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253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3_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80CCS B 47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1 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raw cocoon production of silkworm variety Jinxiu No.12023- 04 - 10 发布2023- 07 - 10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3/T 25892023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3.1 锦绣 1 号13.2 叠框式小蚕共育13.3 全防干育13.4 半防干育13.5 普通育14 农村饲养基本要求24.1 基本技术要求24.2 主要养蚕设施2

2、5 蚕种催青25.1 催青准备25.2 催青标准25.3 换气调种25.4 蚕种分发25.5 补催青26 收蚁36.1 收蚁准备36.2 收蚁时间36.3 收蚁方法37 小蚕饲养37.1 小蚕饲养标准37.2 小蚕期用叶标准47.3 小蚕饲养技术48 大蚕饲养48.1 大蚕饲养标准48.2 大蚕用叶标准48.3 大蚕饲养技术49 上蔟59.1 上蔟准备59.2 上蔟方法5IDB43/T 258920239.3 蔟中保护610 采茧610.1 采茧时期610.2 采茧方法610.3 鲜茧摊放611 消毒与防病612 生产档案管理6IIDB43/T 2589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

3、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三旭农业有限公司、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艾均文、何行健、薛宏、王明、廖模祥、刘明萱、李丽蓉、贾超华、吴碧波、何小玲、简克均、景艳梅。IIIDB43/T 25892023IVDB43/T 25892023桑蚕品种锦绣 1 号蚕茧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品种锦绣 1 号蚕茧生产的养蚕设施、蚕种催青、收蚁

4、、小蚕饲育、大蚕饲育、上蔟采茧、消毒防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品种锦绣 1 号的蚕茧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3/T 383 桑蚕茧生产技术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锦绣 1 号 Jinxiu No.1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具有斑纹限性与耐桑蚕血液型脓病( Bombyx mori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特点的强健性夏秋蚕新品种 7521K

5、、1501CK、7522K、1504K,经多元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 7521K1501CK7522K1504K,命名为锦绣 1 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编号:农 17 新品种证字第 21 号)3.2叠框式小蚕共育 Combined rearing of young silkworms with stacked tray一种采用可以叠放的塑料(或木质)专用蚕匾饲育小蚕的共育方式。3.3全防干育 Covered and matted rearing with paraffin paper在蚕座上盖、下垫塑料薄膜的桑蚕饲育方法。3.4半防干育 Only-covered rearing with

6、paraffin paper仅在蚕座上面盖塑料薄膜的桑蚕饲育方法。3.5普通育 Common rearing在蚕座上不盖、下不垫塑料薄膜的桑蚕饲育方法。54 农村饲养基本要求4.1 基本技术要求基地推广宜集中催青、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饲养。4.2 主要养蚕设施选择在交通便利、水电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建设能保温保湿、采光通气、清洗消毒的小蚕共育室。选择叠框式小蚕共育,每共育 50 盒小蚕,需配备层高 2.8 m 左右的饲育室不少于 16 m2,配套相应的贮桑室、操作间、消毒池、蚕沙池等。选择在地势高亢、通风透气、地下水位低、水源条件好,邻近桑园,远离污染的地方建设大蚕房(棚),坐北朝南,不当西晒。

7、按每盒蚕种最大饲育面积不少于 34 m2 标准建房,配套相应的贮桑室、调桑室、附属室、消毒池、蚕沙池等。5 蚕种催青5.1 催青准备5.1.1 催青室和催青用具使用前需彻底清洗消毒,药物消毒需在催青前 7 d 完成,并在催青前 3 d 通气排除残留药味。5.1.2 在出库蚕种送达催青室前 2 h 应将催青室温度调控到 22,湿度 7580。蚕种送达催青室后,清理点数、登记、摊铺,同时轻轻摇平散卵蚕种。5.2 催青标准采用两段催青法。出库当天用温度 22,湿度 85保护。其后至戊 3 前温度控制 2425,湿度 7580,每天自然光照;戊 3 起温度控制 25.526,湿度 8085,每天光照

8、18 h,点青(已 4)后全天黑暗。5.3 换气调种每天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调换蚕种位置 2 次,同时进行散卵摇种。结合调种,戊 3 前每天上、下午各换气 1 次,戊 3 起每天上、下午各 2 次,每次 10 min15 min; 注意防止温度激变。5.4 蚕种分发蚕卵胚子发育到点青(己 4)后,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适时分发蚕种。发种前 2 h3 h 将蚕种保护温度逐渐调至自然温度。宜早、晚领种,领种途中,用干净、柔软、湿润、对蚕卵无害的黑色棉布覆盖蚕种容器;避免阳光 直射、高温雨淋,接触不良气体;注意换气,保持空气新鲜。5.5 补催青催青蚕种进入共育室前,共育室温度升至 22,湿度保持 80

9、85。蚕种进入后温度逐渐调至25.526,保持湿度 8590。将卵倒出平铺在垫有白纸的蚕匾里,每盒蚕种铺成面积 30 cm40 cm,用黑布遮光,关闭门窗,保持室内黑暗,到第 2 d 或第 3 d 早晨收蚁。平铺散卵蚕种时也可装入收蚁袋中,将收蚁袋绵纸面朝下平铺在蚕匾中黑暗。6 收蚁6.1 收蚁准备6.1.1 共育前要对共育室、小蚕共育用具及周围环境药物消毒 2 次。领种前 3 d 完成第 2 次消毒,并注意通气。6.1.2 收蚁当日早晨采好收蚁用叶,每盒蚕种采叶 0.3 kg,选出采回桑叶中的虫口叶等不良叶,擦拭桑叶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切成 0.5 cm2 桑叶待用。蚕室温度调节至 2526,

10、湿度 8085。6.2 收蚁时间收蚁当日早晨 5 时6 时,揭去蚕卵上的遮光物或将收蚁袋绵纸面朝上开灯感光。23h 后开始收蚁。6.3 收蚁方法6.3.1 网收法在摊开的卵面盖上双层尼龙网进行感光,卵面四周撒上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进行围座,以防蚁蚕逸散。收蚁时,撒上小方块桑叶,经 15 min20 min 蚁蚕爬上桑叶后,把上层网提到垫好白纸的空匾中, 进行定座消毒给桑。如还有少量蚁蚕未爬上上层网,可切小条叶吸引蚁蚕。当天未孵化的蚕卵继续进行黑暗保护,待第 2 d 再收蚁。6.3.2 袋收法在收蚁袋绵纸面撒上条叶,约 20 min30 min 后去掉桑叶,将绵纸四周揭开翻过来,放到另一只蚕匾上,

11、给喂方块叶,其余步骤同 6.3.1。7 小蚕饲养7.1 技术要求收蚁结束后,小蚕饲养技术要求按表 1 要求进行。表 1小蚕饲养技术技术要求龄别1 龄2 龄3 龄饲育温湿度食桑中温度()272827282627干湿差()0.510.5111.5眠中温度()262725.526.52526干湿差()11.511.51.52饲育形式全防干全防干半防干每天给桑回数(次)333切叶大小(cm)0.52.01.53.5三角叶除沙次数不除沙起除 1 次起除 1 次蚕体消毒收蚁时饷食、加眠网时饷食、加眠网时蚕座面积(m2/10g 蚁蚕)0.92.04.87.2 桑叶质量小蚕期用叶要求新鲜,含水率在 80左右。

12、采叶以叶色为主要依据,叶位作参考。夏秋期收蚁当天用叶适熟偏嫩叶,叶色嫩绿带黄。1 龄叶色嫩绿,第 34 叶;2 龄叶色转浓绿,第 56 叶;3 龄叶色浓绿,第 69 叶。7.3 注意事项7.3.1 早、晚采叶,防止挤压、发热、凋萎和污染,贮藏时间控制在 24 h 内。7.3.2 小蚕期各龄按标准用叶,收蚁、饷食桑叶适熟偏嫩,叶质均匀。7.3.3 每次给桑前 20 min 左右揭开覆盖在蚕匾上的塑料薄膜进行换气。7.3.4 提前扩座,每天上午给桑前扩座至当天最大蚕座面积,每次给桑前应仔细匀座,给桑均匀。7.3.5 有 95以上蚕就眠时,撒新鲜石灰粉止桑;有约 98蚕已蜕皮,头胸抬起求食时为饷食适

13、期, 饷食前应用蚕体蚕座消毒剂消毒。7.3.6 各龄眠中保护,揭去薄膜,温度降低 1.0左右,干湿差增加 0.5,但见起蚕后适当补湿。避免强光、风吹和振动。8 大蚕饲养8.1 技术要求大蚕饲养技术要求按表 2 要求进行。表 2 大蚕饲养技术要求龄别4 龄5 龄饲育温湿度食桑中温度()25262425干湿差()2.5334眠中温度()2425干湿差()34饲育形式普通育普通育每天给桑回数(次)33桑叶大小片叶(见眠后粗切叶)片叶(芽叶)除沙次数起除 1 次起除 1 次蚕体消毒饷食、盛食、加眠网各 1 次每天早上给桑前 1 次蚕座面积(m2/10g 蚁蚕)1634注 备此为蚕台育、地面育的饲育标准

14、,蚕匾育应每天除沙 1 次。可实行条桑育,蚕座面积可相应减少约 30。8.2 桑叶质量大蚕夏秋用叶要求成熟,叶色浓绿。秋季采叶一般为 6 叶位以下,忌采老黄叶、泥水叶等。8.3 注意事项8.3.1 大蚕用桑量多,宜早晚采叶,松装快运,散热贮藏,保持桑叶新鲜。8.3.2 及时分匾扩座,在盛食期前达到该龄最大面积。匀座给桑,做到良桑饱食。8.3.3 大蚕眠性慢,当发现有少量眠蚕时,减少给桑量,给桑时在蚕座内稀撒切叶,4 龄见眠约 20 h,有少量青蚕时,提出青蚕分开饲养。有约 98蚕已蜕皮,头胸抬起求食时饷食。8.3.4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闷热多湿天气应多回薄饲,降温排湿;高温干燥天气应多回薄饲,

15、降温补湿。8.3.5 相对于蚕匾育,蚕台育可少除沙,地面育可不除沙,但每天应用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8.3.6 加强细菌病等蚕病防治,忌喂蒸热叶、发酵叶、霉变叶和污染叶等,可隔天添食防细菌病药剂。9 上蔟9.1 上蔟准备9.1.1 分批调整4 眠前提青分批、分批饷食、分批饲养,促使老熟齐整。老熟前适当平整蚕座,调整蚕头密度。9.1.2 蔟室环境蔟室要求便于补温排湿、通风换气、光线均匀。9.1.3 蔟具锦绣 1 号易结双宫茧,应适时稀上。每盒蚕种需 162 或 156 孔方格蔟 190200 片,或 1416 峰的塑料折蔟 4550 片。9.1.4 添食蜕皮激素当蚕座见 5熟蚕时,

16、按每盒蚕种用 3.0 ml 蜕皮激素,兑水 2.0 kg,均匀喷洒在片叶上,喷拌 10 15 kg 桑叶后喂蚕,一次吃尽。9.2 上蔟方法以自动上蔟为主,初熟蚕可人工拾取。9.2.1 塑料折蔟上蔟当 80以上的蚕老熟时,即可蚕体蚕座消毒,将预先准备好的塑料折蔟放于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蔟。待 40 min60 min 后,约有 90的熟蚕登上折蔟时,将此折蔟移到另一个蚕匾、蚕台或蔟室, 除去蚕沙,让蚕儿吐丝营茧。蚕台育还可在蚕体蚕座消毒后,加 5 龄蚕网于蚕座,再放折蔟,待蚕座内熟蚕低于 1时,通过向上抬升并固定蚕网,将折蔟吊挂于蚕架上;蚕匾育也可预先在折蔟两端固定横杆,通过横杆向上抬升折 蔟并

17、吊挂于蚕架上。吊挂折蔟后,及时去除蚕沙。9.2.2 方格蔟上蔟夏秋蚕见熟蚕 2030,晚秋蚕见熟蚕 3040,即可将预先准备好的方格蔟摆放于蚕座上。9.2.2.1 搁挂式自动上蔟将方格蔟均匀搁挂在蚕座上方,方格蔟底边距离蚕座 2 cm3 cm,蔟片间隔 9 cm12 cm,熟蚕自行爬上蔟片。9.2.2.2 旋转式自动上蔟将装好方格蔟的回转架两两并排轻放在蚕座上,回转架之间间隔 5 cm8 cm,熟蚕自行爬上回转架。9.2.2.3 拾游清场上蔟 18 h20 h(晚秋 24 h)后进行蔟中检查,拾出未结茧游蚕另行上蔟,病死蚕及时投入消毒缸。同时抬高蔟架,及时去除蚕沙。9.3 蔟中保护上蔟初期温度为 2426,结茧后期温度保持在 24,湿度 6575。保持蔟室光线均匀, 适度开门开窗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震动。10 采茧10.1 采茧时期夏秋期在上蔟后 5 d6 d、晚秋期在 7 d8 d 采茧,蛹皮呈黄褐色为采茧适期。10.2 采茧方法采茧依上蔟先后进行,轻采轻放。先剔除死蚕烂茧,再采薄皮茧、双宫茧,最后采好茧。10.3 鲜茧摊放采下的蚕茧按分类及时薄摊于匾内,以 2 粒3 粒厚为度,避免捂压,到预约售茧时,装框快运。11 消毒与防病参照 DB43/T 383 要求执行。12 生产档案管理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记录,生产档案保留 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