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自然无字书,山水案头文。欧阳修说:“(1)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踏上亲近自然的旅程。随苏轼赏西湖,领略“水光潋滟晴方好,(2)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旖旎风光;随孟浩然望洞庭,感受“(3)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磅礴气势;随陶渊明看南山,体会“山气日夕佳,(4)________”(《饮酒(其五)》)的悠长韵味。“(5)________,________”(《望岳》)是杜甫遐想的泰山登顶感受;“(6)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是王维勾勒的边塞壮美晚景;“枯藤老树昏鸦,(7)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描绘的他乡独特秋景。我们的行走中,寻找精神的远方。
【答案】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 山色空蒙雨亦奇 ③. 气蒸云梦泽 ④. 飞鸟相与还 ⑤. 会当凌绝顶 ⑥. 一览众山小 ⑦. 大漠孤烟直 ⑧. 长河落日圆 ⑨. 小桥流水人家 ⑩. 古道西风瘦马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醉、蒙、蒸、凌、漠、圆、瘦”的正确书写。
2.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曾经有诗人将盐城滩涂湿地比作“东方的瓦尔登湖”。确实,只要你走近它( )端详它,除了一份天然的宽阔与宁静,你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块“自然馈赠之地”旺盛的生命活力。亿万年来,在千里万里之外的神山雪岭,那来自高原的长江黄河,要在这大海边造就这样一片浩大的滩涂地,需要运来多少黄土泥沙?最初的涓涓江流,是何时向这片东方的大海输送了第一片泥土?也许风dàn生的第一刻起, 。北宋天禧年间,刚过而立之年的范仲淹来到这里任西溪盐官,他率领百姓筑dī捍海,盐城从此平畴千里。无数先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向海而生,因盐而终。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滩( )涂 dàn( )生 筑dī( )
(2)语段中“而立”指______岁,范仲淹曾受滕子京之托写下散文名篇《___》
(3)在语段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4)为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都能感受 B. 你感受活力 C. 你感受旺盛
(5)在语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前文语意连贯
【答案】(1) ①. tān ②. 诞 ③. 堤
(2) ①. 30 ②. 岳阳楼记 (3)A (4)B
(5)泥土和滩涂就紧密相依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滩涂:读音tān tú,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
②诞生: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注意“诞”字的书写。
③筑堤:意思是修筑或加固河堤或海堤。注意“堤”字的书写。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根据《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根据题干“范仲淹曾受滕子京之托”可知,散文名篇是《岳阳楼记》。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语段中“走近它”与“端详它”是并列关系,括号内应该填写逗号,表示分句之后的停顿;
故选A。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根据句子成分分析作答。提取句子主干,就是去掉多余成分,保留主语、谓语、宾语。
由“你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块‘自然馈赠之地’旺盛的生命活力”可知,主语是:你;谓语是:感受;宾语是:活力。所以句子主干为:你感受活力。
故选B。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联系横线前面的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设问句,前面是问题,后面是回答。前面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形成这片滩涂地,长江黄河“需要运来多少黄土泥沙”;一个是这片滩涂地何时有了“第一片泥土”。抓住关键词“泥土”“滩涂地”。这两个问题要用一个句子来回答,就需要概括性强一些才行,故可填写为:泥土和滩涂就脉脉相通。
3. 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 《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文学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C. 《简爱》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作者以手写心,句句发自肺腑,字里行间燃烧着她热情的火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D. 《二十四孝图》写鲁迅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的“孝道”的批判。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片段,仿照示例,在表格空白处完成做笔记的任务。
摘
要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修筑的路基一直往密林深处延伸。
……
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他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一直往里灌泥浆。
做笔
记
摘要:保尔大病初愈之后再烈士公墓前思考人生的意义
心得:人应当有崇高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摘要:
心得:
笔记小贴士:
写提要——概括内容要点
写心得——记录体验感想
(3)《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曲唱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人认为鲁达和林冲的形象都是这几句歌词的极好注脚,你怎么看?请结合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1)B (2)提要:保尔在环境很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修筑铁路。
心得:人应当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3)示例: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嫉贤妒能的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想用金钱打发他们,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阅读。注意题干要求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B.有误,《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文学巨著。选项中“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表述不正确;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内容概括与感悟启示。注意参考示例作答。
根据“修筑的路基一直往密林深处延伸”“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靴子总是湿漉漉的,一直往里灌泥浆。”等语句可知,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保尔在修筑铁路时,鞋子烂了只能继续使用,而且筑路环境十分恶劣,尽管如此,保尔仍然坚持修筑铁路。
这段文字对修路环境进行刻画,以及对保尔“烂靴子”进行细节刻画,我们可以看出:筑路的环境如此艰苦、生活条件如此恶劣、工作如此艰难,但是保尔都在努力克服,坚持工作,展现出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这就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磨难,我们应该向保尔学习,要学会吃苦耐劳,要有顽强的意志应对困难、磨难。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分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白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意思,就是遇到不平之事时果断出手,而不是坐视不管。
示例:鲁智深在酒楼遇到金氏父女,听说二人被恶霸镇关西逼迫的不幸遭遇,为二人打抱不平,先帮助金氏父女离开,又直奔镇关西卖肉的摊铺,当众耍笑恶霸镇关西,之后三拳将其打死。体现了鲁智遇到不平之事时果断出手,深行侠仗义的性格特点。
示例:在林冲雪夜上梁山后,王伦百般为难,幸好是柴进推荐的林冲才得以留在梁山。在晁盖上梁山时,王伦又相拒,恐自己统领之位被夺,林冲早就不满,再加上吴用从旁蛊惑,终于在晁盖等告辞时,火并王伦,林冲拥晁盖为主。
4. 综合性学习。
爱我家乡,赞我盐城。你和同学参加了“自然遗产地 盐城农产品”社会实践活动。
(1)【盐之有味】在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展厅入口处,有同学看到盐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标识,不懂其中的“盐之有味”是何意,请你结合平时对盐城的了解做解说。
(2)【盐之有理】在展厅宣传手册上,你读到一段盐城地域特点的介绍,从中概括出了盐城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的三点原因,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盐城东临黄海,全境为平原地貌。农业用地109.6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4.74%,部分地区盐渍型水稻土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十分肥沃,部分地区沙壤土透气性好,排水力强。盐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近300天。境内河渠纵横,水草丰茂,水质优良。
(3)【盐之有物】展销会上每个展位都展示了不同的盐城特色农产品,请你仿照小妍给3号展位设计的广告语,也来为其他两个展位写一句广告语吧。
(任选一个)
小妍(3号展位):湖荡大闸蟹,个儿大膏儿黄,肉质细腻齿留香,欢迎大家来品尝。
你选择( 号展位):
【答案】(1)盐城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有很多农业特产,比如射阳土猪肉、阜宁黑猪肉、东台西瓜等,“盐之有味”意在让更多的人了解盐城,一提到盐城,就能想到盐城有滋有味的农产品。
(2)①土地肥沃,透气性好,排水力强;②四季分明,光照充足;③河渠纵横,水质优良。
(3)示例:1.盐城有机米,色泽白营养高,醇香绵长口感好,欢迎大家来选购。2.沙瓤大西瓜,个儿大瓤儿红,质脆多汁甜如蜜,夏日解暑好神器。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阐释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题干中的提示信息,“盐之有味”的标识是对盐城农产品特点的概括,作答时就要结合盐城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或著名特产来分析。
盐城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这里有很多代表性的农业特产,比如白炖鲻鱼、大纵湖醉蟹、龙冈茌梨、弶港醉螺等,“盐之有味”既符合“环城皆盐场”的特色,又让更多的人认识盐城,了解到盐城有很多美味的农产品。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作答时,先要划分层次,然后结合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依据“部分地区盐渍型水稻土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十分肥沃,部分地区沙壤土透气性好,排水力强”可概括为:土地肥沃,透气性好,排水力强;依据“盐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近300天”可概括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依据“境内河渠纵横,水草丰茂,水质优良”可概括为:河渠纵横,水质优良。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广告语。由示例“湖荡大闸蟹,个儿大膏儿黄,肉质细腻齿留香,欢迎大家来品尝”可看出,广告语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对产品主要特点的介绍,也是卖点;后半部分是“欢迎大家品尝”之类的邀请之辞。参考示例,结合其他两个展位的产品,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示例:1号展位:盐城有机大米,颗颗饱满,粒粒香醇,原生态营养丰富,欢迎大家来选购。2号展位:沙瓤西瓜,个头大瓜瓤红,果肉多汁,生态健康,为您带来夏日的清凉甘甜,欢迎大家前来品尝。
二、阅读与理解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瓜洲渡
王士禛
昨上京江北固楼,微茫风日见瓜洲。
层层远树浮青荠①,叶叶轻帆起白鸥。
【注释】①荠:荠菜。
5. 诗歌一、二两句写诗人登楼眺望,视线由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推移。
6.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答案】5. ①. 近景北固楼 ②. 远景瓜洲
6. 示例:“浮”“起”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远景层层的树木如同漂浮的荠菜,江面上航行的帆船如同飞翔的白鸥,表达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第一句“昨上京江北固楼”写登上北固楼,这是诗人观景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二句“微茫风日见瓜洲”是诗人登楼所见的瓜洲全景,是远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注意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并结合三、四句诗赏析。
“层层远树浮青荠,叶叶轻帆起白鸥”意思是:一层层树木像只有几寸高的青青的荠菜一样,浮在天际,而江中的一只只小船,正在扬起轻帆,像白鸥一样在水上翔游。这是诗人登楼所见的瓜洲全景。从炼字角度赏析的话,可以选择叠词,上句的“层层”,下句的“叶叶”,分别描绘出远观之下景物的特点,“层层”写出树木的茂密且层次错落,“叶叶”写出帆船的多而轻盈。站在北固楼远眺,这是一幅多么开阔宏大而又空明淡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公践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举③远方之民。
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④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践: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举:外出考察。④失职:流离失所。⑤君:诸侯国君。
7.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狱讼而失职者
(2)以入告乎天子
(3)有贤才而不举者
(4)百姓闻之
9.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出举远方之民/何陋之有(《陋室铭》)
B. 其君归也/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 乃召其国大夫/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 是以近者亲之/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
(2)此诚天子也!
得:①得到,获得。②得当,合适。③得意,满足。④能,可能。
——《古代汉语词典》
11. 文中写了周公的哪三条治国之道?其中与《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相一致的是哪一条?
【答案】7.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8. ①案件;②禀告,告诉;③任用;④听闻。 9. C
10. ①我的政治教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吗?
②这是真正的天子啊! 11. ①使百姓能够衣食所安; ②官员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让人因此蒙冤; ③有才能的人能够被选拔任用。第②条。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断句能力。断句题是常考题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意思是:周公登上天子的位置后,向天下百姓遍布德化,广施恩惠,时间久了名声更加显著。其中,“周公践天子之位”为第一层意思,“布德施惠”紧承“周公践天子之位”,交代周公登上天子后所作所为,并且“布”作动词,“推行”的意思,前面省略了主语“周公”,故“周公践天子之位”与“布德施惠”需要断;其次,“布德施惠”与“远而逾明”为因果关系,因为“布德施惠”,所以“远而逾明”,所以“布德施惠”与“远而逾明”之间需要断。故断句为: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1)句意为: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狱:案件。
(2)句意为:回来后禀告周天子。告:禀告,告诉。
(3)句意为: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举:任用。
(4)句意为:百姓听闻了这件事。闻:听闻,听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题干要求找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之: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是倒装句之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有何陋之”;
B.其:代词,那些/副词,加强语气;
C.乃:都是副词,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D.以:连词,表结果,因此/连词,表示结果,以致;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中重点词有:政教:政治教化;不得:不合适;与:通“欤”,可译为“吗”。
(2)句中重点词有:此:这;诚:真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依据原文信息句“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可知,这是周公要考察的三个问题,由此可得出三条治国之道:老百姓有衣服穿,有食物果腹,免受饥寒交迫之苦;官吏都能秉公执法,大大小小的案件,都一一根据实情审察,让老百姓免受冤枉之罪;有贤才的人能够被选拔任用。《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思是: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所以可知“有狱讼而失职者”与《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相一致。
【点睛】参考译文:
周公登上天子的位置后,向天下百姓遍布德化,广施恩惠,时间久了名声更加显著,当时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周天子)派人外出考察边远地方的民情。
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回来后禀告周天子,周天子在诸侯朝见时,威严地对他们说:“我的政治教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吗?为什么你们所管辖的百姓,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呢?”各诸侯回去后,就召见国内的大夫把周天子的话告诉他们,百姓听闻了这件事,都高兴地说:“这是真正的天子啊!为何他住得那么远,却能够这么清楚地了解我们?怎么敢欺瞒他呢!”因此身边的人更亲近他,边远的人得到安抚。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长征8号——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
毛新愿
①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②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发射需求。但现有的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而后研制的、四种新型火箭——长征5、6、7、11虽然优化了不少性能,但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③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的。该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
④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是极其重要的轨道资源,由于能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所以是各种气象、遥感以及资源勘探等卫星的必备选项。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由此可见,长征8号可称为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
⑤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把长征3、7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长征8号完全采用清洁推进剂(液氧煤油、液氧液氢燃料);长征8号最大的亮点是,它将会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
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凭借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廉、高可靠性的“撒手锏”,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引发洗牌般的“鲶鱼效应”。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著名的德尔塔火箭家族只剩下德尔塔—4重型火箭,而且目前其形势也岌岌可危。研发可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
⑦不过,火箭回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2020年末首飞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总体上,终极版长征8号会是 、 、 的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选自《百科知识》2021.02A,有删改)
12.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征8号火箭肩负的重要使命。
B. 长征8号把长3、7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
C. 猎鹰系列火箭出现后,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
D.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
13. 揣摩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段“万金油”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
(2)第⑤段“将会”一词能否删去?什么?
14. 阅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补写“终极版长征8号火箭”的特点。
15. 本文第⑥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有何作用?
【答案】12. D 13. ①“万金油”在文中指长征8号不仅能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还有能力发射小型高轨任务,弥补了其他运载火箭的不足。
②不能删。“将会”一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长征8号未来可能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但现在不是,若删去,说法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 低成本 高可靠性 可回收复用
15. 列举美国猎鹰系列火箭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研发可复用火箭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从而说明我国终极版长征8号运载火箭前景广阔。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题干要求找出错误的一项。
D.有误,首先,根据第③段“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第④段“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可知,叙述的是长征8号的主要特征;其次,根据第⑤段“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知,叙述的是长征8号的设计理念;最后,根据第⑦段“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可知,叙述的是长征8号的发展前景。所以选项中“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表述不正确;
故选D。
【13题详解】
(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万金油”常引申为形容人或物用处较多,在很多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这里用来形容长征8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征8号”比作“万金油”,说明长征8号在很多地方都能有一定作用,并根据文章第④段“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可概括其作用:能完成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还能给长3系列做补充。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将会”的意思是将来会,表示事物还没有出现或实现,在时间上有一定限制,说明长征8号未来可能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但目前还不是,如果去掉“将会”,句子就变成了“长征8号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根据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前面“终极版长征8号”及后一句“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可知,空白处主要补写的是长征8号的优点长处。需要联系全文分析。根据第②段“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第③段“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可知,长征8号与三大主力系列相比,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根据“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可知,长征8号除了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还有可回收复用的优点。所以空白处可补写:低成本、高可靠性、可回收复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段落的作用。根据第⑥段“研发可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可知,第⑥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是作者为说明研发可复用火箭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这一问题而举出的实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第⑦段“2020年末首飞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可知,我国终极版长征8号运载火箭的发展目标也是一样,从而说明长征8号运载火箭前景广阔。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传家宝
凌晶年
⑴有一档《家有传家宝》电视节目,开播几期,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与好评,说是比有些墨宝节目有品位,收视率很快飙升。这档节目之所以火,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传家宝极少有赝品,有假货;其二,传家宝往往有故事,有真实的故事,与煽情无关,与编造无关。
⑵这不,上一期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八零后,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
⑶什么宝贝呢?
⑷一块银圆。
⑸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你想想,上几期,人家亮出的都是压箱底的宝贝,有的传了好几代人,有的价值连城,你一块小小的银圆,有什么资格到这个大舞台来显摆。大家都不以为然。
⑹这位八零后,不亢不卑地说:“刚才有人可能认为我小题大做了,一块银圆也能算宝贝。是的,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好,不扯远,我来说说我家这块银圆的来历。
⑺“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上过战场,知道打仗的残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许过不了几天自己就为国捐躯了,银圆如果寄到家里,多少能给家里些许帮衬。也算自己为家里尽了最后一点力。想到这儿,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
⑻“我爷爷留下了一块银圆,在盘算着怎么花。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
⑼“就在我爷爷在街上漫无目标转悠的时候,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围着在看什么,挤过去一看,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给了她一块假银圆。”
⑽石国栋感觉那老妇人有点像自己的娘,感觉就像自己的娘被人骗了。他上前对老妇人说:“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⑾石国栋把老妇人递给他的一枚银圆放到嘴前,用力吹了一口气,又放到耳边听回音,吹了两回,听了两回后,他把银圆还给老妇人,说:“这银圆是真的,你赶快拿着回家吧。”
⑿老妇人开始不肯相信,她反反复复看了手里的银圆,也吹了一下,听了一下,破涕为笑,难道刚才自己眼花?疑疑惑惑的她,对着石国栋千恩万谢而去。
⒀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
⒁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那仗啊,打得天昏地暗,眼看自己的弟兄一个接一个倒下,石国栋知道,也许下一刻就轮到自己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石国栋怀疑那老妇人是菩萨化身,来考验他的,来度化他的。从此,这块银圆再没有离身,他一直妥善地保存着。
⒂新中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
⒃八零后小伙子说:“前不久,我父亲把这枚银圆交到了我手里。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我懂他的意思。我今天来这节目,不是来炫耀我家的宝贝,更不是来拍卖宝贝,我只是想告诉各位,我愿意做义工回报社会。另外,如果有哪家博物馆想收藏我爷爷留下的这枚银圆,我也愿意捐赠。毕竟,与70多年前的抗战有关,这枚假银圆是一个小小的见证。”
⒄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
(选自《永远的箫声》西苑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
16. 阅读全文,简述“传家宝”来历。
17. 下面两段文字中“攥”的细节描写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甲】他走过小酒馆,想一醉方休,可银圆都攥出了汗,终究没舍得花。
【乙】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中举》)
18. 文章首尾两次写观众的反应,有哪些作用?
观众席上顿时发出嘘声一片,类似喝倒彩。
突然,观众席上爆发了长久的掌声。
19. 文中多处悬念使小说引人入胜,请写出其中的两处。
20. 假如你是《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述理由。
A. 似水流年 B. 良善家风 C. 大师风范
【答案】16. 爷爷在抗战期间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真银圆,换下老妇人被骗的假银圆,这块假银圆,在战场上救了他的命。
17. 甲:“攥”,写出了爷爷是否用仅剩的一块银圆买酒喝的内心的纠结,刻画出爷爷节俭的形象。乙:“攥”写出了胡屠户要把银子交给女婿时内心的不舍,刻画了胡屠户虚伪、吝啬的形象.。
18. ①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体现了人性的善良。②侧面描写,第一次写出小小的银圆的微不足道,第二次写出了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③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④第一次描写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次描写收束全文,突出了传家宝故事的感人,赞美了人性的善良。
19. 悬念一:别人都是晒压箱底的、价值连城的宝贝,而这位八零后小伙子晒的却是一块值不了几个钱的银圆。悬念二: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 20. B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情节。依据原文第(7)——(14)段内容,结合文中关键词句即可概括。
根据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一刻不敢耽误,赶到邮局,寄了两块银圆到家里”可知,爷爷攒下三块银圆,寄了两块回家;根据第(9)段“有位老妇人在伤心地哭诉,说,自己被骗了,给了她一块假银圆”、第(10)段“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银圆给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第(13)段“石国栋把换下的假银圆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营”可知,爷爷遇到被骗的老妇人,拿自己的真银圆换下了她的假银圆;根据第(14)段“第三天,石国栋就在城外与小鬼子干上了……突然,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没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颗子弹打在了假银圆上,假银圆被打出了一个瘪囊,差点就穿了。谢天谢地,这假银圆什么材质,挡住了子弹,救了他一命”可知,在战场上,这块假银圆挡住了子弹,救了爷爷的命。结合以上三个情节综合概括即可。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联系具体语境,从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角度分析。
【甲】根据前文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他上过战场,知道打仗的残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许过不了几天自己就为国捐躯了”可知,在大战前夕,生死难料的处境下,爷爷想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终究没舍得花”,“攥”这个动词,反映出当时爷爷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刻画了爷爷节俭的品质。
【乙】根据句子“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可知,本来要把银子交给女婿,但却把银子“攥得紧紧的”,形象地刻画了胡屠户交出银子时不舍的心情,从而反映出胡屠户虚伪、吝啬的本性。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
从结构上看,两次写观众的反应,一前一后形成呼应关系,使文章结构紧密;根据第(5)段“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第(6)段“,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可知,第一次写观众的反应留下悬念,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后文写“传家宝”的来历;第二次写观众的反应,恰好解开了第一次的悬念,收束全文,结构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两次描写观众的反应,前者是“嘘声一片”的嘲笑之声,后者是“长久”的赞赏之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银圆背后故事的感人,并根据第(15)段“新中国成立后,石国栋把这故事讲给了他儿子听,把银圆当作传家宝传给了儿子,告诫他多做善事,自有福报”可知,这块假银圆意义非凡,它象征着人性的善良。从描写手法上看,这属于侧面描写,通过观众的反应,表现所描写的对象,第一次写观众的嘘声,反映出银圆的微不足道,不值得作为“传家宝”拿到大舞台上显摆,第二次写观众的真诚赞美,则突出了小银圆大故事、大美德的主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表达技巧。根据第(2)段“他说,他要借这个平台,晒晒他爷爷传给他爹,他爹传给他的一件宝贝”、第(4)段“一块银圆”、第(6)段“是的,一块银圆值不了几个钱。但在我家,确实当作传家宝,因为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可知,在一个大的舞台上,小伙子拿一块毫不起眼的银圆上台,并说这是“传家宝”,一直以来我们一般认为“传家宝”都是有收藏价值的物件,但小伙子拿出的只是一块银圆,这块银圆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背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故事?留下了悬念。看到观众带有不解和嘲笑意味的反应后,小伙子又说道:“没有这块银圆,我爷爷早不在人世,也就没有我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我”,给这块看似平凡不过的银圆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又设置了悬念,让读者急于探寻银圆背后的故事。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根据第(7)段“那是1943年冬天,一场与日本鬼子的恶战马上要拉开了,开战前两天,我爷爷石国栋心里琢磨着当兵这么多年攒下的三块银圆,该怎么办……他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