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经历从场景途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能力目标: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的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一一对应的思想。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难点:初步体验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准备点子图,数字110的卡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1.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使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2. 很
2、多时候都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3. 出示教材23页彩图,师描述,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一、 数图中数量1. 数一数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对应贴数字卡片“1.2. 读一读3. 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可以用数字“1”表示?4. 同样教学数字“2”5. 小朋友再数数看,还有什么,有多少?(配合学生回答贴出图片和对应数字卡片)二、 认读110各数三、 用数学:数身边的实物。1. 单独数一种物体2. 多种物体放在一起(举个例子或画一幅图)怎么数?方法提炼(5分钟)数数的方法:1.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按一定的顺序点数比较快,
3、数到最后一个对应的数是几,就是几个。2. 多种物体放在一起,做标记数数不易错。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书写110各数(注意书写工整)二、 完成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操作、观察,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能力目标: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学准备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景动画。 学生根据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
4、动画故事里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里面的知识。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一、 数一数你知道的物体的数量。(4个萝卜,3个苹果,3只小猪,4只小兔,4根木头,4只小凳)二、合作学习“同样多”“多”“少”同桌的交流,自己还有什么发现?1.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4和4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2. 说一说动画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3. 你发现谁多谁少了吗?(木头多,小猪少)板书:多少4. 木头多,小猪少还可以怎么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4比3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3比4少)在黑板贴出图片,一个对应一个比较。5. 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画里
5、还有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6. 提问:你们知道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多少吗?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多多少?方法提炼(5分钟)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的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师再小结。方法:数数的方法,一一对应的方法。为便于观察,可以吧两组物体一个对应一个连起来,如果都对应上了,那么他们就同样多,如果哪种物体有多余的,那这种物体的数量就多,另一种就少)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教材第8页做一做1、2题。二、 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数学单元第二单元课时一课题上、下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
6、对性。能力目标:经历“上、下”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重、难点理解上、下得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准备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左右)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抬头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风扇、黑板、课桌、讲台(2)再看看你的上面有什么?想象如果再往上看,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学生:我的上面有风扇学生:我的上面有电杠,有屋顶(3)再看,你的下面有什么?继续往下面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学生:我的下面有地板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来
7、一起感受“上、下”,板书“上、下”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二、新知探究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学生回答)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师:刚刚小朋友们表现真棒,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用上或者下完整的描述你看到的物体的位置吗?生:火车在上面 师:能说火车在上面吗?
8、说能再说得完整一点就更好了,生:火车在轮船的下面师:说得真完整,大家再一起说一遍,现在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上下完整的描述这幅图当中物体的位置关系了吗?先自己说一说,然后把你说的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学生所说的情况,后完成书上的填空。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三个物体时,所选的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师手里拿出语文书,然后放一本数学书在上面,让学生描述两本书的位置关系师:现在请同学描述老师手里这两本书的位置关系师:现在语文书和数学书交换了一下位置,谁再来说说两本书的位置关系呢?小结:看来,物体位置变了,上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方法提炼(5分钟)三、小结 师:
9、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学习了上下 生: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师小结: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下位置关系,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要说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下去后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的物体,用上下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关系反馈交流教学反思四、练习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3.完成课时作业设计
10、年级一年级数学单元第二单元课时一课题前后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前后的位置,并会运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能力目标:经历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理解前后的位置,并正确表达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二、新知探究1、体会前后位置关系小朋友们都做过公交车吗?(做过),这是小朋友们最熟悉不过的情景了,有的小朋友上学放学都要乘公交车,瞧,这是什么?(出示课本乘公交车场景图),一些小朋
11、友可有秩序了,正在排队上公交车,看着这幅图,你能用前后描述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先自己说说,让后把你说的说给同桌听听。学生活动后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表达的完整性。2、体会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请一组同学起立(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安要求调换位置,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位置和顺序具有一定过得相对性,先叫这一组同学每个用( )在( )的前面或后面,( )在最前面或最后面等语言描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发现错误让他们纠正,然后把第一与第二个小朋友交换位置,其他一次类推,再说说现在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觉位置的相对性。方法提炼(5分钟)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12、生:学习了前后 生:学习了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关系师小结: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要说谁在谁的前面面或后面,下去后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的物体,用前后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关系反馈交流(课堂练习20分钟)教学反思四、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呢?从前往后数你是排在第几位?从后往前数呢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
13、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注意表达的完整。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则是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家庭游戏、知识巩固(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面的分别是谁?年级一年级数学单元第二单元课时一课题左右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感受左右的相对性,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目标: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14、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教学准备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左右)一、游戏进入新课,感知自身的左、右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前、后,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2、寻找身上的好朋友。师: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老师背对学生举起)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学生举例)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大家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我们身体上像左手、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可真不少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
15、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二,学习新知1、机器人游戏,感知身体的左、右。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同学们做机器人,我发出指令,比一比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快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a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b跺跺你的左脚1、2、3,跺跺你的右脚。c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d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e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f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g左眼眨三下,右眼眨三下。2、用左、右表达物体的位置师:刚刚小朋友们反应可真快,做得也很好,认识了左右过后,现在你能用左或右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吗?比如:谁
16、的左边是谁?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学生活动,全班交流交流过程可说出具体位置,如从左往右数谁是第几个、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师:谁能用左或右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回答。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师:我和我的好朋友握握手,现在请一、三、五排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好,握着别松开,你发现什么了呢?你的朋友伸的是右手吗?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因为我俩是面对面的,所以看上去不一样。)师:下面我们来做个举手游戏。要求:1和老师举的一样。2说出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其中老师先和学生一个方向,然后和学生面对面。方法提炼(5分钟)三、小结师:我
17、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下去过后用左或右说说你身边物体的位置关系,回家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反馈交流教学反思四、巩固练习1、完成第4也做一做第二题 联系实际情况:你的前面是( ),你的后面是( ),你的左边是( ),你的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个,从左往右数你是( )个,你的左边有( )人,你的右边有( )人。2、完成练习一第1、2、6题。3、完成课时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15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15的顺序,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能力目标:会数数量
18、是5以内的物体的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情感目标: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教学准备小棒、数字卡片、计数器或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课件出示“野生动物”图)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1. 数画面中的人和物。(学生观擦,同桌互相说一说画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2. 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人和物,抽学生回答,当学生说”
19、一个太阳“时将其图移在主题图下面,告诉学生一个太阳用数”1“表示,并在其下面贴上数字卡片1,再提问: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各数可以用1来表示?)2、3、4、5的教学和1的教学一样。3. 感知数的顺序。(课件演示:1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子,还可以摆1个圆片表示,如果再拨1个珠子或摆1圆片是几?再增加1个?一次感知3、4、5的来源)(1) 学生动手摆点子图,按顺序摆。(2) 提问:5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前面和后面一个数分别是几?(3) 数一数,顺数和倒数。4. 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看数字卡片说一说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对学生的回答应积极鼓励)5.
20、教学数的写法。(动画展示书写笔顺和写字格里的布局,学生观察,可以用手在桌子上划,然后再书上写字格中描出它们的写法。注意书写姿势以及书写美观,并展示写得好的小朋友的)反馈交流教学反思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比较大小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2”方法和以上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以用手势表示。教读32“这个式子。3. 教学“3”“”“”“”或“”表示,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第几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
21、有多少,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方法,在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出示排队买票的情景课件学生观察画面,同桌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教育学生要遵守公共秩序,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 提问:(1)一共有多少个人? (2) 如果以穿红的衣服的阿姨排第一,说一说谁排第二,小男孩排第几,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4人为
22、小组交流后汇报课件展示穿红的衣服的阿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提问: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第一,小男孩排第几?小男孩后面的灵位叔叔分别排第几? 方法提炼(5分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的方法:学生先说一说,师在小结。“几个”和”第几个“不一样,“几个”表示一共有多少各,“第几个”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教材18页“做一做”。二、 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几和几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 的有关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血红色合
23、作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说出5以内数夫人组成。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棒、圆片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复习1. 看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3 4 4 2 5 1 2 12.看图回答。 一共有( )个 。从右边数, 排第( ),从左边数,第5个是( )。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请大家做一个分圆片的游戏,想不想做?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一、学习4的组成。1.把4各圆片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后同桌交流一下。2.交流展示。3.探讨分的方法:则样才能呢个清楚的看出而且一也不落下?学生交流后,老师指名展示。老师板书4的组
24、成。观察这3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对比: 4 4 3 1 1 3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分法是一样的。4. 读一读4的组成。如:4可以分成2和2 ,2和2组成4.二、 学习5的组成。 1. 小组合作学习,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写出5的组成。 2.交流展示、汇报。 3.读一读5的组成。方法提炼(5分钟)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的方法:学生交流如何分才能不重复和遗漏?小结: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可以吧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这样不会重复页不会遗漏。反馈交流一、 教材19、20页的做一做。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加法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25、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两个符号,能正确独处加法算式。能力目标: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情感目标:培养血红色初步数学交流意识,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重、难点重点:掌握堆自己适合、喜欢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难点:能从不同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教学准备千纸鹤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一、 学习加法算式1. 提问:同学和纸鹤的数量用数字几表示?2. 老师说明: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或多少只纸鹤,就是把数字1和2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26、“+”。3. 引导学生数一数1和2 合起来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说明:等于3 ,用“=3表示。板书:1 + 2 = 3 。 。 。 。 加号 等号4强调说明,求一共或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5. 教读加法算式,读作:1加2等于3.二、 结合23页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含义。1. 说图意。2. 动手操作表示图意。3. 用算式表示,并读一读。方法提炼(5分钟)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提问,学生回答) 求一共或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23页做一做二、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15的加法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加法的
27、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能力目标:学生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意识。重、难点重点: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大家想去美丽的大森林吗?随学生回答出示课件:从美丽的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伴随清脆的鸟叫声。提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提问: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说说你的想法,怎样列式)板书:4+1=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1. 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4+1等于
28、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2. 全班交流算法。 对使用不同方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板书完整等于5.3. 提问:加号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1“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4. 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方法提炼(5分钟)加法的计算方法:1.点数法 2.记大数数小数 3.用数的组成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教材24页的做一做。二、 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减法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能力目标:会读会写减法算式,能正确进行减法的计算。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初步的交流意识,感受与
29、同伴交流的乐趣。重、难点重点:会计算减法。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教学准备纸鹤、气球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复习5以内的加法。1.听算式说得数。2+3 1+3 1+4 2+2 3+1 2. 说一说加法表示什么? 3.把上面算式做小小改动,学生观察,3-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减法。板书课题:减法 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一、 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提问:关于减法的知识你知道什么? 认识减号“-”(与加号对比认识),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 读一读算式“3-1”二、 建立减法的概念。师用气球演示(手里拿着4个气球,然后放飞2个)生看老师的演示后描述意思。列式计算:4-2=2(板书)
30、看算式说意思,注意为何要用4去减。读一读算式,读作:4减2等于2.方法提炼(5分钟)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 知道一共,求剩下的。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教材25页做一做。二、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5以内的减法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5以内的减法。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目标: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重、难点重点: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左右)一、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对口令的方式)二
31、、 看图说图意,列算式。1. 2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1. 课件演示小刺猬背苹果的情景,(1) 看图说意思,并提一个数学问题。(2) 同桌交流。(3) 汇报2.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要求还剩下几个苹果,该怎样想,如何列算式呢?(板书:5-2)3. 交流算法5-2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板书:5-2=3)方法提炼(5分钟)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先说,师再归纳)1. 数数,倒着数, 2. 用数的组成。3. 用数的分解。4. 想加算减。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教材26页的做一做。二、 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0的认识课型新
32、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能力目标:规范“0”的写法,学生能工整地书写“0”。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的书写“0”。教学准备尺子、水果图片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左右)看图猜数字。1. 出示5幅图片,图中分别有15个水果,图后藏着相应数量的数字。2.出示第六幅图,图中什么也没有。师:你们猜猜这幅图后面藏着数字几?(如果有学生猜0时,说说理由)0神通广大,在我们的生活不出不在,想想你再哪里见过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0的认识。板书
33、课题:0的认识。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一、 教学0的含义。1. 你们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让学生说说自己堆0的认识)2. 含义一:0表示什么也没有。3. 含义二:0表示起点。0这个数可以表示没有,是不是所有的0 都表示没有呢?请小朋友们把尺子拿出来,看看0在哪里?在这里它表示什么呢?指尺子上的数,按顺序读出05各数,再倒读。说一说,还有那些地方的“0”也表示起点?(温度计,电子时钟)二、 教学0的书写。 我们学习了0,知道了它的两个含义,我们不光要认识他,还要写好它。你们看0像什么,你认为0应该怎么写呢? 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观察,提醒学生0
34、要写的圆滑,而且要封口。方法提炼1.0的两个含义: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2. 学习写0儿歌反馈交流教学反思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课型新授教学 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重点:会计算有关0 的加减法。难点:让学生懂得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左故事激趣: 一天,猴妈妈又是外出。她给三个孩子没人准备3个桃子,并对他们说:孩子们,今天妈
35、妈有事外出,没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它肚子太饿了,所以一口气把3个桃子都吃光了。小朋友,你们猜猜看,晚上他们分别还能吃几个桃?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一、 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列式算一算,三只猴子还剩几个桃子? 3-1=2(个) 3-2=1(个) 3-3=0(个) 让学生说说第三个算式,为什么等于0?二、 学习有关0 的加法。 小朋友们。老三剩了0个桃,那晚餐它则呢么办呢?你们帮它想个好办法?列式计算:三、 学习有关0的减法。 有关 0的加法你们会,那有关0 的减法你们会吗? 如:我有5个苹果,我吃
36、了0个,还剩几个? 列式计算:5-0=5(学生说说理由,为何等于5)方法提炼有关0的加减法: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任何数与0 相加或相减都等于任何数。反馈交流教学反思一、 教材29页的做一做。二、课堂作业设计。年级一年级单元第四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认识立体图形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能力目标: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数学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难点:使
37、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各种立体图形实物模型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时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的东西倒出来看看。智慧爷爷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尝试探究 10分钟左右)一、 分一分,揭示概念。1.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2. 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 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二、 摸一摸,感知特点。1. 让学生大内高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
38、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方法提炼)立体图形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大小相同。有地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各面的大小相同。反馈交流一、 教材33页做一做。年级一年级单元第四单元课时1课时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修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力目标:能识别平面图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分辨、直观感知其特征)难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教学准备平面图形的图片创设的主要问题情景小朋友,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图形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及教师点拨、升华点一、 认识平面图形,感知其特征。1. 老师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