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3126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立销售网络 B.腐熟农家肥 C.架设电线 D.清理池塘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士壤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D.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4、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

2、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 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玻璃棒的作用B.化学与人体健康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缺乏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蔬松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能源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原理相同合金与纯金属硬度相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石油是可再生的能源6、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的化学式为C2H6O B.乙和丙都属于氧化

3、物C.乙是最常用的溶剂 D.该反应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Z丙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A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BCO2(CO)适量氧气C盐酸(硫酸适量Ba(NO3)2溶液DNaCl (

4、NaOH)适量稀硫酸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10、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0% D.78%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11、(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五种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A.活性炭 B.

5、糖类 C.氧气 D.硝酸钾 E.二氧化碳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_;(2)大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_;(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4)常用于灭火的是_;(5)能除去水中有臭味的物质是_。12、(4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填字母序号);(3)D的粒子符号为_;(4)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13、(4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B中,仪器X的名称为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则选取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填“m”或“n”)端导管口通入

6、;(4)利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任写一种)。14、(5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目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BC的反应类型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2)若A、B、C均为碱,且C为蓝色沉淀,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

7、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的化学式为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 共7分)15、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8、,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_(填“成立”或“不成立”)取实验步骤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写出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讨论交流碳酸氢钠的俗名叫_。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_。拓展应用同学们回忆超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

9、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_(填字母序号)。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与老师一起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铝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2O=2NaAlO2+3H2。现取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50g例入烧杯中,再向其中放入足量打磨好的铝片,生成气体质量与加入铝片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纳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木题共20分)1-5:BDDAA 6-10:BCACB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18分)11

10、、(1)C (2)B (3)D (4)E (5)A12、(1)79.90或79.9 (2)E (3)Na+ (4)NaBr13、(1)长颈漏斗(2)B (3)n (4)H2或O2(其他合理答案即可)14、(1)CO2不一定(2)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没有配平或设标沉淀符号共计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3)H2O三、实验探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本题共7分)15、提出猜想Na2CO3和NaHCO3(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设计实验不成立得出结论NaHCO3+HCl=NaCl+H2O+CO2(没有配平或没标气体符号共计扣1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讨论交流小苏打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或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拓展原用A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16、(1)0.6(写成0.6g也给分) 1分(2)解:设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的质量为x 0.5分2A1+2NOH+2H2O=2NaAlO3+3H2. 1分 80 6 x 0.6g 80:6=x:0.6g x=8g 1分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g/50g)100%=16% 1分答: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最分数为16% 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