、再先进的科技都只是工具,人类不应沦为工具的奴隶。”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案】9. B 10. D 11. 材料中功能非常强大的ChatGPT,也只是一种工具。用得恰当,就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使用不当,在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风险。如在线网络教学,合理利用,就可以方便学习;使用不当,则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A.根据材料一中的“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可知,本项“我国想要完成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必须依赖于ChatGPT的使用”有误,应为:我国想要完成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型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

15、型;C.根据材料三中的“比如可能会给考试作弊提供便利”可知,本项“ ChatGPT存在考试作弊”表述过于绝对;D.根据材料三中的“在隐私泄露和侵权的风险,可能会伤害未成年学生”可知,本项“会伤害未成年学生”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A.根据材料三中的“在教育领域,ChatGPT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缺少辨别信息、答案的能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情感交流”可知,本文表达的是在教育领域,ChatGPT因缺乏情感交流可能存在大量的风险。本项“在伦理、法律、体育竞技方面”有误;B.材料二没有用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冯建军教授并没有认为“

16、不能使用”;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应用。根据材料一中的“ChatGPT是2022年11月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和材料二中的“作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可以根据议题写作业、写论文、写演讲稿”可知,ChatGPT只是一种功能非常强大的工具。根据材料二中的“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可知,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中的“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和学术诚信问题。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伦理治理的确也面临着知识产权侵权、生成虚假信息”可知,使用不当,在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风险。联系实际如下:如互联网,如果合理运用,可以

17、增长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社交,助力自身成功。如果沉迷于网络,运用不当,就会对身心产生伤害。(二)(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纪秀生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作为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所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

18、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时期,汉语严重欧化,有的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20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

19、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甲】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乙】汉语有声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20、,令人回味无穷。有瑞典语言学家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有删改)12. 对文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中心论点是我们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B. 第段论述了中华文化是汉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因而要维护其繁荣与发展。C. 第段画波浪线的句

21、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汉语与西方语言对比,突出汉语充满动感的优越性。D. 第段中加点内容“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清晰地表明观点来源,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3.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14. 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所学知识,为第段中【甲】【乙】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补充一则事实论据,并阐释理由。(任选一处)【甲】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乙】汉语有声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答案】12. B 13. 第段的论证思路: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及其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自豪;再用举例论证指出近现代我

22、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及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最后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意思对即可) 14. 示例:选甲处。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言简意丰,想象丰富。乙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锦鳞”“游泳”叠韵双声的运用,“明、惊、顷、青”等字的押韵,四字词语、骈句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汉语母语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理解。B根据本段中的“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组成

23、部分,还是这种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最集中的体现”可知,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本项“中华文化是汉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有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根据本段中的“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因所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知,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及其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自豪。根据“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和其后的实例可知,再用举例论证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及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

24、伤害。末句“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14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论据,开放类试题,列举的实例能证明了甲句或乙句的观点即可。如:选择甲处。举例如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新”字,不仅点出了燕子新来的初春特点,还赋予了初春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与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一起,渲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画卷,给人以美感和活力。(三)(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让我抱抱你郑玉超小时候家里穷,揭不开锅,他很瘦。母亲去世早,父亲独自拉扯他,很不容易。见他身子单薄,父亲很心疼,常会说,儿子,让我抱抱你。每一回,他都很听话,让

25、父亲抱。每一回,父亲都能轻轻将他抱起。父亲心底满是酸涩,觉得自己没本事,不能让儿子长得壮实,哪怕就胖一点点。每到夏秋时节,父亲就光着胳膊,去沟渠里摸些河蚌和田螺。父亲常笑逐颜开,带回一篓的战果。一次,他用小手,为父亲拭去脸上的汗水,手指不小心沾到了自己的舌头,咦,父亲的汗水好咸。父亲将河蚌、田螺洗净,放到锅里煮,剔出肉,洗净,再加佐料,清炒。油水虽少,可在他看来却是道不可多得的荤菜,是美味佳肴。他吃得很尽兴。见父亲没动筷,他很好奇:“爸爸,很好吃呢!你不喜欢?”父亲笑笑,说:“我不爱吃,盆里还有好多呢。我要是喜欢,能舍得拿到集市上去卖?”怕儿子不信,父亲又道:“你看我这身板,不能再吃了,要是胖

26、了,动作会慢,还没有河蚌田螺快,就捉不到它们了。”边说,父亲边张开嘴巴,舌头一伸一缩,学着河蚌,慢慢走动。他笑出了眼泪,觉得父亲比戏台上的人还厉害。他忽然想到,父亲现在是只河蚌了,当然不爱吃河蚌了,天底下,哪有河蚌吃河蚌的道理呢?不过,他可没有想到父亲这只河蚌为什么会亲手捉河蚌。渐渐地,他长大了,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他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几年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城里又有了自己的房子。他常回老家,想将父亲接到城里。父亲死活不同意,说,农村山好,水好,总之,一切都好。父亲听人说过,城里人不容易,吃的穿的,不知比农村贵多少倍。何况,儿子开公司没几年,钱得算计着,得花在刀刃上。每一回

27、,父亲都有自己的理由;每一回,他都自信而来,失望而归。这一回,他决定不听父亲的,硬生生将父亲接到了城里。宽敞的客厅里,父亲局促地站在里面,显得很瘦小。望着父亲清癯的脸庞,他心底一阵疼。愣了会,他突然张开手臂,说:“爸爸,让我抱抱你。”父亲怔怔的,有点恍惚,一时没明白儿子的话。他快步走到父亲身边,说,抱抱你。父亲的脸倏忽红了,像一块酱紫色的布。父亲不好意思地躲闪。父亲终究禁不起他的恳求,红着脸,让他抱。他没费多大劲,就将父亲抱离了地面。父亲轻飘飘的,像是空气。“爸,你怎么这么轻?”他轻声问,眼前一片模糊。父亲笑,说:“人老了,哪有不变轻的?”“我去集市上,买点鱼虾回来做给你吃。”他说。父亲眼睛躲

28、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他心里疼得慌,央求道:“爸,那我就带你出去吃点好的。”父亲咧开大嘴他看到父亲的牙齿又掉了两颗笑着说:“吃好的容易发胖,走起路来艰难,你没看到老家你大伯胖到啥程度了,走几步路,都气喘吁吁。”怕儿子不信,父亲便学着自己兄弟的样子,身体弯曲着,夸张地摆着双臂,喘着粗气,蹒跚而行。可父亲一点也不胖,相反,瘦削得像深秋里的柴火。看着父亲笨拙地模仿,他笑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嘴里,咸咸的,就像当年父亲脸上的汗水。他知道,父亲撒了谎。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无意中发现,父亲躲在黑乎乎的灶房里,偷偷地吃他剩下的河蚌田螺,津津有味。(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29、)15. 第段和段父亲进行了两次模仿,“他”都笑出了眼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吗?请简要分析。16.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父亲的脸倏忽红了,像一块酱紫色的布。(从修辞角度赏析)(2)父亲眼睛躲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从描写角度赏析)17. 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18. 在本文中,“他”抱起了父亲;散步中,“我”背起了母亲。请根据下列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探究这“一抱一背”的深刻内涵。(可从内容、情感、主旨等方面回答)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

30、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答案】15. 不相同;第一次流泪是因为父亲模仿河蚌逼真有趣,逗乐了他,笑出了眼泪;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看到父亲为掩饰自己的话模仿大伯时笨拙衰老的样子,流下难过、心酸的眼泪。想到父亲一直以来省吃俭用,全心全意对自己的付出,流下感动、愧疚的眼泪。 16. (1)比喻,把父亲的脸比作酱紫色的布,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脸红的特点,表现了父亲不好意思的心理。(2)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说谎的神态(骗儿子不吃鱼虾的理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17. 结构:补充交代了父亲“不爱吃田螺河蚌

31、”的真相,照应前文,使情节更加完整,耐人寻味。内容:揭示了“我”第二次流泪的原因,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主旨,表现了年轻一代理解并回报父爱的深刻主题。 18. 本文中,他看到父亲瘦弱的身体,回忆起小时候抱他的情形,也想抱抱父亲;想关心和回报父亲;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感恩和爱。散步中,我在母亲过不去的地方背起她,去欣赏美丽的景色,是对母亲的关爱和孝敬;体现了我作为中年一代勇于承担责任,传承爱的主题。【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文中第段中的“父亲边张开嘴巴,舌头一伸一缩,学着河蚌,慢慢走动。他笑出了眼泪,觉得父亲比戏台,上的人还厉害”,可以看出他被父亲逼真有趣的动作惹得笑出了眼泪,是高兴的

32、泪,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虽然家里贫寒,但是父亲尽其所有地照顾儿子,让儿子感受到了父爱,有了一个幸福的家。从第段“看着父亲笨拙地模仿,他笑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嘴里,咸咸的,就像当年父亲脸上的汗水”可知,他看着父亲夸张的动作,为了缓解尴尬,配合着父亲发笑,而且此时的儿子已经成年,体会到当年父亲对自己的爱,可以看出这是感动的泪,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的爱。【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1)“像一块酱紫色的布”把父亲的脸比作一块酱紫色的布,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联系“父亲的脸倏忽红了”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脸红的特点。联系后句“父亲不好意思地躲闪”可知,表现了父亲不好意思的心理。(2)“父亲眼睛躲闪

33、着”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父亲说的话是对他的语言描写。联系末段中的“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无意中发现,父亲躲在黑乎乎的灶房里,偷偷地吃他剩下的河蚌田螺,津津有味”可知,父亲说了谎,所以父亲的神态是说谎的神态。父亲骗儿子是为了让儿子多吃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段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末段中的“小时候,他曾不止一次无意中发现,父亲躲在黑乎乎的灶房里,偷偷地吃他剩下的河蚌田螺,津津有味”补充交代了父亲“不爱吃田螺河蚌”的真相,照应了第段中的“父亲眼睛躲闪着,又笑:我从不爱吃那些东西,连田螺河蚌都不吃,你忘了?”,使情节更加完整。耐人寻味。这是结构上的作用。联系前段中

34、的“他笑出了眼泪,泪水流到嘴里,咸咸的,就像当年父亲脸上的汗水”可知,末段交代了作者流泪的原因,是因为被无私的父爱感动。从而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高大。作者真正理解了父亲,疼惜父亲,所以才会把父亲接到城里,要抱抱父亲。表现了子女回报父爱的主题。【18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联系第段中的“宽敞的客厅里,父亲局促地站在里面,显得很瘦小。望着父亲清癯的脸庞,他心底一阵疼。愣了会,他突然张开手臂,说:爸爸,让我抱抱你。”可知,本文中,作者看到父亲瘦弱的身体,想到小时候父亲抱自己的情景,于是也想抱抱父亲。他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与疼惜。联系材料中的“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可知,在母亲过不

35、去的地方作者就背起她,是为了跨过障碍,去欣赏美丽的春景。这是对母亲的关爱与孝顺。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了,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孝敬老人,又要关爱孩子。作者借自己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表现了中年人承担责任,传承爱与亲情的主题。三、古诗文阅读(25分)(一)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9. 读下面语段,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原句。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诗情画意之美无处不在。美源于自然:韩愈写下“草树知春不久归,_”的诗句,展现了草木争春、万紫千红的晚春之美;岑参在“忽如一夜春风来,_”中,以奇妙的想象写出了冬雪之美;苏轼的“_,漏断人初静”,又给我们描绘了月暗星稀、万籁俱寂的宁静之美美常驻

36、心间:十二章中子夏提出“_,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个人修养之美;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诗句“_,_”,彰显了将士们忠君报国之美【答案】 . 百般红紫斗芳菲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缺月挂疏桐 . 博学而笃志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芳菲、梨、疏、笃、提携。(二)(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0.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写出了早晨旅店中行旅之人繁忙与辛苦的情景。B. 颈联“

37、明”字描绘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的景象,衬托出游子的欣喜之情。C. 尾联与首联相照应,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结构严谨。D. 全诗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作者最真实的感受。21. 本诗有一联与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并赏析。【答案】20. B 21.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本联全是名词意象叠加,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也可这样作答: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使用白描手法,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理解。B.“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

38、意思是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这句诗写的是漂泊在外,早起出行的所见,因为早晨太早,天色有些暗,所以,白色的花才能照亮驿站的泥墙,突出的是游子漂泊在外的辛苦,“衬托出游子的欣喜之情”错误;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由六种景物构成两幅画面,诗句全是由名词构成,没有其他词语,却构成了独特的、完整的画面,表现游子的辛酸。在商山早行中都是由名词构成的句子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联也是六个名词、六种景物构成两幅画面,“鸡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出行时间之早,“月”“人迹”“霜”从视觉角度写天色之早;“茅店”“月”“板桥

39、”“霜”是静景,“鸡声”“人迹”是动静,动静结合,写行人早起之早;在如此早的时候起床出行,写出了行人的辛苦。(三)(13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40、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苏武者,故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子也。孝武皇帝时,以武为栘中监使匈奴,是时匈奴使者数降汉,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取当。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终不听。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称曰:“臣事君,由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斧钱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匈奴亦由此重之。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诗云:“我心匪

41、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苏武之谓也。(节选自班固汉书,有删改)【注释】栘(y)中监:汉初官名。取当:取得相当的补偿。旃(zhn):同“毡”。暴(p):晒,后作“曝”。由:同“犹”,像。斧钺(yu)汤镬(hu):指汉代两种残酷的刑罚。斧钺,以大斧砍。汤镬,把人放在沸水的鼎镬中烹。2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武 留 十 余 岁 竟 不 降 下 可 谓 守 节 臣 矣23.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汝之不惠 友人惭,下车引之B. 子为父死无所恨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C.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D. 以武为移中监使匈奴 安陵君因使唐雎

42、使于秦2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乃设以贵爵、重禄,终不听。25.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愚公和苏武在人物形象上的异同。【答案】22. 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 23. D 24. (1)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2)于是(卫律)设立显贵的爵位、丰厚的俸禄(来引诱苏武),(苏武)最终不答应。/于是(卫律)用显贵的爵位、丰厚的俸禄设立条件(来劝降苏武),他最终不答应。 25. 同:不怕困难,意志坚毅顽强,有恒心。异:愚公有造福子孙的宏愿,有远见卓识。苏武是有高尚的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

43、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苏武被拘留了十多年,始终不肯降服,可以说是坚守节义的忠臣了。“武留十余岁”与“竟不降下”为转折关系,中间停顿;“可谓守节臣矣”是对其评价;故断为: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2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主谓之间,不译代词,指元方;B.介词,替介词,被;C.动词,苦于使动用法,使痛苦;D.动词,出使动词,出使;故选D。【2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叩,敲、打。垦,挖。箕畚,用箕畚装土石。于,到。尾,边。(2)乃,于是。设,设立。终,最终。不听,不答应。【2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

44、形象分析。甲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结合“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为移走两座大山,率领子孙,无惧寒暑,下定决心,坚持到底。乙文叙述了苏武宁死不屈终不投降的故事。结合“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武留余岁,竟不降下

45、,可谓守节臣矣”的内容可知,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利诱,拒不投降,十多年坚守节义和爱国忠国之心综上分析可知,他们都是无畏困难、坚毅顽强的人。不同点在于愚公是有造福子孙的宏愿与远见卓识的人,而苏武是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他们的身份不一样。【点睛】参考译文:【甲】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

46、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智慧的长者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乙】苏武是已故的右将军、平陵侯苏建的儿子。汉武帝时,任命苏武为举中监,派他出使匈奴。当时匈奴派到汉朝的使者有很多都归降了汉朝,所以匈奴也想使苏武投降,以便取得相当的补偿。单于派显贵大臣归降的汉人卫律劝说苏武,苏武不答应。于是(卫律)设立显贵的爵位、丰厚的俸禄、重要的官职(来诱惑苏武),(苏武)最终不答应,于是卫律停止供给苏武饮食,很多天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