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A15.【答案】B二、16.【答案】(1)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言之有理即可)17.【答案】(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离开了社会,人会无法生存。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18.【答案】(1)关心社会(国家)发展;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心公益;乐于帮助他人等。(两点即可)(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弘扬和培育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示例:
3、义务植树;爱心捐助;帮助孤寡老人;进行法治宣传;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等。(两项即可)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1 / 219.【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2)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整顿网络秩序,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文明。维护公民隐私权、财产所有权等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3)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做到安全上网。提高正确选择媒体、甄别网上信息的能力,拒绝不良诱惑。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学会理性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懂得维权的方式
4、和途径,用法律手段维权。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2 / 2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5 分)1.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不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要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发展A. B. C. D.2.新学期第一节课,魏敏同学“晒”起了自己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外出时,看到一些公共自行车上有灰尘,我便连续几天到小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擦拭公共自行车;另外,我还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你对这份寒假作业的看法是 ( )有利
5、于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有利于养成参与公益活动、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A. B. C. D.3.在网络时代,我们不仅要做到合理使用网络,更要关注现实生活,关心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因为 (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决定的关系社会关系可分为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我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A. B. C. D.4.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
6、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 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A. B. C. D.2019 年 4 月 2 日是第 12 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正不断攀升,患者已超 1 000 万。自闭症与教育方式无关,属于终生康复疾病。但自闭症儿童患者却很难为社会广泛关注,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据此完成 56 题
7、。5.自闭症患儿如不及时治疗会 ( )无法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 交往范围狭窄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1 / 6排除外界干扰,发展自己的潜能 难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A. B. C. D.6.面对自闭症患者,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亲近、关心、帮助 B.积极与之交往,扩大其交往范围C.为其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不与其他人往来 D.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社会化,做一个社会人7.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胶手套、拿着垃圾袋,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请不要惊讶,他们正在参与 Plogging(跑步捡垃圾)活动。参与该项活动 ( )可以吸引众人眼球,成为“网红” 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环保
8、意识是关心社会、热心公益的亲社会行为 既体验了社会生活,也能发展和成就自己A. B. C. D.8.2018 年 11 月 7 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 76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 500 名嘉宾齐聚乌镇,纵论网络空间发展大势大计,为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进程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 )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要 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取代了其消极作用 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A. B. C. D.
9、9.对于下面漫画愿者上钩的看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漫画中免费 WiFi(无线网)的幕后操纵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B.要拒绝网络,免受侵害C.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慎用免费 WiFiD.国家要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10.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网络交往中,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是最起码的要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治观念和向善
10、的道德意识A. B. C. D.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2 / 611.2019 年 8 月,刚大学毕业的小王,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某网站的求职信息栏上。没成想,小王工作没找到,竟招来了骗子。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要学会弄虚作假,保护隐私 使用网络时必须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一定不能利用网络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不要在网上轻易泄露个人资料A. B. C. D.12.2018 年 4 月 20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 )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提高警惕
11、,炼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A. B. C. D.13.对下面漫画所示内容,几位同学展开了讨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网络谣言只需要道德来约束B.小红:我们不能在网上发表言论C.小刚:网民要依法自律,不造谣不传谣D.小丽: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法律无权干涉14.当前流行的网络直播是指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下图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 )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 要善于辨别,远离不良直播平台网络直播容易造成自己隐私泄露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取缔网络直播A. B. C. D.15.“阳光
12、跟帖”行动倡导广大网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评论、文明跟帖,壮大跟帖评论正能量,改善跟帖评论生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它开展已有四年,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要做一个“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3 / 6坚持言论自主,不需要网络监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抑制、举报有害信息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利用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A. B. C. D.二、非选择题(55 分)16.观察漫画,思考并回答问题。(1)两幅漫画共同告诉我们如何全面看待网络对社会的影响?(3 分)(2)我们应怎样理性
13、参与网络生活?(8 分)17.读社会关系网状图,回答问题。我们生活的周围都有哪些人?有爸爸、妈妈、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叔、阿姨、舅舅、姑姑、老师、同学、邻居(1)这个关系网说明了什么?(6 分)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4 / 6(2)如果离开了社会,人会怎么样?(6 分)18.2018 年 9 月 20 日,第六届感动“宿迁人物”颁奖典礼如期举行。王开华,他是沭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于 2014 年利用自家院子自费数十万元成立开华文化大院,内设诗词、书法辅导站、国学讲习室、图书阅览室、民俗展览室、名人文化墙等功能室,定期免费开办书法、国学、诗词等学习活动。他还为附近的老人、儿童提供免费学习用
14、具,同时每年资助 22 名贫困学生入学读书,每人每年资助 2 160 元。乡村因为有他,亮起了一盏灯。(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两点即可)(4 分)(2)争做合格的社会成员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亲社会行为?(6 分)(3)你参加过哪些亲社会的具体行动?请写出两项。(2 分)19.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有 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 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 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功能,高达 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
15、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网络病毒,获取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集中开展涉及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4 分)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5 / 6(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8 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应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8 分)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