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5455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30分)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包民风ch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

2、生活的序幕。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分)(2)给加点字注音:调( )(1分)(3)看拼音写汉字:chn( )朴(1分)(4)画直线的“计”字的意思是( )(A)(1分)A.计谋B.计数C.计划D.计议(5)画波浪线的词语不准确,应换作( )(2分)A.自怨自艾B.埋头苦干C.前仆后继D.诚惶诚恐2.用古诗原句填空。(6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江南)采菊东篱下, 。(陶渊

3、明饮酒)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出自不同诗作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有时能产生新的意境。例如:“独坐幽篁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幽恨几时平”,“吹笛到天明”。请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春夜洛城闻笛中任选一句,与“万里送行舟”配成一个新意境。“ ”,“万里送行舟”。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米豆、小轩同学参与了完成下面几项任务。3.操场上搭设了“美食街”,“街口大门上要挂一副对联,学校特此征集。米豆拟的上联是“创意烹出新味道”,小对了几个下联,你选择的是( )。(3分)A.美食品味好生活B.美食唤来好生活C.美食生活真美好D.美食生活重常规4.“美食街”是搭建了一

4、些小屋,你们打算代表班级承包一间,经营自己创制的鲜果饮品。就小屋的取名你们进行讨论。(3分)米豆:我觉得应该叫“果言果语”,给人一种很文艺的感觉。小轩:不行不行,你这个人总是喜欢文艺范儿,干什么事都不忘,上次朗诵会也是这样。你: 5.隔壁班的“小屋”打算经营冰食品,小轩取了一张他们的菜单,你看了以后,谈了自己对本班小屋主打果饮的设计(名称和制作方法),也谈了对菜单版面的设计。(6分)(1)设计主打果饮: (2)设计菜单版面: 6.美食节要开展班级创意美食评比,你们协助设计评选表。米豆拿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你补充了其中空缺的评选项目。(4分)创意美食评选表班级: 美食类别:评选项目评选星级创意美

5、食的名称 总体评价 备注:根据品尝的印象,填涂星号,五颗星为最高。 二(40分)阅读,寻味。小组交流会上,你和米豆、小轩围绕几份读物各抒己见,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一)文言文阅读(8分)闽有带鱼明谢肇肃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

6、不以登俎(z):意为上不了台面。啖(dn):吃。7.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正确的。(2分)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D.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8.米豆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3分)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9.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思考。(3分)_(二)现代散文阅读(14分)惊叹,由“吁”到“芋”冯杰米豆的批注:“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

7、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这就是它的来历。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生遮雨的草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

8、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芋国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米豆的批注: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10.你学着米豆的批注,给这里的“吁”写了批注。(3分)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技时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

9、风中缓缓摇曳。有串门的人也“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了。11.受米豆的批注的启发,你对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也作了推测。(3分) 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荔浦芋头,是从南方

10、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母亲嫌太贵。“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选自泥花散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12.看到文中汉字与植物的关系时,米豆和你都很兴奋,你们不禁聊了起来。(4分)米豆:真有意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你:(1) 米豆:原来,“芋”的穿戴这么好看啊!还有,带草头的字会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中摇曳的样子。你:你说得真好,

11、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苔”字,它让我仿佛看到(2) 。13.普通的植物一旦入了诗画,就特别有神。米豆觉得文中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芋”很有活力;小轩读到一首古诗,说其中的“芋”也一样。画家和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你说给他俩听。(4分)秋日漫兴清沈瑾学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田角绿擎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版)(三)报纸阅读(10分)小年拿来了同学们正在编写的社区报,你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2020年7月10日C健康生活热点新闻减肥食谱里的“美丽餐”近日,有些健身馆推出名叫“美丽餐

12、”的新一代减肥食谱。该食谱安排减肥者在连续几天的低热量饮食后,可随自己的喜好任意吃一顿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仍旧能保持减肥的良好效果,故名“美丽餐”。这一食谱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使人保持苗条身形,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热捧。“美丽餐”真的这么神奇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宋教授。宋教授解释说:“美丽餐”的推出与“瘦素”有关。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后,会参与多种激素和信号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参与糖、脂肪等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人体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减轻体重。宋教授表示,这种“美丽餐”希望能“欺骗”

13、人体,让人体相信没有能量摄入不足的状况,以继续稳定瘦素水平,保持减肥效果。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只有少量数据显示,正常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暂时提高瘦素水平。(信息源自科技日报图说健康怎样才能减肥物理学上有个公式:E=me2。从这个公式来看,我们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则是从食物里获取一些人体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合成与代谢,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摄入的能量比消耗的多,也就是说吃得多却消耗得少就会长肉。因此想要减肥得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减少能量摄人,二是增大能量消耗。(选自1分钟物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选自唐诗图,丁聪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14、版)小贴士14.看到报上的漫画,大家都笑了。你分别模拟画上两个人物的口吻,展开对话。(4分)胖者: 瘦者: 15.读了热点新闻,米豆说:“如果有人想减肥,只要吃美丽餐,用不着吃减肥药了。”你仔细读了新闻后,否定了她的想法,并作了解释。(3分)16.米豆发现,报上的材料都与减肥有关,但排版有些稀硫。她提议大家都来拟一句关于减肥的“金句”,用以补白。你写了一句。(10-15字之间,3分)(四)名著阅读(8分)12佳肴弗食,不知其旨;好书不品,不知其妙。下面是米豆和小轩所写读后感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另选角度,写出你的读后感提纲。(8分)【米豆的提纲】西游记里猪

15、八戒真逗。他被莲花洞的妖怪吊在梁上时,竟然要他们给自己备办斋饭,还历数了磨菇、竹笋等食材。他虽是个想象中的形象,却和现实中不吃不欢的吃货差不多。作者身边也许就有猪八戒这样的人吧?作者应该是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的。原来,高超的想象力既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也常要有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小轩的提纲】水浒传中李逵和宋江、戴宗在琵琶亭吃酒,李逵用大碗筛酒,戴宗说他:“兄弟好村!”接着,李逵见他二人不喜鱼汤中的鱼,使从他们碗中捞鱼吃。这个“村”字真妙,写尽了李逵的粗俗。 想来,作者喜欢观察和研究人的个性,也喜欢用最简洁的语言作精准的概括。可见,刻画人物的语言的精准,来自对人物个性把握的精准。我

16、想写好人物,就要好好把握人物的个性。【你的提纲】 三(50分)18.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题A:生活处处有趣味,单是食趣就颇多。请以“食趣”为题,写一篇文章。题B:出于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考虑,学校规定,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有一天上午第三节课后,米豆、小轩和你到老师办公室抱本子。老师把桌上的巧克力递给米豆,她刚想接,却缩回了手,说:“谢谢老师,我不吃,不然我们班会被扣分的。”小轩却拿过来,笑着说:“真的很饿,我不客气了!”这个情景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你就此自拟题目,写了一篇文章。要求:从上述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选题A的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A涂黑;选题B的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

17、B涂黑。)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30分)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盛一碗小米粥,调一碟豆瓣酱,剥

18、一只茶叶蛋,来一个三丁包民风chn朴的小村拉开了一天生活的序幕。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漫长的夜晚,面对喷香的食物,人的食欲会油然而生。千百年来,世外桃源、不辞辛劳的乡民们持之以恒地守着一条简单的健康准则认真吃早饭!(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3分)(2)给加点字注音:调( )(1分)(3)看拼音写汉字:chn( )朴(1分)(4)画直线的“计”字的意思是( )(A)(1分)A.计谋B.计数C.计划D.计议(5)画波浪线的词语不准确,应换作( )(2分)A.自怨自艾B.埋头苦干C.前仆后继D.诚惶诚恐【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用正楷字,把作品内容抄写下来即可,这两幅书法作

19、品的内容是“油然而生”“持之以恒”。(2)本题考查字音。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字音。“调一碟豆瓣酱”意思是使豆瓣酱口味、稀稠等特点适合自己的要求,“调”应读作“tio”;(3)本题考查字形。根据词语搭配来确定词语写法。“chn朴”写作“淳朴”;(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根据词语搭配来解释其含义。“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是“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意谓凡事要抓紧时间,早作打算”,计:计划。故选:C。(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根据句子内容和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恰当的词语。根据“不辞辛劳的乡民们”的提示,这里应该用一个和“不辞辛劳”意思相近的词语,埋头苦干意思相近;故选:B。【解答】答案:(1)油然而生 持

20、之以恒(2)tio(3)淳(4)C(5)B【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而且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用古诗原句填空。(6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江南)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出自不同诗作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有时能产生新的意境。例如:“独坐幽篁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幽恨几时平”,“吹笛到天明”。请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春夜洛城闻笛中

21、任选一句,与“万里送行舟”配成一个新意境。“ ”,“万里送行舟”。【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这类题目,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窈窕淑女(注意“窈窕”的书写)莲叶何田田悠然见南山(注意“悠”的书写)长歌怀采薇(注意“薇”的书写)两岸猿声啼不住(或:我寄愁心与明月;此夜曲中闻折柳)【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

22、规避识记误区。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米豆、小轩同学参与了完成下面几项任务。3.操场上搭设了“美食街”,“街口大门上要挂一副对联,学校特此征集。米豆拟的上联是“创意烹出新味道”,小对了几个下联,你选择的是( )。(3分)A.美食品味好生活B.美食唤来好生活C.美食生活真美好D.美食生活重常规【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解答】“创意烹出”是主谓短语,对“美食唤来”较工稳,“新味道”对“好生活”,“道”和“活”符合对联“仄起平收

23、”的原则。故选:B。【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4.“美食街”是搭建了一些小屋,你们打算代表班级承包一间,经营自己创制的鲜果饮品。就小屋的取名你们进行讨论。(3分)米豆:我觉得应该叫“果言果语”,给人一

24、种很文艺的感觉。小轩:不行不行,你这个人总是喜欢文艺范儿,干什么事都不忘,上次朗诵会也是这样。你: 【分析】本题考查情景对话。所谓“情境对话”,就是命题者设置一个语境,要求考生根据提示,为题中虚拟人物代拟话语。根据题干要求,给“小屋”取名,还要针对米豆和小轩的对话内容,恰当、得体地进行表述。【解答】小轩针对“文艺范”和米豆进行争论,既完不成取名的人物,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所以,我们在组织语言时,要把话题集中到取名这一核心任务上来,又要阻止小轩和米豆针对“文艺范”进行争论,可以这样说:“咱们还是讨论小屋的名字吧。我觉得泡泡熊果屋不错,符合我们果饮小屋软萌的特点,肯定吸引人。”答案:示例:咱们

25、还是讨论小屋的名字吧。我觉得“泡泡熊果屋”不错,符合我们果饮“小屋”软萌的特点,肯定吸引人。【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5.隔壁班的“小屋”打算经营冰食品,小轩取了一张他们的菜单,你看了以后,谈了自己对本班小屋主打果饮的设计(名称和制作方法),也谈了对菜单版面的设计。(6分)(1)设计主打果饮: (2)设计菜单版面: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1)本题考查果

26、饮的设计。果饮的设计要围绕和借鉴隔壁班的菜单,先确定原料,然后是制作方法,最后给果饮起一个有文采的名字即可。(2)本题考查菜单版面的设计。菜单版面的设计要充分借鉴隔壁班,按照一定的顺序,交代清楚原材料与重量等即可。【解答】答案:(1)示例:我们主打果饮可以叫蕉椰蜜雪,把香蕉泥和牛奶搅拌成汁,调入蜂蜜,再加上雪一样的椰蓉。(2)示例:菜单正中是“小屋”的名字,上方是饮料名称与原料,下方用不同型号的泡泡熊杯显示大、中、小杯的分量。【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

27、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6.美食节要开展班级创意美食评比,你们协助设计评选表。米豆拿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你补充了其中空缺的评选项目。(4分)创意美食评选表班级: 美食类别:评选项目评选星级创意美食的名称 总体评价 备注:根据品尝的印象,填涂星号,五颗星为最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拟写的项目提出的角度,所拟写的评选项目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针对美食的食材选择、口味、造型设计等方面。【解答】

28、答案:示例:创意美食的食材搭配;创意美食的口味;创意美食的外形设计【点评】语文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实施途径,以活动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面,更要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二(40分)阅读,寻味。小组交流会上,你和米豆、小轩围绕几份读物各抒己见,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一)文言文阅读(8分)闽有带鱼明谢肇肃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

29、。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鲊,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不以登俎(z):意为上不了台面。啖(dn):吃。7.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 )是正确的。(2分)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D.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8.米豆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3分)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9.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

30、思考。(3分)_【分析】译文: 闽地有带鱼,有一丈多长,没有鱼鳞而且有腥味,是众多鱼中最贱的,献给客人上不了台面。然而其中有人把带鱼用油煎了,味道很香。曾经有一个监司,因为公事过了正午回来时,十分饿了,道路旁边闻着香气十分浓烈,问是什么东西,近旁侍候的人回答说是带鱼,立即命令随从去老百姓家去取已经煎好的带鱼带到自己的家里吃,十分称赞好,而且怒斥为什么不拿到市场去卖。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人的喜好像这样变化不定,吴江顾道行先生也喜好闽地所腌的带鱼,遇到闽人就索要,而闽人轻视带鱼的味道,经常没有人答应他。【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停顿的

31、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停顿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立即命令随从去老百姓家去取已经煎好的带鱼带到自己的家里吃。故断句为: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故选:A。(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中重点词有:自是,从此。欲,想。去,离开。置,放。句子翻译为: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

32、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和“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可以看出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答案:(1)A(2)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3)人对事物的嗜好与其贵贱无关。【点评】句子划分停顿:1主谓之间要停顿。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3发语词和句首关联词、语气词之后要停顿。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7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8根据文句内在的

33、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二)现代散文阅读(14分)惊叹,由“吁”到“芋”冯杰米豆的批注:“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这就是它的来历。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生遮雨的草帽。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

34、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芋国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米豆的批注: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大的煮热,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小的也不丢,留下来。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原来母亲要种。10.你学着米豆

35、的批注,给这里的“吁”写了批注。(3分)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技时还要随着培土。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有串门的人也“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据说过去都是“贡品”。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别人告诉我,桂林那边也有卖的。等到从桂林回中原,临上车时,想给母亲买个带回去,却怎么也见不到芋头那毛乎乎的影子

36、了。11.受米豆的批注的启发,你对母亲种荔浦芋头的心理也作了推测。(3分) 后来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见到了这种荔浦芋头,是从南方运来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让母亲尝尝。母亲嫌太贵。“不贵,芋头都是坐火车来的,那么远。”母亲还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种试试吧。她以为还会像过去在集市上买的小芋头呢,一个个都听她的话。来年,荔浦芋头沉默,都没有发芽。(选自泥花散帖,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12.看到文中汉字与植物的关系时,米豆和你都很兴奋,你们不禁聊了起来。(4分)米豆:真有意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你:(1) 米豆:原来,“芋”的穿戴这么好看啊!还有,带草头的字会

37、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中摇曳的样子。你:你说得真好,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苔”字,它让我仿佛看到(2) 。13.普通的植物一旦入了诗画,就特别有神。米豆觉得文中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芋”很有活力;小轩读到一首古诗,说其中的“芋”也一样。画家和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你说给他俩听。(4分)秋日漫兴清沈瑾学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田角绿擎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版)【分析】文章由想象用“芋”字来命名某

38、种植物的来历说起,交代了对“芋”的特殊感情。齐白石画中的“芋”充满乡土情结。小时候母亲买芋、种芋给家人吃,“芋”是家的温馨,更是母爱。长大后,有一次旅行吃到了荔浦芋头,想买给母亲吃,未能如愿。后来的冬天在北中原的小镇菜市场上,买了从南方运来的荔浦芋头,母亲说贵,母亲用刀片削下几块,说留下来种,结果来年荔浦芋头都没有发芽。【解答】(1)本题考查语气助词的作用。要根据语境,判断人物情感,根据情感来理解语气词的意义与读法。芋的风姿有点。串门的人看到母亲种在院子里的芋“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会感到很惊讶,这里“吁”,相当于现在的感叹词“咦”,声音要由低到高,是上扬的,以表达串门的

39、人是惊讶语气。(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要结合人物特点和语言环境来推测人物心理。母亲以前总是把小芋头用来种,这次给母亲买了两个荔浦芋头,母亲嫌贵,她把芋头削下几块,希望来年把芋头种在家里,好让家人不花钱就能经常吃到又大又好的芋头。(3)本题考查补写对话。要根据文章内容和对话情景进行补写。根据米豆的问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和文中“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你可以回答:“芋”是戴一笠草帽,穿着一面大绿叶子出场的样子。根据米豆对“蔓”的生动刻画和“苔”的特点来描写出“苔”的有关画面:(它让我仿佛看到)青苔慢慢爬上台阶,将一

40、片绿色铺染开来的画面。(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运用。根据“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可见齐白石先生用夸张的技法突出“芋”的枝叶肥大、恣意伸展,使人感受到“芋”的蓬勃生机;根据“田角绿擎芋头叶”可知,诗人用“绿”写出了芋叶的颜色和生机,再用“擎”字将芋拟人化,表现出“芋”努力生长的力量。答案:(1)这里的“吁”,相当于现在的感叹词“咦”,声音由低到高,是上扬的,语气是惊讶的。(2)母亲想能像以前种小芋头一样,把远方又大又好的芋头种在家里,不花钱就能让家人经常吃到。(3)“芋”是戴一笠草帽,穿着一面大绿叶子出场的样子。青苔慢慢爬

41、上台阶,将一片绿色铺染开来的画面。(4)齐白石先生用夸张的技法突出“芋”的枝叶肥大、恣意伸展,使人感受到“芋”的蓬勃生机;诗人用“绿”写出了芋叶的颜色和生机,再用“擎”字将芋拟人化,表现出“芋”努力生长的力量。【点评】语气助词是助词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三)报纸阅读(10分)小年拿来了同学们正在编写的社区报,你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2020年7月10日C健康生活热点新闻减肥食谱里的“美丽餐”近日,有些健身馆推出名叫“美丽餐”的新一代减肥食谱。该食谱安排减肥者在连续几天的低热量饮食后,可随自己的喜好任意吃一顿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仍旧能保持减肥的良好效果,故名“美丽餐”。这一食谱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使人保持苗条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