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摄影基础知识讲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980981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知识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摄影基础知识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摄 影 基 础 知 识 讲 稿 郝国英 一、 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素 (一)构图 是评判摄影作品良莠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构图,怎样构好图,以下的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1、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中央,因为画面中央不是令人舒服的视点,如此构图容易流于呆板,缺乏生动。根据这项法则,可以在相机的观景窗内虚拟一个九宫格(“井”字线),当你通过观景窗取景时,应该把主体尽量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比如我们常说的黄金分割点上)。 美丽的天空 要凸显天空的美丽高远,可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下部,也就是虚拟的九宫格下面那条水平线附近。如果天空景致乏善可陈,地面的信息丰富多彩,可将地平线放在上面的那条虚拟水平线上 大面积主体 例如人物特写,可将主体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如传神的眼睛,放在画面中的某个交叉点,而且应该放在位于上面的两个交叉点之一,避免主体上面有太多留白。 移动的主体 在移动的主体前方留些空白,让主体有“前进”的空间,如果主体是有生命的,如人或动物,一般情况下,应让其视线迎向镜头,并给他或她或它留出凝视的空间。 2、建立一个前景 拍摄风景和建筑时,应该注意建立一个前景,这样不仅突出物象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景深,让欣赏者有一个三维的空间体味。 前景位置要恰当,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与创作主体的关系,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构图时需要认真选择和比较,找出最佳的前景角度和拍摄位置。 3、“S”形构图” 当前、中、远景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恰巧处在一条曲线的时候(如道路、河流、舞蹈等),用字母“S”相联接,形成蜿蜒曲折的组合,产生一种曲线美,一种韵律和节奏。 4、对角线构图 将作品所表现的主体走向安排在画面对角线的位置上,让人感到一种稳定,一项创作意图的延伸,或产生一个意犹未尽的联想。 5、框架式构图 用框架式的物体作为前景,烘托框架内所表现的创作主体,是一种形式感强、主次虚实分明的构图方式。 摄影构图的形式和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对称式构图”、“正方形构图”、“长矩形构图”、“L形构图”、“俯拍构图仰拍构图”等等,只要用得恰当,都会产生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摄影构图有“减法”之说,所谓“减法”就是摄影画面要简约,构图时,与创作意图无关的内容尽量舍去,这样才能突出主题,凸显视觉的张力。 二、摄影基本技巧 (一)几种常用的拍摄程序 1、光圈优先 AV ( A ) 2、速度优先 TV ( S ) 3、P档 (智能程序功能) 4、M档 (手动功能) 5、T门 (长时间曝光锁定键) 6、B门 (长时间曝光) 7、自动模式 AUTO (二)几种常用的测光方式 1、电子快门单反相机一般设有三种测光方式,如“评价测光”、“局部测光”和“点测光”。各种测光方式都是通过半程按下快门按钮进行工作并决定曝光值。 2、数码相机(指数码单反相机)也具备三种测光方式,与电子快门单反相机的测光方式雷同。 ①多重测光 这个方法是相机自动评估整个画面的亮度分布,然后再测量出最适当的曝光值。是一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 ②中央重点测光 这个方法是将焦点放在画面中央主体上,但平均整个画面。 ③点测光 这个方法是要测量位于点测光目标的主体上。 (三)如何正确曝光 1、正确曝光,首先要学会正确测光,以什麽为依据测光为准,常用的方法如下 ①18度灰板 ②手背 ③绿色(中间色) 2、如何用光 ①顺光 画面平淡 ②侧逆光 画面有层次 ③逆光 剪影效果 (四)光圈与速度的关系 单反相机包括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都装有光圈,用来控制照射到胶片或感应到影像储存器上的光线总量,从而保证正确曝光。 1、光圈分成序列档级,并按标准的光圈指数“F/数值”预先设定好了 以最大光圈是F/1为例, 向 F/1.4 , F/2 , F/2 . 8 , F/4 , F/5.6 , F/8 , F/11 , F/16, F/22 类推,每档光圈都比上一档光圈所通过的光线量正好减少一倍(光圈值越大,通光量越少。反之,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 2、照相机上设定的速度是控制曝光时间的(如1/2000秒到30秒不等),速度慢,通光时间长,也就是说通光量大,反之速度快,同光时间短,通光量少。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可以达到同样的通光量。如设定光圈为F/2 . 8,速度为1/6 0秒,光圈F/4比光圈F/2 . 8的通光量正好减少一倍,但是如果速度减慢一档,设定为1/3 0秒,那麽这两个光圈速度的组合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通光量一样多,虽然F/4光圈收缩了一档,但是它的速度却增加了一级,通光时间正好是F/2 . 8的一倍,因此说它们的的通光量是相同的。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还可以产生不同景深效果,光圈值越大,通光量越少,景深越大,通常称“小光圈”。反之,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景深越小,通常习惯称“大光圈”。 以此办法类推,可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光圈速度组合,在摄影创作的实践中经常需要利用光圈速度的不同组合,来达到控制景深的目的。如风光摄影,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就需要压缩光圈(也就是说采用小光圈,如F/16),增加景深,这样画面前景、中景和远景都可以相对的比较清晰。再如人物摄影,特别是人物特写,需要背景模糊,就可以采取大光圈(如F/2 . 8),压缩景深,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3、曝光补偿 一般设在相机的程序盘上,也有在相机机身程序盘附近设一个专门的钮,曝光补偿一般分1/3档、1/2档、1档逐次类推。使用曝光补偿应根据创作需要来掌握。如使用反转片拍照和数码单反相机时一般要减1/3挡或半档,但是拍雪景的时候又要加档,一般情况要加1档到2档,总之,要根据创作需要和经验掌握。 4、多次曝光 这在拍夜景中经常使用。譬如拍夜景(必须用三脚架,固定好位置不变),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曝光欠半档,第二次曝光时,按实际测到的曝光指数曝光。 5、静态摄影模式 ONE SHOT 适合拍相对静止的风光、人物类的作品。 6、动态摄影模式 AI SERVO (跟踪对焦)适合拍体育或运动类的作品。 7、连拍模式 分一般速度“L”和高速“H”,一般在片体育和运动题材的作品中使用。 (五)几种滤色镜的用法 大部分滤镜放在镜头前使用时都会减弱光线,所以为了防止拍出的照片太暗,应该在使用滤镜时补偿曝光的不足。每个滤镜都会有“滤镜指数”它表示在使用时需要增加几档补偿才能达到正确的曝光。滤镜值数是×2,说明需要增加1档曝光,×4需要增加2档曝光,×8需要增加3档曝光。滤镜指数通常印在滤镜圈上或包装盒上。 1、 偏振镜 滤镜指数:×2~×4 增加曝光:1到2档 使用特点: ①色彩饱和度更高。如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②可以滤去玻璃、水面上的反射光或眩光。 ③偏振镜使用时要注意太阳与相机的镜头的角度,最好呈45度角,因为它对整个天空的影响不是平均的,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天空一半是黑的。 2、 灰渐变镜 滤镜指数:无 使用特点: 缩小光比。譬如我们拍一幅风光作品,现场环境是天空太亮,地面较暗,光比太大。这种情况下,在镜头前加上一片灰色渐变镜,将灰色部分放在镜头上方,就可以将天空颜色压暗,调整色调的和谐。 3、黄色滤镜 滤镜指数:×2 增加曝光:1档(黑白摄影时用,压暗天空,白云突出。让皮肤颜色浅淡)。 4、红色滤镜 滤镜指数:×8 增加曝光:3档(黑白摄影时用,蓝天几乎变黑,云彩异常突出,戏剧性的增加了对比度,从而帮助你创造出有冲击力的画面。绿色被压暗)。 (四)色温 色温是指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眼睛所感觉到的色彩变化。 色温的计算以kelvin为单位。 色温特性 1、 在高纬度地区,色温较高,所见到的颜色偏蓝。 2、 在低纬度地区,色温较低,所见到的颜色偏红。 3、 在一天之中,色温有变化,当太阳光斜射时,能量被(云 层、空气)吸收较多,所以色温较低,色彩偏暖偏红,当太阳直射时,能量被吸收较少,所以色温较高,色彩偏冷偏青。 从摄影的角度衡量正常色温标准为5500K。了解了色温的特性,我们可以在摄影创作中科学地使用滤色镜(数码摄影可以利用色温的调整)来控制色温(色彩)的变化。 三、新闻摄影中应注意几点的问题 (一)注意搜集获取拍摄信息的途径 1、重大活动(节庆、会议、国际活动等)。 2、突发事件(事故、灾情、战争等)。 (二)现场新闻 1、事件不同,装备不同(相机和镜头的组合)。 2、掌控瞬间,把握分寸,角度要新颖、广泛。 3、抓住主体,抓住事物根结(拍什麽,表现什麽),做好记录。 (三)深度新闻 1、拍出话题来(通过你的图片,引发出一个让人关注的社会焦点。譬如生产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就业问题、服务质量问题等) 2、问题报道(安全隐患的解决、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抢险救灾等)。 (四)图片故事 通过有代表性、连续性的多幅图片记述一段历史,一个事件,一种文化现象,一段故事等。 (五)技术与器材 1、P档、快速、连拍、闪光灯(室内情况下尽量用大光圈,闪光灯使用要科学,要学会用反散射光)。 2、充分利用好现场环境和道具。 3、拍人物注意:胸像到肘,半身到肘,全身到脚。 4、一机两头(基本配置:24 — 70mm镜头,70 — 200镜头,闪光灯,摄影包,大容量快速记忆卡),体育摄影需要配置更长焦距的镜头(如:300mm 或 400mm 焦段的镜头);有条件单位,相机的选择应该掌握以下原则,①尽量选购全画幅相机(文件损失的小)。 四、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善于捕捉精彩瞬间。 五、扎实的文学功底,娴熟的摄影语言 六、摄影创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理选择相机和镜头 一是根据财力,二是根据个人的创作需求,一般情况下,一机两头(一个机身,一支广角到中焦镜头,一支中焦到长焦镜头足已)。 2、坚持用好三脚架 三脚架是摄影创作的工具,缺一不可。尤其在拍摄风光、景物和人物合影等内容时,一定要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尽最大可能减少震动(包括环境在内),确保影像画面的清晰度。 3、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前一定要检查电池是否电量充足,记忆卡是否清空。拍满的记忆卡一定要及时拷贝保存,重要创作内容建议使用RAW格式,这样文件信息保存充足。 4、养成记摄影笔记的好习惯。尤其是出去采风创作和新闻摄影,做好笔记有利于记忆,有利于总结积累。 整理范本编辑wor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摄影摄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