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795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温馨提示: 1全卷共6页,三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 1. 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生诗文书法的(jio)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u l) 诗篇与书法珍品。 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

2、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渴望重回沙场。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1)根据拼音写出第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cu)_生(jio)_母(u l)_(2)根据提示,默写-段中的名句。_(3)根据第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属张旭草书的是(_)ABCD(4)完成下列表格。名句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壶(_)【答案】 (1). 催 (2). 酵 (3). 瑰丽 (

3、4). (1)相逢意气为君饮;(2)醉翁之意不在酒;(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景,行乐须及春)(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 D (6). B (7). (1)五柳先生传 (2)宋代 (3)罗贯中二、阅读 (一)2. 名著阅读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开展专题探究,获得思考感悟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答案】(1)

4、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的人物众多,他们往往是穿插出现,较难理清。集中阅读有关吴用的相关章回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梳理其发展历程,全面把握该人物形象。 (2)小说常见的是用第三人称写,简爱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一方面便于作者抒发情感,使小说亲切可感,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让读者从开篇到结尾都用简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更易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二)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

5、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桥的事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

6、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只有那条小河还在。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

7、顺四年(1460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

8、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不仅是农

9、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选自文汇报2018年2

10、月26日有删改作者路明)3. 阅读文本,揣摩文中“胆子”的含义。4. 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此句改为“那座桥消失了”行吗?为什么?)(2)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句中“欢天喜地”连用两次有何用意?)5. 有人认为,本文题为“关于桥的事”,但主要写了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小镇拆迁等与桥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6. 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想通过“桥的事”诉说些什么?写出你的感悟思考。【答案】3. (1)“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

11、胆气、胆量;(2)奶奶想找回的是“我”童年时的纯真天性,无拘无束、率性而为的个性,勇于冒险的精神。 4. (1)不行。文中运用短句,反复强调,表达了对桥的无限怀念和被拆的无奈惋惜的强烈感情。改句无此表达效果。(2)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开发商赚取利润的满足感和失地农民获得补偿的喜悦之情。 5. 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桥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桥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等,都是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故乡的缩影,这些景物与桥一起成为作者对家乡情感的寄托。 例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

12、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内容与桥一起成为儿时家乡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面,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小镇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6. 第一层:能基本理解文意,但理解肤浅且只答出一点。 例1: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二层,能基本理解文意,理解肤浅但能答出两点。 例2: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 第三层:能理解文意且思考较深入,能正确认识理解桥的象征意义。 例3: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

13、对奶奶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所栖居的土地变迁与桥的消失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之情。 例4:桥象征着人们在城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人们只顾欢天喜地发展经济,而忽视具有悠久历史的桥消失的故事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走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心存忧虑,表达了作者再找不到故乡精神归宿时的心灵挣扎。 第四层:理解全面,思考有深度,能认识此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例5: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桥象征着人们在城乡发展进程当中那些熟视无睹的厚重而美好的事物(传统文化),通过对所栖居的土地变迁及桥被拆除的叙述,表达了作者

14、对美好的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同时也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土地、大自然的关系。【解析】3.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胆子”指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的胆气、胆量。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本题结合短句的表达效果和反复的修辞方法来理解句子意思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

15、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5.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结合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的特点来阐述即可。6.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

16、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通过对桥事的叙述,表达了他对故乡、对童年纯真生活、对奶奶的眷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环境以及传统文化消失的担忧。(三)非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嘉兴日报上的文本,回答下面小题。7. 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A. 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B. 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C.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D.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8. 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B. 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C. 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D. 小标题“

17、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9. 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10. 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答案】7. D 8. D 9. (1)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2)(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 10. (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解析】7. 本题考查对文本标题的拟写。注意语言要简洁,主要内容要完整。要包括文体和主要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根

18、据要求,标题可拟写为: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D项最适合。8.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应该是65个服务亭。B: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递增5%。C: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9. 本题考查对招租公告内容要求情况,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资料即可。还应该包括服务亭位置及数量等信息(详细清单)和(报名)竞租的具体地址。10.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

19、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签约前一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1)签约前向招租方提供2万元保证金。(2)(向领导汇报)提醒公司法人,10日内准备好需支付的首期租金。(3)准备好单位公章(公司法人章)。(4)准备好公司营业执照影印件等相关文件以备用。(四)古诗阅读 1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真定怀古元陈孚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注释】滹(h)水:滹沱河。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

20、代皇帝。莫:同“暮”。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景。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反衬人生的短暂有限。意思是说主父、尉陀等人虽然历史上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记了,现在连他们的故居荒冢已难寻觅,只有刻在开元寺石头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见。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从全诗来看,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

21、、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衣捕盗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

22、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

23、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注释】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稔(rn):熟悉。渠:第三人称。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B. 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C. 汝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D. 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13.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

24、掷诸地。14. 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答案】12. C 13. 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4. 参考示例: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 ”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

25、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解析】选自:谐铎 作者:沈起凤 年代:清12.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值得”。 13.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断为:书儿手夺之/曲作 三四/盘揉若软绵/

26、掷诸地。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14.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的形象。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三、作文 15. 阅读下面文字,完

27、成相关任务。“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字数在150200之间。【答案】示例:首先我们要准备一本文言文相关字典,以备碰到生词。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因而笔下的作品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来把握文章大意。第二步,通读全文。文言文不会全篇让人难以理解,一些词句的意义凭借现代人的思维还是能够略知一二的,而通读全文则是一个

28、逐渐熟悉古文写作思路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通读时遇见生词不要停下来查阅字典,时常停顿会影响对整个文章的把握。第三步,标记生疏字词句意义。第二遍读文章时,用笔将看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或看文后注释或查阅字典,将查得释义写在原文中间。不要想着查了看了一遍就能记住,勤动笔才有助于更快记忆。第四步,归纳段意,分析文章层次。这一步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都是经常需要做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然后通读全文,接着标记生疏字词句意义,最后归纳段意,分析文章层次。小作文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同时要注意

29、字数要求。16.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

30、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答案】振作起来人活一辈子,注定要遇上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危险、曲折、痛苦,但当它们来临之时,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让我们困扰的事,不一定是什么大事,相反的,能把我们困住的,几乎都是小事。就拿我来说,我是很容易被困住的人,但我始终没有退缩。我记得那一天,好像是六年级上册的期末考吧。那天早上,我信心满满地背着书包去学校。到了教室里,我放下书包,拿出书本跟大家一起复习,因为第一场是考语文,所以

31、我们也就在复习语文。开始考试了,我把相关的东西都放进抽屉,拿上笔,先浏览了一遍题目,才开始动笔。那张卷子并不是特别难,所以我写得也快。写完之后,我检查了一遍,好像没什么错,就放下笔,把试卷放在身边,但我并没有再去看。第一场考完之后,我和其他人在教室门口讨论起来。过了一下子,就讨论出结果了:我有两道题目做错了。数学开考了。卷子到手,我仍然先浏览一遍题目,才动笔写。由于吸取了上张卷子的教训,这张试卷我做的特别用心,尽管题目都挺简单。题全部答完了,我又非常细心的检查了三遍,确保没问题了,才放下笔。接下来两场也如这张试卷一样,仔仔细细的做完,认认真真的检查。全部考完之后,我松了一口气这次的卷子都不是太

32、难。接下来两天,我都在家里满怀希望的等着消息,但同时也怕得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怕考试,但我不喜欢考试。因为一旦考试就会有成绩,有了成绩就会被拿来比较,我讨厌跟别人比成绩。这样充满自信的我,等来的却是叫我失望的消息。数学并没有如我所想拿到满分,差了两分。科学也没有拿到满分。怎么会这样呢?数学我都那样仔细地检查过了呀,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还有科学,明明可以拿满分的,怎么会只有97呢?我已经完全搞不懂了。这是我唯一一次,连班里第一都没排上啊!这件事,让我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是迷茫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迷茫期过去之后,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我不再迷茫了,我找到了新的方向。因为我想起了老

33、师说过的一句话: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对,就让我去创造一个新的未来吧!【解析】以题目一为例,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作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发现小华存在的问题是不自信,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注意语言要亲切。本作文可以要求写一封信,因而要写一篇记叙文。点睛: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而立意上,话题作文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也可以不用。而材料作文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以题目二为例,本题考查学生演讲稿的写作能力。演讲稿是演讲用的文稿,也是演讲的依据。它是为演讲服务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讲话材料。演讲稿的基本要求:内容上的现实性;情感上的说服性;特定情景性;口语化。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