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667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5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省卷)(含解析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3 分)分)1(3 分)假如端午节那天,你们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作为孩子的你,如何劝阻爸爸不要酒后驾驶。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30 分)分)2(2 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ning)梦寐(mi)怦(png)怦 弥(m)高 B归省(xng)迁徙(x)凛(ln)冽 真谛(d)C哂(shn)笑 愕()然 商酌(sho)强聒(ku)不舍 D发窘(jing)隐匿(n)期期艾艾(i)颓(tu)唐 3(2 分)下列词语

2、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猝然长世姿态万千水波嶙嶙九曲连环 B马革果尸妇儒皆知诚惶诚恐冥思遐想 C海誓山盟气息淹淹因地治宜荡然无存 D涕泗横流歇斯底里狂妄自大乐此不疲 4(2 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西宁市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能好高骛远 5(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

3、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C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6(2 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学术涵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C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D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7(10 分)

4、诗文默写填空。(任选 10 个填空;若填全,则按前 10 个空计分。每空 1 分,共 10 分)(1),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7),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王维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9)请写出古诗词

5、中有“雪”字的连续的两句:,。8(2 分)把下列句子按一定的说明顺序组合起来,最恰当的一组是()明正统九年重修。长 266.5 米,宽约 7.5 米,由十一孔石拱组成。卢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后毁于洪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建。桥侧建有石栏,上有精刻石狮 485 个。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成于明昌三年。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连拱桥。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A B C D 9(2 分)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仿写两个句子。(2 分)假 如 我 是 一 株 小 草,我 愿 为 春 天 献 上 一 抹 嫩绿。,。10(2 分)下面的请假条有三处

6、错误,请找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2 分)请假条 李老师:我今天因感冒发烧,不能到校参加毕业典礼,需请假一天,请必须批准。此致 敬礼 2015 年 6 月 10 日 学生:小明 修改 1:修改2:。11(4 分)综合性学习。(4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旧时,河湟民间有在农历正月十四蒸瞎老鼠的风俗。瞎老鼠,是西宁方言,据西宁方言词语汇典中说,这是一种学名为高原鼢鼠的小动物,体粗壮,毛呈灰棕色,前肢及趾爪发达,善掘地,是田间一害。当然农历正月十四蒸的瞎老鼠不是指真的老鼠,而是形似老鼠的面食。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青海乐都、民和、平安、湟中、互助等地的农家,就会用面捏十二只睡着的老鼠,用花椒仁

7、做眼睛,七窍具备,做好后,放入蒸锅蒸熟。蒸好的老鼠要在元宵节拂晓的时候献于供桌,并点灯烧香,磕头祈祷,祈求瞎老鼠在这一年里去吃草根,不要吃庄稼,让这一年的粮食丰收。如今,这种风俗已经很少见了。(1)你认为上述民俗渐渐消失的原因是:。(2分)(2)请列举出两种青海特有的民俗:、。(2分)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7 分)分)12(4 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8、2 分)(2)全诗中,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2 分)13(13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9、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下列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孔子云: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 C水陆草木之花 D渔人甚异之(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仿佛若有光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不蔓不枝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初极狭,才通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依据爱莲说课文内容,给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3 分)上联:陶渊明入桃源探理想之地 下联:。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0 分)分)14(10 分)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完成各题。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

10、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

11、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他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眼里涌出了两行甜甜的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

12、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2 分)(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一段中的句子“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提示:可从修辞手法,内容或结构入手)(2 分)(3)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3 分)15(10 分)阅读善言也是一种美德,完成各题。善言也是一种美德 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

13、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生字。他刚刚能够得着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

14、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事件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 30 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

15、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韦策尔将军与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脾气不合,战争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个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

16、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有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有时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3 分)(3)文章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 分)(4)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补充一个恰当的结尾段。(3 分)五、写作能力展示(五、写作能力展示(50 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 3 分)分)16(50 分)请以“那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从以下短语中任选一个或自拟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一个人、一

17、件事、一次比赛、一堂课、一次旅行、一本书、一条路、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情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外、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5)如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17面对亲人,我们用拥抱表达亲切;面对朋友,我们用拥抱传递热情;面对老师,我们用拥抱传达感激之情进一步而言,面对委屈,“拥抱”可以展示你的豁达;面对挫折,“拥抱”可以表现你的乐观;面对乌云,“拥抱”可以透射出你内心的阳光 请以“拥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展现你内心的文章。要求:(1)符合

18、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外、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5)如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015 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一、口语表达能力展示(3 分)分)1(3 分)假如端午节那天,你们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作为孩子的你,如何劝阻爸爸不要酒后驾驶。【考点】83:情景对话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属情景对话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讲话设定的情景及要求,了解对话的原因、对象

19、、及讲话人身份,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解答】劝诫对象是爸爸,所以语言要得体,再是要针对酒后驾车这一现象作答。答案:爸爸,您虽然喝得不多,但喝酒了就不能驾车,因为酒后驾车很不安全,再说,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禁酒后驾车,您不是常教导我们要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吗?【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具体语境的理解去辨析组句。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二、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30 分)分)2(2 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ning)梦寐(mi)怦(png)怦 弥(m)高 B归省(xng)迁徙(x)凛(ln)冽 真谛(d)C哂(shn)笑 愕()然 商酌(sho)强聒(ku)不舍 D发窘(

20、jing)隐匿(n)期期艾艾(i)颓(tu)唐【考点】11:多音字;12:易误读常见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正确;B正确;C“商酌(sho)”读作“zhu”,“强聒(ku)不舍”读作“gu”;D正确;故选:C。【点评】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2 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猝然长世姿态万千水波嶙嶙九曲连环 B马革果尸妇儒皆知诚惶诚恐冥思遐想 C海誓山盟气息淹淹因地治宜荡然无存 D涕泗横流歇斯底里狂妄自大乐此不疲【考点】1

2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A 有误。“水波嶙嶙”的准确书写“水波粼粼”,注意“姿态万千”的书写。B 有误。“马革果尸”的准确书写“马革裹尸”,“妇儒皆知”的准确书写“妇孺皆知”。C 有误。“气息淹淹”的准确书写“气息奄奄”,“因地治宜”的准确书写“因地制宜”。D 准确。注意“歇斯底里、狂妄自大”的书写。故选:D。【点评】此题是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认真书写,规范书写,仔细辨析。4(2 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西宁市的内环水系和

22、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能好高骛远【考点】49: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正确。B有误,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23、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5(2 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C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考点】79:

24、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是否”;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正确;D语意重复,“目前重要的”和“当务之急”二去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6(2 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学术涵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了他对儿子

25、的舐犊之情。B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C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D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考点】F4: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表述正确;B表述正确;C表述正确;D“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错误,应该是收服了红孩儿。故选:D。【点评】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

26、所列出的 12 部(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7(10 分)诗文默写填空。(任选 10 个填空;若填全,则按前 10 个空计分。每空 1 分,共 10 分)(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27、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王维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请写出古诗词中有“雪”字的连续的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

28、字、漏字、添字)。【解答】(1)潮平两岸阔(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3)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帘卷西风(5)马上相逢无纸笔(注意“逢”的书写)(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注意“赢”的书写)(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意“蓑笠”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8(2 分)把下列句子按一定的说明顺序组合起来,最恰当的一组是()明正统九年重修。长 266.5 米,宽约 7.5 米,由十一孔石

29、拱组成。卢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跨永定河上。后毁于洪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建。桥侧建有石栏,上有精刻石狮 485 个。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成于明昌三年。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连拱桥。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A B C D【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本

30、语段为我们说明卢沟桥引出话题是第一句;讲事物的历史及修建为二三句;结合“后”可辨析与上一句衔接紧密;小结了桥的历史,完成一个表述;此后用空间顺序讲述,可从长、宽、石栏、石碑等方面讲述,为六七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 A 选 故选:A。【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时间与空间顺序排列。9(2 分)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仿写两个句子。(2 分)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考点】77:仿写语句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道题补写句子,一般方法是: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补写。【解答】本

31、道题要注意通读语段,语段写的是奉献精神,要注意紧扣这一点来补写,运用比喻修辞,选取合适的喻体。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例如: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答案: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我愿为冬天装扮一片圣洁【点评】补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10(2 分)下面的请假条有三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2 分)请假条 李老师:我今天因感冒发烧,不能到校参加毕业典礼,需请假一天,请必须批准。此致 敬礼 2015 年 6 月 10 日 学生:小明 修改 1:用语不得体,去掉“必须 修改

32、 2:“时间”应居于右下角名字之下。【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此题解答,可结合应用文的常见格式回答,然后再看用语是不是得体。如本文中“必须”一词,带有强迫的意思,显然不得体;“时间”应是落款的一部分居于右下角名字之下。答案:(1)用语不得体,去掉“必须;(2)“时间”应居于右下角名字之下。【点评】此题解答,可从格式及语意表达方面辨析。11(4 分)综合性学习。(4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旧时,河湟民间有在农历正月十四蒸瞎老鼠的风俗。瞎老鼠,是西宁方言,据西

33、宁方言词语汇典中说,这是一种学名为高原鼢鼠的小动物,体粗壮,毛呈灰棕色,前肢及趾爪发达,善掘地,是田间一害。当然农历正月十四蒸的瞎老鼠不是指真的老鼠,而是形似老鼠的面食。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青海乐都、民和、平安、湟中、互助等地的农家,就会用面捏十二只睡着的老鼠,用花椒仁做眼睛,七窍具备,做好后,放入蒸锅蒸熟。蒸好的老鼠要在元宵节拂晓的时候献于供桌,并点灯烧香,磕头祈祷,祈求瞎老鼠在这一年里去吃草根,不要吃庄稼,让这一年的粮食丰收。如今,这种风俗已经很少见了。(1)你认为上述民俗渐渐消失的原因是:青海省跟其它各地一样,民俗的弱化与消失,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于商业活动,而对民俗有所忽

34、视;再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许多省外文化,甚至国外文化浸入,使得当地的民俗文化谈化。(2 分)(2)请列举出两种青海特有的民俗:中秋甩响鞭、土族水泼娶亲客。(2 分)【考点】84: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此题属综合题,(1)阅读题;(2)课外知识积累题。【解答】(1)阅读题,解答此题可先阅读短文了解大意,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展开联想作答。(2)课外知识积累题,解答此题,可结合平时的积累作答,注意语言简洁,主题鲜明。答案:(1)青海省跟其它各地一样,民俗的弱化与消失,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关注于商业活动,而对民俗有所忽视;再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许多省外文化,甚至国外文化浸入

35、,使得当地的民俗文化谈化。(2)中秋甩响鞭;土族水泼娶亲客。【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课外积累作答此题。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7 分)分)12(4 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2)全诗中,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2 分)【考点】ED:哲理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

36、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解答】(1)此题考查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是用典。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

37、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 23 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2)本体是对是人情感变化的分析。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

38、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答案:(1)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由被贬的愤懑、惆怅、忧伤到遇到朋友后的豁达、乐观。参考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

39、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13(13 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40、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下列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B。A孔子云: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 C水陆草木之花 D渔人甚异之(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不蔓不枝生枝蔓或长枝蔓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初极狭,才通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依据爱莲说课文内容,给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3 分)上联:陶渊明入桃源探理想之地 下联: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考点】DA:课内文言文

41、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参考译文:【甲】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乙】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

42、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解答】(1)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例句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不翻译。A宾语提前的标志。B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助词,的。D代词。这种景象。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

43、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句意为:有良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一类的。属,类。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枝蔓或长枝蔓。句意为:应该是很多了。宜,应当。(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初,刚刚。故译为: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句中重点词

44、有:鲜,很少。故译为: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4)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根据爱莲说的主旨和内容可作对如下: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答案:(1)B(2)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类;生枝蔓或长枝蔓;应当(3)刚开始非常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4)周敦颐借莲花言高洁之志(或:周敦颐托莲花抒坚贞之气)【点评】“然”的解释:然瓶未见满(可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样子)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0 分)分)14(10 分)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完成各题。一个

45、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

46、定会格外喜欢你的。”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他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眼里涌出了两行甜甜的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

47、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内容。(2 分)(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一段中的句子“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提示:可从修辞手法,内容或结构入手)(2 分)(3)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4)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3 分)【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爱心故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塌鼻子男孩的作文得到了最高分,受到了老师的表

48、扬;第二部分(46),写塌鼻子男孩在妈妈生日的时候将自己的“好”作文当作礼物送给了妈妈;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小说主旨耐人寻味,一个智力受损的孩子也懂得用真心、真爱去爱妈妈,我们常人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综合本文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智力受损的男孩将自己得了最高分的作文献给了自己的妈妈作为生日礼物。(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答时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

49、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男孩的作文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语言辞藻华美,但是他的作文感情却是如花一般美丽真挚的。内容及结构方面:“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为下文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小男孩美丽的心灵。(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行动(动作)描写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这里的动作描写,是为了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妈妈的欣慰和对孩子的爱。(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

50、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结尾段指出了像文中孩子这样的人,虽然智力受损,但是他有爱心,告诉我们人生哪能多如意,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会充满阳光。答案:(1)一个智力受损的小男孩把老师给他评为优的作文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深受感动的故事。(2)示例:修辞方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小男孩尽管智力受损,但他内心依然美丽的品质。内容及结构方面: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中小男孩将自己的优秀作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妈妈,让妈妈深受感动的情节,突出了小男孩美丽的心灵。(3)细节描写;作用:表现出妈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激动、欣慰的情感,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