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間交互作用競爭兩物種間爭奪所需資源合作兩物種間經由交互作用而獲得利益中立兩物種共存不互相影響第1页第1页競爭互相克制性(干擾性)-例:珊瑚資源利用性(壓榨性)-例:潮間帶貝類片面受害性 寄生性-例:寄生蜂第2页第2页合作片利共生-例:隱魚與海參 原始合作性-例:寄居蟹與海葵互利共生性-例:地衣第3页第3页第4页第4页生態平衡概念生態平衡就是指生態系統各組成部分內部或互相之間,在長期發展演化過程中,透過相互制約、轉化、補償、交換及適應而建立起來一種互相協調動態平衡關係。達到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相應地也就達到了相對穩定階段,這種生態系統生物量相對最大,生產力也最高,因而自我調節能力也就更強一些。第
2、5页第5页生態平衡環境與生態之間平衡 生物界內部平衡 食物鏈平衡 生態平衡示意圖第6页第6页空間生態平衡生態平衡全球平衡 局部平衡 第7页第7页一個生態系統調節能力是有程度。外力影響超出這個程度,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結構上變化,比如一些物種種群規模發生劇烈變化,另一些物種則也许消失,也也许產生新物種。但變化總結果往往是不利,它削弱了生態系統調節能力。這種超程度影響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是長遠性,生態系統重新回到和原來相當狀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甚至造成不可逆轉改變,這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生態平衡改變第8页第8页生態平衡結構影響生態系統結構越複雜,物質迴圈途徑越多,其調節能力
3、,或者抵抗外力影響能力,就越強。反之,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維持平衡能力就越弱。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即它各項指標,都不是固定在某一水平,而是在某個範圍內來回變化。當生態系統某個要素出現功能異常時,其產生影響就會被系統作出調節所抵消。生態系統物質迴圈以多種渠道進行著,假如某一渠道受阻,其它渠道就會發揮補償作用。第9页第9页生態系四大組成要素(1)生產者:植物,它能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養料。(2)消費者: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及雜食性動物。(3)清除者:指一些無脊椎動物,以清除動植物殘體。(4)分解者:指微生物,可分解生物殘體,將物質礦化分解再 循環,回歸大地,被植物再利用。生態系可大可小
4、,大則可視地球為一個地球生態系,小則可至一個水族箱。第10页第10页台灣生態問題人工造林取代天然林對土地傷害高山農業對土地傷害海岸溼地生態系消失山坡地濫用產業東移核能發電迷思經濟發展所帶來汙染外來物種改變原來台灣生態環境我們所未列到生態問題第11页第11页土石流第12页第12页核能發電第13页第13页福壽螺第14页第14页人在生態環境中饰演角色人存在是事實人是生態環境中一部分生物靠本能生存,人類本能創造了科技進步,那麼人類使用科技是否有錯?人該為環境做些什麼?又不該做些什麼?人如何在生態環境中取得平衡?第15页第15页永續發展概念永續發展意義滿足當代之需要,而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發展機會 台灣特色海島型國家台灣政府做了什麼事?民眾能够做什麼事?第16页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