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人民币试题(附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44090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人民币试题(附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人民币试题(附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认一认,连一连。 考查目的:巩固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辨别面额相等的纸币和硬币。 答案:第一行第一枚硬币是1角的,第二行第二枚硬币是1元的,其余略。 解析:略 二、换一换。 一张 可以换(      )张。   一张可以换(      )张。   一张可以换(      )个。   一个可以换(      )个。 考查目的:通过小面额人民币的换钱练习巩固人民币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进率。 答案:略。 解析:略。 三、数一数,写一写。 (   )元(   )角          (   )元(   )角          (   )元(   )角 考查目的: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人民币图写出相应的总钱数,进一步熟悉小面额的人民币,并为后面的人民币计算作铺垫。 答案:2元2角; 1元3角; 1元6角。 解析:略。   四、算一算。 3角 =(     )分         2元 = (     )角         90角 =(     )元 (     )角 = 8元        (     )分 = 6角          1元 =(     )分   考查目的:通过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兑换,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同时在所需要填的数的位置上有所变化,可培养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答案:略   解析:略   五、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考查目的:通过选择填写符合生活实际的人民币单位,感受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学会根据商品的不同,估计其价值,合理选择不同的人民币单位。   答案:第一行依次是“元”“分”“元”;第二行依次是“元”“角”“元”。   解析:略 《认识人民币》同步测试(第2课时) 一、我会认。 考查目的:通过辨认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加深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答案:第一行依次是:20元、100元、1元; 第二行依次是:50元、5元、10元。 解析:略。 二、我会填。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目前最大面额的人民币是(       ),最小面额的人民币是(      )。 (3)1角1角地数,数到1元。(    )个1角是1元,1元 = (    )角。 (4)5角5角地数,数到1元。(    )个5角是1元。 (5)1分1分地数,数到1角。(    )个1分是1角。 考查目的:第(1)(2)两小题,通过填空,使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以及人民币的固定面额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3)(4)(5)小题通过数钱,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答案:(1)元、角、分   (2)100元、1角   (3)10、10   (4)2   (5)10 解析:略。 三、换一换。 (1)1张可以换(    )张。   (2)(    )张可以换1张。   (3)1张可以换(    )张,还可以换(    )张或(    ) 张。   (4)1张可以换(    )张和(    )张。 考查目的:通过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兑换练习,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由于人民币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等价兑换。 答案:(1)10   (2)5   (3)10、2、5   (4)1和3或2和1 解析:注意第(3)小题中是“或者”的关系,每次兑换相对独立,互不干涉;第(4)小题是“和”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换法。 四、比一比。 10角○1元                7角○7元                  8元○60角 18角○2元                50分○4角                 50分○4元 考查目的:通过人民币单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熟练人民币不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答案:第一行依次是:=、<、>   第二行依次是:<、>、< 解析:最后一小题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指导学生先把“50分”换算成“5角”,再和“4元”进行比较。 五、逛超市。 (1)1元钱可以买几把尺子?                   (2)1元钱还能买些什么? (3)买1本怎样付钱最简单?             (4)买1个可以怎样付钱?写出两种。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这是一道综合运用题。借助元和角的关系进行判断,并进行简单地计算,并通过思考不同的付钱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人民币面值辨认的熟练水平。 答案:(1)2把    (2)略    (3)1张5元、1张1元和1张5角    (4)略    (5)略 解析:第(2)小题可以买一样物品,也可以组合买;第(5)小题提出问题后要求解答。 《认识人民币》同步测试(第3课时) 一、填一填。 3元 = (     )角 35角 = (    )元(    )角 9元3角 = (    )角 (    )元 =  40角 28分 = (    )角(    )分 (     )角 = 1元6角 考查目的:巩固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换算,使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为后续的计算做好准备。 答案:略。 解析:复名数转换成单名数为第一层次,单名数转换成复名数,有所提高,需借助逆向思考,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角 = 1元6角,需要填的空在等号左边,有所变化,学指导学生明白它和1元6角=(     )角是一样的。 二、比一比。 5元6角○56角             10元○10分                8元○7元8角 42角○42分                3元5角○3元5分          2元3角○3元2角 考查目的: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巩固熟练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答案:略。 解析:在比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单位名称和数值进行比较,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 三、连一连。 考查目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连线,使学生会辨认用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是多少钱。 答案:略。 解析:此题能正确辨认、连线即可,不作更多、更高要求。 四、算一算。 7元6角-5元=           12元+6角=           3元4角+1元5角= 2元3角+4元=           1元-8角=            4元7角-2元3角=  考查目的:这是一道关于元和角的简单计算练习题。通过练习巩固有关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答案:略。 解析:此题大部分是不进位、不退位的复名数简单加减法,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1元-8角=?的解题思路是先通过单位换算,思考1元是10角,再用10角-8角=2角。 五、逛超市。 (1)买一瓶和一根一共需要多少钱? (2)一盒比一瓶便宜多少钱? (3)买一个,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通过逛超市的情境,解决有关人民币计算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问题,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答案:略。 解析:要帮助学生理解“便宜”“找回”的含义。 《认识人民币》同步测试(第4课时) 一、填一填。 4元=(    )角                              20角=(    )元 13角=(    )元(    )角                   4元6角=(    )角 53分=(    )角(    )分                   99角=(    )元(    )角 考查目的:通过“元、角、分”间单位换算,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相邻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能熟练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答案:略 解析:略 二、算一算。 5角+9角=        4元6角-3角=       7元-4元=         2元5角+5角= 1元-3角=        3元7角-2元=       6角+4角=         5元-2元5角= 考查目的: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答案:略 解析: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对单位相同的量进行加、减计算。“5元-2元5角”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引导思考先减去“2元”得“3元”,再从“3元”中减去“5角”,得“2元5角”。 三、圈一圈(圈出应付的钱数)。 考查目的:通过圈出与所给商品价格相同的人民币,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熟练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答案:略 解析:引导学生先观察所给出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再根据商品价格圈出等价的人民币。圈的方法不唯一,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取的钱张数最少?”也就是“怎样付钱最简单?”   四、估一估(圈出下面物品的合适价格)。 一个西瓜大约(1角     1元     10元) 一块蛋糕大约(50元    6元     3角) 一顶帽子大约(3元5角      21元5角) 一盒牛奶大约(5元     30元      50元) 考查目的:通过估一估,对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实际价格作出合理猜测,学以致用。 答案:西瓜—10元;蛋糕—6元;帽子—21元5角;牛奶—5元。 解析:略 五、猜一猜(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 买这个书包付了4张,找回的钱比10元少。这个书包的价钱是多少? 62元 72元 82元                考查目的:此题配合课本第60页第8题,是稍复杂的逆向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书包的价钱,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案:72元。 解析:付了4张20元的,就是付了80元,找回的钱比10元少,所以书包的价钱是70多元,也就选72元。 六、解决问题。 (1)买一块和一支,一共要(    )元(    )角。 (2)买一本和一支,一共要(    )元,付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    )元。 (3)14元正好可以买哪两种物品?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简单计算的混合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答。 答案:(1)6元5角    (2)8元;2元    (3)铅笔盒和笔记本,或者钢笔和地球仪    (4)略 解析:第(3)小题有两种买法,数据比较简单,重点引导学生体检解决问题的策略:罗列和尝试——调整 七、想一想。 哥哥给弟弟2元钱,两人的钱数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几元吗? 考查目的:这是一题思考题,有一定难度,旨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感。不要求全部同学掌握。 答案:4元。 解析:要使哥哥和弟弟的钱数一样多,可以先把哥哥多出的钱数拿出放在一边,这时哥哥和弟弟的钱数是一样多的,再把刚刚取出放在一边的钱数对半分,哥哥和弟弟各一半,这时哥哥和弟弟的钱数还是一样多(同时借助画图),所以,哥哥给弟弟的钱数是多的钱数的一半,所以哥哥原来比弟弟多2+2=4(元)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