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把汉字写得规范而舒展。
gōu lè bèn zhuō tiào wàng qí qū
zhān yǎng tuí rán páo xiào hōng míng
二、 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搪瓷(táng tǎng) 弓缴(zhuó jiǎo) 蜇疼(zhē zhè)
野蛮(mái mán) 炫目(xuán xuàn) 侯爵(hóu hòu)
三、 辨字组词。
蹄(_________) 俏(_________) 抢(_________) 距(_________)
啼(_________) 消(_________) 沦(_________) 拒(_________)
四、 补全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成一句完整的话。
天(____)(____)角 心(____)气(____) (____)(____)天日
前所(____)(____) 世(____)(____) (____)知非(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严重 严峻 严肃
1.鹅的叫声,音调(_____)郑重,似厉声呵斥。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3.局势越来越(_____),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剧烈 强烈
4.我的心(_____)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5.他要求退学的决定遭到家人的(_____)反对。
六、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当前的不幸处境,难道不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其间有一个____的少年,手捏____,向一匹猹____。那猹却______,反从________________。
2.《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文章刻画出一个___、____、___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如“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等。
3.《好的故事》是鲁迅的一首散文诗,表现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文中总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4.《我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回忆伯父先生生前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和____________之情。
八、 阅读理解。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迅速扑过去用双手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张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是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⑪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⑫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⑬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对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B.表达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
C.表达对儿子的愧疚。
D.表达对自己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2.短文第④自然段“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第⑧自然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次流血程度不同,说明蚂蚱受到了重创。
B.突出了蚂蚱为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的精神。
C.体现了蚂蚱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D.说明蚂蚱的壮举在人世间不可能发生。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将“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补充完整。
(____)→难以想象→(____)→(____)→鞠躬
4.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蚂蚱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轻松写作。
真情的自然流露时常让我们感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动植物之间,只要彼此真诚对待,爱的甜美总让我们久久回味。回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的瞬间,用你那细腻的笔触叙述真情故事。要求:题目自拟;叙述要清晰,细节的描写要生动、有感情;4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勾勒 笨拙 眺望 崎岖 瞻仰 颓然 咆哮 轰鸣
2、táng zhuó zhē mán xuàn hóu
3、马蹄 俏丽 抢劫 距离 啼叫 消失 沉沦 拒绝
4、涯 海 平 和 暗 无 未 有 隔 绝 焉 福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对祖国的感情永远不会变。
5、严肃 严峻 严重 剧烈 强烈
6、
1.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
2.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4.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不会不铭记在心。
7、十一二岁 一柄钢叉 尽力的刺去 将身一扭 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 知识丰富 聪明能干 活泼可爱 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热爱、敬仰
8、
1.C
2.B
3. 惊讶 震撼 震惊
4.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蚂蚱生存的环境,突出了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5.“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了蚂蚱,“我”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我”看到了蚂蚱是如何艰难脱逃的,“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6.一只蚂蚱,无论如何是敌不过人类的,但是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它没有屈服,而是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神,让人钦佩。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应该像蚂蚱一样永不屈服,用顽强的斗争精神去面对它。
9、范文:
感动
每当感动,会有一种感情涌上心头;每当感动,会情不自禁抿嘴一笑;每当感动心上热潮立刻流露。而我为阿太感动几回?心灵在她离开时关闭。
一个春季,细雨绵绵。我独自一个人在家里,感到格外寂寞。想着,想着,我流下了眼泪。我象棋了那位和蔼的老人——我的阿太。阿太离开我到老家很久了,可是每当想起,眼泪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记得那一天,妈妈买来香蕉,我兴致勃勃拿来给阿太吃,可阿太却剥开香蕉皮,把香蕉拿到我嘴边,我心里一感动,眼眶湿润起来,看着香蕉笑着招呼我,欢迎我,可我还是忍着,把香蕉推到阿太嘴边,阿太推让不过,只咬了一小口,又推我快吃,还连连称赞我是好孩子。阿太对我特别好,每次只要有糖,她都先拿给我吃,我给阿太几颗时,他总是说怕甜。每次叫阿太吃,她总怕这个,怕那个。后来我才明白,阿太的这些怕后隐藏了对我的爱。这个爱无穷无尽,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也是任何人感受与体会不到的。
这时,叮零零一声响,打断了我的回忆,是和阿太一起住的姑丈打来电话问候,还问我想跟阿太说些什么。顿时,我满腔的思念之情不知如何倾诉,红着眼睛支支吾吾地说:“请阿太……多注意……身体,别着凉了。”说完,我就挂了电话,两行泪水无声地顺着脸颊滚落下来,掉在了衣襟上。忽然,我想起了课外书上一段给我印象最深的话:
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了,
所以,我请你握着我的手,
陪着我,慢慢地,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常常在思念阿太时轻轻吟送,任凭眼角的眼水不断地滑落。我多少次神情地被您的爱感动着。
就在您走的那一刻,我的心灵关上了门。没有任何事情让我再次那么感动过。您不在,没有人抚慰过我的心灵,我希望再次敲开心灵的门,感动无处不在,让您的爱永存。
8 /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