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9609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题目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A. 张青莲B. 侯德榜C. 屠呦呦D. 杨振宁【答案】A【解析】【详解】A、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故A正确;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B不正确;C、屠呦呦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故C不正确;D、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

2、性的贡献,故D不正确。故选A。2.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 教科书循环使用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C. 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减少纸张的浪费,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会增加有害气体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D、研发新工

3、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故选C。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而铝不易生锈,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D.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选项错误。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选项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而铝不易生锈,因为铝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选项错误。D.食品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正确。故选:D。4. 在我

4、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研钵内研碎胆矾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C. 木炭还原氧化铜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答案】A【解析】【详解】A、研钵内研碎胆矾,使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物质的燃烧由于有氧气参与,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不符合题意。故选A。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入药品C. 加热液体D. 丝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解析】【详解】A、用手握住试管,烧杯中导管口若产生气泡,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将大理石直接扔入锥形瓶,可能会砸破锥形瓶,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将燃烧的铁丝放在集气瓶中间,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

6、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种化合物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均为2)和原子数目均未发生改变,选项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种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甲醛、二氧化碳、水,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正确。故选:B。7.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N2O2通入足量水中BNaCl固体Mg(OH)2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CO2CO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7、干燥D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Cu(OH)2,过滤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通入足量水中,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蒸发结晶,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镁,不符合题意;C、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D、加入足量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铜,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故选D。8.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

8、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相对原子质量是20C. 人体缺钙易患贫血病D. 在化合物中钙的化合价为+2【答案】D【解析】【详解】A、由“钅”字旁可知,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不符合题意;C、人体缺钙会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不符合题意;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2个电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在化合物中钙的化合价显+2,符合题意。故选D。9.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

9、确的是A B和E组合可以用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B. 实验室里用装置A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图F中集气瓶内盛少里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D. 若用图G装置收集H2,无论排空法还是排水法,H2都从c端进入【答案】C【解析】【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所以不能用E装置收集,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放棉花,该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而不是过氧化氢选用的装置,故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集气瓶内盛

10、少里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若用多功能瓶排空气法收集,则应短进长出,若用多功能瓶排水法收集,仍然应短进长出,故都应从b端进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含有O2B. 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 黄酮素由3个元素组成D. 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0:2【答案】B【解析】【详解】A、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黄酮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该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叙述错误

11、,不符合题意;B、由黄酮素化学式(C15H10O2)可知,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黄酮素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C.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D.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答案】D【解析】【详解】A、2

12、0时,乙物质溶解度为30g,而甲物质溶解度不到30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曲线上及曲线上方的点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由曲线图可以看出10时P点在丙曲线下方,则表示10丙的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乙恰好饱和,则形成的溶液为130g,也就是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50时,降低温度时,由于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在降低,且甲物质比乙物质溶解度降幅更大,则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析出固体甲比乙多,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增大,使其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无

13、固体析出,故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2.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B.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 二氧化锰能催化加速氯酸钾的分解,因此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选择适宜的催化剂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是,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是一种酸,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

14、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及其盐,都具有无机物特征,属于无机物,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能催化加速氯酸钾的分解,因此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选择适宜的催化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若图中X=10,则该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若X=11,则是钠离子,若X=12,则是镁离子,故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3. 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Mg2+、Cu2+、C1-、,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经测定,溶液pH=1;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取的部分滤液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分析上述实验,下列收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

15、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B.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1-C.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D.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C1-【答案】B【解析】【详解】经测定,溶液pH=1,说明溶液显酸性,一定含有H+,一定没有,因为会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Mg2+,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一定没有蓝色的Cu2+;取的部分滤液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白色沉淀即为硫酸钡。综上所述: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1-。故选:B。14. 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

16、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D. 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图丙可知,反应开始后温度上升,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图乙曲线的c点时溶液呈中性,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故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

17、符合题意;D、图乙曲线的d点pH小于7,说明此时溶液呈酸性,故d点溶液中溶质除了NaCl,还有HCl,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二部分 化学(39-44小题,共3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里: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135.5四、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 家中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化学知识。(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方法很多,生活中通常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3)厨房里有两个装有白色固体的调料瓶,分别是精盐NaCl和面

18、碱Na2CO3。将它们区分开的方法是_。(4)某食物成分表显示一些食物的能量值如下,其中能量最低的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_。食物菠菜稻类牛奶豆油能量(单位:kJ/100g)10014352263761【答案】(1) (2)煮沸 (3)取少量精盐和面碱分别于小碗中,分别加入几滴白醋,搅拌。若有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面碱,若无明显现象,则原物质为精盐 (4)维生素【解析】【小问1详解】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和蒸馏,生活上中通常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小问3详解】区分精盐NaCl和面碱Na2CO3可以通过取少量精盐和

19、面碱分别于小碗中,分别加入几滴白醋,搅拌。若有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面碱,若无明显现象,则原物质为精盐;【小问4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菠菜是能量最低的食物,六大营养素为油脂、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菠菜富含营养素是维生素。16. 大文豪苏轼是眉山人的骄傲,他作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并幻想“我欲乘风归去”,而如今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已实现多次天地往返,飞天揽月早已不再是梦想。回答下列问题:(1)“酒”的主要成分是_。(2)液氢常用作航天飞船的燃料,液氢是氢气加压制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能“加压”是因为_。氢气作为能源有很多优点,任写出其中一条_。(3)载人航天飞船常使用合金材料,下列

20、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_。A.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B.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C. 钛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 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高【答案】(1)乙醇#C2H5OH (2) . 氢气分子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减小,氢气液化 . 无污染(或“来源广泛”或“发热量高”) (3)B【解析】【小问1详解】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小问2详解】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间隔变小,氢气变为液氢。氢气做为一种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先是燃烧后产物只有水,无任何污染,同时水可以制取氢气,来源广泛,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也非常高,也是优点之一。【小问3详解】A、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

21、特性的材料,故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青铜是铜的合金,而纯铜是纯金属,合金硬度比纯金属大,故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而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低,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下图所示的实验搬上了舞台,震撼了师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A粉尘爆炸实验B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C电解水 DCO2与NaOH溶液反应(1)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_,燃烧越剧烈。(2)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_含量的不同。(3)C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4)D实验可用于研究CO2与

22、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止水夹K。即可观察到水倒吸入烧瓶,变为红色,形成美丽喷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接触越充分(或接触面积越大) (2)氧气#O2 (3)氢气#H2 (4)【解析】【小问1详解】A实验是粉尘爆炸实验,对干面粉鼓气后,大量面粉颗粒与蜡烛火焰接触,燃烧后放出大量热,从而引发爆炸,是因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小问2详解】B实现现象为左瓶中小木条比右瓶中小木条燃烧时间更长,能够说明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前者比后者高,故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小问3详解】电解水实验正极产

23、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C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小问4详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18.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废物再利用,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已知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固体甲成分有(用化学式表示)_。(3)完成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4)操作I、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任写一种)_。【答案】(1) (2)Fe、Cu

24、(3)2H2O (4) . 过滤 . 玻璃棒#漏斗#烧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把铜盐中铜给置换出来,步骤反应为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小问2详解】固体甲的成分有被置换出的铜和过量的铁,化学式为Fe、Cu;【小问3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Fe、10O、8H,反应后,4Fe、12O、12H,故反应前还有2O、4H,故填2H2O;【小问4详解】由的反应看出,都有固体和液体生成,而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一种操作,故操作I、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过滤,该操作中主要用到的仪器为漏斗、烧杯、滤纸、

25、玻璃棒、铁架台,故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或“漏斗”或“烧杯”)。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9.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Mg活泼,由此猜想Na也能在CO2中燃烧,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物质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CaC12溶液显中性。【实验探究一】Na能在CO2中燃烧吗?步骤1: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步骤2:将燃着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

26、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问题讨论】(1)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实验探究二】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中白色物质成分的探究。【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清想四:氢氧化钠。(2)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_。【设计方案与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里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

27、,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Na2CO3。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反思与评价】(3)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4)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12溶液的目的是_。【实验结论】(5)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_成立。(6)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 碳 . 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不能生成氢氧化钠 .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 . 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 二 . 【解析】【详解】实验探究一:问题讨论:(1)根据质量守

28、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C、O,故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碳;实验探究二:猜想与假设:(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氧化钠,故猜想四是错误的;反思与评价:(3)由于碳酸钠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加水后溶液显碱性也有可能是因为碳酸钠的缘故,故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故填: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4)加入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实验结论:(5)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

29、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说明只有碳酸钠,猜想二成立,故填:二;(6)根据题意,钠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化学方程式为:。六、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0. 小红在实验时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她查阅资料得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 ;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她设计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在广口瓶中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1)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_(填“相等”或“不等)。(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相等 (2)解:设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 x=10g答: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解析】【小问1详解】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发生反应为:;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先发生的反应是:,然后发生的反应是:,均可得关系式:Na2CO3CO2,碳酸钠的质量相同,故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小问2详解】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