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总 论
1.1.评价任务由来
1.1.1.工程背景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的拥有也相对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取向与模式。地处山西东南部的高平市,为全国商品煤重要产地之一,同时铁矿资源也较丰富,号称“煤铁之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本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冶炼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冶炼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的相关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税收,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执行国家有关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众多的规模小、浪费资源大、产品产量不稳定、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带来环境严重污染的小高炉、小铸造被取缔,上规模、上档次、技术升级、节能减污是钢铁业发展的大势。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是由原名为兴华冶铸公司发展而来,兴华冶铸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设有2台10m3高炉,1997年改制为兴华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当年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有2台10m3高炉改造成为2台60m3高炉。高平市兴华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现设兴华冶炼铸造有限公司、兴华商业贸易有限公司和兴华肾病专科医院,是集工、商、医为一体的综合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已形成以生铁冶炼、医疗为主、物资贸易为辅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是高平市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此次兴华冶炼铸造有限公司高炉技改同时将更名为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现有厂区总占地面积40000m2,职工420人,总资产5000余万元。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现有60 m3高炉2座,已形成年产100kt生铁的生产能力。在2002年,生产生铁100kt,完成总产值10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晋城市辖区的千余座小高炉被淘汰,这些企业年产铸造生铁和炼钢生铁约2000kt之多,相关的铸造企业和机械加工企业360多家,年消耗生铁1500kt,全部由小高炉所生产的生铁提供。炼铁产业已成为晋城市地方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小高炉的淘汰,仅本地区所需的铸造生铁缺口就达1200kt,而晋东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长钢的“十五”规划是2000kt钢,1600kt铁,有400kt钢铁料缺口,要依靠本地区生铁资源来解决,造成本地区2-4年生铁资源紧张,其生铁市场前景看好。当地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改造,推进冶炼产业的上档升级工作,为炼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铸造生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的60m3高炉也在被淘汰之列,所以,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晋城市淘汰小高炉的发展规划,并结合市场与该厂的实际条件,力求利用现有高炉被淘汰的机会,率先走出一步,实行行业技术升级,拟投资2989.5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一座318m3高炉,以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和市场的新的需要,解决小高炉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工程的建设起到了行业内部带头和示范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1.1.2 评价任务由来及工作过程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山西省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技改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于2003年2月正式委托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承担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后附)。接受委托后,我中心立即组织该项目参评人员并进行了现场踏勘,在对拟技改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及工程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筛选,按照国家和省环保局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评价等级的确定;结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当地实际情况,确立了本次评价采用的标准,评价范围和评价深度;编制了《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2003年6月晋城市环境保护局外聘专家,对“环评大纲”进行了技术审查。根据评审意见,我们对“评价大纲”作了修改和补充。
按照“评价大纲”确定的评价原则和评价工作专题设置,及专家技术审查意见和晋城环保局批复文件,项目评价组于2003年5月-7月进一步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污染源调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文献调研、类比调查等大量工作,2003年7月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请晋城市环保局组织审查。
本次环境评价工作中,得到了晋城市环境保护局、高平市环境保护局、三甲乡政府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密切协作,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1.2.编制依据
1.2.1.直接依据
(1)《晋城市2003年度技术改造项目建议计划》(晋市经贸投资字[2003]53号);
(2)《关于晋城市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扩改项目”立项的批复》(晋市经贸投资字[2003]45号);
(3)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任务委托书。
1.2.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
(6)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7)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8.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2001.2.
(9)国家经贸委令第16号《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1999.12.
(10)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2.24.
(11)《山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技术规定及细则(试行)》,山西省环委、计委、经委,晋环字(1990)10号文
(12)《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7.30.
(13)《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9.3.
(14)《山西省水环境功能划分(试行)》1994.8.3.
(15)《山西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1997.7.30.
(16)晋环监字(2001)9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2001.4.4.
(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
(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学环境)(HJ/T 2.4-95.)
1.2.3.参考资料
(1)《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改建318m3高炉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太钢集团临钢设计规划院,2003.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编著,1992.2.
(3)《高平县志》1992.10
1.3.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1.3.1.评价目的
(1)通过对铁厂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资料和监测资料的收集,以及对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分析,掌握该厂所处区域的环境功能要求及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分布。
(2)通过对铁厂技改项目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详细分析、污染源的分析,确定生产中污染源种类、源项、源强、排放方式等。
(3)在以上基础上,预测技改项目投产前后污染源、污染物的变化,分析技改工程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
(4)结合项目的工程特征、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依据环保法规、环境标准及地方环境规划功能目标的要求,对技改工程投产后作出影响评价;制定消除、防治和削减污染的对策与措施;结合当地环境特征,依据环保法规、标准和当地环境功能目标的要求,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并对技改项目的环保措施可行性、可靠性进行评价,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回答本项目厂址的合理性、工艺合理性、工艺先进性和环境可行性。
1.3.2.指导思想
(1)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政策及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思想为指导,贯彻节能减污、技术升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环保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评价工作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使评价工作能对技改项目的优化设计、运行期的优化管理起到指导性作用。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力求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和环保三效益上的协调一致性。评价结论必须明确、公正、可信,评价中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建议确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4)在满足本次环评要求的基础上,评价工作将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已有的、本区域及具有可比性、可参照性的数据资料和工作、研究成果,力求节省资金和时间。
1.4.评价内容和重点
根据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所处区域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污染源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分析,评价该区域的环境现状。阐述厂址选择的合理性。
对技改工程进行工程分析,确定各污染源位置和源强,遵循总量控制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实施,使技改工程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预测技改项目投产后对大气、水、声学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提出技改项目建成后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制度,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论述该项目的可行性。
根据区域环境状况、对项目的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的结论,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为:以工程分析为基础,将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作为重点,特别是烟尘、SO2、CO污染问题;以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为原则,评估工程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同时进行噪声和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进行一般性的分析评价。
1.5.评价等级
根据《山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技术规定》中的综合指数法,结合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及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的确定
环境要素
指标
大气
地面
水
地下
水
确 定 的 依 据
环境特征指标P1
4
6
2
县级城镇上风向、黄河水系支流
环境质量现状P2
4
4
4
无现状监测资料,从安全角度出发
建设项目规模P3
4
4
4
投资规模≥1000万元
行 业 类 别P4
9
3
3
大气:一类;地表水、地下水:三类行业
环境质量目标P5
3
3
4
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地表水环境Ⅳ类水体;地下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环境影响综合P
24
20
17
评价等级
三级
三级以下
三级以下
由表1-1可知,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确定为三级评价,地面水、地下水低于三级。因此,本次评价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对工程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仅做影响分析;根据工程生产和排污特性,对地下水影响甚小,从而本次评价不进行地下水影响评价。
1.6.评价时段
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在建设施工期、生产运行期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周边环境造成长期较大不利影响的是生产运行期,因此本次确定评价阶段为该项目的生产运行期。
1.7. 评价范围
根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不同评价级别的工作深度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及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确定本次环境评价范围如下:
1.7.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以铁厂厂址主排气筒中心为原点,以主导风向(S)为轴,向东、西各2.5km,向南北各3km的矩形区域,评价范围30km2,同时兼顾高平市。
1.7.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以铁厂总排口入小东仓河上下游各500m约1km的河段。
1.7.3.声环境评价范围
厂界区域及周围居民区等关心点。
1.8.环境功能划分
评价区为工业、农业混杂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方法,确定本区域为二类区,应执行该标准中的二类标准;按照《山西省水环境功能划分》的规定,丹河水系干流的高平市至高平河西河段功能要求为Ⅴ类水体属三级防治区,按照晋城市环保局的要求,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小东仓河为丹河支流,于高平市汇入丹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本区域主要为工农业混杂区,对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本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等敏感区域。
1.9.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将采用以下标准。
1.9.1.大气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2)《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96)中二级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
1.9.2.水评价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水质标准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新改扩标准
(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的蔬菜类标准
(4)《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二级标准
1.9.3.噪声评价标准
(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II级标准
1.9.4.固体废物贮存场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9.5卫生防护标准
(1)《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2-89)
(2)《炼铁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0-89)
环境空气、地表水、声学环境质量标准分别列表如下: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时间
标准值
项目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TSP
0.20
0.30
SO2
0.06
0.15
0.50
CO
4.00
10.00
PM10
0.10
0.15
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污染物
SS
COD
BOD5
挥发酚
氨 氮
石油类
LAS
标准值
100
30
6
0.01
1.5
0.5
0.3
注:SS取《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的蔬菜类标准
表1-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
昼 间
夜 间
适用范围
2
60
50
工业、居民混杂区
表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mg/m3)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15m
20m
30m
40m
50m
60m
SO2
550
2.6
4.3
15
25
39
55
颗粒物
120
3.5
5.9
23
39
60
85
表1-6 工业炉窑(炼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mg/m3)
项 目
烟尘或粉尘
SO2
粉尘无组织排放限
标准值
100
2000
5(露天)
表1-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
标准值
污染物
标准值
PH
6—9
石油类
10
COD
150
BOD5
30
硫化物
1.0
悬浮物
150
氨氮
25
挥发酚
0.5
表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类别
昼 间
夜 间
适用范围
2
60
50
工业、居民混杂区
表1-9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mg/l)
污染物
SS
pH
锌
排水量(m3/t产品)
标准值
70
6-9
4.0
3.0
表1-10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风速(m/s)
距离(m)
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
2~4
500
炼铁厂卫生防护距离
2~4
1200
1.10. 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为农业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本次评价地面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小东仓河,噪声主要以厂区周围居民为保护目标,大气环境则以评价区内居民区、农作物作为关心点及保护目标,同市兼顾高平市与三甲镇。
2. 工 程 分 析
2.1.企业概况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是1992年建成投产的民营企业,目前拥有60m3高炉2座,职工4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余人,厂区总体占地面积约40000m2,总资产5000余万元。在2002年,该厂生产铸造生铁100kt,完成总产值10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
兴华钢铁有限公司地处高平市三甲镇东南0.7km的徘南村西南,距高平市6.0km。本地及周边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煤铁资源和规模巨大的铸造产业,可为铁厂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燃料供应和广阔的产品市场。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现铁厂厂址西距207国道仅0.5km,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地理位置及区域位置见图2-1、图2-2。
2.2.现有工程概况
2.2.1.现有工程生产规模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现有60 m3小高炉2座,已形成年产100 kt生铁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以炼钢、铸造用生铁为主,辅以普通铸件用生铁。厂内设生产车间、原料场地、仓库以及办公楼、职工宿舍、汽车库等辅助公共设施,全厂占地面积40000m2,现有厂区平面布置见图2-3。
2.2.2.现有工程生产工艺
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是用铁矿石和还原剂(焦碳或无烟块煤)在造渣材料(石灰石等)存在下,在高炉内经过高温,原料分解重组,使矿石中的铁被还原,脱硫,生产出产品—生铁;同时产出炉渣和煤气两种副产品。高炉炼铁的生产工艺主要由原料破碎筛分、计量、冶炼、出铁出渣、炉渣粒化处理等系统组成。兴华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工艺采用双料钟投料、包式热风炉、荒煤气采用重力、旋风、布袋三级除尘、炉渣热淬火粒化、冷却水闭路循环的工艺。双料钟投料增加了炉顶的密封性;包式热风炉提高了煤气的利用率,提高了风温降低能耗;荒煤气采用三级除尘使燃烧后的烟气含尘量可达标排放;炉渣热淬火粒化,可使高炉炉渣回收利用于建材生产原料;冷却水闭路循环,实现生产废水不外排。
图2-1地理位置图
图2-2区域位置图
图2-3现有厂区平面图
炼铁高炉产生的煤气经重力、旋风、布袋除尘后,约40%供高炉热风炉使用,其余再经袋式除尘后全部用于箱体烧结。现有工程煤气平衡见表2-1。
表3-1 现有工程煤气平衡
煤气来源、去向
煤 气 量
m3/h
km3/a
来源
高炉炼铁产生
29861
215001
用途
高炉热风炉(40%)
11944
86000
烧 结(55%)
16424
118251
高炉炉顶放散(5%)
1493
10750
小 计
29861
215001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4。
图2-4 现有工程生产工艺流程
2.2.3.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
该厂现有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2-2。
表3-2 现有工程主要设备选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1
给料机
圆盘式
台
5
2
混 料 机
滚桶式
台
1
3
上料皮带机
20m×2
台
2
4
烧 结 机
箱式(12箱、10箱)
套
2
5
离心风 机
9-26型46117-50310m3/h
台
2
6
除尘器
旋风
台
4
7
炼铁高炉
60m3
座
2
8
球式热风炉
50t
座
6
9
重力除尘器
4.0m3/s
台
2
10
旋风除尘器
4~5 m3/s
台
2
11
布袋除尘器
253m2,玻纤
台
11
12
布袋除尘器
187m2,玻纤
台
5
13
出铁机
20m
台
2
14
罗茨鼓风机
250m3/min、5000Pa
台
3
15
助燃风机
3220-5130m3/h 18.5kW
台
6
16
卷扬机
3t-22kW
台
2
17
抓渣机
桥式5t
台
2
18
振动筛
0.3t/min
台
3
19
变压器
400kVA、250 kVA、100kVA
台
3
20
颚式破碎机
400×600
台
2
21
齿式破碎机
台
1
22
振动筛
50mm、75mm
台
2
23
单斗提升机
400 t/h
台
2
24
皮带运输机
35m×3、30m、72m×2、25m×2
台
6
25
循环水泵
200m3/h,h=20m
台
3
26
地磅
60t、20t
台
2
27
铲车
30t
台
2
2.2.4.原辅材料消耗
现有工程主要原辅料耗与能耗见表2-3。
表2-3 主要料耗与能耗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日耗量
年耗量
备 注
1
铁矿粉
t
600
180000
黎城、涉县
2
石灰
t
50
15000
当地
3
焦 炭
t
166.7
50000
当地
4
煤
t
54.4
16340
当地
5
电
度
41667
1.25×107
当地
6
水
m3
1253.5
376056
当地
原煤工业分析见表2-4。
表 3-4 煤 质 特 征
项目
Mad(%)
Aad(%)
Vad(%)
Sad(%)
FCad(%)
Qnet.ad(kJ/kg)
数量
2.5
13.5
12.0
0.51
72.49
26.36
焦碳工业分析见表2-5。
表 3-5 焦 碳 特 征
项目
Mad(%)
Aad(%)
Vad(%)
Sad(%)
FCad(%)
Qnet.ad(kJ/kg)
数量
1.0
<12.5
≤1.9
≤0.05
≥84.55
27.32
2.2.5.现有公用工程
(1)供电:铁厂用电由北庄110kVA变电站专线供给。
(2)给水、排水:铁厂用水采用地下水,利用厂区内现有浅层水井的水,由泵和管道向厂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目前生产用水量为52.23t/h,冲渣水23.5t/h,高炉冷却、风机冷却、铸铁机冷却补充水26.5t/h,生产废水中冲渣水随渣外排,外排量约为23.5t/h,其余冷却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全厂生活用水量为1.73t/h,外排生活废水1.01t/h。合计全厂外排废水约1.01t/h,主要污染因子有SS、COD、BOD5,污水直接排入厂外紧邻的沟谷最终进入小东仓河。
(3)交通运输:高平市交通四通八达,兴华钢铁有限公司铁厂现有工程厂址西临207国道仅0.5km,距晋长二级公路0.1km,距正在兴建的太原至晋城高速公路1.5km,厂区西5.0km处有直通全国各地的铁路线曲浑线通过,对铁厂的原料、产品运输具有有利的条件。此外,本市的邮电通信业也十分发达。
2.2.6. 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概况
2.2.6.1污染源分析
兴华钢铁有限公司铁厂现有设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烟(粉)尘、SO2、CO,还有少量的生产、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和噪声产生。
(1)废气污染源分析
兴华钢铁有限公司废气污染源主要有:
①热风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
②高炉荒煤气放散、逸散,主要污染物为烟尘、CO;
③高炉出铁场,主要产生的污染物为烟尘和CO;
④烧结机烧结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SO2;
⑤备料:物料运输入厂、破碎、筛分、转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
(2)废水污染源分析
渣带走
2.07
外排1.01
冲渣水
冷却水
生活用水
绿化及其他
耗0.5
耗0.72
0.5
1.73
23.5
500
耗26.5
52.23
1.01
新 水
26.5
21.43
炼铁生产过程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冲渣水、高炉冷却水、风机冷却水、铸铁机冷却水,生产废水中冲渣水随渣外排,由运输车运输至水泥厂,外排量约为23.5t/h,其余冷却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全厂生活用水量为1.73t/h,外排生活污水1.51 t/h 。现有工程水平衡见图2-5。
图2-5 现有工程水平衡(t/h)
(3)固体废弃物
兴华钢铁公司铁厂现有工程生产中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水渣、干渣,还有少量生活垃圾。本厂生产过程产渣量约为79.9kt/a,全部外销于长治水泥厂;干渣产量约为2kt/a,生活垃圾很少,约为44.1t/a。
(4)噪声污染源分析
噪声是冶炼生产对环境影响较主要的污染源,生产中各发声设备是主要噪声污染源。该厂噪声污染源主要破碎机、高炉风机、水泵等,其声源强度在80-110dB(A)。
2.6.2.2.现有工程污染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兴华钢铁公司现有工程配备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设施,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现场调研知,现有工程主要环保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为:对高炉荒煤气采用重力、旋风、布袋三级除尘,约40%高炉煤气通过直燃式供高炉热风炉使用,其余通过一次袋式除尘器后全部用于箱体烧结机。箱体烧结机排气采用旋风除尘器除尘后排放。原料准备系统的破碎、筛分、上料槽、转运过程、高炉出铁场等排放废气均无除尘设施。烧结机采用箱体反转卸料、拖拉机运输方式。现有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见表2-6。
表2-6 现有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源型
污
染
源
排气
量
Nm3/h
排放
参数
m
温
度
℃
大 气 污 染 物
治理
措施
烟(粉)尘
SO2
CO
t/a
mg/m3
t/a
mg/m3
t/a
mg/m3
点
源
热风
炉
17900
H=40
D=1.5
120
12.9
100.1
煤气三级除尘净
化处理
煤气
逸散
1493
H=20
200
53.7
5000
3929.4
240000
烧结
96400
H=15
D=0.6
100
787.5
1134.6
169.4
209
旋风
除尘
面
源
源
原料
准备
200×
100
20
120
烧结
卸料
20×4
50
3000
高炉
出铁
20×
2×2
50
2430
252.0
合计
6404.1
169.4
4181.4
生产废水主要为高炉和热风炉炉体冷却水、冲渣水、风机冷却水、铸铁机冷却水,高炉和热风炉炉体冷却水、风机冷却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冲渣水随渣外运。生活污水较少,无任何处理设施直接外排。外排废水水质及排量见表2-7。
表2-7 污水水质及排量
项 目
SS
COD
BOD5
浓度(mg/l)
200
250
150
排量(t/a)
1.45
1.82
1.09
现有工程主要产噪设备风机、循环水泵均安装于室内;风机配有消声装置,但其安装位置不合理,降噪程度有限。破碎机安装于地坑内,振动筛等产噪设备均建于室外,无消声降噪设施。
生产过程中固体废物有水渣、干渣,还有少量生活垃圾。水渣全部外销于长治水泥厂;干渣全部堆放于指定地点。只有少量生活垃圾与附近居民生活垃圾一起集中堆放。
根据物料平衡及类比,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2-8。
表2-8 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 目
排 放 量
处理方式
大 气
污染物
烟尘
6404.1 t/a
高炉煤气三级除尘部分用于热风炉,其余用于烧结;烧结排气采用旋风除尘
SO2
169.4 t/a
CO
4181.4 t/a
水 污
染 物
BOD5
1.09 t/a
冷却水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直接外排
COD
1.82 t/a
SS
1.45 t/a
噪 声
白天(厂界)
55—90 dB(A)
产噪设备基本建于室内
夜间(厂界)
50-85 dB(A)
固 废
高炉水渣
77.9 kt/a
外售水泥厂
高炉干渣
2.0 kt/a
堆放于指定地点
生活垃圾
44.1 t/a
集中堆放
2.2.7.现有工程主要环保问题
兴华钢铁公司现有工程主要环保问题为:
(1)现有2座60m3炼铁高炉均属于淘汰炉型,炼铁生产设备相对较落后,产生的污染严重。
(2)现有工程原料准备系统中破碎、筛分、上料槽、转运过程、高炉出铁场和箱体烧结卸料等产生大量粉尘,除煤气净化三级除尘、烧结排气旋风除尘外,其余排放废气均无除尘设施。整个生产系统除尘系统不完善,除尘设备少,除尘效率低,烟(粉)尘、CO污染对厂区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
(3)生活污水无任何处理设施直接外排,对厂区紧邻的小东仓河造成一定的影响。
(4)现有工程产噪设备噪声级较高,噪声污染治理不足,一些产噪较大的设备缺少应有的消声减振措施,对厂界周围声学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5)目前厂区、厂界硬化绿化美化工作不足。
所以,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进行技术改造势在必行。同时应协作加强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定环境监测制度,提高职工环保意识,扩大厂区绿化面积,创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3技改项目概况
2.3.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主体工程。建设性质属改扩建项目。
2.3.2.技改项目规模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淘汰两座60m3小高炉,改扩建一座318m3高炉,年产生铁333.9kt。技改项目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43.24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1.29%。资金来源均为自筹。
2.3.3.建设地点
高平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改扩建工程选址位于现有铁厂西南,高平市三甲镇北庄村东侧原砖厂厂址,具体位置见图2-1和图2-2。
2.3.4.主要工程内容
该项目属兴华钢铁有限公司318m3高炉第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高炉主体工程、烧结工程及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总图布置预留第二座318m3高炉的发展位置。
高炉主体设施有:高炉贮料仓、仓下筛分称量、上料、高炉本体、汽化冷却系统、风口平台、出铁场、热风炉、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烧结机系统及机头、机尾除尘系统等设施。
公用辅助设施有:高炉值班室、汽化楼、人工休息室、卷扬机室、变配电室、鼓风机房、水泵房、碾泥机房、安全水塔、消防水系统、外部水、汽、电设施等。
2.3.5.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333.9kt生铁的生产规模,产品生产以铸铁为主,生产铸铁锭除供应铸造行业使用外,还可根据市场情况生产部分或全部炼钢铁,以销定产。产品方案见表2-9。
表2-9 主要产品方案
产品和副产品
单位
产量
产品及副产品流向
生铁(铁锭)
kt/a
333.9
外销
炉 渣
kt/a
150.2
水渣外销、干渣拉至综合利用厂处理
炉 尘
kt/a
16.69
用罐车拉至烧结原料厂
高炉煤气
km3/h
666464
净化后用于烧结和发电
圆盘烧结机系统所生产的烧结矿作为本厂318 m3高炉炼铁原料使用。确定生产产品方案为年产烧结矿561.05kt,烧结矿的物理特性、化学成份见表2-10、表2-11。
表2-10 烧结矿物理特性表
项 目
指 标
烧结矿碱度(CaO/SiO2)
1.65
烧结矿粒度
5~150mm
烧结矿温度
<150℃
表2-11 烧结矿化学成份表
名称
Fe
FeO
SiO2
CaO
MgO
S
烧结矿%
54.3
13
6.56
10.82
0.63
0.085
2.3.6 建设周期及项目实施进度
本工程建设周期10个月,项目实施进度见表2-12。
表2-12 318m3高炉工程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
序
号
项目进度
项目内容
2003年
备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工程前期准备
2
施工图设计
3
设备订货
4
土建施工
5
安 装
2.3.7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工作日350天,日工作24小时,连续生产,岗位生产人员实行四班三倒运转,每班8小时。全厂劳动定员158人,其中岗位生产人员150人,管理人员8人。
2.3.8 总平面布置及土地占用情况
改扩建厂址位于高平市北约4.5km处三甲镇北庄村东的废弃粘土砖厂。厂区占地面积9.0公顷,地势平坦,厂区南北宽300m,东西长300m;西距北庄居民区1km;东距207国道0.5km,距高团公路0.1km;南邻邢村路;北靠北庄村路。季节性河流小东仓河在厂区东面由北向南流过。厂区往西4km处,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线曲浑线通过,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根据场地地形特点和工艺要求,本着物料运输快捷,功能区划分明确,动力设施靠近负荷,减少对厂外设施及居民区污染,并满足安全、卫生、消防、运输等规范要求,构筑物集中布置,节约用地的原则进行场地布置。一期将高炉系统设在场地东南角,东北角预留另一台318m3高炉位置;西南为烧结区和焦炭堆场;水池、库房及办公等辅助建筑均布置在场地东侧。高炉的布置采用一列式布置,高炉出铁场在高炉南侧,高炉西侧为铁水罐停放线,东侧为冲渣沟;高炉料仓布置在高炉西侧,卷扬机房及配电室布置在料仓北侧,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布置高炉东侧。新建厂区平面图见图2-6。
2.3.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改扩建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3。
2.4 工程分析
2.4.1 高炉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
2.4.1.1 炼铁工艺
利用铁矿石(烧结矿等)、燃料(焦炭等)及其它辅助原料在高炉炉体中经过炉料的加热、分解、还原、造渣、渗碳、脱硫等一系列理化反应,生产出成品铁水及炉渣、煤气和炉尘等副产品。
2.4.1.2 工艺流程图
318m3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7,烧结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8。
2.4.1.3 技术方案
318m3高炉生产工艺及辅助设施由高炉主体、贮矿槽及料车卷扬上料系统、双料钟炉顶装料设备、风口平台及出铁场、粗煤气系统、热风炉系统、煤气净化系统、鼓风机站、循环水泵系统、冲渣池及冲渣泵、铸铁机系统、碾泥机房等组成。
高炉炼铁各主要系统的工艺分析如下:
(1)高炉炉体
高炉采用自立式框架结构,炉缸设一个铁口,两个渣口,12个风口,高炉内依据炉体各部位不同冶炼状态,选用不同材料,确保高炉安全生产。高炉有效容积为318m3,高炉内型尺寸见表2-14。
①高炉内衬材质及结构
高炉炉底采用低气孔率碳块砌筑。炉缸、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采用铝碳砖砌筑,其余部位用高炉粘土砖砌筑,炉身上部设有喷涂料喷涂层,炉喉采用条状钢砖,在炉顶封板及导出管部分喷涂FN-140喷涂料。炉喉下部安装4台煤气取样器,人工取样。炉体部分共设五层平台,各层平台之间有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