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540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湖南省娄底市年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娄底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阔绰(chu) 荣膺(yng) 歇斯底里 妇儒皆知B. 炽热(zh) 篡改(cun) 刨根问底 言不及义C. 亢奋(kng) 佃农(din) 李代桃疆 抽丝剥茧D. 睥睨(p) 濒临(bn) 雕梁画栋 张目结舌【答案】D【解析】【详解】A. 妇儒皆知妇孺皆知;B.炽热(zh)ch;C.李代桃疆李代桃僵;故选D。2. 下列各句中,加粗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共进,战胜疫情。B. 园博农庄地处娄底大道南

2、侧,占地宽阔,每逢周末,生意兴隆,门可罗雀,今日亲临,果然不假。C. 奶奶常居乡下,善养生之道,虽已年届八十,仍然精神抖擞,血气方刚,步履矫健,干起活来毫不费力。D. 1921年,在上海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一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宣言震耳欲聋,震醒了麻木的国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独善其身:意思是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与“生意兴隆”相矛盾,与语境不符。C.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年届八十的奶奶”不是年经人,适用对象错误。D.震

3、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不能用来陈述“宣言”,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故选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B.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C. 6月1日,国家新推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不再发生。D. “五一”假期,邮政快递业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高位有序运行的良好态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重复累赘,可去掉“目前”;B.语序不当,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C.否定词语滥用,可去掉“不”;故选D

4、。4.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格列佛游记的童话色彩只是它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作者写这部小说意在讽刺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现实。B. 小说集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D.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B.小说集朝花夕拾是

5、散文集,不是“小说集”;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是“俄罗斯作家”;D.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爱情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所以选项中“讲述了作者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B. 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它一般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账本、日记等。C.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

6、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D. 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引用内容中的句号应该去掉;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可去掉“省略号”;C.句子中的“:”号应该改为“,”号;故选D。6. 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通感)B.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排比)C. 哪一种办法更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

7、,后面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反问)D. 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际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比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B.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C.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D.“仿佛看到”是想象,不是比喻;故选A。7. 填空。(1)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表达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4)使至塞上中,“_,_”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答案

8、】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汗青、畔、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8. 你见过篆刻印章(篆刻是将篆书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吗?下列三枚印章的文字,内容为“大雅”的是 _【答案】【解析】【分析】【详解】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尖笔,收笔“悬针”较多。篆刻是将篆书和镌刻

9、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基于我们对篆书的了解情况,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印章内容为“长寿”。印章内容为“大雅”。印章左边的字明显是“空”,故选。9. 口语交际。青年画家拜访老画家,诉苦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假如你是老画家,该如何应对为好?【答案】示例: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说话。根据青年画家的问话,既要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又要含蓄委婉。青年画家急功近利,却执迷不悟,老画家可以这样说:请倒过来试试吧,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意思是说,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绘画构思与设计

10、,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不应该只注重画的数量,不注重质量,粗制滥造。10. 图1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排名,请按要求作答。(1)简述图1反映的近视情况。(2)参阅图2所列视力危害因素,请向青少年朋友提三点预防近视的建议。【答案】(1)示例: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2)示例: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使用平板等电子产品;饮食合理,营养均衡。【解析】【分析】【详解】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

11、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1)图1是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从数据看,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占到53.6%;且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近视率呈递增趋势。据此概括即可。(2)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从图表看,主要有手机、缺少运动、不正规配镜、平板、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包含习惯几个方面。从以上因素中选择三个方面,提出预防近视的建议即可。二、阅读(60分)文言类。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12、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13、谓失其本心。1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得之/则生B. 呼尔/而与之C. 行道之人/弗受D. 此之谓失/其本心1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B. 死亦我所恶 (讨厌,憎恨)C. 所欲有甚于生者 (在)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1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 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 选文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

14、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观点。D. 选文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14.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5. 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答案】11. D 12. B 13. B 14. 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丧失罢了。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5. “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

15、”,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本心)。【解析】【分析】【11题详解】考查朗读节奏划分。D。“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正确句读是:此之谓/失其本心。故选D。【12题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乡:同“向”,先前、从前,不是“乡邻”;C.于:介词,比,不是“在”;D.得:同“德”,感激,不是“获得”;故选B。【13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孟子是战国时期人,不是“春秋时期”;C.不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而是从“正面举

16、例”;D.“为宫室之美”的意思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宫室之美”不是指国家方面;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这)、心(思想)、丧(丧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万钟(指高位厚禄)、辩(同辨)、于(对)、何加(什么益处)”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5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与

17、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本文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是因为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了。因此,从这个意义说,人只有拥有“义”,就能做到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有“义”,这样也就能够守住人的“本心”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点睛】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

18、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

19、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

20、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古诗类。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注】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日初鎔: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起龙:使龙腾起而行雨。16.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7. 简析本诗“登高”这一特点。【答案】16. 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 17. 本诗是年仅26岁的谭嗣同登上南岳主峰祝融峰,写下的恢宏阔大的诗篇。诗人登临高峰

21、、一览天下,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心情舒畅。表现了诗人年轻活力,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的志向。【解析】【分析】【16题详解】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的意思是:大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边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作答时要抓住“大地”“星星”“天空”“太阳”几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主题的理解。光绪21年秋天,年仅26岁的谭嗣同登上南

22、岳主峰祝融峰,写下的恢宏阔大的诗篇。“身高殊不觉”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觉累,二是不觉高不可攀,可见诗人年轻有活力,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四顾乃无峰”,以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写出了登高使作者涤荡心胸,使之开豁;“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诗人登临高峰、一览天下,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心情舒畅。仿佛地面都已下沉,众星也尽在脚下;日出时分,光耀夺目。尾联则以夸张的手法将洞庭湖比作“半勺水”,足见诗人气概之宏大,又说湖中之龙即将飞腾升空,抒写了诗人远大的志向。据此概括作答。说明类。【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

23、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其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按照此前公布的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材料二】2021年4月20日19时51分许,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2021年

24、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天宫二号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材料三】2021年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

25、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材料四】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18. 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2010年9月中国空间站工程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B. 天

26、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启空间站时代。C.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精准对接,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D. 未来在“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19. 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天舟一号与天舟二号任务有何异同。阅读材料一、材料四,进入“空间站时代”后,航天员将迎来哪些任务与挑战?【答案】18. B 19. 同:天舟一号、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异:天舟二号精准对接于

27、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等。任务: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挑战: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B.有误,原文为“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并非“已经开启空间站时代”,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材料二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材料三中,“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

28、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这是天舟一号与天舟二号任务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即可。进入“空间站时代”后,航天员将迎来的任务在材料一中,即: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航天员将迎来的挑战,在材料四中: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本题作答,从相应的文本中筛选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即可。议论类。和青年学子谈读书叶朗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当

29、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提倡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不可能起到这种作用。当然,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我们也反对解构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

30、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小说中最杰出的一位人物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所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一个人读的书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会

31、很深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楚书中每句话的意思,这有时也不容易。读通,就是要融会贯通,把握它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赞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

32、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精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同时,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原创性、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原创性,就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和探索中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原创性、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2021年5月6日光明日报11版,有删改)20.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1. 选文段为什么要提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里的人物?22. 下列链接材料,作为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明理由。【链接材料】俄罗斯电影大师塔可夫

33、斯基曾说,他小时候读战争与和平,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以强烈的嫌恶感”。【答案】20. 示例:应多读经典的和大师的著作。 21. 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说服力地论证了本段“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的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22. 作为第段论据最恰当。理由:链接材料论证了经典著作对人的品位的积极影响,与第段分论点一致,并且与该段中“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该段

34、论点更具说服力。【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掌握。中心论点是集中、概括地表明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的判断语句,通常位于文章首尾,有时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没有明确语句,需要自己概括。本文可由第段“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概括论点为:应多读经典的和大师的著作。【21题详解】本题考查举例论证作用。段落中举例子或讲道理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第段“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叙述拉赫美托夫的事例,是举例论证,具体且有说服力。由“正因为他读的是经典著作

35、,所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可见,其直接作用是论证本段分论点“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进而证明中心论点。【22题详解】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对应。由“他小时候读战争与和平,之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他的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可见,链接材料论证的是经典著作对人的品位的积极影响。这与第段“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位提上去”的分论点一致;链接材料还与“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让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也会慢慢降低”的内容形成正反对

36、比论证,将链接材料中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样经典著作的效果与老读三四流的著作进行对比,使该段论点更具说服力。叙事类。老周尚书华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嘛,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我哪会?就是瞎鼓捣

37、。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在身上谁也抢不走。”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

38、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打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那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我那手艺很吃香呐!”我笑着答道:“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那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听他的语气有

39、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按理说,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

40、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活干完后,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2021年5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23. 解释选文段加点词语的含义。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24. 品析段划线句子。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25. 选文结尾段写到“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试分析老周的“幸福感”源自什么。

41、26. 简析选文中老周的形象特点。【答案】23. “利索”本义是利落,文中指老周修好了厨房棚顶。 24. 这一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老周听到“我”要给他八十元钱时震惊、疑惑的心情,表现出老周朴实的性格特点。 25. 老周的“幸福感”源自:对自己手艺的自信;正直、朴实的品质;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劳动不辍,服务于民;赶上好时代,有社保,衣食无忧;有学习、进取精神,聪明,手艺好;生意好,生活充实。 26. 自尊自信,由老周不像别的维修师傅急着推介自己,说自己“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等内容可见;正直朴实,由维修水管后只收五十元,“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等内容

42、可见;热心体贴,由老周送“我”名片,让“我”不必再跑市场可见;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由“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可见;聪明,手巧,由“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等内容可见。【解析】【分析】【23题详解】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利索”的本义是利落,指言语、动作灵活敏捷,不拖泥带水。结合下文内容“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

43、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可知,在文中“利索”是指老周修好了厨房棚顶。据此理解作答。【24题详解】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发愣”“瞪大眼睛”写老周的神态,“多少?八十?”写老周此时的语言,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周听到“我”要给他八十元钱时震惊的神情和疑惑的心理,表现了老周厚道朴实的性格特点。【25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可结合文章中“那神情给我的

44、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可以享清福了”“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等内容,可以看出,老周的自信、正直、朴实让他感到幸福;老周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劳动不辍,服务于民让他感到幸福;老周有社保,够吃够喝,可以享清福了让他感到幸福满足;老周学习了多种的技术且手

45、艺好,使得生意好,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让他感到幸福。据此概括作答。【26题详解】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从文章叙写老周不像其他维修师傅那样急于推介自己,可见他是一个自信自尊之人;从维修不肯多收顾主的钱来看,他是一个厚道朴实之人;从老周送“我”名片,让“我”不必再跑市场,可见他是一个热心、为他人着想的人;从“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可以看出,老周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从老周学习了多种技能且说“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可见其是一个聪明、

46、心灵手巧、有进取心的人。据此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答。三、写作(60分)27. 按要求作文。站在2021年,我们可以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无数共产党人沿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站在2049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百年的特殊时刻,那时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你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向祖国庆祝建国百年?请以“2049年的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答案】例文2049年的我2049年的某月某日,用空间切换技术给我的孩子送去他忘带的作业后,我出门上班。虽然可以用空间切换技术直接闪到单位,但我仍旧喜欢步行去上班。现在的人们崇尚慢生活,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所省下来的时间就用作来回步行的时间是完全合理的。在绿茵道上走着,高大的树木连成片,遮住阳光,使人感到分外阴凉和舒适。偶尔也有几缕金色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在地上,投射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如金蝶似的光斑。风吹过,奏响了沙沙的树叶大合唱。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了十分钟。在一个拐弯处,我碰见了清洁工小王:“小王,你早啊!”小王有礼貌地笑着说:“早啊,这么早就来上班了。”这样的对话于我们而言是很正常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