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24.1.3《弧、弦、圆心角》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 了解圆心角的概念、并能在图形中准确找出圆心角。
2、 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
3、 掌握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有关证明题和计算题。
数学思考
1、 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示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解决问题
能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证明、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经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 探究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
2、 运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旋转不变性推导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在哪里?
二、探索新知
活动1、绕圆心转动一个圆,你有什么发现?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活动2:探究圆心角的概念。
如图所示,∠AOB的顶点在圆心
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观察圆的旋转并思考作答。(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从而导出圆心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圆的旋转不变性,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通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对圆心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巩固练习:
判别下列各图中的角是不是圆心角?
活动3:探究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操作 :将圆心角∠AOB绕圆心O旋转到∠A′OB′的位置。
问题1:在旋转过程中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
问题2:由上面的现象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问题3: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在学生推导归纳出上面结论后又提出问题:
问题4:如果在两个等圆中这个结论还成立吗?
问题5: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6: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4:应用新知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
(1)如果AB=CD,那么 , 。
(2)如果 弧AB=弧CD ,那么 , 。
(3)如果∠AOB=∠COD,那么 , 。
(4)如果AB=CD,OE⊥AB于E,OF⊥CD于F,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圆心角,学生完成巩固练习
通过观察——猜想——证明——归纳得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定理。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两个等圆叠合成一个圆。
学生观察、归纳总结三组量之间的关系。
将学生四人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交流发现的结果,并由每组的小组代
学生通过找圆心角,为后面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归纳得出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定理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活动5:
例题探究
例: 如图, 在⊙O中,弧 AB= 弧AC,∠ACB=60°,
求证∠AOB=∠BOC=∠AOC.
活动6:应用提高
1.如图,AB是⊙O 的直径,弧BC=弧CD=弧DE,∠COD=35°,求∠AOE 的度数.
三、课堂小结与作业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我们共享?
(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老师或同学帮助?
布置作业:教材页习题24.1
3 、5 题
分组讨论解决办法并展示解答过程
梳理知识
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总结回顾,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