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0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关于小学生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张家港市电大 陶勇(215600)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 学号一、调查目的: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很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1-3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应在30分钟之内完成,4-6年级在60分钟内完成。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严重超标。这可能是因为近几年随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少年儿童的学业压力变得越来越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
2、问题。农村小学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的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我对我市中兴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了调查。二、理论依据:1、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2、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能够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3、新课标关于作业
3、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三、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张家港市中兴小学六年级4班的学生,共51名。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谈话法相结合的方法,为了增加调查的可信度,我们采用无记名答卷的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设计了6道试题,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作业情况,学生对家庭作业的评价等。四、调查过程:我们对张家港市中兴小学六(4)班的
4、51名学生做调查。一是从学生对作业的价值认识和是否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二是从老师怎样布置作业,学生是否明白?是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从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上去调查。本次问卷调查由我直接向受调查学生发放及回收调查表,其它教师没有参与调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发放调查表51张,回收51张,其中50张有效。我们对试卷中的各个问题逐项按人次作了统计,结果作为本调查报告的依据。 五、结果分析:1、六年级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价值的主观性认识表一:你对作业的看法类别人数百分比%类别人数百分比%值得去做2244能激发兴趣1224不值得做1530不能激发兴趣3876无所谓1326有15张问卷认为它不值得去做,22张问卷认
5、为它值得去做,13张认为无所谓。38张认为不能激发兴趣,只有12张认为能激发兴趣。至于做作业的原因有只有12张认为不清楚,调查后单独谈话时大部分认为原因是教师就是要布置作业,而学生就是要做作业。表二:老师布置作业的清晰度及布置的方法类别人数%类别人数%清晰50100统一布置4590不清晰00单独布置510从调查表中分析,六年级同学认为作业很清晰。调查后单独谈话时的得知,较少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较多的作业能够用复写的方法。而且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将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90%的同学认为:作业是教师统一安排的,和同学的个人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基本没有关系。另外10%认为有时教师能够给不同的同
6、学布置不同的作业。表三: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情况类别人数%类别人数%很多36很难24一般4386一般4284很少48很容易61285%的同学认为数量和难度比较恰当。但同时也反映出关于科任课作业的问题,有时科任课作业比我们的语文数学作业还要多,要是这些作业教师都能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就好了。表四:作业的期望时间和实际时间期望时间人数百分比(%)实际时间人数百分比(%)半小时以内1224半小时以内12一小时以内2958一小时以内612一小时半以内714一小时半以内2244两小时以内24两小时以内1224超过两小时00超过两小时918对于“你希望每天用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希望每天在半小时以内完成家庭作业的
7、占24%,一小时以内的占58%,一个半小时以内的占14%,两小时以内的只占4%;从被调查者期望的时间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愿望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可是,学生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时间。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家庭作业在形式上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 1语文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只有三次作业属于教师自编,占作业总次数的3.3%。 2数学家
8、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做大量计算题,一例题同类型的习题要重复练习,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3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 4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调查表明,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只有两次作业是教师分层布置的,学生有一定的选择,其余的家庭作业布置都是一
9、刀切。 5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可见,小学生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用实践少。大部分的作业多为机械计算或抄写题,学生真正的兴趣可能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计算或抄写而逐渐丧失。学生渴求尝试形式新颖有新鲜感,探索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类的创新题题目;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但认
10、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当遇到难题心情紧张、害怕,表明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唯恐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长期以来,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论被异化为只有教而无学的“教论”,基于“教论”的作业逐渐转向了教师“教的补充”、“教的强化”。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六、相应对策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从根本上说是落后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质量观、狭隘的人才观造成的。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教育计划,切实提高课堂教
11、学效率。让小学家庭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圈子。布置家庭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必须清楚而且具体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她就不会去做任何事!作业的功能就是使每个学生任务明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较少的作业能够写在黑板上。在黑板上专门留出一个固定位置,将每天的作业写在上面。较多的作业能够用复印的方法,书面形式的作业既能够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还能够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 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2)确信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作业。 作为教师,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确信每个学生都准确地知道怎样来做作业。
12、就某个问题来说吧,你应该确信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确信这个问题是她们能处理的,确信她们知道怎样解决它。比如,如果作业是阅读课文,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于看什么、怎样看提出建议。如有必要,演示给她们看是怎样做的。 (3)作业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 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的作业才是真正有用的作业。让不爱积累词语的学生多做一些读读写写方面的题,让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多写一点生字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但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绝对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确信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她们应该做这些作业,为什么这些作业是值得她们去做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
13、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她们课余生活,发展她们的个性。参考文献:1陈阿泽.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 小学教学参考, ,(18).2 洛赛才让.如何对待孩子做家庭作业J. 宁夏教育, ,(3).3 王乃斌.星期日作业量引发的思考J.北京教育,1994,(10).4 熊锋. 让学生自主作业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师, ,(11).5 田士德,王丽丽.让作业成为评价体系的一部分J. 基础教育课程, ,(9).6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教学论原理.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