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708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一、选择题1.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A. 中国农民科技节B. 中国农业丰收节C. 中国农民粮食节D. 中国农民丰收节【答案】D【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2.2018年8月27日至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北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3.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

2、A. 新理念,展望未来B. 新征程,携手前行C. 新时代,共享未来D. 新起点,开创未来【答案】C【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_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A. 立德树人B. 德育为先C. 全面发展D. 素质教育【答案】A【解析】【详解】时事题,解析略。5.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身上体现了爱国奉献精神 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

3、和奉献的认识,题文中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观点正确;观点错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不是核心,所以正确答案选C。6.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这说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科技的发展,关键在教育 教育是一切工作的中心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题文中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4、地位,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观点正确;观点错误,科技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观点错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区分人才、科技、教育的关系;知道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中心工作都是经济建设,其他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7.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这说明 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

5、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题文中我国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表明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点错误,公有制经济是主体;观点正确;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区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8.中国梦是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6、归根到底是公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要发扬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根据所学,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要发扬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观点正确;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9.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体现A. 文化具有稳定性的特点B. 在文化交流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C. 亚洲文明引领世界文化D.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答案】B

7、【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文明的认识,根据所学,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体现在文化交流中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A观点错误,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减贫、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地区稳定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负责任发达国家形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8、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高度概括能力。题文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减贫、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地区稳定等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等,观点错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观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D。二、分析题11.观察漫画堵,运用法律知识回答: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分析漫画中的占道行为。(注: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

9、营救和被困人员数疏散的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答案】结合材料:漫画堵中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的行为是错误的,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消防通道是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禁止停放车辆。乱停乱放是错误行使权利的行为,未履行法定义务(或割裂权利义务的关系)。由于: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漫画中占用消防通道

10、停车,会妨碍消防人员救火,堵住救援的生命通道,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关系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漫画中占用消防通道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乱停乱放是没有正确行使权利,也没有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其次,按照设问要求,从权利义务关系的角度切入,表明权利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坚持权利义务的统一性等。漫画中占用消防通道停车,会妨碍消防人员救火,

11、堵住救援的生命通道,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最后,表明自己的正确做法,即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即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首先对漫画中占道行为进行判断;其次,按照设问要求,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切入,分析漫画中占道行为及其危害;最后,表明自己正确的做法即可。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在某校九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内容,大家搜集并展示了科技创新的信息。小芳:“桥梁珠峰”港珠澳大桥通车;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北斗组网,服务全球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真强啊!小刚:“4G改变

12、生活,5G改变社会”。人脸智能识别、自动分类的垃圾桶、机器人快递在国内首个5G+A1张江智慧岛(上海)都已成为现实了。我国科技创新步伐真快啊!老师: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喷式”发展,但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反映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结合材料分析实施该项战略的必要性(2)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献策。【答案】(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材料:从师生讨论中感受到,我国的科技成就多;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步伐加快;或港珠澳大桥通车、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北斗组网;或“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因此,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原因: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

13、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意义:创新是推动我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心;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能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2)国家(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实力。加大科技投入,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基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中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教育工作者。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养技术人才等。社会: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创新的重要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

14、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奖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研究等青少年:树立科学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向科技工作者学习;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解析】【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题文中我国科技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结合材料中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以及我国科技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表明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即从创新是推动我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心;创新是第一动

15、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能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方面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国家的角度,围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回答;企业的角度,从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养技术人才等方面回答;社会的角度,从宣传创新的重要性、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完善奖励机制等方面回答;青少年的角度,从树立科学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参与科技小发明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点睛】(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16、,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然后按照设问要求,运用学科语言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即从国家、企业、社会和公民个人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协调发展助力全面小康材料一:材料二: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咪表的关键之年。宁夏脱贫攻坚也进入了决胜阶段。1996年,国务院在京召开扶贫协作会议,确定福建省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闽宁镇乘着闽宁协作的东风,因地制宜,苦干实干。以光伏

17、、菌草、葡萄酒等特色产业为支撑,走上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独具特色的康庄大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最初的500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2988元,增长了近26倍。人口由最初的8000人发展至6.6万人。闽宁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双赢。成功打造了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典范“闽宁模式”。目前,宁夏涌现出了110多个闽宁协作示范村、20多个闽宁协作移民新村、320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累计接收西海固地区的易地搬迁移民100多万人。(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中的“闽宁模式”反映出我国实施了哪项战略?结合材料谈谈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答案】(1)图表可以看出:20

18、14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中高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2014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说明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材料:略。从材料可以看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解析】【详解

19、】(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识,认真观察图表的标题、表格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2014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中高速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2014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说明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紧扣表格内容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题文中的关键信息“闽宁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双赢。成功打造了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典范“闽宁模式”表明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

20、结合材料,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贫困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三、应用与探究体14.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扫黑除恶 民心所向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扫黑除恶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2018年,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目标,共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余元。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1、?结合材料分析展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原因。【答案】(1)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中的具体三项权利。(2)材料:因为黑恶势力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黑恶势力是人民深恶痛绝的顽疾;扫黑除恶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等。(或黑恶势力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威胁地方政权的稳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因此,国家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

22、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等。【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扫黑除恶的认识,题文中我国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中的具体三项权利。开展扫黑除恶的原因,从黑恶势力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威胁地方政权稳定,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一幅美丽中国画卷从北到南徐徐

23、拉开:库布其打造“全球治沙样本”,奏响绿色和弦;银川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交出了绿色发展答卷;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海南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世界认可国家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到2035年,国土生态安全骨架基本形成,生态状况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进入林业发达国家行列,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上

24、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理念?(2)结合资源环境国情,依据国土绿化行动路线图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1)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2)知识: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环境方面: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材料:路线图:到2020年;到2035年;到2050年。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

25、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搞好水土保持,防治大气污染;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走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采取环保措施等。实现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到生态状况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最终实现生态文明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解析】【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发展理念的认识,题文中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国土绿化,加大治沙力度,表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

26、样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结合资源环境国情,即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环境方面: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依据国土绿化行动路线图及所学知识,从我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搞好水土保持,防治大气污染;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走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采取环保措施等。实现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到生态状况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最终实现生态文明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按照设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材料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