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2021 想在高考的时候考好政治,做好大题很重要。但是大题的学问点特殊多,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学问点,想得高分,就要全面复习好大题学问点。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期望对你有关怀! 经济生活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缘由。(需要交换的缘由)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缘由是由于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当者,二者是不行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削减。(不变) 5
2、.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缘由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需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定引起通货膨胀。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全都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全都。(经常不全都) 10.价格由购置力确定。(购置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达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
3、,国有经济把握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行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誉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当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置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当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支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不能将支配原则等同于支配制度,按劳支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支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
4、国的支配制度中,按劳支配表达了公正,忽视了效率;按生产要素支配表达了效率,忽视了公正。 21.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进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关键是进展经济,调整支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22.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转变。 23.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24.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5.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6.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27.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5、。 (非卑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8.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需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进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 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2、生存权和进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存权和进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3、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基本权利) 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达。 (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表达) 6.公民先
6、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 8.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9.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 10.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1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2.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
7、系。 13.我国的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发根本的转变,但宗教的性质照旧是唯心主义) 14、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支持和鼓舞公民信仰宗教 15、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 1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实行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的机构。 1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进展;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 文化生活 1、泰山日出是一种文化现象。 【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制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
8、会实践的产物。泰山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的进展与经济的进展亦步亦趋。 【解析】经济确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进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素养不会随着经济进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需自觉加强文化建设,特殊是思想道德建设。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解析】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 4、文化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 【解析】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主动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5、文化是指自然科学学问和社会科学学问。 【解析】“文
9、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社会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6、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呈现文化成就,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表达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进展。 【解析】开放博物馆表达的是文化事业的进展。 7、进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进展的必定要求。 【解析】关系颠倒。继承是进展的必要前提,进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 8、春节等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呈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10、重要标志。留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9、传统文化对社会进展和人的进展始终起主动的推动作用。 【解析】并非任何传统文化都起到主动的促进作用,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 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传统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10、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达了冲突的普遍性。 【解析】表达的的是冲突的特殊性。 1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进展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华。 【解析】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促进人的全面进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2、举办世博会,进行文化沟通有利于加深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退世界文化的差异。 【解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11、,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的差异不行能消退。 13、群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解析】群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4、和而不同指的是我国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主动成分。 【解析】和而不同即包涵性含义中的“求同存异”,而吸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主动成分是“兼收并蓄”。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增加诚信意识为重点。 16、世界文化和
12、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解析】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应为冲突普遍性和冲突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7、随着群众传媒的进展,旧的传媒方式在逐步被淘汰。 【解析】群众传媒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新的传媒的消灭,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逝。 18、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在世代相传中保存着其基本特征。 【解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存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19、成功的艺术作品来源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宽敞文化工是文化制造的主体。 【解析】文化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的灵感、想象力和制造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制
13、造的主体。 20、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力气源泉。 【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力气源泉。 21、汉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汉字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 22、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解析】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3、文化形态的更替、文化进展的方向是由科技进步确定的。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运动,确定着社会制度的转变,也确定着文化的进展方向。 24、建立学习型
14、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解析】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5、进展文化产业必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进展文化事业必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解析】无论是进展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都必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6、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解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也是进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集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
15、解析】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8、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敬重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9、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解析】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0、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解析】偷换概念。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而非“经济建设”中。 3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解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
16、化根本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各地的建立,意味着世界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和认同。 【解析】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世界其他国家不行能确定和认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33、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 【解析】不符合事实,“每个公民”是不行能的。 34、中外文化在相互借鉴与融合中走向统一。 【解析】中外文化应当相互借鉴和融合,但不行能走向统一,由于文化具有多样性。 3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散力气。 【解析】偷换概念。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抱负分散力气。 生活与哲学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
17、的科学 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生疏和改造规律。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改观客观世界) 4.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与客观) 5.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7.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实践的) 9、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此观点是正确的) 10.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12.全部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
18、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奇是人制造出来的。(生疏角度、学问构成等差异确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转变。 (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制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14.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 15.量变必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量变必需到达确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 16.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7.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共性和独特) 18.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冲突确定的。(主要方面) 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
19、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进展。 (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进展的源泉和动力) 20.人类社会的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冲突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2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 (照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 22.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进展起作用的人们。(推动作用) 23.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4.冲突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
20、6.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27.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28.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确定作用。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确定作用) 29.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生疏的进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30.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和属性) 31.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上发生转变也能引起质变) 32.冲突越少越好。 (冲突的多少是客观的,就事物的进展来说,不能以冲突
21、的多少为标准来推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进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冲突越少越好) 33.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体。(普遍性是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 34.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冲突。 (简洁事物内部只包含一个冲突,冲突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冗杂事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冲突,有主次冲突之分。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冲突的主次方面,但不愿定都有主要冲突) 35.冲突是推动事物进展的动力,所以,冲突越多越好。 (冲突的存在是客观的。事物包含多少冲突,冲突如何推动该事物的进展,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所确定的。因此,并非冲突越多越好) 36.改革的根
22、本目的是就是转变如今的生产关系。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进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进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进展) 37.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 38.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奉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奉献。 39.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进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40.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由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确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相互依靠等方面,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没有) 41.关键部分对整体起确定作用。(在确定条件下) 42.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2021相关文章: 2021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汇总 2021高三政治易错学问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淆学问点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淆学问点汇总 2021高考历史易错易混学问点汇总 2021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学问点汇总 2021高考政治政治生活易错学问点 高考政治易错学问点 高考政治易错学问汇总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