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968009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4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新教材】新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2 热胀冷缩3 水受热以后4 水遇冷以后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5 地球6 月球7 太阳8 太阳钟第三单元 昆虫9 庞大的“家族”10 养昆虫11 探究昆虫的奥秘第四单元 繁殖12 用种子繁殖13 用根、茎、叶繁殖14 动物的繁殖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15 生物与非生物16 动物的庇护所17 环境变化以后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

2、中要迸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 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 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 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 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 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将“ 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 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

3、之间建立联系, 讲行以“ 逻辑推理” 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三、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科学学语言与他入交流和洶通的能力; 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入合作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 8 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4、、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 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 认识科学本质,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四、教学策略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

5、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 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 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2.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 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 引导并让学生

6、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 全面地, 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帮助儿童展开活动。3. 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 实现自我的, 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 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 敢于打破常规, 敢于创新的能力。4. 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 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

7、釆取务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5.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 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 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五、教学进度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第一单元冷和热1. 知道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 认识水的三

8、态变化。4.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方法,能合作完成热对物质影响的各 5.意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1 冷和热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3.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难点: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 课时第一周2 热胀冷缩1.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

9、使用方法。2. 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难点: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 课时第 1 周3. 水 受 热以后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 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3.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

10、不同点, 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重点: 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 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 课时第 2 周4 水遇冷以后1.通过观察与描述, 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2.通过测量与分析,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 0 时,水会结冰。3.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了解凝结和凝固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 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材料: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玻璃棒、冰块

11、、试管、试管夹、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1 课时第 2 周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二地球、月亮与太阳1.了解地球、月球、太阳的基本特征。2.通过阅读、探究、模拟实验等活动,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的认识过程,意识到人 类 对 天 体 的认 识 是 逐 步 深入的。3.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 运 动 和 变 化是有规律的,知道 这 些 规 律 对人 们 的 生 产 生活有影响。4.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和 变 化 规 律 的应用。5.地球1. 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

12、陆分布等基本信息。2. 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 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 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难点: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教师材料: 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分组材料: 地球形状模拟器、 模型小船、 充气地球仪、 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1 课时第 3 周第 6 课月亮1.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2.了解月球概况,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3. 知道月相名称

13、,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重点: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难点:知道月相名称,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教师材料: 有关月球的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月球仪、塑料盒、沙、石子、泡沫球、手电筒、排球月相图。、1 课时第 3 周第 7 课太阳1.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 了解太阳的概况。2.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视运动轨迹。3.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重点:了解太阳的概况。难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教师材料: 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量角器、线。1 课时第 4 周第 8 课太阳钟1.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2.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

14、的计时工具。3.会制作简易日晷, 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重点: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难点: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教师材料: 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铅笔、手电筒、灯、影子模拟器、 影子观察器、橡皮、指南针、影子观察记录纸、 硬卡纸。1 课时第 5 周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第 3 单元昆虫1. 能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会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2. 能通过饲养昆虫( 比如蚕或菜青虫), 知道昆虫一生的发展变化。3. 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经历科学探究活动

15、的全过程。第 9 课庞大的“家族” 1.能通过有顺序的观察, 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2.能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 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3.能有意识地关注昆虫,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重点: 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难点: 通过观察, 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教师材料: 有关昆虫( 包括甲虫) 的实物或实物标本、 图片或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 制作昆虫模型所需的枯树枝、 开心果果壳、热熔胶枪等。1 课时第 6 周第 10 课养昆虫1.能通过饲养活动, 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 2. 能像科学家一样记观察日记, 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3.在饲养活动中, 能亲近、关注小动物,

16、增强责任感。重点: 能够悉心饲养昆虫, 记观察日记。难点: 能够整理日记, 从中获取昆虫生长的信息。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 养蚕相关工具、 蚕卵、 桑叶、方格纸、放大镜、日记本。2 、3 课时第 7 周第 11 课探究 昆 虫 的奥秘1.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 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2.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重点: 能够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教师材料: 相关的课件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观察日记、研究问题需要的材料。1 课时第 8 周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

17、、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重点: 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 放大镜、镊子、葵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1 课时 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 知第 9 周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 第 12 课用种子繁殖的关系。尝试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用电器,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 推测植物传1. 能通过探究 播种子的方式。

18、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1.在实作过程中, 教师材料: 能用根、1 课时 第 4 单元繁殖学会一些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2.能提取现象和资料中的主要信息, 说出动植物的 第 13 课用根、茎、叶繁殖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 根、茎、叶来繁殖。2.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3.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重点: 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难点: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茎、 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红薯、菊花、宝石花、花盆、浅碟、瓷罐、土壤、

19、小土铲。第 10 周一些繁殖方式 和1.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 知道动物的重点: 了解动物繁殖的教师材料: 介绍动物1 课时 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一系列复杂行为。难点: 求偶的视频资料、 动第 11 周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2.知道动物的两种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物繁殖图卡、 鸡繁殖第 14 课动物的繁殖主要繁殖方式。 3. 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种动物的孩子。图卡、胎儿发育图卡。学生分组材料: 受精的鸡蛋、 未受精的鸡蛋、玻璃碗。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第 五单元生

20、物与环境1. 认识生物的共同特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 运用调查、比较、推理的方法,发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3. 思考人类生活生产给动植物带来的影响, 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4.感受现代科技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第 15 课生物 与 非 生物1. 理解并能描述出植物、动物的主要特点。2.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3.初步认识生物和非生物的密切关系。4.丰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发展对未知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重点: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难点: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分析生

21、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维恩图、课件、 校园一角或自然界某个场景的放大照片。学生分组材料:探究学习报告单。1 课时第 11 周第 16 动物的庇护所1. 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2.能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3.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 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4.设计并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 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重点: 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难点: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 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教师材料: 相关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动物庇护所图卡。 学生分组材料: 寻访调查记录

22、表、鸟巢设计图纸、树叶、树枝、草茎、棉线。1 课时第12 周第 17 环境变化以后1.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2.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 3. 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 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4.能以鱼道的设计为例, 依据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5.能意识到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特别是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重点: 说出生物适应季节更替的方式并说明原因。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 评估不同鱼道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材料: 多媒体资料。学

23、生分组材料:学习单。1 课时第 12 周,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篇目章节篇目( 章节)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电教、学具、实验准备和设计教时及进度备注专项学习像科学家样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的事迹,知道科学家的共同素养,体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发科学探究的意识。2 能够从观察单摆运动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经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搜集证据 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 分享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点,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整体认识。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记录实验数据,运用表格进行信息分析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并能够依据证据进行分享和

24、交流。重点: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等方面的新要求。难点:提出“ 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根据这个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时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 可调节摆长、摆重和度量摆幅的单摆装置,铁架台, 细线,钩码,卷尺,秒表,实验记录表等。2 课时第 14 周期末复习综合复习本册知识技能方法复习复习科学知识、展不科学活动复习 ppt2 课时第 15 周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1.冷热与温度教案教学设计【课标落实】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

25、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

26、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27、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时。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学习,学生对热现象有了具体的感知,认识了常见的热现象,通过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的学习,学生学会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能正确读、写温度以及单位。本课将物质的冷热现象由气体延伸到液体,学生需建立起“温度”的概念,以及理清“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28、。近一步学习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并且更加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探究温度变化规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冷热水的差别,对“温度”形成感知,并意识到人的皮肤无法精确地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程度,存在误差。第二部分,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表示”,形成“温度”的概念,并认识测量工具温度计,观察其结构,学会使用。第三部分,探究热水变凉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设计连续测温的实验方案,记录、描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四部分,认识不同的温度计,人类为了促进生产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了不一样的温度计,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发挥着作用。【学情分析】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和三年级下册测量气

29、温的学习,学生已经关注并认识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学会用皮肤这种感官去感知,也知道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的温度,会读数并记录温度数据,正确地使用温度单位。本课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更扎实地训练使用温度计以及读数。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连续测量12分钟内的水温,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观察、分析温度的变化。学会设计探究实验、考虑实验细节、明确测量的步骤、方法,学会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用直观地方式展示数据并总结概括,是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探究思维的重要过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探究实验

30、方法以及形成规范操作的意识。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暖、加热、制冷等,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没有具体、精确地比较,也没有对冷热变化过程的敏锐感知,本课借助工具测量,用数字、图像直观而具体地将冷热变化展现给学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温度可以表达物体的冷热程度;2 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知道温度的单位;3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4 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科学探究:1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 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

31、数据;3 通过探究活动得到数据,并分析数据和图表,概括温度变化规律;科学态度:1.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2.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3. 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会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4. 注重实验小组合作意识,能有效分工合作;5. 在科学探究中,敢于猜想,通过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认识到测量工具的使用使人们生活更加精准、便捷;2 知道人们根据生产、生活所需设计、制造不一样的工具。【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学难点】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教学

32、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 活动导入:1. 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三杯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 生1:有的冷有的热,冷热程度不同;生2:水温可能不同。3.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温有可能不同的?4. 生:根据杯子上面有水汽冒出,来判断水温可能不同。5. 那有水汽冒出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中的水热一点呢?6. 生:用手摸一摸。7. 提问:你是想用什么感官帮助你判断水温?8. 生:皮肤。9. 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差异。【板书:温度:物体的冷

33、热程度 冷热与温度】10提问:谁的手指皮肤足够灵敏,来试一试?(请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同时插入温水中)能具体说一说感觉吗?11生:左手(先放入热水)感觉到的温水凉一些,右手(先放入冷水)感觉到的温水热一些。12提问:最后同时插入的同一杯水,只有三杯水。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些,一只手感觉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13生:左手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右手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应用感官的同时充分感觉,而活动结果的设计使学

34、生意识到人的感官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模糊而不精确,感官确实会出现差错,所以工具更加可靠、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使其数据化。二、学会测量:使用温度(一)介绍温度、温度计、温度的单位1. 提问:用皮肤感觉的结果有时不太准确,我们要如何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呢?2. 生:用温度计测量。3. 提问:介绍你见过、使用过的温度计。4. 生1:班上同学不舒服,老师用额温枪测他有没有发烧; 生2:早上学校门口有测量体温的机器;(补充:红外测温仪) 生3:时钟上有表示温度的部分。(补充:寒暑表)5. 总结:是的,这些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统称为温度计。【板书:测量工具:温度计】6. PPT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都是用来

35、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7. 生:体温计/红外测温仪/额温枪测量人的体温,寒暑表测量所在房间空气的温度8. 提问:一般体温或者房间的温度是多少呢?9. 生:人体36度,房间25度等。10提问:“度”还叫什么?11生:摄氏度。12总结:没错,这就是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写作。【板书:摄氏度()】13提问:这些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吗?14生:不可以,因为水的温度高,这些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够。15师:真是细心、会思考的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设计意图:当想到需要使用温度计,就“顺藤摸瓜”地了解学生原有经验中对温度计的了解,说一说常见的、常用的温度计,知道不一样的温度计有不一样的用

36、途,从合适的量程角度入手认识实验室用温度计。】(二) 认识实验室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温度计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2生:玻璃做的温度计,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3活动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由哪些部分构成。4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温度计并讨论。5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温度计里有红色的、细细长长的液体(补充:煤油),最顶头有一个红色的圆泡,玻璃管外壁有刻度(追问:观察刻度,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摄氏度?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最尾端注明了“”,有一个方便悬挂的小孔等等。6结合PPT总结:“液泡”、“液柱”、“刻度”、“单位”。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学

37、生观察得细致而全面。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联想每一部分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使用方法,再经过教师指导,印象深刻,为学习其他工具的使用打好基础。直接用温度计解决上一环节的问题,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趁热打铁地联系温度计的使用。(三)学会使用温度计1总结:我们已经根据水温的范围选择了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需要再次检查温度计的液柱,并调整。出示PPT:观察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检查液柱有没有断处,可以甩动消除;选择温度计:根据估计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提问:接下来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学生发言讨论温度计的用法,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PPT展示)测量: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38、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追问:为什么不可以碰到杯壁?生:碰到杯壁测到的是杯壁的温度)读数: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温度计不拿出来,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相平。(追问并补充:如果液柱没有停下说明还没有测到水的温度,视线不相平看的不准确)3提问:你学会了吗?谁来试一试使用温度计测量讲台上三杯水的温度,其他同学做裁判,观察他们的使用方法对不对。4请学生演示实验,讨论操作是否正确,并且正确地记录数据。设计意图:先由学生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出注意点,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暴露学生思维并纠正的同时,强化了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理解,再用选一选的方式,再次检验掌握程度。】二

39、、 探究活动:热水变凉的规律(一) 提出探究问题1. 引导:此时水的温度跟刚上课时的温度一样吗?2. 生:不是,水已经冷了一些了。3. 启发:关于热水变冷的过程,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4. 生1:为什么水会变冷?生2:温度下降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生3:最后会下降到多少度?5. 总结:我们先来研究热水变冷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说一说你的猜测。6. 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现在比较冷的说明刚刚就是比较冷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不是一直是一个速度,可能有时快,有时慢等等。(二) 设计探究方案1. 提问:我们可以怎么研究这个问题?2. 生1.:把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观察它的温

40、度变化。生2:先记下水的温度,再每过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记下来。3. PPT出示,请学生总结: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读出示数,作为“0分钟”时的温度;每隔2分钟读出温度并记录。温馨提示:(1)安静观察(2)真实记录时间/分钟024681012温度/(三)完善探究方案4. 提问:关于实验,老师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PPT出示: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能不能从烧杯中取出?实验所需材料有哪些?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5.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并说明理由: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6. 出示温度计夹和铁架台:为了固定温度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专门固定温度计的铁架台和温

41、度计夹,按顺序安装装置。还需要什么器材?7. 生:计时器/秒表8. 活动要求,出示记录单:老师统一为大家计时,请大家分配好搭建装置、读数、记录、画图等工作。(四)实验探究并记录1.分发实验材料。2.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分析数据。(五)分析数据并总结1. 学生汇报数据和结论。2. 我们发现用表格记录的数据不方便我们观察,老师教你们学习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我们来看看。(教师讲解曲线图各部分代表的意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数据绘制曲线图)3. 师生共同总结出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板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水温变化的规律,

42、设计实验、猜测,并将数据以画图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总结规律。教学中重点讨论了实验方法,从学生自己讨论出粗略的操作方法,到教师提出细节问题,学生讨论并思考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考虑细节,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测量工具,以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四、拓展延伸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们的猜想!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热水变

43、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2热胀冷缩教案教学设计2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探究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44、发现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液,柱又会下降。2.教师相机出示课本第4页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温度计在热水中液柱上升,在冷水中液柱下降。3.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温度的高和低对温度计中的液柱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2热胀冷缩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水受热和受冷时,它们的体积会有变化吗?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2.出示问题: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同学们,你认为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是不变?请大家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预测。3.学生预测。出示课本第4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以及实验注意点。4.全班交流实验材料: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冷水等等。实验方法: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