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x综合福利中心改扩建及装饰装修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
xxx综合福利中心
1.1.3项目建设性质
改扩建及装饰装修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民政部19号令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xxx盟行政公署关于整合现有社会福利机构资源的通知》(阿署发[2014]20号)
5、建设单位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6、项目单位提供的编制可研的其它基础资料。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地点
xxx综合福利中心
1.2.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房屋改扩建及装饰装修、取暖设施改造。
1.2.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申请自治区级福利彩票公益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
1.2.4
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强力推进,必然会引起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须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不然将陷入环环自扣的困境中。社会养老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在广大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生活在社区,为加快发展社区老年福利事业,应尽早建设一大批立足社区、面向老人,方便实用,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但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匮乏,远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增速,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建设社会福利中心,为了能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福利院中颐养天年,安度晚年,保健康复迫在眉睫。
1.2.5主要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xx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xx平方米
康体实施
xx套
总投资
xxx万元
建设工期
xx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xxx综合福利中心始建于2007年。福利中心服务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收养农村牧区五保人员81人。城镇“三无”人员13人,子女忙于工作无法提供日常照料和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但无法照料、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空巢老人(社会老人)21人;目前在综合福利中心居住的集中供养的农村牧区五保人员40人,占全旗五保总数的48%,城镇“三无”人员6人,占总数的15%,社会老人15人。近年来,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和养老机构的建设。特别,对xxx综合福利中心全面发展,广大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保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使福利中心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xx盟社会福利院根据《xxx盟行政公署关于整合现有社会福利机构资源的通知》(阿署发[2014]20号)文件要求,整体拆迁至我旗综合福利中心占用东、北侧两栋楼(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开展养老福利工作。因此,一是大大消弱我旗现有福利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二是由于福利中心服务大楼取暖设施安装不合理,温度达不到标准,暖气片质量差,经常性破裂漏水,已无维修使用的价值。三是已将原有的老年人娱乐活动场所移交给盟福利院使用,现留用的活动场所狭小、利用面积远远不能满足院民娱乐活动需求,影响了院民们的休闲活动。四是院民宿舍地面和走廊地面不防滑,消防管道经常性破裂漏水,整体楼面墙面陈旧脱落等诸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日益成为关乎家庭与社会和谐的大事。与此相伴,老年人口中失能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长期照料需求迅速扩张。中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特别是其中的重点优抚对象、“三无”老人及低保空巢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他们的照料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单纯依靠家庭和社区服务已不能使他们得到切实有效的养老服务。因此,加强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失能老年人的老年养护机构建设。2005年以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失能老年人的养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将爱心护理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再次强调,要“积极探索和实施‘爱心护理工程’”。2008年初,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同志又再次强调:“要加大工作力度,抓紧立项,争取有实质性进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近年来,睡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预计到2015年底,xxx60岁以上有16211人,占总人口的13%。据预测,到2020年前后,全旗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届时老年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15%。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中高龄老年甚至百岁老人日益增多,因此,对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更加突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家庭结构向“四、二、一”(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一个孩子)方向发展,加上住房条件改善,老年人与子女分住增多,使得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由于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加之外出经商人员增加,又使空巢家庭大量出现。要求社会提供全方面的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迫切需求。
(二)xxx特别注重养老福利服务和机构建设和发展,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福利中心座位呢全旗唯一一所为广大农村牧区五保老人,城镇“三无”人员和社会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综合性场所。不仅在舒适的环境中老年人的万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而且要为老年朋友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
(三)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保障和改善广大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娱乐、康复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客观需求。
(四)xxx综合福利中心改扩建及装饰装修项目是符合民政部《关于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自身优越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都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民政局及其它相关部门都出台过很多有关开展好社会福利事业的政策,民政部于2001年2月6日发布《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于2006年下发(民发[2006]52号)《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于2007年联合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编报2007年和2008年社区服务设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xxx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建设儿童福利院,收养孤儿和未成年流浪儿童,解决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问题,搞好儿童社会福利事业,这利于社会安定、利于民族团结,使地方党委、政府能安心推进社会经济建设进度,促进民族地区繁荣进步。因此,xxx盟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
第三章 场址选择
3.1选址原则
本项目建设地址选择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项目选址符合《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年2月6日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2、地形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3、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4、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5、周围无密集的居民生活区和污染企业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3.2场址位置
xxx综合福利中心
3.3场址条件
3.3.1地理位置
xxxxxx镇地处东经105°29′30″---105°59′3″,北纬38°59′30″---38°40′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x盟东部,东临贺兰山、巴盟磴口 县、乌拉特后旗、乌海市;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交甘肃景泰县、古浪县,宁夏中卫县、中宁县;西连甘肃武威市、民勤县,xxx右旗;北与蒙古过接壤,国境线长 188.28 公里。全旗总面积 80412 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定远营,蒙语意为“富饶的城”,素有“塞外小北京”之称。是xxx盟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3.3.2地形地貌
xxx左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势南高北低, 海拔一般在 800~1600 米之间,贺兰山绵亘于东南缘,呈南北走向, 平均海拔 2700 米,主峰 3556 米。北部地区残留着阴山早期运动的痕 迹,低山丘陵断裂隆起,剥蚀残丘、戈壁、流沙相间分布。腾格里、 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沙漠 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 46%。腾格里沙漠中分布着许多淡水和咸水湖 泊(方言称海子)。
3.3.3气候资源
xxx左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东有贺 兰山,北有蒙古高原阻隔,形成了封闭的高原内陆区,属于典型的中 温带干旱区。其特征为冬寒而长,夏热而短,春季多风沙。日照充足, 日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3.3.4光资源
均日照时数为 3152 小时,北部多于南部,日照百 分率 72%。4~6 月日照时效 1711.9 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 54.3%, 日照时数 6 月份最多为 3l1.8 小时.12 月份最少为 225.5 小时,本 旗光能资源丰富,但光、温不同步,利用率低。
3.3.5热量资源
年平均气温 7.4℃,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 24℃,最 冷月 1 月,平均气温-11.6℃,气温年较差 35.6℃,4~9 月份平均气 温 18.9℃,极端最高气温 40.9℃,极端最低气温-45.3℃,年极端气 温较差 86.7℃。全年无霜期达 120~180 天,平均结冰期 160 天。
3.3.6降水与蒸发
xxx左旗大部分地区累年平均降水量在 64.0~208.5 毫米之 间。 降水的地域分布 xxx左旗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 部,山区多于非山区,从xxx向西北方向的中蒙边境,每百公里 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贺兰山中部 海拔近 3 000 降水量平均递减 40 毫米。 米的地方,为 429.8 毫米;山区降水从山脊垂直方向往外迅速递减, 到距山麓 15 公里的xxx,降水量减至 210 毫米。北部邻近中蒙 边界地区,降水量最少,仅 70 毫米。 东北部的希尼乌素与罕乌拉山 地有一个“湿舌”,降水量接近 130 毫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 地形造 成的地方性降水。旗内还存在一些这种地形造成的小范围“湿舌”。 从宗别立苏木西 部沿贺兰山近山区 1400 米等高线经木仁高勒、腰 坝、孪井等地,有一条与贺兰山走向大致 平行的狭长地带,降水量 在 175~200 毫米,xxx以东地区大于 200 毫米。 乌 巴彦木仁、 素 图、锡林高勒、巴润别立部分地区以及查干池以南、孪井以西地区, 降水 150~175 毫米。 这个范围的降水是旗内除贺兰山近山地区外降 水最好的地方,有较好的发展畜牧业条件。降水的季节变化 xxx 左旗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春季(3~5月)降水量,全旗各地 8~35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1~22%。春季降水量最多 的地方是xxx及以东沿山地区,约 35 毫米;伊克尔东部一带至xxx以东、敖伦布拉 格和吉兰泰东 部约 20~35 毫米;其它各地 20 毫米以下,其中乌力吉苏木苏红图以 北小于 10 毫 米。春季为牧草返青期,雨量严重不足对牧业生产不利。 夏季(6~8 月)降水较多,全旗各地降水量 46~125 毫米,占全年降 水量的 55~74%。降水 最多仍在xxx及以东沿山地区,约 125 毫米;北部近中蒙边境的哈日敖日布格最少,只有 46 毫米。以吉兰 泰为界,南部多于北部。南部锡林高勒以东地区受贺兰山影响,降水 经向 变化明显;北部降水分布,纬向变化明显,越往北降水量越少。 夏季多雨时段与热量资源最 佳时段同位,与光能资源最佳时段接近, 有利于农牧业生产。 秋季(9~11月)降水量,全旗各地 6~47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0~28%。以吉兰泰为界 ,北部少于南部。北部降水量分布基本呈纬 向变化,越往北降水量越少,大约由 20 毫米降至 6 毫米;吉兰泰以 南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递增,降水最多的地方仍在xx及以东沿山 地区 ,大于 45 毫米。 冬季(头年 12 月~次年 2 月)降水量,全旗各地 2~6 毫米,占全 年降水量的 1~4%。吉兰泰 以北地区 1~2 毫米,为全旗降雪最少的 地方。宗别立、锡林高勒、红崖子一线—xxx近 山地区,降水(雪) 量 3~6 毫米,查干池 5 毫米,其它地区 2~3 毫米。冬春雪少,一般 降雪量 不大,积雪不厚,积雪持续时间不长,对牲畜觅食无影响或影响不大,有利于牲畜安全过冬 过春。 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月份,除哈日敖日布格是 7 月份,其它各地 均是 8 月份,约占全年降水 量的 27~32%。全年各月降水量巴彦毛 道以北地区是 2 月份最少,巴彦诺日公及其以南地区是 12 月份最少。 南部的头道湖、查干池和中部的宗别立是 12 月和 1 月份最少。 降水的年际变化 xxx左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稳定性差, 北 降水量最少的 1962 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悬殊。 部的哈日敖日布格, 年,只有 31 毫米,降水量最多的 1969 年达 143 毫米,为 1962 年的 4.6 倍。南部查干池最少,年雨量 61 毫米,最多年雨量 320 毫米, 最多年是最少年 的 5.2 倍。其它地方情况大致相同。 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吉兰泰,为 36%;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小的 xxx、锡林高勒等 地为 25%。 相对湿度 空气中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称 相对湿度。xxx 左旗累年平均相对湿度在 36~47%之间,自东南 向西北随降水的减少而降低。南部相对湿度 4 4~48%,中部 40~42%。 由吉兰泰往西北方向至北部边境地区,相对湿度从 41%降至 36%。各 地相对湿度,南部大于北部,贺兰山近山区大于中部和北部地区。头 道湖、查干池一线及以 南地区相对湿度 47%,贺兰山近山区相对湿 度 43%,沿山及山区湿度更大。希尼乌素与罕乌拉 山地降水“湿舌” 区,相对湿度也比较大,达 43%,比附近地区高至 2~3%。 蒸发 xxx左旗日照充足,辐射强烈,致使蒸发量高于降水量。 全旗各地累 年平均蒸发量在 2 347.7~3 993.2 毫米,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邻近中蒙边界的哈日敖日 布格,年蒸发量在 4 000 毫米; 由此往南至罕乌拉山地及山地边缘的巴彦诺日公,湿度低, 风较边 境地区小,蒸发量减少,只有 2 880 毫米;山地南面的吉兰泰等地, 蒸发加大,增至 3 000 毫米以上;贺兰山近山地区少于 2 800 毫米; xxx以东沿山地区少于 2 400 毫米,最 小值在xxx为 2 348 毫米。旗内蒸发量最高最低值相差 1 640 毫米。 蒸发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的 4~8 月,占全年蒸发量的 70%。全年 6 月份蒸发最大,1 月份 蒸发最小,夏季气温升高,在下垫面的影响 下,蒸发量最大;春季由于风速大,湿度小,气 温上升快,蒸发量 仅次于夏季;冬季由于风速小、湿度大、气压低,蒸发量小。
3.3.7城镇建设
xxx镇城市规划分为新、旧两区,中间地带为生态园景观区,城镇化进程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区内楼群林立,绿草如茵,风格独特,蓝天、碧水交相辉映,绿地、街道整洁优雅,现代化气息日渐浓郁。现已形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共有主干道23条,总面积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52平方米;镇区园林绿化总面积64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绿地率达33%,人均公共绿地57平方米;截止目前有路灯1839盏,主干道路亮灯率达99%;电话普及率为40线/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脑台数为10台/百人。以健康花园、梅桂花苑、土尔扈特小区为代表性的新型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以新世纪广场、多功能体育场、生态公园及东关村改造、xxx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3.3.8经济发展
目前,xxx镇环保型工业专业区建设聚集效应逐步凸现,几年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五通一平”。目前专业区入驻企业达到28家,形成了以绒毛、制酒、建材、皮革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以绿色蔬菜业和高效舍饲养殖业为主导的两大产业、以xxx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西关村农业园区等基地为主的九大农牧业产业基地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四章 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第二节 装饰装修工程
1、天棚工程
(1)龙骨工艺
①轻钢龙骨进行筛选:
轻钢龙骨进行筛选将其中腐蚀部分、斜口开裂等部分剔除。对工程中所用的轻钢龙骨均要进行防火处理,一般将防火涂料涂刷或喷于轻钢龙骨表面。对于直接接触结构的轻钢龙骨,如墙边龙骨、梁边龙骨、端头伸入或接触墙体的龙骨应预先刷防腐剂。
②抄平弹线:
弹线包括:标高线、顶棚造型位置线、吊挂点布局线、大中型灯位线。
③主龙骨安装:
主龙骨与墙相接处,主龙骨应伸入墙面不少于110mm,入墙部分涂刷防腐剂。根据设计要求按分档线位置固定主龙骨,用4寸的铁钉固定,龙骨每端固定应不少于三颗钉子。必须安装牢固。
④次龙骨安装:
次龙骨底面截面厚度应一致。小龙骨间距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罩面板规格决定,一般为400~500mm。钉中间部分的次龙骨时,应起拱。房间7~10m的跨度,一般按3/1000起拱;10~15m的跨度,一般按5/1000起拱。
按分档线先定位安装通长的两根边龙骨,拉线后各根龙骨按起拱标高,通过短吊杆将小龙骨用圆钉固定在大龙骨上,吊杆要逐根错开,不得吊钉在龙骨的同一侧面上。
⑤打玻璃胶:
首先在玻璃上沿四周粘上纸胶带,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玻璃胶均匀地打在玻璃与小龙骨之间。待玻璃胶完全干后撕掉纸胶带。
⑥安装压条:
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规格材质的压条用直钉或玻璃胶固定小龙骨上。
如设计无要求,可以根据需要选用10×12mm木压条、10×10mm的铝压条或10×20mm不锈钢压条。
(2)纸面石膏板工程
本工程设计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在顶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大面积石膏板吊顶质量的方法,石膏板顶棚板面用3m靠尺检查时,板面不平处的最大间隙小于3mm,各节点牢固,接缝紧密,观感良好。石膏板吊顶由吊杆、主次龙骨和面层3部分组成。吊杆为进口6#螺杆,按间距600mm布置,主次轻钢龙骨通过扣件、吊挂件与吊杆连在一起,其间距分别为1200mm和400mm。
2、油漆、涂料工程施工方案
(1)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一般涂料工程施工工艺的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2)材料要求
①采用成品涂料。
②柔性耐水腻子。
③刷外墙弹性乳胶漆,颜色甲方自定。
④所有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3)主要机具
①机械设备:手压泵或电动喷浆机。
②主要工具:刷子、排笔、开刀、胶皮刮板、塑料刮板、砂纸、50~80目铜丝萝、浆罐、大浆桶、水浆桶、大小水桶、胶皮管、钳子、铅丝、腻子槽、腻子托板、扫帚、擦布、棉丝等。
(4)关键质量要点
①材料的关键要求
应有使用说明、储存有效期和产品合格证,品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技术关键要求
a.基层腻子应刮实、磨平,达到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b.涂刷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锈。
c.应采用具有耐水性腻子。
d.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
③质量关键要求
a.残缺处应补齐腻子,砂纸打磨要到位。应认真按照规程和工艺标准去操作。
b.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c.涂刷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刷、透底、起皮和反锈。
d.刷涂料时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0%。
3、地面及踢脚线工程
(1)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清除基层上污渍,铲除表面落地灰,将砼表面清扫干净。铺贴地砖采用湿贴法,铺设前先刷一遍水泥浆,并随刷随铺2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拉控制线后直接铺贴,将地板对缝后干贴上去,用橡皮锤轻轻锤实,要求表面平整,接缝无高低差,接缝均匀,线条平直无错缝,砂浆饱满,无空鼓现象,色调一致,无明显色差。面层铺贴24h内,对地面砖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深度不小于砖厚1/3,随做随即清理面层水泥,并表面覆盖湿润,常温下养护不小于7d,踢脚线施工宜在面层基本完工及墙面最后一遍抹灰(或刷涂料)前完成。对于卫生间地面铺设面砖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排水找坡,地漏及各种管线部位必须整块套割留孔。
(2)操作工艺
①铺贴前应先将基层浇水湿润,再刷素水泥浆,水泥浆应随刷随铺砂浆,不得有风干现象。并石板背面刷干净,且要保持铺贴时湿润。
②铺贴顺序应从里向外逐行挂线铺贴。
③根据水平线、中心线(十字线),按预排编号铺好每一开间及走廊左右两侧标准行(封路)后,再进行拉线铺贴。
④铺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虚铺厚度为25~30mm,然后进行石板块预铺,并对准纵横缝,用木锤着力敲击板中部,振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石板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石板底相吻合后,在砂浆表面先用喷壶适量洒水,再均匀撒一层水泥粉,把石板块对准铺贴。
⑤铺贴时应注意砖面四角要同时着落。着落后再用木锤着力敲击至平正。
⑥铺贴完成24小时后,经检查石板块表面无断裂、空鼓后,用稀水泥(颜色与石板块调和)刷缝填饱满,并随即用干布擦净至无残灰、污迹为止。铺好石板块两天内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
4、门窗工程
(1)材料选用、加工、运输
①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均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选定。
②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购料前,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对材料的材质及性能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订货。
(2)产品加工与运输
①产品加工
加工前检查加工现场使用的各类量具是否均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并在有效期内,确保测量工具的精度;其他工具定期或随时检查。
零部件安装前检验其质量及型号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及业主招标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或不合格的禁用。
各构件的加工精度允许偏差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执行。
加工完毕的构件,按其5%抽样检查,且每种不得少于5件;当其中一件不合格时加倍抽检,复检合格后方可验收。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应附加有出场合格证及检验人员的签章。
②成品半成品包装运输
对出厂的门窗框、门窗扇等均采取用工程保护胶带粘贴在材料表面,带包装运到现场。以防止在运输、安装后受到磕、碰、磨损等损害。
4.1建设依据
4.1.1建设原则
1、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2、xxx综合福利中心改扩建及装饰装修工程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不贪大求洋,统筹兼顾,既考虑现实工作业务需要,又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按照基本建设标准规定的建设类别、建筑面积指标、装修水平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水平。
4.1.2设计规范、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1988)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1997)
7、《装修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1994)
8、《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1991)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1995)
4.1.3风压荷载设计依据
基本风压W0=0.50N/m2,地面粗糙度按B类。
基本雪压S0=0.35kN/m2。
4.2 改扩建设计要求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在结构设计时提出以下要求:
1、要精心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
2、设计要针对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技术条件、材料和供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保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3、新材料、新工艺,所选结构设计方案应有利于节省投资、加快建设速度。
4、改扩建设计要便于建筑进行保养、修缮和更新。
5、改扩建设计应留有今后的发展余地。
4.3 改扩建设计概况
1、吊顶工程:拆除原有吊顶,新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面层;拆换照明配线及器具。
2、墙面工程:拆除原有墙面面层,新刷涂料,腻子两道;大厅更换大理石面层。
3、地面工程:拆除原有地面面层,全部更换防滑防摔塑胶垫地面。
4、门窗工程:拆除原有不锈钢护窗,更换塑钢窗;拆除门更换为防火门。
5、踢脚线工程:拆除原有踢脚线,更换为不锈钢踢脚线。
6、其他工程:①安装LED显示频②改变部分房间格局,材料为铝合金玻璃隔断③更换卫生间洁具④电气、水管等拆换。
4.4 建筑材料
龙骨:轻钢龙骨
吊顶:纸面石膏板吊顶
窗:塑钢窗
门:防火门
地面:防滑防摔塑胶垫
踢脚线:不锈钢踢脚线
4.5 拆除工程
1、清运工程废料的车辆应在施工封闭范围内停放;清运工程废料的车辆应封闭或采用苫布覆盖,出入现场时应有专人指挥。清运工程废料的作业时间应遵守有关规定,做到夜间不施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噪音影响。
2、对地下的各类管线,施工前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并标明管线用途,行进方向。对检查井、污水井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拆除工程施工时,为降低粉尘对人员及环境影响,将设专人向被拆除的部位洒水降尘。
4、拆除工程完工后,及时将施工工程废料清运出场,做到不积压。
5、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6、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用火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用火时,须履行用火审批手续。作业时应配备专人监护,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7、拆除建筑物时,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禁明火作业。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车道,并应保持畅通。施工现场道路保持两方向畅通,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及时进入事发现场进行救援工作。
8、对管理及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施工作业应当在批准的施工场地内进行,不得在施工场地范围外堆放物料、机具等。
4.6装饰装修工程
4.6.1天棚工程
4.6.1.1龙骨工艺
1、轻钢龙骨进行筛选:
轻钢龙骨进行筛选将其中腐蚀部分、斜口开裂等部分剔除。对工程中所用的轻钢龙骨均要进行防火处理,一般将防火涂料涂刷或喷于轻钢龙骨表面。对于直接接触结构的轻钢龙骨,如墙边龙骨、梁边龙骨、端头伸入或接触墙体的龙骨应预先刷防腐剂。
2、抄平弹线:
弹线包括:标高线、顶棚造型位置线、吊挂点布局线、大中型灯位线。
3、主龙骨安装:
主龙骨与墙相接处,主龙骨应伸入墙面不少于110mm,入墙部分涂刷防腐剂。根据设计要求按分档线位置固定主龙骨,用4寸的铁钉固定,龙骨每端固定应不少于三颗钉子。必须安装牢固。
4、次龙骨安装:
次龙骨底面截面厚度应一致。小龙骨间距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罩面板规格决定,一般为400~500mm。钉中间部分的次龙骨时,应起拱。房间7~10m的跨度,一般按3/1000起拱;10~15m的跨度,一般按5/1000起拱。
按分档线先定位安装通长的两根边龙骨,拉线后各根龙骨按起拱标高,通过短吊杆将小龙骨用圆钉固定在大龙骨上,吊杆要逐根错开,不得吊钉在龙骨的同一侧面上。
5、打玻璃胶:
首先在玻璃上沿四周粘上纸胶带,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玻璃胶均匀地打在玻璃与小龙骨之间。待玻璃胶完全干后撕掉纸胶带。
6、安装压条:
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规格材质的压条用直钉或玻璃胶固定小龙骨上。
如设计无要求,可以根据需要选用10×12mm木压条、10×10mm的铝压条或10×20mm不锈钢压条。
4.6.1.2纸面石膏板工程
本工程设计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在顶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大面积石膏板吊顶质量的方法,石膏板顶棚板面用3m靠尺检查时,板面不平处的最大间隙小于3mm,各节点牢固,接缝紧密,观感良好。石膏板吊顶由吊杆、主次龙骨和面层3部分组成。吊杆为进口6#螺杆,按间距600mm布置,主次轻钢龙骨通过扣件、吊挂件与吊杆连在一起,其间距分别为1200mm和400mm。
4.6.2油漆、涂料工程施工方案
1、技术要求
施工前应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一般涂料工程施工工艺的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2、材料要求
(1)采用成品涂料。
(2)柔性耐水腻子。
(3)刷外墙弹性乳胶漆,颜色甲方自定。
(4)所有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3、主要机具
(1)机械设备:手压泵或电动喷浆机。
(2)主要工具:刷子、排笔、开刀、胶皮刮板、塑料刮板、砂纸、50~80目铜丝萝、浆罐、大浆桶、水浆桶、大小水桶、胶皮管、钳子、铅丝、腻子槽、腻子托板、扫帚、擦布、棉丝等。
3、关键质量要点
①材料的关键要求
应有使用说明、储存有效期和产品合格证,品种、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技术关键要求
a.基层腻子应刮实、磨平,达到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b.涂刷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反锈。
c.应采用具有耐水性腻子。
d.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
③质量关键要求
a.残缺处应补齐腻子,砂纸打磨要到位。应认真按照规程和工艺标准去操作。
b.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c.涂刷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刷、透底、起皮和反锈。
d.刷涂料时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0%。
4.6.3地面及踢脚线工程
4.6.3.1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清除基层上污渍,铲除表面落地灰,将砼表面清扫干净。铺贴地砖采用湿贴法,铺设前先刷一遍水泥浆,并随刷随铺2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拉控制线后直接铺贴,将地板对缝后干贴上去,用橡皮锤轻轻锤实,要求表面平整,接缝无高低差,接缝均匀,线条平直无错缝,砂浆饱满,无空鼓现象,色调一致,无明显色差。面层铺贴24h内,对地面砖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深度不小于砖厚1/3,随做随即清理面层水泥,并表面覆盖湿润,常温下养护不小于7d,踢脚线施工宜在面层基本完工及墙面最后一遍抹灰(或刷涂料)前完成。对于卫生间地面铺设面砖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排水找坡,地漏及各种管线部位必须整块套割留孔。
4.6.3.2操作工艺
1、铺贴前应先将基层浇水湿润,再刷素水泥浆,水泥浆应随刷随铺砂浆,不得有风干现象。并石板背面刷干净,且要保持铺贴时湿润。
2、铺贴顺序应从里向外逐行挂线铺贴。
3、根据水平线、中心线(十字线),按预排编号铺好每一开间及走廊左右两侧标准行(封路)后,再进行拉线铺贴。
4、铺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虚铺厚度为25~30mm,然后进行石板块预铺,并对准纵横缝,用木锤着力敲击板中部,振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石板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石板底相吻合后,在砂浆表面先用喷壶适量洒水,再均匀撒一层水泥粉,把石板块对准铺贴。
5、铺贴时应注意砖面四角要同时着落。着落后再用木锤着力敲击至平正。
6、铺贴完成24小时后,经检查石板块表面无断裂、空鼓后,用稀水泥(颜色与石板块调和)刷缝填饱满,并随即用干布擦净至无残灰、污迹为止。铺好石板块两天内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
4.6.4门窗工程
4.6.4.1材料选用、加工、运输
1、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均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选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购料前,工程技术人员首先对材料的材质及性能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订货。
4.6.4.2产品加工与运输
1、产品加工
加工前检查加工现场使用的各类量具是否均经过检测部门检测并在有效期内,确保测量工具的精度;其他工具定期或随时检查。
零部件安装前检验其质量及型号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及业主招标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或不合格的禁用。
各构件的加工精度允许偏差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执行。
加工完毕的构件,按其5%抽样检查,且每种不得少于5件;当其中一件不合格时加倍抽检,复检合格后方可验收。成品、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应附加有出场合格证及检验人员的签章。
2、成品半成品包装运输
对出厂的门窗框、门窗扇等均采取用工程保护胶带粘贴在材料表面,带包装运到现场。以防止在运输、安装后受到磕、碰、磨损等损害。
第五章 节水节能措施
5.1 能耗分析
5.1.1 水耗总量
项目内用水量主要包括生活用水、洗衣房用水、环境绿化用水及未见用水量。
表5-1 项目水耗概况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定额
数量
单位
日用水量(吨)
1
老年护理公寓
40L/床·d
200
床
8.00
2
工作人员
20L/人·d
90
人
1.8
3
淋浴用水
10L/人·d
300
人
3.00
4
洗衣房用水
3L/kg·干衣服
300
9.00
5
绿化用水
1L/(m2·次)
1000
1.00
6
不可预见
10%
2.28
总计
25.08
本项目日水耗总量总计25.08吨,年用水量约为9154.2吨。
5.1.2 建筑照明耗电
本项目根据《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各类建筑能耗统计计算标准,建议各类建筑电耗初步估算指标如下:
项目考虑建筑照明为生活区、办公区域的照明,计5060㎡。建筑照明用电按12W/㎡,需用系数0.2计算,日均使用时间8h,年运行天数365d。项目建筑耗电量为3.55万kWh。
表9-2 项目建筑照明耗电
总建筑面积(㎡)
每平米耗电(W/㎡)
年工作时数(h)
需求系数
建筑照明耗电
(万kWh)
5060
12
2920
0.2
3.55
5.2 节能设计
5.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节能措施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建设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设计编制,参考规范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90号),1997年11月1日施行;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3.《公共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3号);
4.《山东省节能管理条例》;
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8.相关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033-2001、《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20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东省实施细则》、《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2006、《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09、《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790-2009、《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200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044-2003等。
5.2.2 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