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

上传人:perfe****esky 文档编号:5000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2 卷第 4期 2 0 1 0年 8 月 铁 道 学 报 J OURNAL OF THE CHI NA RAI LWAY S 0CI E TY Vo 1 3 2 No 4 Augu s t 2 01 0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8 3 6 0 ( 2 0 1 0 ) 0 4 0 0 9 6 0 6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 王磊 , 赵艳林 ( 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 院,广西 桂林 5 4 1 O 0 4 ) 摘 要 : 钢筋在恶劣环境 下锈蚀是引发钢筋混凝 土结构破坏 的重要原 因, 本文针对 海洋环境下混 凝土构件在 承 受荷载作 用的同时

2、钢筋发生腐蚀的情 况, 进行模拟试验 , 测试两组不 同条件下碳纤维加 固钢筋混凝土梁在荷载与 环境耦 合作用 下的挠度 、 中和轴高度变化 、 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状态 。在试验数 据的基础上 , 对是 否采用碳纤 维 加固以及采用不 同碳纤维加固方式 的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区别进行探讨 , 并进一步分析碳纤 维加固后构件 的力 学 性能及腐蚀对梁各受力部分的影 响。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 : 适 当提高碳纤维用量及选取 合理的加固方式 可 以有效提 高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指标并能减小构件的长期变形 。 关键词 : 氯离子 ; 钢筋混凝土梁;碳纤维 ; 力学指标 中图分类号:T U3 7 5 1 文

3、献标 志码 : A d o i : 1 0 3 9 6 9 i i s s n 1 0 0 1 8 3 6 0 2 0 1 0 0 4 0 1 8 M e c h a ni c a l Be h a v i o r o f Co r r o d e d Re i n f o r c e d Co n c r e t e Be a m s S t r e ng t h e ne d wi t h Ca r b o n - - f i b e r - r e i n f o r c e d -po l y me r i n M a r i n e Co n d i t i o n s W ANG

4、Le i , ZHA0 Ya n l i n ( De p a r t m e n t o f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Gu i l i n I ns t i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y ,Gu i l i n 5 4 1 0 0 4,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C o r r o s i o n o f s t e e l i n a g g r e s s i v e e n v i r o n me n t s c a u s e s c o n s i d e r a b l e d a ma

5、g e s i n t h e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 RC)s t r u c t u r e Fo r r e a l RC s t r u c t u r e s , c o r r o s i o n o f r e i n f o r c i n g b a r s t a k e s p l a c e wh i l e t h e y b e g i n t o c a r r y l o a d i n ma r i ne c o nd i t i o n s, c or r e s p on d i ng s i m u l

6、 a t e d e x pe r i me n t s a r e c a r r i e d o ut i n t h i s p a pe r The ma i n e x pe r i m e nt p a r a m e t e r s i nc l ud e t h e d e f l e c t i o n,ne ut r a l a x i s,u l t i m a t e be a r i n g c a pa c i t y a n d f a i l u r e m o d e o f t wo di f f e r e n t s e r i e s o f RC b

7、 e a m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wi t h c a r b o n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p o l y me r( CFRP)u n d e r c o mb i n e d a c t i o n o f l o a d a n d e n v i r o nm e nt T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ba s e d o n t he t e s t da t a e m p ha s i z e s d i s t i ng ui s h i ng t he

8、c ha n ge s o f c on c r e t e c omp on e n t s l o a d e d b y CFRP f r om u nl o a d e d a s we l l a s a n y o t he r l o a d e d ma nn e r s Fu r t he r a n a l y s i s i s ma d e o n t h e c h a n g i n g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 c o mp o n e n t

9、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wi t h C FRP a n d t h e c o r r o s i o n i nf l u e n c e on RC be a m s The e x pe r i m e nt a l r e s ul t s a n d t he o r e t i c a l a na l ys i s s ho w t ha t i n c r e a s i ng t h e q u a n t i t y of CFRP a n d c ho o s i ng t he t y pe o f r e a s on a b l e r

10、 e i n f o r c e m e nt ma y e nh a nc e t h e r e l i a bi l i t y i nd e x e s a nd r e du c e t h e de f l e c t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be a m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Ke y wo r ds :c h l or i de;r e i nf o r c e d c o nc r e t e b e a m s ;c a r b o n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pd yme r ;m

11、 e c ha n i c a l i nd e x 碳纤 维加 固混凝 土结构是 近些 年来在 建筑物加 固 领域常见的加固方式 , 以其力学性能优异、 施工方便快 捷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 , 并具有 良好 的发 展 应用前 景 。通 常情况 下被加 固构件 为原 承载力不 足 或受损构件,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加固后的混凝土 收稿日期 :2 0 0 9 0 8 0 3 ;修回 日期 : 2 0 0 9 1 2 2 0 基金项 目:广西科学基金项 目( 桂科基 0 8 3 2 0 1 8 ) ; 广西建筑工程检 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项 目( 桂科 能 0 7 1 0 9 0 0 5

12、1 4 ) 作者简介 :王磊 ( 1 9 7 7 一) , 男 ,山东兖州人 ,副教授 , 博士 。 E- ma i l :t i a n mu7 7 1 6 3 c o m 构件 的力 学性能及 耐久 性性 能 。国外 的 S p a i n h o u r 、 I s a a c AWo o t t o n对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进行分析 和小试件试验口 ; 国内的任慧韬对冻融环境下的碳纤 维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进行研究_ 5 , 张剑等人对 此 问题 也进 行 了有 益探讨 。但是 目前 对荷载 条件下 碳 纤维加固混凝土梁 的耐久性研究开展 的较少 6 。 。本 文通过荷载状态下的模

13、拟试 验, 分析碳纤维加 固后 的 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指标能否达到正常使 用要求 , 并分析在海洋环境下不同的加固方式对其力 学性能 的影 响 。 第 4期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 固钢筋混凝土梁 的力学性能分析 1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 , 其混凝土配合 比为 水 泥 : 砂 : 碎 石 : 水 一1: 0 9 4: 2 5 1: 0 3 7 , 实测立 方体抗压强度为 3 4 6 6 MP a 。梁采用矩形截 面, 宽度 为 1 2 0 mm, 高度为 2 0 0 mm, 长为 1 6 5 0 mm, 保护层 厚度 为 2 5 mm, 共 制作 1 3根 试 件 , 一

14、 次 浇 筑 , 采 用 洒 水养护, 共分为两组 , 其 中 wA 组试 件制作时就进行 碳纤维 加 固 , P B组试 件在 混凝 土梁 出现一 定 锈蚀 以后 再进行 碳纤 维加 固处理 , 目的是 比较 不 同 加 固 时期 对 混凝 土梁 耐久性 的影 响 , 试 验 流程 见 图 1 , 加 固方案 见 图 2 图 3 。为 了在 实验室 条件 下进 行试 验并 达 到预 f a 1 WA 2梁 f c ) W A 4梁 f e ) W A6梁 图 1 试验梁分组及试验流程 图 期 结果 , 试 验采 用 图 4的 方 法利 用 直 流 电源 向钢 筋 方 向迁移氯离子加速混凝土试

15、件 的锈蚀 , 虽然与实际程 有 一定 出入 , 但 作为 对 比性试 验仍 然具有 较 大 的意 义 。 f b 1 WA3梁 侧面结构胶涂 层 横 向碳 纤 维 ( d )WA5梁 图 2 W A 2 W A 7梁 加 固方 案 图 底部一层碳纤维 ( a ) P B 1梁 底部一层碳纤维p c d m_ l p c d m一 2 p c d b _ l p c d b _ 2 ( C ) P B 3梁 底 ( e ) P B 5梁 ( f )WA7梁 ( b ) P B 2梁 横 向碳 纤维 ( d ) P B 4粱 图 3 P B 1 P B 6梁加 固方案 P B 6梁 9 8 铁

16、道 学 报 第 3 2 卷 5 7 5 5 0 0 5 0 0 5 0 0 7 5 图 4 试验方案图( 单位 : m l n ) 1 试验梁 ; 2 荷载分配梁 ; 3 千斤顶; 4 荷载传感器; 5 反力 架: 6 电流表 ; 7 1 0 Q限流电阻: 8 1 2 V直流 电源; 9 钢 筋 连接导线 ; l O 喷 水区; 1 1 不锈钢 电极: l 2 滚动支座 ; 1 3 铰动支 座; 1 4 平衡箱 ; l 5 电阻应变 仪; 1 6 电阻应变仪 : 1 7 仪器平 台; 1 8 百分表 ; l 9 压力承台。 试验 过程 中每 隔 1 0 h向混 凝土 梁 喷洒 5次人 工 海水

17、 ( 间隔 2 0 rai n ) l 8 j 。 本文所 采用 碳纤 维 为 昆仑 牌 F AWQ2 0 0型 , 由冶 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 总站检测中心提供的主要材料参 数见表 1 ; 人工海水主要指标见表 2 。 表 1 碳 纤维 的材料参数 表 2人工海 水主要指标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 1 试 验梁跨 中挠度 分析 由图 5 图 7可见, 所有试验梁在试验过程 中, 其 跨中挠度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 , 这主要 由两 个 原 因造成 的 : 一 方 面 , 混凝 土 梁 在长 期 荷载 作 用 下 , 本 身会发 生徐 变变形 , 但 这 种变 形 会 随着 时 间增 加 而

18、 逐 渐变缓 ; 另 一 方 面 , 当混 凝 土 梁 处 在 氯 离 子 环 境 中 时, 钢筋本身由于不断锈蚀 , 导致其承担拉应力的有效 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 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降低, 在宏观 上表现 为其跨 中挠度 的不断增 大 。不 同 的碳 纤维 加 固 方式对混凝土梁跨 中的变形有显著差别 , 其中以全包 裹 方式加 固 的试 验梁 的跨 中挠 度 最小 , 有 横 向 间 隔包 裹碳 纤维 的试验 梁次 之 , 仅 在底 部 黏贴 碳 纤 维 的试 验 梁效果最差。WA组试验梁在卸掉荷载后均有不同大 小的残余挠度值 , 这些残余挠度 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 因: 一方面是钢筋混凝土

19、梁在经过长期 的荷载作用后 有 不可恢 复 的塑性变 形 ; 另 一方 面 是 当混 凝 土 梁开 裂 后 由于裂缝 处 出现不 可恢 复 的损 伤 , 导致 裂 缝 在卸 载 后 不能完 全闭合 , 特别 是 钢 筋锈 蚀 产 物充 填 的 裂缝 在 卸载后闭合更加 困难 ( 本次试验 中所测残余挠度值均 为荷载卸除 2 4 h 后 的数值) 。由图 6可见, P B组各试 验梁在预腐蚀阶段的挠度都增加较快; 卸载后, 各梁均 存在不可恢复的残余挠度 ; 加 固后 , 再次试验时, 由于 受拉碳纤 维 的作 用 , 各个 试 验 梁挠 度 都 比加 固前有 明 显 的减小 ; 就 两组试验

20、梁来说 , 经碳 纤维加 固后 的试验 梁 的挠 度 明 显 小 于 未 加 固 梁 , 跨 中最 大 挠 度 可 减 少 3 0 6 O , 且 wA 组 明显好 于 P B组 , 说 明在氯 离子 环境下 , “ 防” 的效果要 明显好于“ 补” 。 0 1 5 0 3 0 0 4 5 0 6 0 0 7 5 0 9 0 0 时间 h 图 5 WA1 WA6梁跨 中挠度随时间变化 曲线 一 W A1 ; 一W A2 ;一W A3 A4 ; 一W A5 W A6。 7 6 g 5 4 赵 3 2 1 O 0 1 5 0 3 0 0 4 5 0 6 0 0 7 5 0 9 0 0 时间 l l

21、 图 6 P B I P B 5梁跨 中挠度随时间变化 曲线 一PB1 : 一P B2 ; 一P B3 ; P B 4; 一PB5 。 O 5 l 0 1 5 2 O 2 5 3 O 3 5 时间 ( x l O h ) 图 7 WA7 、 P B 6梁跨 中挠度随时间变化 曲线 2 2试验 梁混凝 土变化 分析 受压区混凝土在长期压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徐变 变形 , 同时钢筋因为锈蚀而不断被削弱, 这些因素的综 合结果会导致混凝土梁中和轴发生一定的移动 , 其受 压区面积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 , 混凝土在受荷的早期徐 变 比较大 , 随着 时间 推移 慢 慢 稳定 下 来 。本 文依 据 混 凝

22、 土梁纯 弯段 正 截 面上 各 个 位 置 的混 凝 土 应 变 的增 减 , 给出其受压区高度的变化规律。P B组试验梁由于 9 8 7 6 5 4 3 2 l O 巡 7 6 5 4 3 2 1 O 越 第 4期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 固钢筋混凝 土梁 的力学性 能分析 9 9 预腐蚀 后存 在较 大 的变 形 和 残余 变 形 , 在第 二 次 加 载 试 验 时 , 各测 点应 变无 法 与原数 据对 应 , 因此未 给 出受 压 区高 度变 化情 况 。 6 5 吕 6 2 5 9 姬 冒5 6 5 3 5 0 O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 ( x l 0 Z h )

23、 图 8 WA1 WA 6受压区高度变化与时间关系 一W Al ; 一 W A2 ; 一 W A3 ; W A4 ; 一W A5 ; 一 W A6。 由图 8可 见 , 所 有 试 验 梁 的受 压 区高 度 在试 验 初 期都出现一个增长趋势 , 这主要是 由于受压区混凝土 在长期压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徐变变形 , 钢筋混凝土梁 受压区混凝土发生徐变后 , 梁的正截面假设依然成立 , 所 以 由此 可 以得 到受 压 区不 断 扩 大 的结 论 , 这与 试 验 现象也是相符的; 随着试验的进一步进行 , 试验梁混凝 土受 压 区高度 出现相 对 稳 定 的阶段 , 其 后 高度 又 不 断 下

24、降, 尤其 以 wA1梁下 降的最早也 最为明显。这是 因为随着腐蚀的加剧 , 混凝土内钢筋严重锈蚀 , 虽然此 时的受压区混凝土的徐变依然在增加 , 但是速度 已经 逐渐变缓 ; 而钢筋的锈蚀 速度 因为纵向裂缝 的出现 以 及混 凝土 内钢 筋 表 面 处 氯 离 子 浓 度 的提 高 而不 断 加 速 , 钢 筋锈蚀 影 响此 时 已经大大 超过 徐变 影 响 , 因此 表 现为受压区高度不断降低 , 面积不断减少 , 在荷载不变 的情况下, 混凝土和钢筋应力越来越大 。从 图中还可 以看出, 加固后的混凝 土梁 的受压区高度要大于未加 固 WA1梁 的 , 同 时 后 期 受压 区 高

25、度 减 小 的 趋 势 较 晚 且缓 得多 , 这 种 情 况 以 WA7梁 最 为 明显 。由 图 9可 见 , WA7梁 的受压 区高度在 混凝 土徐 变 的影 响下不 断 变大 , 但趋势越来越缓 , 达到峰值 的时间约为其它试验 梁的 1 0 1 5倍 , 事后取 出 WA7梁的钢筋发现几乎没 有 被锈 蚀 , 证 明其 长期 承载 力几 乎没 有被 削弱 。 昌 吕 枢 凶 时I ( x 1 0 2 h ) 图 9 WA 7受压 区高度变化与时 间关系 2 3正 截面 受 力分析 碳纤维加 固钢筋混凝 土梁在 长期荷载作用 下, t 时刻其正截面的应力 、 应变分布情况如图 1 0所

26、示 , 其 ( a ) 正截面尺 寸 ( b ) 应变 0 犀 ( I 一 ( c ) 应力 图 1 0 t 时刻正截面的应力、 应变关 系图 力学 平衡方 程 为 l ( ) d e 4 - A 一 A 一 A , 一0 ( 1 ) I ( t ) y d e 4 - A ( z , 一n ) 4 - ( o z ) A 4 - ( 一 z ) A r M (2) 式 中, b 、 h 、 h 。分别 为截 面 的宽 度、 高度 和有效 高度 ; ( ) 、 、 、 分 别 为 混 凝 土 、 受 压 钢 筋 、 受 拉 钢 筋 和 碳纤维在 t 时刻 应力 ; z 为 t时刻受压 区高度

27、 A 、 A 、 A, 分别为 t 时刻受压钢筋、 受拉钢筋和碳纤维有 效截面面积 ; n : 为受压 区边缘至受压钢筋 中心距离。 将受压钢筋 t 时刻应变 e , 受拉钢筋 t 时刻应变 , 碳纤维 t 时刻应变 代人式 (1) 可得 Ea E e t X b 4 -e E A 一 E A 一 E A,一 0 (3) 根据平截面假设及正截面各受力部分应变关系得 : : e : : : : (4 ) 令 或 一E 一E , 将式(4) 代入式(3) 可得 抖2 一 2 垦 ! ! 垒 一 o ( 5 ) l E b J 一 令 一2 一2 则 式 (5) 可转 化为 4 - a 1 一 a

28、 2 0 (6) 解 得 一 a 1 4 - 、 口 4 - 4 a 2 一 一 考虑 到混 凝 土梁所 受 弯矩保 持不 变 , 可 得 1 O O 铁 道 学 报 第 3 2卷 一 E b x + 4 E A ( z 一 n ) + 4 E A ( 。一 z ) + 4 E A 4 M x , ( 一 z ) f 同理, 可以分别得到受压钢筋 、 受拉钢筋和碳纤维的应 荷载直至其破坏 , 均发生粘贴碳纤维的混凝土保护层 变 。 脱 落 , 属 于脆 性破 坏 , 发 生黏结 破坏导 致碳纤 维 的高强 当钢筋混凝土梁处在腐蚀性环境 中时, 混凝土受 压 区是否 扩大就要 对 比在 不 同时

29、间段 混凝 土徐变 和钢 筋锈蚀速度对混凝土梁各部分受力的影 响, 若钢筋锈 蚀速度对整体的影响大于混凝土徐变影 响时 , 受压区 可 能就会变 小 , 而 此 时钢筋 混 凝 土梁 的承 载 能力 也 被 明显 削弱 。 2 4 试 验梁 破坏 荷载及破 坏状态 分析 虽 然碳纤 维加 固后 的混凝土梁 的腐蚀 及加 载时 间 要长于未加固梁, 但是极 限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 不同 的加 固方式 对结 果影 响较 大, 提 高幅 度 为 2 0 6 O ; 试 验梁 达到屈 服荷载 时 的挠 度值也 不 同 , 加 固梁 比未加 固梁小 约 5 2 2 5 。 试验 中, 由于受 到

30、试 验条 件和 时问 的限制 , 单 靠腐 蚀 无法使 试验梁 特别是 经过 有效加 固 的试 验梁最 终破 坏 。为获 得试验 梁 的极 限承 载 力及 其 最 终 破坏 形 式 , 除 WA1梁以外所有试验梁均在腐蚀试验结束后加载 至破坏 ( WA1 梁在 试验进 行 中就 已经 出现钢 筋屈服 的 现象 ) 。为 了测得 试验梁 的残余 变形 , 试验采 用卸 除施 加在 试 件 上 的原 荷 载 2 4 h后 再 逐 级 加 载 至破 坏 , 荷 载一 挠度 曲线见 图 1 1和图 1 2 。WA2 、 w A 4 、 P B 1 加 大 挠度 mm 图 1 1 加上残余挠度后 WA

31、2 WA 7的荷载一 挠度图 一W A2: 一W A3 _W A4 ; 一W A5 ; 一W A6 ; 一W A7 。 挠度 ram 图 1 2 加上残余挠度 后 P B组 的荷载一 挠度图 一 P B1 ; 一P B2 ; _ P B3 ; P B4 ; PB5 ; 一P B6。 度未能充分发挥 , 因此粘贴 1层或 2层碳纤维对其破 坏荷 载并 无 很 大 的 影 响 , WA2的破 坏 方 式 见 图 1 3 。 对于 WA3、 WA5和 P B 5梁 由于涂有结构胶 , 其腐蚀 速度明显慢于 WA1 梁 , 但其腐蚀程度出现非均衡性 。 试 验完 毕后 取 出部 分受拉 钢筋 , 结果

32、 表 明横 向裂缝 ( 受 拉 区) 部位 的钢筋腐 蚀速度 明显 快于其 它地方 , P B 5的 图 1 3 WA 2梁的黏结破坏图 图 1 4 P B 5梁碳纤维破坏与保护层脱落 破 坏方式 见 图 1 4 。WA3和 WA5梁 与普 通 适 筋梁 破 坏方式相同。由于本次试验受时间限制 , 若再继续腐 蚀 , 其破 坏方 式将 可 能会 出现 少筋 梁破 坏 的形 式。 WA5梁由于梁底受拉碳纤维的存在使其承载力要大 于 WA3梁 。 表 3 试验梁 的破坏荷载及破坏 形式 注 : * 表示 WA1和 WA3梁的破坏荷载为钢筋屈服 时荷载 。 3 结 论 通过本文的试验数据 以及理论分

33、析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 (1)海洋腐蚀性环境下采用碳纤维加固混凝土 梁的方法可以在增强其力学性能的同时增加耐久性性 能 。 (2)碳纤 维加 固混 凝 土 梁 可 以有 效增 强 混 凝 土 梁的耐久性, 但不同的加 固方式和加 固量对结果影响 较大, 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具体选择。 z) 【 挺 z 挺 第 4期 海洋环境下碳纤维加 固钢筋混凝 土梁的力学性能分析 1 O 1 (3)试验 结 果表 明 , 仅 在被 加 固混凝 土梁 底部 粘 贴受拉碳纤维似乎是不可取 的, 尤其是加 固量 比较大 的时候 , 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会导致底部受拉碳 纤 维在荷 载较 大 时发生 突然 脱落

34、而 引起结 构 的脆性 破 坏 , 是十 分危 险 的。 由于混凝土梁 内钢筋锈蚀 的影响 , 试验前粘贴在 钢筋上的应变片损坏严重, 无法提供有效数据 , 为定量 分析带来 困难 , 这是 以后试验 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1 T o r r e s Ac o s t a A A, S a g t i 6 s A A C o n c r e t e C o v e r C r a c k i n g wi t h L o c a l i z e d C o r r o s i o n o f R e i n f o r c i n g S t e e l C Ma l h o t

35、 r a VP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5 t h CANMET ACI I n t e r n a t i o n Co nf e r e n c e o n Dur a bi l i t y o f Con c r e t e Fa r m i n gt o n Hi l l s : Ame r i c an Co nc r e t e I ns t i t ut e,20 00: 5 9 1 - 6 1 1 2 S h i n Y e o n g S o o ,L e e C h a d o n F l e x u r a l B e h a v i o

36、 r o f R e i n f or c e d Co nc r e t e Be ams St r e ngt h e ne d wi t h Car b on Fi b e r Re i n f or c e d Po l y m e r La m i na t e s a t Di f f e r e n t Le ve t s of Su s t a i n i n g L o a d E J A C I S t r u c t u r a l J o u r n a l ,2 0 0 3 , 1 0 0( 2 ) : 2 31 2 39 r 3 S p a i n h o u r

37、Li s a K,Wo o t t o n Ls a a c ACo r r o s i o n Pr o c e s s a n d Ab a t e me n t i n R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W r a p p e d b y F 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P o l y me r J C e me n t & C o n c r e t e C o mp o s i t e s , J止 址 址 址 S 止 - S t S l L 2 0 08, 3 0( 6 ): 53 5 5 4 3 4 E k e n

38、e l Ma h mu t ,My e r s J o h n J D u r a b i l i t y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RC B e a ms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wi t h Ep o x y I n j e c t i o n a n d C FRP F a b r i c s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0 7 , 2 1 ( 6): 1 1 82 1 1 90 r 5 Ra f i M u h a mma d

39、 Ma s o o d ,Al i Na d j a i ,Al i F a r i s ,e t a 1 As pe c t s o f Be h av i ou r of CFRP Re i n f or c e d Con c r e t e Be a ms i n B e n d i n g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0 8 , 2 2 ( 3 ): 2 7 7 2 8 5 6 任 慧韬 湿热环境对 F R P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影响 I- J 哈尔滨 工业 大学学报

40、 , 2 0 0 6 , 3 8 ( 1 1 ) : 1 9 9 6 1 9 9 9 REN H u i t a o The I nf l u e nc e o f W e t t he r m a l Co ndi t i on o n Dur a bi l i t y Be ha v i or of Co nc r et e St r u c t ur e s St r e ng t he n e d by F RP J J o u r n a l o f H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6 , 38

41、 1 1): 1 9 96 1 9 99 7 蒋林华 , 李娟 混凝 土抗 氯离 子渗 透性试 验方 法 比较研 究 E J 河海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4 , 3 2 ( 1 ) : 5 5 5 8 J I ANG L i n h u a , LI J u 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e s t Me t h o d s f o r C o n c r e t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h l o r i d e I o n P e r me a b i l i t y J J o u r na

42、l of Hoh a i Uni v e r s i t y (Nat u r a l Sc i e nc e),20 04, 32(1): 55 5 8 8 2王磊碳 纤维加 固试件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下耐久性试 验研 究 D 武汉 : 武汉大学 , 2 0 0 6 ( 责任 编辑贾 红梅 ) S 屯 S 屯 铁道 学报 被数 据库收 录情况 S 止 S 止 S 止 址 t舢 L 起 始 年份 收录 系统名 称 19 8 5 19 8 8 19 9 O 19 9 2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1 9 9 8 1 9 9 9 20 0 0 20 01 2 00 5 20 0

43、6 20 0 7 中文科 技 资料 目录一铁路 、 “ 中国铁路 文献 数据 库”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 C S T P C D ) ” 中 国科 学 院文献 情报 中心 “ 中国科学 引 文数据 库 ( C S C D) ” 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 铁路运输类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 中文科技期 刊数 据库 ” ( 全 文) 清华大学“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 ( 全文) 、 “ 中国知网 ( C NKI ) ” ( 全文) 、 “ 中国学术期刊综 合评价数据库( C A J C E D) ” 美国工程信息公司“ E i p a g e o n e ” 数据库 中国科 协 中国学术 期 刊文摘 ( 中文版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万方数据电子期刊” ( 全文) 德 国“ 国际建筑 文献 数据 库 ( I C ONDA) ” 美国“ 剑桥科学文摘 ( C S A) ” 俄罗 斯文 摘杂 志 ( A J ) 中 国台湾 华艺 中文 电子期 刊 服务数 据库 ( C E P S ) ( 全文 ) 美国工程信息公司“ E i C o mp e n d e x ” 数据库 中国科 协 中国学术 期刊 文摘 ( 英 文版 ) 铁 道学 报 编 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加固修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