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全市初中学业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第卷(选择题共80分)物理部分(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不选均得0分)1. 下列选项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 汽油和盐水B. 塑料和玻璃C. 人体和大地D. 黄铜和石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通常情况下,盐水、人体、大地、黄铜和石墨都是导体,只有汽油、塑料和玻璃是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导体与绝缘体的分类2. 如图所示在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剪刀B. 镊子C. 开瓶器D. 钢丝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2、A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城市某些地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3、来判断的,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既可以传播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4. 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的三个插座是串联的B. 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C. 彩灯接入电路后都不亮,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小彩灯短路D.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安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家庭电路中,插座都是并联的,故A错;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故B错;C
4、电路中的彩灯是串联的,其中一个短路时,电路仍是通路,其它的彩灯应发光,故C错;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安全,故D正确。故选D。5. 对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D.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答案】D【解析】【详解】霜与雪在形成时均是水蒸气直接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雾与露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放出热量。故选D。6. 如图所示,是把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的实验。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A. 甲、丙B. 乙、丙
5、C. 甲、乙D. 甲、乙、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欲找出动能与物体速度有关的是通过哪两个做对比时,应该让这两个实验时的速度改变,而质量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的小球处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故滑到水平面上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也不同,越高的小球的速度越大,而这两个小球的质量是不变的,故对比甲、乙即可,选C。7. 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 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C.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D.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答案】B【解析】【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故
6、B正确,C错;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D错;应选B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B.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C.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D.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CD开关S闭合后,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电流变大,故电流表A的示数
7、变大,故CD错误;AB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故示数不变,根据串联分压,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故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B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9. 下列选项中。每位科学家与某项重大发现或重大发现的应用相对应。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奥斯特电磁起重机B. 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C. 法拉第发电机D. 焦耳电动机【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奥斯特发现的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利用它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A正确,符合题意;B由于地
8、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故出现了磁偏角,沈括写的梦溪笔谈中就记录了这个内容,故B也是正确的,符合题意;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由此原理制成了发电机,故C也是正确的,符合题意;D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它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一个定律,与电动机的原理无关,电动机的原理是通过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10.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 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再受任何力D. 排球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9、是对平衡力【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手对球施加一个力的同时,球也对手施加了一个作用力,这是因为力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排球在空中飞行时,仍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此时排球的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即上升时,速度的大小在减小,下降时,速度的大小在增大,故B错误;C排球在最高点时仍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D排球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与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AD。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11. 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10、)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答案】BD【解析】【详解】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A是不对的;照机时,被照者到镜头的距离就是物距,其大小是大小是大于2倍焦距的,因为只有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它成的像才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是正确的;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镜焦距时的成像原理而制成的,故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故C是不对的;D中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的原理,故D是正确的考点
1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12. 如图,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用功的功率为fvB.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FvC. 装置的机械效率为D. 额外功为(3Ff)s【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A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是有用功W有用=fs,所以有用功功率P有用=fv,A正确;B承受拉力的绳子段数为3,所以拉力移动速度为3v,所以拉力功率P拉=3Fv,B正确;C又因为拉力移动的距离s拉=3s,所以拉力做功W拉=3Fs,所以机械效率额外功即C错误,D正确。故选AB
12、D。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_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_形成的.【答案】 . 直线传播 . 反射【解析】【详解】1“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竿上而形成的影子。2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4. 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去”,是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骑行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kmh【答案】 . 自行车(或“自己”) . 18
13、【解析】【详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说明树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选自行车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的计算以及如何判定物体的状态,知道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5. 目前,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核能、太阳能等,它们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 。核能的产生有核聚变和核 _ 两种方式。【答案】 . 太阳能 . 裂变【解析】【详解】1石油、天然气、煤、核能使用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补充,是不可再
14、生能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2核能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核裂变,也叫链式反应;一种是核聚变,也叫热核反应。16. 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_一些,于是机翼上方所受空气的压强_于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强而产生升力(选填“大”或“小”)。【答案】 . 大 . 小【解析】【分析】【详解】1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就大于机翼前方的流速;而下表面平直,因此机翼下方的流速大致等于前方的流速,从而可以知道,机翼下方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的流速,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
15、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向上的升力。17. 如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物质_(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答案】 . 熔化 . 48【解析】【分析】【详解】1由于图像中的物质的温度先上升,后不变,然后再上升,所以这是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且这种物体是晶体。2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就是BC段对应的温度值,大小为4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所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考点:熔化与凝固图像18. 如上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R甲R乙,其余条件均相同。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
16、通过两电阻丝的 _ 及通电时间相等。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_ 。【答案】 . 电流 . 多【解析】【详解】1两电阻丝串联时其电流是相等的,故是为了控制其电流及通电时间相等。2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由于甲的电阻较大,故电阻越大,其产生的热量就越多。19.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则第3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分析比较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选填“高”、“低”或“不变”)。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木块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
17、离S/m斜面的机械效率1较缓50.23.30.560.62较陡50.25380.565.83最陡50.34.20.5【答案】 . 71.4 . 高【解析】【分析】【详解】1第3次斜面的机械效率为2由三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由上向下,斜面越来越陡,其机械效率越来越高。考点:机械效率简单计算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20. 如图所示,是演示巨磁电阻(GMR)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开关S1、S2闭合时,向左稍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1)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周围的磁场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_(选填“增大”或“
18、减小”)。【答案】 . 增强 . 减小【解析】【详解】(1)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则电磁铁的磁场增强。(2)2指示灯的亮度明显变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GMR的阻值显著减小。四、作图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21. 如图所示,GA=15N,GB=5N请画出地面对物块A支持力F的示意图,并标明该力的大小【答案】【解析】【详解】由于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A=15N,GB=5N,欲画出地面对物块A支持力F的示意图,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受到重力、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支持力F=GAGB=15N5
19、N=10N,方向竖直向上;22. 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答案】【解析】【详解】由于光线a是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故通过凹透镜后平行射出;光线b是过光心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23. 如图所示,为永磁体A和电磁铁B之间的磁场分布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永磁体A右端的磁极和电磁铁B中电源的“+”、“-”极。【答案】【解析】【详解】由A、B间的磁感线方向可知,A的右端是进入磁感线的,故是S极;则B的左端就是N极,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我们看到的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为向上,则电源的正极在右端,负极在左端。
20、如图: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24. 如图所示,为小文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2)纠正错误后,小文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7.598989898(3)依据上表数据可知,当地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答案】 . 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 . . 小于【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这样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烧
21、杯底的影响,测量不准确。(2)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如图所示:(3)3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其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地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25. 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首先调节天平横粱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
22、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g,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 3。(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填字母代号)。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答案】 . 左 . BCA . 44 . 1.1103 . D【解析】【详解】(1)1由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故说明横梁左端上升,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2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再测剩余的烧杯和液体的质量,故顺序为BCA,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出现由于烧杯壁还沾有少量的液体而出现的误差;(3)3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82.4g38.4g=44g4液体的体积为40m
23、l=40cm3;故液体的密度为(4)5这种液体的密度应该与盐水的密度相当,因为水银的密度太大了,香油的密度要比水的温度小。26. 某学习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6V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2)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_V;如果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向_(选填“A”或“B”)端移动(3)小菁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_W(4)某同学实验中电流表和
24、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某电表指针示数不妥,其原因是_(要说明表的名称)(5)在实验中,小张同学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时,它的亮度随之减弱,测量出的小灯泡电阻也相应减小,导致这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A导体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C电压减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电阻变小D电压减小时,小灯泡亮度变暗,温度降低,电阻变小【答案】 . . 2.2 . B . 0.75 . 电流表的量程接(或“选”)大了 . D【解析】【分析】【详解】(1)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接到电路中,其实这就是一个量程的选择问题,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25、其电压表的量程选择3V即可,又由于其电阻约为10,故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约为0.25A,所以电流表选择0.6A即可,然后把开关连入电路中就可以了;(2)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得2.2V,它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2.5V,故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该使灯泡的两端电压变大,即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所以滑片应向右端(B端)移动;(3)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为2.5V时,其电流为0.3A,故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P=UI=2.5V0.3A=0.75W;(4)由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太小,故可能是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太大了;(5)小灯泡的亮度减弱,说明其温度低,此时电阻变小,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
26、变化六、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27. 某电热淋浴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小军同学按铭牌要求给淋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观察到淋浴器上温度计示数由15上升到65,已知水=1.0103kg/m3,c水=4.2103J/(kg),求:(1)在加热过程中,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淋浴器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3)淋浴器加热时的效率。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 输入功率 水箱容积 防触电保护类别 生产编号 【答案】(1)8.4106J;(2)9.6106J;(3)87.5%【解析】【分析】【
27、详解】解:(1)淋浴器内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2)消耗的电能(3)淋浴器加热时的效率答:(1)在加热过程中,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2)电热淋浴器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为9.6106J;(3)淋浴器加热时的效率为87.5%。28.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下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水=1.0103kg/m3,g=10N/kg。 求:(1)圆柱体的重力;(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圆柱体的密度;(4)圆柱体
28、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答案】(1)12N;(2)8N;(3);(4)400Pa【解析】【分析】【详解】解:(1)由图可知,圆柱体的重力就是当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G=12N(2)由图可知,当h=7cm以后,物体浸没于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为4N,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12N-4N=8N(3)圆柱体体积圆柱体的密度(4)由图可知,圆柱体在h=3cm时,其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当h=7cm时,圆柱体内里好完全浸没,刚刚浸没在水中时圆柱体下底处的深度为h=7cm-3cm=4cm=0.04m所以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水gh=1103kg/m310N/k
29、g0.04m=400Pa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N;(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3)圆柱体的密度为;(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00Pa。考点:浮力、密度、压强的综合计算29.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20,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60,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5V,电流表的量程(00.6A或03A)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只闭合S3,且变阻器的滑片P在正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1)电源电压和灯丝电阻;(2)只闭合S3时,要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变阻器 R2连入电路的阻值;(3)闭合S1、S2、S
30、3,为保证不损坏电流表,变阻器R2的阻值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的变化范围。【答案】(1)12V,10;(2)14;(3)560,0.8 A3 A【解析】【分析】【详解】解:(1)设电源电压为U,灯丝的电阻为RL,只闭合S2时,R1与L串联,可得U=I1(Rl+RL)=0.4A(20+RL)只闭合S3时, R2与L串联,变阻器的滑片P在正中点时,可得U=I2(+RL)=0.3A(+RL)解得U=12V,RL=10(2)只闭合S3时,若L正常发光则电路中电流为所以变阻器 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3)闭合S1、S2、S3时,灯泡被短路,R1、R2并联,当R2最大时电流表示数最小为所以电流表接03A量程,电流表示数为3A时,通过R1的电流为通过R2的电流为R2的阻值为答:(1)电源电压为12V,灯丝电阻为10;(2)只闭合S3时,要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变阻器 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4;(3)闭合S1、S2、S3,为保证不损坏电流表,变阻器R2的阻值可调范围为560,电流表的变化范围为0.8 A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