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为例.pdf

上传人:xiaol****an189 文档编号:50210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6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为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3年 第 6期 (总 第 2 8 4 期 ) N u mb e r 6 i n 2 0 1 3 ( T o ta l No 2 8 4 )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预拌混凝土 READY M I XED C0NCRETE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3 0 6 0 2 4 灾后重建项 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 以北川新县城行政 中心项 目为例 赵立 (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 成都 6 1 1 7 3 0 ) 摘要: 介绍 了我国“ 5 1 2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 目的建设背景

2、, 对灾后重建项 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评价体系进行 了研究 , 并 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工程为例 , 具体分析和阐述了灾后重建项 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1 灾后重建 ;绿色混凝土 ;施工技术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1 T U 5 2 8 O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3 5 5 0 ( 2 0 1 3 ) 0 6 0 0 8 4 0 4 Gr e e n c o n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r e c o n s t r u cti o n p r o

3、 j e ct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te m - T h e n e w c o u n t y s e a t o f B e i c h u a n 。 a d mi n i str a t i v e c e n t e r p r o j e ct。 f o r e x a mp l e ZHA0“ ( C h e n g d u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Ch e n g d u 6 1 1 7 3 0 C h i n a ) A b

4、s t r a c t : I t i n t r o d u c e d o B r c o u n t r y“ 5 1 2 ” We n c hna n e a r t h q u a k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c o nst r u c t i o n b a c k g r o u n d p o s t - d i s a s t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o f g r e e n c o n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i

5、 o n t e c hno l o g y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w a s s t u d i e d , a n d t h e n e w t o wn o f B e i c h u a n C o u n ty A d mi n i s tr i o n C e n t e r p r o j e c t a S a l l e x a mp l e a d e t a i l e d ana l y s i s and e x p o und s the p o s t - d i s a s t e r r e c o n s t r

6、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g r e e n c o n c r e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l o g y e v a l u i o n s y s t e m r e s e a r c h K e y wor d s :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g r e e n c o n c r e t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n o l o gy ; e v a l ua t i o n s y s t e m 1 建设背景 “ 5

7、1 2 ” 汶川特大地震 给四川省龙 门山沿线 的汶川 县 、 都江堰市、 : I t J l l 县、 青川县等地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 大损失 , 近 1 0 万人死亡 , 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 而在灾后重建施工中, 混凝土施工是关键。 混凝土不仅 要具备施工性和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高性能, 还要求具备 维护生态的特性, 因此绿色混凝土施工就成了灾后重建施 工中的最关键所在之一 。 2 绿 色混凝 土施 工技 术评 价体 系的研 究 2 1 绿 色混凝 土施 工技 术的研 究 1 9 9 7 年 , 我国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先驱与奠基人吴中伟 院士首次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

8、向。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 , 目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征是 更多地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掺合料, 控制和减少水泥熟 料的用量 ; 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 , 提高耐久性 , 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以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 大力 发展掺工业废渣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使混凝土这种最大 宗人造材料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材料, 将会极大地减少 矿物资源、 能源的消耗环境负荷。 收稿 日期 :2 0 1 2 1 2 1 6 8 4 2 2 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评价体 系的构建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灾后重建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 技术评价体系 ,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 笔者根据国内外 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

9、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调研 和工程实例( 调研对象: 设计院、 施工单位、 混凝土材料厂 家、 政府相关的管理机构、 监理公司、 房地产开发商、 项 目 管理公司、 专业业主等) 、 咨询专家( 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 筑科学研究院、 高校 、 施工企业 、 混凝土材料厂家等从事 混凝土研究的专家等 ) 方式 , 通过统计学的计算方法, 建 立的一 套灾后重建项 目绿色混 凝土施工 技术评 价体 系 , 具体见 表 1 。 3 工程 实例分析 : 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为例 3 1工 程概 况 : l l J l l 新县城行政中心为: l l ) i l 新县城县委、 县政府、 县人 大

10、、 县政协办公楼( 由 5 栋办公楼、 l 栋食堂及 1 个人防地 下室组成) , 由香港华艺设计顾问( J J l I ) 有限公司设计, 总建 筑面积 1 9 8 1 4 3 1 mz , 地上三至四层, 建筑高度均 2 2 2 6 5 m, 框架结构,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地震第二组 , 建筑 结构耐久年限 5 0年,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一、 二 级 , 防水等级一级, 人防地下室停车位为 2 9 个。 设计使用 表 2 北川新县城行政 中心项目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表 坍落度 和易性 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 拆摸后外观质量 初凝 时间、 终凝时间 最小水泥用量、 最大氯离子

11、含量、 最大碱含量 水 泥 原材料 工业废 掺合料 外加剂 技术方案 混凝土配合 比的确定 混凝土性能试验 工程应用状况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入模温度 掺入缓凝型的外加剂 对混凝土表面加强养护 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浇筑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合理 混凝土配合 比具有针对性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发生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和坍落度损失试验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 混凝土可泵性试验 内外温差、 表面与大气温差 实体混凝土强度 建筑物使用寿命 O 2 O 1 0 1 8 6 - 2 0 0 O O 2 2 O O O O D D 5 5 5 5 3 5 5 5 1 1 3 2 2 4 8 6 :2 :2

12、 如 加柏如 步伐, 为我国“ 十二五” 的宏伟计划和建设蓝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 1 】刘斌夫 汶川大地震灾后城乡再造、 生态复建与资源移民 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 z 经济要参, 特稿 2 12 周雪梅A P A愿意为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援 助美国规划协会( A P A ) 主任J e ff r e y L S o u l e 访谈【 J 】 北京规 划建设 , 2 0 0 8 ( 4 ) 【 3 祁祖斌, 高淑芳 四川省阿坝州受灾地区灾后重建若干问题探 讨 J 1 会计之友, 2 0 0 8 ( 3 3 ) 4 】王越 灾后重建基础设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D 1 天津 :

13、 天 津大学 , 2 0 1 0 【 5 5顾滔绿色高性能外加剂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J 】 江苏 建筑 , 2 0 0 5 ( 3 ) 6 6 彭善民 政府主导型社会工作 N P O与灾后重建以上海 L非 营利组织为例 J 1 社会科学, 2 0 0 9 ( 2 ) 7 】蔡志海, 沈洋 N G O参与社会治理: 适应、 困境和出咯一以 L 组织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 J 1 _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上接第 8 0页 科学版, 2 0 1 1 , 3 3 ( 3 ) 【 8 】 沈洋 N G O与灾后重建以香港乐施会参与四川地震灾区贫 困村恢复重建为例【 D 华中师范大学,

14、2 0 1 0 【 9 9 钱宁 灾后重建中的矛盾和冲突及其化解f J 1 中国减灾, 2 0 1 0 ( 1 O ) 【 1 O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沈阳建筑大学 新农村 建设实用技术【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1 1 【 l 1 】 张佳 灾后成都农村住房多样性建设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 2 0 1 1 【 1 2 1J 娟红 , 宋少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与工程应用【 M 】 匕 京: 中国电力出版 社, 2 0 1 1 【 1 3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 深圳) 有限公司 匕 J _ I 新县城行政中心施工 图 Z J 2 0 1

15、0 作者简介: 赵立( 1 9 7 7 一 ) , 男, 硕士, 研究方向: 工程项目管理和绿 色建筑。 联 系地址 : 联系电话 : 1 号 成都工业学院( 6 1 1 7 3 0 ) 表 3 H P C强度和配合比 骨料的体积为 0 6 5 m3 。 故式 ( 9 ) 也可写成 : +翌+塑+盟=0 3 5 ( 1 0 ) P w Pc PF p ms+m=0 6 5 ( 1 1 ) p G p G 式中 : m w , m 。 , m , m , m 。 , 毗 水 、 水泥、 粉煤灰 、 硅灰 、 砂 、 石子的质量 ; ,P c , P F , P , P , 水、 水泥、 粉煤灰

16、、 硅灰 、 砂 、 石 子的表观密度 。 3 4 外加剂( 减水剂) 用量的确定 对于减水剂的掺加 , 有 以下的关 系式 : ( + A t ) 3 6 7 ) 式中: 减水剂掺量; 用水量 , k g ; 。 坍落度 7 - 9 c m基 准混凝土用水量 , 。 。与石子最大粒径有关, 取值如表 4 所示。 表 4 基准混凝土用水量 材料 P O 5 2 5 级水泥和西卡减水剂 , 通过试验测试得出 , 当 s L = 1 0 1 2 c m时 , O 0 4 ; 当 s t = 1 3 - 1 5 c m时 , A - 0 0 5 ; 当 s 1 6 1 8 c m 时, A = -

17、0 0 6 。 综合上述, 配制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 先选定矿物掺 合料的种类与掺量, 接着根据式( 6 ) ( 8 ) 、 ( 1 0 ) ( 1 2 ) 式可求解 出各原材料用量, 从而获得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 参考文献 : 1 潘忠仁 , 宋易莉, 李晔 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 吉林交通科 技 , 2 0 0 4 ( 2 ) 2 】2 刘洋, 程伟刚 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J 黑龙江科技 信息, 2 0 1 0 ( 4 ) 3 】3 汪强浅谈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叨中国水运 : 学术版 , 2 0 0 7 ( 3 ) 4 戴会生, 王博, 田大萍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

18、验研究 J 山东建材, 2 0 0 8 ( 1 ) 5 】 孟祥丽, 赵桂霞, 曲殿义, 等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浅析 J 北 方交通 , 2 0 0 6 ( 6 ) 【 6 】 徐军, 戴春阳, 张磊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J 】 _山西建筑, 2 o 0 7 ( 2 7 ) 作者简介: 卵为减水剂增量系数 , 是与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坍 联系地址: 落度( ) 相关的 一个经 验系 数。 利用珠三角地区生 产的原 鐾 墨 皇 重 赵学明( 1 9 7 0 一 ) ,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施工技术 管理。 山西省太原市大同路2 6 8 号( 0 3 0 0 0 3 ) 1 3 45 3 11 1 73 8 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