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pdf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49416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1 年 第 4期 (总 第 2 5 8 期 ) Nu mb e r 4i n 2 0 11 ( To t a I No 2 5 8j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 ATER I AL A N D ADM I NI CLE d o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l 1 0 4 0 1 7 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特性研究 郑敬宾 。王志亮 ( 同济大学 a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b 岩土与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 0 0 0 9 2 ) 摘要: 利用材料试验机, 对纤维体积含量( V f

2、 ) 分别为0 、 1 5 、 3 0 的单一钢纤维混凝土, 以及纤维体积含量为 1 5 的混杂钢纤维 昆 凝 土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 、 整理和分析 , 总结 了单一和混杂钢纤维混凝土 的压缩性能与钢纤维含量 、 压缩应变率以及 钢纤维特征比的关系。 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 土是一种具有明显 的纤维增强和止裂效应 的应变率敏感材料 , 且通过适当提高混杂纤 维中大特 征比的纤维含量 , 可以一定程 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整体韧度。 关键词 : 钢纤维混凝土 ;体积含量 ;压缩特性 ;应变率 ;混合特征 比 中图分类 号: T U 5 2 8 5 7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3、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1 ) 0 4 0 0 6 1 0 3 St ud y on c ompr e s s i v e c h ar a c t er i s t i c s of s t e el f i be r r ei n f or c ed c on c r e t e c ont a i ni ng f i b er s o f s i ngl e and mi xe d a sp e c t r a t i o ZHENG J i n g - b i n W ANG Zh i l i a n g ( a De p a r t me n t o

4、f Ge o t e c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o f Mi n i s t ry o f E d u c a t i o n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 yu s i n gma

5、 t e r i a l t e s t s y s t e m h e u n i a x i a l c o mp r e s s i o nt e s t s o f s t e e l fi b e r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F R C) c o n t a i n i n gfi b e r s o f s i n g l e a s p e c t r a t i o wi t h v o l u me fra c t i o n ( V f ) o f 0 , 1 5 a n d 3 O a n d o f mi x e d

6、 a s p e c t r a t i o wi t h v o l u me fr a c t i o n o f 1 5 a r e c o n d u c t e d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d a t a,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b e t we e n t h e c o mp r e s s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s t e e l fib e r v o l u me fra c t i o n a

7、 s we l l a s s t r a i n r a t e f o r S F RC wi t h s i n g l e a n d mi x e d a s p e c t r a t i o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S F RC i s a c o mp o s i t e wit h o bv i o u s fib e r - r e i n f o r c i n g, c r a c k a r r e s t a n d s t

8、 r a i n r a t e h a r d e ning e f f e c t s Be s i d e s , t h e c o n c r e t e t o u g h n e s s c a n b e i mp r o v e d i n s o m e wa y v i a i n c r e as i n g t h e fib e r s wi t h l a r g e r a s p e c t r a t i o i n t h e mi x e d fi b e r s c a s e Key w or ds : s t e e l fib e r r e i

9、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 v o l u me f r a c t i o n; c o mp r e s s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s t r a i n r a t e; mi x e d a s p e c t r a t i o ( 1 引言 众所周知, 混凝土是一种在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传 统材料 , 广泛 应用于 地下 工程 、 水 电工程 、 地面 及道路 桥梁 工 程、 机场跑道 、 核电站等。 近年来 , 高强度? 昆 凝土的制作已经没 有困难。 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 , 其脆

10、性也加大。 为使混凝土 材料在: I : 程建设 中 , 特 别是承受动 力荷载 的结 构 中, 得到更 为 广泛的应用。 在不断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 , 降低混凝土的脆 性提高其韧度, 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 关键 技术之一就是将钢纤维以单掺或混杂形式添加到素混凝土中, 制成性能优 良的混凝土 。 研究表明 , 钢纤 维有明显 的增 强 、 增 韧效应 l4 I 。 在混凝 土材 料 中添加钢纤 维能有效地 提高混凝土强度 , 并改善 混凝 土的脆 性, 以提高混凝土的韧度, 使其在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对于单一钢纤维混凝土的压缩特性 , 前人已经做 过很

11、多研究 。 试验证 明 , 钢纤维 的含量 , 长度以及直径对钢纤维 混凝土 的压缩特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而且 , 钢纤维混凝土 的抗压 强度与韧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 对于混杂钢纤维混凝土的 压缩特性, 近期也不少相关研究。 一般而言, 钢纤维的特征比对 钢纤维混凝土 的压缩性能有较大的影 响。 本次研究是在 总结 已有 资料 的基 础上 , 对 不同钢纤维体积 含量的单一钢纤维混凝土采用不同的应变率进行单轴压缩。 同 时 , 对 当前 涉及不多 的 , 钢纤维含量 相同 , 压缩应变 率相 同 , 但 钢纤维长度和直径均不相同的混杂钢纤维混凝土也进行了单 轴压缩试验。 最终对试验数据进行

12、整理 , 得出不 同类型试样 的应 力一 应变 全过程 曲线 图 , 总结 了单一 和混杂钢 纤维混凝 土在压 缩特性方面 的一些规律 。 研究成果 在在指导工程选材和结构设 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1 压 缩特性试验 1 1 试 件 制备 试 件采用 + 5 0 x 1 0 0 mm 的圆柱钢模浇 筑 , 并 振动成 型。 拆 模后 , 室温条件标 准养护 2 8 d , 试验 时混凝土 龄期 为 8 0 d以上 。 原材料 : 钢纤 维采用赣州 大业金属纤 维有 限公 司 0 2 1 3型微 钢 纤 , 长纤维直径 d = 0 2 ran 1 , 长度 = 1 3 m m(

13、 特征比 I d = 6 5 , 外形: 平 直 光 洁 ) , 短纤 维直 径 d = 0 1 7 5 mm, 长 度 = 6 mm( 特征 比 l d 3 4 , 外形 : 平直光洁) , 如图 1 所示。 对单一钢纤维混凝土采 用 的是长纤 维 , 对混杂钢纤维混凝土采用长纤维 与短纤 维的组 收稿 日期 :2 0 1 0 - 1 1 2 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资助项目( 6 0 7 7 6 8 2 1 )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新教师项 目( 2 0 0 7 0 3 5 8 0 7 3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q ( N CE T 一 0 8 0 5 2

14、 5 ) ; 同济大学人才引进基金( 0 2 0 0 1 4 4 0 5 4) ; 上 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 目( B 3 0 8 ) 6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图 1 试验 用的长钢纤维 合。 其余原材料包括: 洛阳中和祥“ 香山” 牌 P O 4 2 5级水泥: 最 大骨料粒径为 1 0 mm的洗净碎 ; 细度模数为 2 - 3 的中砂; 饮用 自来水; 安徽精汇化工生产的 S M高效减水剂。 钢纤维混凝土的 实际配合 比, 如表 1 所示。 1 2试验 原理 利用 MT S 8 1 0万能材料试验机 , 对尺寸为 q b 5 0 x l 0 0

15、mm 的 圆柱体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 见图2 , 3 。 对于 单一钢纤维混凝土, 压缩试验的应变率有 3 x 1 0 4 S - 和 1 0 - 3 S 4两个: 对于混杂钢纤维混凝土, 压缩试验的应变率采用 1 0 - 3 S - 。 在某一 个应变率控制下 , 将试 件放置于受压平 台, 并在试件外部套上一 个塑料圆筒, 以防止混凝土脆性破坏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然后对 其加 压 , 直到 试件发生破坏。 试验机采样频率设置为 5点每秒 , 采样 内容为试验机施加 的压力和发生 的应变 。 在 已知试件尺寸 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式 ( 1 ) , 将试验机施加的压力转化为应力

16、: :P ( 1O - ) t J A 式 巾 : P 试验机所测读的压力 ; 圆柱体试件 的横截面积。 表 1 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配合比 图 2 MT S8 1 0万 能材料试验机 图 3 试验用的圆柱体试件 本文中 , 韧度 R定义为应力一 应变 曲线所 围的面积 , 可 南轴 向应力一 应变 曲线方程积分得到 , 计算公式如下 : r s R= l o - d e ( 2) J“ 式 中: 试件 的最大压应变。 由于在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时 , 试验机采样频率高( 5 点每秒 ) , 数据点较为密集 , 因此可以根据复合梯形求积公式的计算原理 , 编写计算机程序, 近似计算韧度。复合梯形求积公

17、式为: ! L I ) d x - - =1 2 ( 一 ) ) 1 ) 】 ( 3 ) 。“ i =I 根据复合梯形求积公式, 将韧度计算公式改写为: 1,n 广 1- I R; = 2 ( 。 一 8 ) 。 + 】 ( 4 ) z I 式 中: 数据点 的序号 ; n 数据点 的总个数 。 根据式 ( 4 ) 可 以方便 的编写计算 机程序 , 对各个试 件的韧 度进行计算 。 2 试验 结果及分析 2 1 单一钢纤维混凝土试验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 中, 对钢纤维体积含量 为 0 、 1 5 和 3 的单 一 钢纤维混凝土进行 3 x l 0 、 l 0 s 两种应变率的单轴压缩试验研

18、究, 共计 6 组试样。 试验中对于数据离散胜较大的, 均测试 3 5 块, 剔除 明显 不 合理 的数 据 , 对 比较接近 的数据组取平均 值。 根据 试验机测读的压力 P和应变 以及试件 的长度和直径 , 可方便 的计算 出不 同纤维含量 , 不 同应 变率条件下 的混凝 土应力 峰值 及其对应的峰值应变。 具体结果见表 2 , 表中 代表应力峰值, 代表峰值应变 , R代 表韧度。 从试 验结果 可以看 出 : 随着钢纤 维含量的增大,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韧度均在增大 。 同时, 峰值应变也逐步提高。 此外 , 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和韧度指标随 应变率的增大也有所增大。 强度的应变

19、率效应在于: 裂缝形成过 程所需的能量远比裂缝发展所需的能量高, 当加载速度较大, 产 生裂缝 数量就 多 , 而荷 载作用历 时变短 。 材料没有足 够多的时 间用 于能量 的积 累 , 只能通过增加应力的办法来达到提供能量 的目的, 结果导致材料的破坏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大而提高【 10 1 。 表 2 单一钢纤维混凝土压缩试验 结果 6 2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值僻 注意的足 , tl x ,t 素混 凝土而 言, 钢纤 维混凝 上的韧度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如: 在应变率为3 x l O 。 S 。 。 控制条件 的 缩 武验 , V r= 3

20、0 的钢纤维混凝土 的峰值应 力为 5 7 8 4MP a , 韧度为 2 9 1 MJ m3 , 素混凝土的峰值应力为 5 0 1 2 MP a , 韧度为 0 2 0 MJ m 。 经计算, 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和韧度较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 1 5 4 和 l 3 5 5 。 可 以看 H ; , 钢纤维混凝 土是一种具 有非 常明 显的钢纤维增强、 增韧效啦的直变率敏感材料H 1 。 为更好的体现 钢纤维在增强增韧方面 的作用 , 根据试验数据 , 作 出应力一 应变 伞过程曲线 , 如 4所示。 6O 50 4O 山 30 2O 1 0 0 7O 60 50 4O b 3O 2O 1O 0

21、 0 2 0 04 0 06 0 08 0 1 0 f a 1 =3 x 1 0 s 。 0 0 04 0 U8 0 l 2 0 l 6 0 2 0 8 f b1 =1 0 s 图 4单一钢纤维混凝土的应 力应变 曲线 由图 4可以看 , 钏纤维混凝土 的强度和韧度均 与钢纤维 的含量有关 ,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和韧度要 显著高于索混 凝土, 但钢纤维加 入x ,1 - t E 凝 土的弹性模量基本没有影响。 从钢纤 维混凝土 的增 强机理来说 , 由于钢纤维 的抗 拉强度很 高 , 故当 斌件受 时, 混凝土内乱向钢纤维网格对基体混凝土的约束作 用很 强 , 使 试件处于 近似的 向受

22、压状态 , 从 而导致混凝 土有 了较大的提高 。 事实 f , 在受乐初期 , 试件处 于弹性 阶段 , 混凝 上试件主要由基体承受载荷, 钢纤维的增强效果没有体现, 所以 钢纤维混凝土和索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几乎相等 。 随着荷载 的加 大 , 材料内部 的微 裂缝 开始 萌发 , 素混凝土 出现非线性 行为 , 并 立刻达刽峰值应 力; 钢纤维混凝土由于钢纤维 的止裂作用 , 使得 做裂纹的 发展趋缓 , 因而其非 线性行 为比素混凝 土显著 , 材料 强度提 高, 体现 了钢纤维 的增强效果。 而钢纤维 的增韧效果 主要 体现在峰后韧度提高上。 受载后素混凝土基本呈脆性, 试件一裂 即碎

23、, 故其峰值后韧度很小 。 钢纤维混凝土 试件 现裂纹后 , 释 放的变形能首先用于纤维脱黏 , 而不是支持裂纹的继续扩展 , 二 次延缓 了断裂过程 , 起到了增韧的效果4 1 。 2 _ 2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试验 结果及分析 此项T作同时也考察了混杂钢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等特性 的影响。 保持钢纤维体积含量为 1 5 的前提下, 试样成型过程采 用长短两种纤维的混合, 共计 3种型号配合比, 即短纤维 与长 纤维体积含量的比值分别为 : 0 :4 、 l :3 、 2 : 2 试验共采用r 1 5块试 件, 测试应变率控制在 1 0 S - I 3 数据处理方法与单一钢纤维混凝 相同, 结果见

24、表 3 , 参数含义同上。 表 3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压缩试验结果 试件 纤维 比例 试验结果 编号 短纤维( 1 1 d 3 4 )长纤维( 1 1 d -6 5 ) o -J MP a ( ram ram) RI ( MJ r n ) 从表 3和图 5可 见, 长短钢纤 维的 比例对试件 的抗 压强度 影 响并不大 , 含有 1 0 0 长纤 维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 , 仪 比 最小抗 强度增加 2 8 。 但含混 杂钢纤 维混凝 土的韧度随长短 钢纤维 比例的变化发生 明显变化 , 在 1 0 0 长纤维 时, 混凝土昕 表现 出的韧度最大 ; 在含 5 0 长纤维 + 5 0 短纤维时

25、 , 混凝 土韧 度最小 , 两者相差 5 8 0 。 可以看出, 在混杂钢纤维混凝土中, 大 特征比的钢纤维比小特征比的钢纤维发挥着更为有利的作 + j 。 7 O 60 50 40 主 b 3O 20 l O 图 5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 曲线( E = 1 0 S 。 ) 混杂纤维的增韧效果也主要体现在峰值之后的阶段, 即裂 缝失稳扩展 阶段【 5 _ 。 大多数研究 者认 为 : 混杂钢纤维 中 , 长纤维 的主要作用是阻碍宏观裂 纹的发展 , 而短纤 维的主要作用是 阻 碍微观裂纹的发展_6 _ 。 此若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在应力峰值之 后继续受荷 , 将 消耗大量 的能量用于使钢

26、纤维松 解以及将钢纤 维剥离基体 , 使 得混凝土的韧度得到很大幅度的 提升 。 此外 , 随 着长纤维 所 占比例 的增加 , 混凝 土的韧 度提高 , 这是 为随着 长纤维含量 的增加 , 大 量的纤维 使得裂纹 相互连结 , 使 裂纹 曲 折发展 。 根据图 5 , 随着长纤维含量的增加,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几乎没有变化 , 仅有小幅度的波动 。 这是因为破坏面 处钢纤维被剥离混凝土母体造成的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抗压强 度要 高 于破坏平面处钢纤维折断造成 的混凝 土受 压破 坏。 特征 比大 的钢纤维 在受压时较特征 比小 的钢纤维更易折断 。 随着长 纤维 含量的增加 , 未被

27、折断 的 长纤维 数量增加 , 但 不易折断 的 短纤 维数量减少 ; 当长纤维 含量较少 时 , 未被折断 的长纤维数 量很少 , 但不 易折断的短纤维 的含量增加 。 因此 , 当混杂钢纤维 混凝 土受压破坏 时 , 破坏平 面处 被剥 离混凝土母 体的 长 短钢 纤维数量 变化不 大 , 在两者 的协 同作用下 , 随着长纤 维含量 的 变化 , 混杂钢纤维混凝 土的抗压 强度变化不大 。 3 结 - - e 本文对单 一和混杂 钢纤维 混凝 土开展 了不 同应变率 的 准静态压缩特性 的研究 , 通过试验分析和详细的机理解 析 , 可得 出如下结论 : 下转第 6 8页 6 3 学兔兔

28、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算机程序, 可为混凝土粗骨料最紧密堆积优化设计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 1 L E E G T h e r a t i o n a l d e s i g n o f a g g r e g a t e g r a d i n g s for d e n s e a s p h a l t i c c o mp o s i t i o n s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a s p h a l t p a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J K a n s a s C i

29、t y , 1 9 7 0 ( 3 9 ) : 6 0 9 0 2 】MU T HU K U MAR M, MO H AN D, RA J E N DR A N M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m i x p r o po r t i o n s o f mi n e r a l a g g r e g a t e s u s i n g b o x b e h n k e n d e s i g n o f e x pe r i m e n t s J C e me n t C 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 , 2 0 0 3 (

30、2 5 ) : 7 5 1 7 5 8 3 】王玲玲, 刘军, 熊少波 , 等矿质混合料堆积与混凝土致密正填配合 比设计f J J _混凝土 , 2 0 O 4 ( 3 ) : 2 6 2 8 4 】D E L A RR A R D F Mi x t u r e - p r o p o r t i o n i n g o f h i g h p e rf o r ma n c e c o n c r e t e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2 ( 3 2 ) : 1 6 9 9 1 7 0 4 5 N a

31、 n S u , K u u g - C h u n g H s u , Hi s We n C h a i A s i mp l e mi x d e s i g n me t h o d f o r s e l f c o m p a c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e s e a r c h , 2 0 0 1 ( 3 1 ) : 1 7 9 9 1 8 0 7 6 Y A HI A A A b d e l - J a w a d D e s i g n o f ln a x i n l u n

32、 l d e n s i t y a g g r e g a t e g r a d i n g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 0 2 ( 1 6 ) : 4 9 5 5 0 8 上接第 6 3页 ( 1 ) 对于单一钢纤维混凝土 , 随着纤维 的掺入 , 其 准静 态压 缩特l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表现在抗压强度和韧度的提高。 其抗压 强度和韧度随钢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且韧度的增加比 抗压强度的增加更为明显 , 但弹性模量基本不变。 ( 2 ) 对于混杂钢纤维混凝 土韧度而言

33、 , 特征 比大 的纤维比特 征比小的纤维发挥着更为有利 的作用。 在保持纤维含量不变下 , 随 着大特征 比纤维含量的增加 ,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较小。 ( 3 ) 单一钢纤 维混凝土具有 明显 的应变率 效应 即抗压强 度 和韧度均 随应变 率的增大而增 大。 在单 轴胝缩下 , 该复合材 料的应变率硬化与损伤软化效应同时存在 。 参考 文献 : 1 王志亮 , 杨文敬 , 吴立朋 超短钢纤维混凝土压剪破坏机理研究【 j l l铁 道建筑 , 2 0 1 1 , 5 1 ( 4 ) : 待刊 2 程庆国 , 高 路彬 冈 纤维混凝土理论 及应用【 M】 北京 : 中国铁道出版 社

34、, 1 9 9 9 【 3 WA N G Z h i l i a n g , WU L i p e n g , WAN G J i a n g u o A s t u d y o f c o n s t i t u r i v e r e l a t i o n a n d d y n a mi c f a i l u r e f o r S F R C i n c o m p r e s s i o n J C o n s t ru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1 0, 2 4 ( 8 ) : 1 3 5 8 1

35、3 6 3 I 4 】 刘永胜, 王肖钧, 金挺, 等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研究 J I _ ; 、 , s 、 , 、 7 S T R O E V E N P , S T RO E V E N M A s s e s s me n t o f p a c k i “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 y c o n l p u t e r s i mu l a t i o n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1 9 9 9( 2 9 ): 1 2 0 1 1 2 0 6 8 MO R

36、 A C F , K WA N A K H S p h e r i c i t y , s h a p e f a c t o r , a n d c 0 n v e x i t v U l a s u e me n t o f c o a r s e a g g r e g a t e f o r c o n c r e t e u s i n g d i g i t a l i ma g e p r o e e s s i n g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0 ( 3 0 ) : 3 5 1 -

37、3 5 8 9 】K WA N A K HE f f e c t o f v a ri o u s s h a p e p a r a me t e r o n p a c k i n g o f a g g r e g a t e p a r t i c l e J Ma g a z i n e o f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2 0 0 1 , 5 3 ( 2 ) : 9 1 1 0 0 1 0 MOR A C F P a r t i e l e s i z e d i s t ri b u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38、 c o a r s e a g g r e g a t e u s i n g d i g i t a l i ma g e p r o c e s s i n g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9 8 ( 2 8 ) : 9 2I 一 9 3 2 1 1 K U O C h u n y i Mo r p h o l i g i e a l s t u d y o f c o a r s e a g g r e g a t e s u s i n g i m a g e a n a l y s i s J J

39、 o u rua l o f m a t e r i a l s i n c i v i l e n g u u e e r i n g , 1 9 9 8 , 1 0 ( 3 ) : 1 3 5 1 4 2 作者 简介 联 系地址 联 系电话 张小伟 ( 1 9 6 9 一 ) , 男, 副教授 , 博士。 苏州新区滨河路 1 7 0 1 号 而州科技学院土 木学 院材 料工 程教研 室( 2 1 5 0 1 1 ) 1 3 9 6 21 5 3l 1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2 0 0 7 , 3 7 ( 7 ) : 7 1 7 7 2 3 5 高丹盈 冈 纤维混凝土轴压应力一应变全

40、曲线的研究【 J J _水利学报, 1 9 9 1 ( 1 0 ) : 4 3 4 7 f 6 1 MO HA MMA DI Y, S I N G H S P, K A U S G 1 K S K P r o p e rt i e s o f s t e e l fi b r ans c o n c r e t e c o n t a i n i n g m i x e d f i b r e s i n f r e s h a n d h a r d e n e d s t a t e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41、e r i a l s , 2 0 0 8 , 2 2 ( 5 ) 9 5 6 9 6 5 , 7 1 B AY R A MOV F , T AS D E MI R C , T AS D E MI R M A O p t i mi s a t i o n o f s t e e l fib r e r e i n for c e d c o n c r e t e s b y me a ns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r e s p o n s e s u rfa c e me t h o d J C e m e n t C o n c r e t e C o m p

42、 o s i t e s , 2 0 0 4 , 2 6 ( 6 ) : 6 6 5 6 7 5 8 卫明山 , 李利莎 , 丁巧爱 , 等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叨 四川建筑科学研 究 , 2 0 0 6 , 3 2 ( 6 ) : 1 7 0 1 7 2 9 】WA N G Z h i l i a n g , wu J i e , WA N G J i a n g u o E x p e r i me n t a l a n d n u m e r i -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n e ffe e t o f f i b r e a s p e c t

43、r a t i o o n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ti e s o f S R l J I C o n s t r u c t i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 2 01 0, 2 4 ( 4 ) : 5 5 9 5 6 5 1 O l 焦楚杰 , 孙伟 , 周云 钢纤维混凝土准静态单轴受压力学性能【 J J 重庆 建筑大学学报, 2 0 0 6 , 2 8 ( 2 ) : 5 6 5 8 作者简介: 郑敬宾( 1 9 8 9 一 ) , 男 , 本科生, 研究方向为岩土力学特性。 联系地址 : 上

44、海市四平路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 系( 2 0 0 0 9 2 ) 联系电话 : 0 2 1 - 6 5 9 8 5 1 8 3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 与世界零距离” 2 0 1 1全国巡展夺目启航 自3月 1 4 13 开始,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 与世界零距离” 2 0 1 1 全国巡展在全国隆重起航, 为混凝土机械行业演绎了一场春天里 的故事、 春天里的精彩。 2月 2 7 13, 中联重科率先在北京发布了“ Z O O ML I O N C I F A复合技术” 和“ 蓝色关爱” 服务品牌, 这在国内客户中引发了热烈的 反 响。 此次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 与世界零距离” 2 0 1

45、1 巡展 , 摒弃了行业普遍采用 的以推销产品为主题 的巡展模式 , 转而向用户介绍 最新的混凝土机械前沿科技和混凝土机械行业最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并使客户切身体验高端混凝土机械科技带来的应用价值, 彰显了 中联 重科在混凝土机械行业 的领袖风范。 巡展中 , 中联重科重点 向客户详细介绍 了最新推出的“ 蓝色关爱 ” 服务 品牌和详细服务提升举措。“ 蓝色关爱” 服务品牌 以“ 为客 户创造最大价值” 为宗旨, “ 快速 、 高效 、 经济” 为核心, 全力打造以现场服务为中心, 总部支持为后盾, 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内外互动式 服务体系和保障平台。 据悉,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 与世界零距离” 2 0 1 1 巡展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 , 届时, Z O O ML I O N C I F A复合技术以及“ 蓝色 关爱” 服务品牌将在行业内得到更大的影响和用户的支持, 2 0 1 1 年中同混凝土机械行业也将由此树立起标杆和典范。 68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