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毫毫 针针 刺刺 法法 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页w针具雏形:砭石w针具形成标志:九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页一、毫针结构、规格、检验和保藏一、毫针结构、规格、检验和保藏 1)毫针结构。毫针结构可分为毫针结构。毫针结构可分为5个部个部分分 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页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页2)毫针规格毫针规格毫针规格主要以针身长短和粗细来毫针规格主要以针身长短和粗细来区分。区分。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页毫针规格毫针规格w长度规格表长度规格表 w粗细规格表粗细规格表 w普通临床以普通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寸)长和直径为0.380.28mm(2832号)粗细者最为惯用。号)粗细者最为惯用。规格规格(寸)(寸)0.511.5 22.5 3 44.5 5 6新规格新规格(mm)152540506575100115125150号数262728 2930 31 3233 34 35直径mm0.450.420.380.340.320.300.280.26 0.24 0.22 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页3)毫针选择和保藏毫针选择和保藏 毫针选择毫针选择:针尖针尖、针身针身、针柄、针根、针柄、针根。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页 毫针选择毫针选择针尖针尖 其状圆而不钝,利而不锐如松针形者为佳,其状圆而不钝,利而不锐如松针形者为佳,不可有卷毛或钩曲。不可有卷毛或钩曲。针身针身 要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有弹性。要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针根 要牢靠,无剥蚀、伤痕。要牢靠,无剥蚀、伤痕。针柄针柄 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能有松动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能有松动现象。现象。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页毫针保藏毫针保藏用煮沸用煮沸消毒时消毒时,应用纱布包裹结扎妥,以免针尖与,应用纱布包裹结扎妥,以免针尖与锅壁碰撞,引发卷毛钝折;用药液浸泡消毒时,要锅壁碰撞,引发卷毛钝折;用药液浸泡消毒时,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药液腐蚀针具而变色、变钝。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药液腐蚀针具而变色、变钝。毫针在毫针在使用后使用后,必须擦洗洁净,以免生锈。,必须擦洗洁净,以免生锈。平时平时放置时放置时,应防止针身折曲、针尖受损。,应防止针身折曲、针尖受损。暂时不用暂时不用毫针,可放入滑石粉内或涂上少许凡士林,毫针,可放入滑石粉内或涂上少许凡士林,以免锈蚀。以免锈蚀。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9页4)毫针检验与维修 u针尖检验针尖检验:手指试探法:手指试探法 棉球试探法棉球试探法 肉眼观察法肉眼观察法u针身检验针身检验:肉眼观察法:肉眼观察法 桌面滚动法桌面滚动法 针身拉擦法针身拉擦法 放大镜检验法放大镜检验法u检验针柄检验针柄:两手稍用力离合拉送或做相反方向捻转两手稍用力离合拉送或做相反方向捻转 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0页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1页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2页二 练针法u练针目标练针目标 在针刺施术时,必须要有良好指力和在针刺施术时,必须要有良好指力和熟练手法才能才能得心应手。熟练手法才能才能得心应手。良好指力良好指力是是掌握针刺手法基础,掌握针刺手法基础,熟练手法熟练手法是利用针刺是利用针刺治病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到达熟治病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到达熟练程度后,可使进针顺利、降低疼痛、病练程度后,可使进针顺利、降低疼痛、病人乐于接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人乐于接收,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3页u普通分三步进行普通分三步进行:w1 1纸垫练针法纸垫练针法 (指力练习)(指力练习)纸垫练习主要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是锻炼指力和捻转基本手法。基本手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4页w2 2棉团练针法棉团练针法 (练习手法)(练习手法)练习提插、捻转、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手进针、出针等各种手法模拟动作法模拟动作。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5页w3 3实体练习实体练习 可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亦可学员之可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亦可学员之间相互试针。注意体会进针时皮肤韧性、间相互试针。注意体会进针时皮肤韧性、用力大小,手法与针感关系及不一样部位用力大小,手法与针感关系及不一样部位腧穴不一样针感。腧穴不一样针感。要求要求 能逐步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能逐步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匀,手法熟练。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6页三三 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1.思想准备思想准备2.选择选择针具针具3.选择选择体位体位4.4.消毒消毒5.5.腧穴揣定腧穴揣定返回返回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7页针刺前准备1.思想准备思想准备 在针刺前医患双方都应作好思想准备。在针刺前医患双方都应作好思想准备。医生对初诊患者要做宣传解释工作,降低医生对初诊患者要做宣传解释工作,降低病人对针刺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医病人对针刺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医生要安神定志,精力集中于病人身上。生要安神定志,精力集中于病人身上。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8页 2.针具选择针具选择 A.A.选择针具质量:选择针具质量:优优质质针针具具不不但但防防锈锈蚀蚀、耐耐热热,而而且且含含有有一一定定硬硬度度,弹弹性性和和韧韧性性,价价格格合合理理,不不锈锈钢钢针针含含有有上上述述优优点点,故故现现临临床床多多项项选选择择取这类针具。取这类针具。B.B.选择针具规格:选择针具规格:依依据据病病人人性性别别,年年纪纪长长幼幼,形形体体肥肥瘦瘦,体体质质强强弱弱,病病情情虚虚实实,病病变变部部位位表表里里浅浅深深和和所所取取腧腧穴穴所所在在详详细细部部位位,选选择择长长短短、粗细适宜针具。粗细适宜针具。如如刺刺环环跳跳选选取取3 34 4寸寸长长针针,刺刺百百会会选选取取1 1寸寸短短针针;成成年年人人多多用用长长针针,婴婴幼幼儿儿多多用用短短针针;体体弱弱者者宜宜用用细细针针,体体壮壮者者可可选选取取粗针。粗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19页w1 毫针长短选择毫针长短选择 长针长针: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短针短针: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w2 毫针粗细选择毫针粗细选择 粗针粗针: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细针细针: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0页wC.临床上选针时应注意:选择针具长度临床上选针时应注意:选择针具长度应大于应刺腧穴深度应大于应刺腧穴深度0.51.0寸,如针寸,如针刺曲池,应刺深度刺曲池,应刺深度1.0寸,可选取寸,可选取1.52.0寸针。寸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1页3.体位选择体位选择 仰卧位仰卧位 侧卧位侧卧位 俯卧位俯卧位 仰靠坐位仰靠坐位 侧伏坐位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俯伏坐位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2页 1 1、仰卧位:适合用于头、面、颈、胸腹仰卧位:适合用于头、面、颈、胸腹部和部分四肢腧穴,如印堂、百会、膻中、部和部分四肢腧穴,如印堂、百会、膻中、中脘、足三里等穴。中脘、足三里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3页 2、侧侧卧卧位位:适适合合用用于于头头、侧侧胸胸、侧侧腹腹、上上肢肢和和下下肢肢外外侧侧等等部部位位腧腧穴穴,如如环环跳跳、肩肩髃髃、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4页 3、俯卧位:适合用于头、颈、肩、背、俯卧位:适合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腧穴,如腰、骶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腧穴,如百会、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百会、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扶、委中、悬钟等穴。委中、悬钟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5页 4、仰仰靠靠坐坐位位:适适合合用用于于头头面面、颈颈、胸胸、上上部部和和上上肢肢部部位位腧腧穴穴,如如上上星星、印印堂堂、天天突、肩髃突、肩髃、曲池等穴。、曲池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6页 5、侧伏坐位:适合用于侧头、颈、侧、侧伏坐位:适合用于侧头、颈、侧部腧穴,如头维、太阳、风池、颊车、听部腧穴,如头维、太阳、风池、颊车、听宫等穴。宫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7页 6、俯伏坐位:适合用于头颈、后头、颈俯伏坐位:适合用于头颈、后头、颈肩、背部腧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肩、背部腧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背俞等穴。背俞等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8页u选择体位注意点选择体位注意点1 1尽可能采取卧位。尽可能采取卧位。2 2针刺部位要充分暴露,并使局部肌肉放松。针刺部位要充分暴露,并使局部肌肉放松。3 3体位选定后,要求患者不要随意改变或移体位选定后,要求患者不要随意改变或移 动。动。4 4在可能条件下,尽可能采取一个体位而能在可能条件下,尽可能采取一个体位而能暴暴 露针刺处方所选穴位。露针刺处方所选穴位。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29页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4.消毒消毒(一)针具器械消毒(一)针具器械消毒1 1 1 1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1.01.01.01.01.4kg/cm1.4kg/cm1.4kg/cm1.4kg/cm2 2 2 2压力,压力,压力,压力,115115115115123123123123高温下,保持高温下,保持高温下,保持高温下,保持30min30min30min30min。2 2 2 2药品浸泡消毒药品浸泡消毒药品浸泡消毒药品浸泡消毒将针具放入将针具放入将针具放入将针具放入75%75%75%75%酒精内浸泡酒精内浸泡酒精内浸泡酒精内浸泡30min30min30min30min,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可使用。可使用。可使用。可使用。3 3 3 3 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4 4 4 4 煮沸消毒煮沸消毒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0页u(二)医者手指消毒二)医者手指消毒 用肥皂水洗刷洁净,再用用肥皂水洗刷洁净,再用75%酒精棉球或酒精棉球或0.5%碘伏棉球涂擦后,方可持针操作。碘伏棉球涂擦后,方可持针操作。u(三)施术部位消毒(三)施术部位消毒 用用75%酒精棉球,或酒精棉球,或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碘伏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应从穴位中心向外周作环行消毒。擦拭时应从穴位中心向外周作环行消毒。u(四)治疗室内消毒(四)治疗室内消毒 治疗台上用物品,定时消毒。治疗室内保治疗台上用物品,定时消毒。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卫生洁净,并定时用专用消毒灯照持空气流通,卫生洁净,并定时用专用消毒灯照射消毒。射消毒。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1页5.腧穴揣定 揣穴揣穴是用手指在已定穴处按压、揣摸,是用手指在已定穴处按压、揣摸,以探求病人感觉反应,找出含有指感准确以探求病人感觉反应,找出含有指感准确穴位。定准腧穴位置,还应以指甲在上切穴位。定准腧穴位置,还应以指甲在上切掐一掐一“十十”字形指痕,作为进针标志。字形指痕,作为进针标志。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2页四、针刺方法四、针刺方法 1).进针法进针法临床普通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临床普通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故称之为“押手押手”。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3页持针姿势执笔式(毛笔):执笔式(毛笔):拇、示、中指夹持拇、示、中指夹持针柄。针柄。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4页刺手作用刺手作用w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行针、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行针、出针)。出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5页押手作用w1.固定腧穴位置w2.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帮助刺手进针w3.转移病人疼痛注意力w4.促进得气w5.控制针感传导方向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6页临床上惯用进针方法有以下几个临床上惯用进针方法有以下几个1、单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只用单手将针刺入穴位:只用单手将针刺入穴位方法。方法。w挟持针柄进针法挟持针柄进针法 w挟持针身进针法挟持针身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即左、右手相互配合将:即左、右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针刺入。w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w挟持进针法;挟持进针法;w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w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3、管针进针法、管针进针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7页 1、单手进针法: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方、单手进针法: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方法。其以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法。其以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拇、食指向下用 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快速刺透皮肤。尖快速刺透皮肤。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8页单手进针法w多用于较短毫针多用于较短毫针w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39页(1)夹持针柄进针法:即以右手拇食指指夹持针柄进针法:即以右手拇食指指腹夹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紧贴在针身旁,腹夹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指关节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依靠拇、食指指关节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0页 (2)夹夹持持针针身身进进针针法法:以以右右手手拇拇、食食指指指指腹腹夹夹持持针针身身下下端端,针针尖尖露露出出少少许许,进进针针时时针针尖尖对对准准穴穴位位快快速速刺刺入入,其其后后拇拇、食食指指沿沿针针身上段或针柄,将针刺向深层。身上段或针柄,将针刺向深层。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1页 2、双双手手进进针针法法:左左右右手手相相互互配配合合将将针针刺刺入入,惯用方法有:惯用方法有:(1)指指切切进进针针法法:以以左左手手拇拇指指或或食食指指或或中中指指爪爪甲甲切切按按在在穴穴位位旁旁,右右手手持持针针,紧紧靠靠指指甲甲,将针刺入皮肤,适用短针进针。将针刺入皮肤,适用短针进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2页(2)夹夹持持进进针针法法:以以左左手手拇拇、食食指指夹夹持持消消毒毒干干棉棉球球,夹夹持持住住针针身身下下端端,露露出出针针尖尖,将将针针尖尖固固定定于于针针刺刺穴穴位位皮皮肤肤表表面面,右右手手持持针针柄柄,使使针针身身垂垂直直,在在指指力力下下压压时时,左左手手拇拇食食指指同同时时用用力力,两两手手协协同同将将针针刺刺入入皮皮肤肤,适适合合用用于于长针进针。长针进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3页 (3)提提捏捏进进针针法法:以以左左手手拇拇食食指指将将针针刺刺入入部部位位皮皮肤肤捏捏起起右右手手持持针针从从捏捏起起部部上上端端刺刺入入适适合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进针。合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进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4页 (4)4)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将所刺腧穴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指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指中间刺入,适合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进针。中间刺入,适合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进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5页3 3、管管针针进进针针法法:利利用用不不锈锈钢钢、玻玻璃璃或或塑塑料料等等材材料料制制成成针针管管代代替替押手进行方法。押手进行方法。w所需器具:针管、毫针所需器具:针管、毫针w 针管:比针短针管:比针短5 5毫米,直径为针柄毫米,直径为针柄2-32-3倍倍w 毫针:平柄毫针毫针:平柄毫针w操操作作方方法法:将将平平柄柄毫毫针针装装入入针针管管之之中中,将将针针尖尖所所在在一一端端置置于于穴穴位位上上,左左手手夹夹持持针针管管,用用右右手手食食指指或或中中指指快快速速叩叩打打针针管管上上段段露露出针柄尾端,使针尖刺入穴位,再退出针管,施行各种手法。出针柄尾端,使针尖刺入穴位,再退出针管,施行各种手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6页2).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w针刺过程中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针刺方向、角度掌握正确针刺方向、角度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提升疗效提升疗效,预防意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主要步骤。外事故发生主要步骤。w针针刺刺同同一一腧腧穴穴,假假如如方方向向、角角度度和和深深浅浅度度不不一一样样,则则刺刺达达组组织织得得到到感感应应和和疗疗效效就会有显著差异。就会有显著差异。w临床上对所取腧穴针刺方向、角度、深临床上对所取腧穴针刺方向、角度、深浅度浅度,主要依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主要依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患者体质强弱和形体胖瘦等详细情况而患者体质强弱和形体胖瘦等详细情况而定。定。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7页针刺方向 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方向。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方向。w依循行定方向:依循行定方向:“迎随补泻迎随补泻”w依腧穴定方向:(如廉泉、哑门、肩井)依腧穴定方向:(如廉泉、哑门、肩井)w依病情定方向:依病情定方向:“气至病所气至病所”(如男性病、泌尿系统疾病)(如男性病、泌尿系统疾病)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8页针刺角度:直刺 直刺法直刺法适合用于大适合用于大部分腧穴,尤其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位是肌肉丰厚部位腧穴。腧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49页针刺角度:斜刺w斜刺法斜刺法适合用于针刺适合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在皮肉较为浅薄处、在骨骼边缘、关节部位骨骼边缘、关节部位腧穴,或内有主要脏腧穴,或内有主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器,或不宜直刺深刺腧穴,或为避开血管腧穴,或为避开血管及癍痕部位而采取此及癍痕部位而采取此法,如胸、背部穴位,法,如胸、背部穴位,如至阳等如至阳等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0页针刺角度:平刺w又称横刺、沿皮又称横刺、沿皮刺。刺。w平刺法平刺法适合用于适合用于皮薄肉少处(如皮薄肉少处(如头部)腧穴,如头部)腧穴,如百会、列缺等。百会、列缺等。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1页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2页针刺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腧穴内深浅度。每个腧穴常规针刺深度,指针身刺入人体腧穴内深浅度。每个腧穴常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经有详述,在此仅作标准性介绍在腧穴各论中已经有详述,在此仅作标准性介绍w掌握针刺深度,应以现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掌握针刺深度,应以现有针下气至感觉,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标准。(不要超出穴位深度范围)织器官为标准。(不要超出穴位深度范围)w临床常依据患者体质、年纪、病情、部位、地域、国临床常依据患者体质、年纪、病情、部位、地域、国家、工作性质等决定进针深度。家、工作性质等决定进针深度。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3页w察形气定深浅:针刺首先要观察患者形态。察形气定深浅:针刺首先要观察患者形态。普通说,体强形胖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普通说,体强形胖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应浅刺。应浅刺。w观年纪定深浅: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观年纪定深浅: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w辨病情定深浅:凡表证、阳证、虚证、新辨病情定深浅:凡表证、阳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久病宜深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久病宜深刺。刺。w识部位定深浅:头面和背胸等皮薄肉少处识部位定深浅:头面和背胸等皮薄肉少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等肌肉丰满腧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等肌肉丰满腧穴宜深刺。穴宜深刺。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4页五、行针与得气五、行针与得气w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整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了使之得气、调整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各种针刺手法。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各种针刺手法。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辅助手法两类。w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w辅辅助助手手法法:循循法法、刮刮柄柄法法、弹弹柄柄法法、搓搓柄柄法、摇柄法、震颤法法、摇柄法、震颤法w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 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5页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 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依据浅穴一定部位,依据浅部、较深部、深部、部、较深部、深部、为天、人、地三部。为天、人、地三部。w “提提”是是将将针针从从地地部部提提到到人人部部、天天部部,或或从从人人部部提提到到天天部部向向上上操作过程。操作过程。w “插插”是是将将针针从从天天部部刺刺入入人人部部、地地部部,或或从从人人部部刺刺到到地地部部向向下下操作过程。操作过程。w提提插插法法就就是是提提针针与与插插针结合应用。针结合应用。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6页“上提下插上提下插”w练习要求练习要求1.指力:均匀指力:均匀2.幅度:不宜过大,幅度:不宜过大,0.30.5寸寸3.频率:不宜过快,频率:不宜过快,60次次/min左右左右4.不改变针刺角度、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和深度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7页行针基本手法:捻转法w2 2、捻转法:、捻转法:w将将针针刺刺入入一一定定深深度度后后,用用拇拇指指与与食食、中中指指夹夹持持针针柄柄作作一一前前一一后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动作。左右交替旋转捻动动作。w捻捻转转角角度度大大小小、频频率率快快慢慢和和时时间间长长短短,应应依依据据患患者者病病情情、腧腧穴穴特特征征以以及及医医者者所所要要到到达达目目标标而而灵灵活活利用。利用。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8页“前后捻转前后捻转”w练习要求练习要求1.指力:均匀指力:均匀 2.幅度:幅度:180度左右,度左右,不能单向捻针不能单向捻针 3.频率:频率:120次次/min左右左右 4.不改变针刺角度、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和深度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59页w(二)辅助手法:(二)辅助手法:w1 循法: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上下循法: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上下左右轻轻揉按或叩打方法,称为循法。左右轻轻揉按或叩打方法,称为循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0页w2 2、刮柄法:指针刺到达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刮柄法:指针刺到达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动针柄方法。用拇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以柄方法。用拇食指或中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刮动针柄拇指,中指夹持针根部,食指由上向下刮动针柄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1页w3 3、弹柄法;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手指、弹柄法;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方法。操作时应注意轻弹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方法。操作时应注意用力不可过猛,弹频率也不可过快,防止引发弯用力不可过猛,弹频率也不可过快,防止引发弯针。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2页w4 4、搓柄法:将针刺达一定深度后,将针或、搓柄法:将针刺达一定深度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向捻转方法。此方类同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向捻转方法。此方类同于捻转法,但搓法是向一个方向捻转,幅度于捻转法,但搓法是向一个方向捻转,幅度略大,故皮下组织往往有轻度缠绕针身现象。略大,故皮下组织往往有轻度缠绕针身现象。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3页w5 5、摇柄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摇柄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辘轳之状。直立针身而摇,加强得气感应。或自深而浅随摇随提,直立针身而摇,加强得气感应。或自深而浅随摇随提,用意出针泻邪。用意出针泻邪。斜刺或平刺(卧倒针身)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斜刺或平刺(卧倒针身)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如青龙摆尾,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如青龙摆尾,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4页6、震颤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震颤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进行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针柄,进行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5页(三)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三)得气、候气、催气和守气 1、得气得气 亦称为亦称为“针感针感”,得气是指,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经气感应。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经气感应。得气是否与疗效及疾病预后相关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6页判断是否得气两个标志w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觉。下有徐和或沉紧感觉。w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对应酸、麻、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对应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7页 2、候气候气 候气是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候气是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平静地较长时间地留针;亦可间歇地内,平静地较长时间地留针;亦可间歇地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至。气至。3、催气催气 针刺后若不得气,能够均匀地针刺后若不得气,能够均匀地进行提插、捻转,或轻轻摇动针柄,亦可进行提插、捻转,或轻轻摇动针柄,亦可用弹、循、刮等方法,以激发经气,促其用弹、循、刮等方法,以激发经气,促其气至,这就是催气。气至,这就是催气。4、守气、守气 一旦得气就必须慎重地守护其一旦得气就必须慎重地守护其气,预防其散失,这就是守气气,预防其散失,这就是守气。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8页六、针刺补泻六、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基本标准针刺补泻基本标准 灵枢灵枢 经脉: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w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功效恢复旺盛方法;功效恢复旺盛方法;w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功效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功效恢复正常方法。恢复正常方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69页补泻种类w单式捻转、提插、徐疾、迎随、呼吸、开阖、平补平泻w复式烧山火、透天凉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0页基本补泻手法:基本补泻手法:w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者为补法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泻法。w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补法;先深后浅,;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泻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1页其它补泻方法其它补泻方法:w疾疾徐徐补补泻泻:进进针针时时渐渐渐渐刺刺入入,疾疾速速出出针针者者为为补补法法,反反之之,进进针针时时疾疾速速刺刺入入,渐渐渐渐出针者为出针者为泻法泻法。w 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伴随经脉循行去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伴随经脉循行去方向刺入为方向刺入为补法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方向刺入为方向刺入为泻法泻法。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2页w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为补补;反之,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反之,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泻。w 开阖补泻:出针后快速揉按针孔为开阖补泻:出针后快速揉按针孔为补法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马上揉按为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马上揉按为泻法泻法。w 平补平泻:平补平泻:“平平”即即“均均”意思。也就是意思。也就是说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病证,得说对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兼有病证,得气后可施用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即为气后可施用均匀提插捻转手法,即为平补平补平泻平泻。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3页烧山火、透天凉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4页影响针刺补泻效应原因w机体所处功效状态w腧穴作用相对特异性w针刺及手法原因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5页 七、留针与出针七、留针与出针 w1).1).留针留针 (静留针、动留针)w当针刺入穴位之后,要平静地多留一些时当针刺入穴位之后,要平静地多留一些时间,这种静留以待气至方法,称间,这种静留以待气至方法,称“静留针静留针”。w假如在留假如在留针过针过程中、因程中、因为为病情需要,病情需要,还应还应继续继续施用手法,或施用手法,或为为加加强强针针感,或感,或为为到达到达补补泻目泻目标标方法,称方法,称为为“动动留留针针”。w在临床上留针是否或留针时间长短,应依在临床上留针是否或留针时间长短,应依据详细情况而定据详细情况而定.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6页w2).出针出针w出针法是指行针完成后,将针拔出操出针法是指行针完成后,将针拔出操作方法。若拔针后,针孔偶有出血,作方法。若拔针后,针孔偶有出血,是因为刺破血管所致,可用消毒干是因为刺破血管所致,可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轻按压片刻即可。棉球在针孔处轻轻按压片刻即可。w一定要双手合作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7页针刺全过程w进针w行针(得气)w补泻w留针w出针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8页八、八、针刺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针刺异常情况预防和处理 1.晕针晕针2.滞针滞针3.弯针弯针4.断针断针5.血肿血肿6.刺伤脏器组织刺伤脏器组织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79页1.晕针晕针 现象现象 轻: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 冷汗、精神疲乏、胸闷泛恶、脉沉细冷汗、精神疲乏、胸闷泛恶、脉沉细 重:重:肢厥神昏、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肢厥神昏、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 微欲绝微欲绝 原因原因 精神过分担心;精神过分担心;体虚、过劳、饥饿、体虚、过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失血后;大汗、大泻、大失血后;体位不适;体位不适;手法过重。以上原因致脑暂时性缺血。手法过重。以上原因致脑暂时性缺血。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0页 处理处理 轻轻:静卧片刻,:静卧片刻,给给予温开水或糖水予温开水或糖水 出出针针 平卧平卧 重:指掐或重:指掐或针针刺刺抢抢救穴,并可温灸救穴,并可温灸 保暖保暖 升阳益气穴升阳益气穴 必要必要时时可配用当代可配用当代抢抢救救办办法法预防预防 (1)针对病因预防。针对病因预防。(2)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神态,问询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神态,问询 病人感觉,及时发觉晕针先兆并处理。病人感觉,及时发觉晕针先兆并处理。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1页2.滞针滞针原因原因精神担心或疼痛致肌肉痉挛;精神担心或疼痛致肌肉痉挛;行针时捻行针时捻 转角度过大或连续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转角度过大或连续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 针身。针身。现象现象提插、捻转、出针均感滞涩、困难。若勉强提插、捻转、出针均感滞涩、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患者感到疼痛。捻转、提插,患者感到疼痛。处理处理缓解肌肉担心。缓解肌肉担心。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捻针。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捻针。预防预防针对病因预防。针对病因预防。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2页3.弯针弯针原因原因进针手法不熟,用力过猛;进针手法不熟,用力过猛;针下碰到坚硬针下碰到坚硬物质;物质;变动体位;变动体位;针柄受到外力碰压;针柄受到外力碰压;滞针处理不妥。滞针处理不妥。现象现象 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方向和角度。伴行针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方向和角度。伴行针及出针困难,患者疼痛。及出针困难,患者疼痛。处理处理 针身轻度弯曲:针身轻度弯曲:将针迟缓退出;将针迟缓退出;弯曲角度较大:弯曲角度较大: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体位移动所致:体位移动所致: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 后,将针缓缓起出。后,将针缓缓起出。预防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针对病因预防。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3页4.断针断针原因原因 针具质量差,有损坏剥蚀,针前未检验;针具质量差,有损坏剥蚀,针前未检验;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力收缩;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力收缩;针身针身全刺入腧穴内;全刺入腧穴内;移动体位或外物碰撞针柄;移动体位或外物碰撞针柄;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现象现象 针身折断,残断露于皮肤之外或没于皮肤之下。针身折断,残断露于皮肤之外或没于皮肤之下。处理处理医者医者镇镇静静 残端外露残端外露-镊镊子取出子取出;患者保持原体位患者保持原体位 残端与皮肤相平残端与皮肤相平-轻压针轻压针孔两孔两 旁,取出旁,取出;断端完全内陷断端完全内陷-线线下定位,下定位,用手用手术术取出;取出;预防预防 针对病因预防。针对病因预防。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4页 原因原因 针尖带钩或针刺时误伤血管。针尖带钩或针刺时误伤血管。现象现象 针刺部位出血,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针刺部位出血,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预防预防 仔细检验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仔细检验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眼区腧穴针刺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眼区腧穴针刺 更应注意。要问询有没有出血病史。更应注意。要问询有没有出血病史。处理处理 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若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若微量出血微量出血普通无须处普通无须处 理。如局部理。如局部青紫肿痛较重青紫肿痛较重,先冷敷止血,再热敷,先冷敷止血,再热敷 或在局部轻轻揉按。或在局部轻轻揉按。5.血肿血肿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5页 6.刺伤脏器组织刺伤脏器组织(一):创伤性气胸(一):创伤性气胸 现象现象 针后突感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甚则呼针后突感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甚则呼 吸困难,紫绀,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吸困难,紫绀,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 。检验时,肋间隙变宽;叩诊呈鼓音;检验时,肋间隙变宽;叩诊呈鼓音;听诊听诊 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 侧移位。侧移位。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原因原因 针刺胸背部等处腧穴过深,或方向不妥,针刺胸背部等处腧穴过深,或方向不妥,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刺伤肺脏,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6页处理处理 马上起针,采取半卧位休息。马上起针,采取半卧位休息。轻者轻者亲密观察,亲密观察,给予镇咳、镇痛、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给予镇咳、镇痛、抗感染等对症处理。重者重者 及时抢救,如胸腔排气、输氧、抗休克等。及时抢救,如胸腔排气、输氧、抗休克等。预防预防 针刺胸背部等处腧穴,应严格掌握针刺针刺胸背部等处腧穴,应严格掌握针刺 角度、方向和深度,医者思想要集中,提插角度、方向和深度,医者思想要集中,提插 幅度不宜过大。病人体位要舒适,不宜长时幅度不宜过大。病人体位要舒适,不宜长时 间留针。肺气肿病人尤应慎重。间留针。肺气肿病人尤应慎重。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7页u(二)刺伤脑脊髓(二)刺伤脑脊髓 原因原因 风府、哑门、风池等穴针刺过深或角度、方向不风府、哑门、风池等穴针刺过深或角度、方向不 当,可当,可误伤延脑误伤延脑;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夹脊穴针刺过深、方向不妥,可夹脊穴针刺过深、方向不妥,可刺伤脊髓刺伤脊髓。现象现象 伤及延脑: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伤及延脑: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甚至危及生命;刺伤脊髓: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发暂刺伤脊髓: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发暂 时性肢体瘫痪。时性肢体瘫痪。处理处理 及时出针,及时出针,轻者轻者休息,对症处理;休息,对症处理;重者重者及时抢救。及时抢救。预防预防 针刺上述腧穴时,严格掌握针刺角度、方向和针刺上述腧穴时,严格掌握针刺角度、方向和 深度,防止提插,禁用粗针捣刺。深度,防止提插,禁用粗针捣刺。毫针刺法专业知识培训第88页(三)刺伤内脏(三)刺伤内脏原因原因在对应内脏部位腧穴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在对应内脏部位腧穴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度过大。现象现象 刺伤肝、脾:刺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