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泡沫混凝土人工引入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pdf

上传人:jin****ong 文档编号:49408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泡沫混凝土人工引入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泡沫混凝土人工引入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泡沫混凝土人工引入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雨华等 : 泡沫混凝土人工引入孔结构分形特征研 究 DOI : 1 0 1 3 9 0 5 j c n k i d w j z 2 0 1 5 1 0 0 0 1 泡沫混凝 土人工引入孔结构 分形特征研究 王雨华 , 杨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 帆 , 韩古 月 辽宁辽阳1 1 1 0 0 0 ) 【 摘要】 泡沫混凝土具有 良 好的热工性能和隔音轻质等特性 , 人工引入大量气泡, 并令其均匀分布。根据 分形理论, 泡沫混凝土近似为具有分形结构的空间载体, 分析其人工引入孔结构 的分形特征 , 研究孑 L 隙分布的复 杂程度, 并引入孔隙分布分形维数 D, 得出分形孔隙率的公式。 【 关键

2、词】 泡沫混凝土; 分形; 孔结构 【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 2 0 1 5 ) 1 0 0 0 1 0 3 RES E ARCH oN THE FRACTAL CHARACTERI S T I C oF ART I F I CAL I NTRoDUCTI oN oF PoRE S TRUCTURE oF F oAM ED CoNCRET E W ANG Yu h ua, YANG Fa n,HAN Gu y u e ( L i a o n i n g J i a n z h u V o c a t i

3、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L i a o n i n g L i a o y a n g 1 1 1 0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F o a me d c o n c r e t e h a s a g o o d t h e r ma l p e r f o rm a n c e a n d s o u n d i n s u l a t i o n o f l i g h t we i g h t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F o a m c o n c r e t e ma k e

4、s b e t t e r p e rf o rm a n c e b y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a l a r g e n u mb e r o f u n i - f o rm l y d i s t ri b u t e d a r t i fi c i a l p o r e We w i l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p o r e s t r u c t u r e w i t h f r a c t a l s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u p p o s e t h e f o a

5、 me d c o n c r e t e i s a f r a c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s t h e c a r r i e r t h e n s t u d y o n f r a c t a l p o r e s t ruc t u r e We a n a - l y z e p o r e S c o mp l e x i t y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p o r e f r a c t a l d i me n s i o n D,a n d d r a w t h e f o rm u l a o f

6、p o r o s i t y Ke y wo r d s: f o a me d c o nc r e t e;f r a c t a l s ;po r e s t ruc t ur e 泡沫混凝土是通过物理方法向水泥净浆或砂浆 中引入气孔 , 经均匀混合、 成型、 养护后形成的一种水 泥基多孔材料。气孔的孔径分布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 及抗渗性影响很大 , P K Me h t a 试验表 明: 孔径 1 3 2 1 m的孔不影响混凝土强度 和抗渗性。Wi t t m a n n 的试验表 明 : 材料强 度 主要 取决 于混凝 土细 观和宏 观 结构上 的特征 。 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分布无

7、序、 形状各异 , 在孔 型 、 面积体积等尺 度上都 体现 出分形 的特 征 。因此可 以将泡沫混凝土假定为具有分型结构的空间载体 , 进 而分析其孔隙的分形特征 , 研究其孔结构的复杂程度 及对孔 隙率 的影 响。 1 具有 分形结构 的泡沫混凝土孔结构 ( 1 ) 分形。1 9 7 6年美 国教授 B e n o i t M a n d e l b r o t 首次提出分形学 , 分形理论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这两种分 形性质 。 ( 2 ) 泡沫混凝土孔结 构。课题组 拍摄 泡泡沫 混 凝土断面的气孔结构见图 1 ( a ) 。经过图形软件处理

8、后 , 如 图 1 ( b ) 。可 以清晰 的看到泡 沫混凝 土内部 的气 孔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 , 具有分形特征。测定分析气 孔的分布分形维数, 确定其分形特征。 鬻 图1 泡沫混凝土断面气孔结构 盒维数由于其数学计算及经验估计 比较容易一 些 因此应用最广泛 。盒维数是用一系列尺度相 同的盒 子( 尺寸为 全部覆盖对象, 当尺寸6趋于零时, 盒子 的个数 的对数 l n N与尺寸倒 数对数 I n ( 1 ) 之 比。所 以盒维数也就是盒子个数 N增加的对数速率 。 利用盒维数的定义 , 可以将边长为 的正方形将 泡沫混凝土断面气孔结构的图像分割成规格为( L 8 ) X( L 8 )

9、的正交网格, 设含有孔隙的网格总数为 , 如 果改变 6 , 则得到一系列相应的值 ( 6 ) , 将其绘于双 对数坐标系中, l n 8 一 l n N( 8 ) 对应关系即可直观地确定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L 2 0 1 3 5 2 3 , L 2 0 1 4 5 8 4 ) 周栋等 : 粉煤灰对橡胶再生混凝土性 能的影 响 3 DO I : 1 0 1 3 9 0 5 j c n k i d w j z 2 0 1 5 1 0 0 0 2 粉煤灰对橡胶再 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周栋 , 朱正祺 , 郑昌林 , 王锦程 , 陈昱锦 ( 宿迁 学院建筑工程系, 江苏宿迁2

10、 2 3 8 0 0) 【 摘要】 在橡胶再生混凝土中掺加不同质量的粉煤灰, 通过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橡胶再生混凝土和 易性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 橡胶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增大 , 并 且表现出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 但立方体抗压强度不断降低, 不过随着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大, 粉煤灰二次水 化反应随之进行, 橡胶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关键词】 粉煤灰; 橡胶再生混凝土; 和易性 ; 立方体抗压强度 【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4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

11、 2 0 1 5 ) 1 0 0 0 3 0 2 橡胶再生混凝土是将橡胶粒( 粉) 掺人再生混凝土中制 备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 , 既能处理大量 的废弃混凝土和废 旧橡胶 , 解决天然骨料供应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难题 , 又能改 善混凝土的延性、 抗裂、 抗渗、 抗冻、 减震和保温隔热等性 能, 是发展绿色生态混凝土的主要措施 ,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 社会效应。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燃料渣 , 将其等 量或超量取代水泥掺入混凝土中, 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资 源和成本, 减轻环境负荷, 而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 密实度, 改善其力学 性能和耐 久性, 具有 广阔的应用 前 景 。然而, 目前关于粉煤

12、灰对橡胶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 的研究极少, 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基于和易性和强度是影 响橡胶再生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的关键因素, 文 中制备了8组橡胶再生混凝土试块 ,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其 和易性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1 试 验概况 ( 1 ) 试验材料。水泥: 宿迁“ 项王” 牌 P 0 4 2 5水泥 ; 砂: 细度模数 2 4 6 、 I I 区级配的普通河砂, 表观密度 2 5 7 0 k g m , 含水率 5 ; 天然粗骨料: 5 2 0 ram连续级配的碎石 , 含 水率0 1 ; 再生粗骨料 : 原生强度 C 2 5废弃混凝土经破碎、 清洗 、 分级后形成的5 2

13、 0 ram连续级配的碎石, 有效吸水率 4 ; 橡胶粒: 8 3 0目橡胶粒 , 表观密度 1 1 2 5 k g m ; 橡胶粒 改性剂: 硅烷偶联剂 K H一5 5 0; 粉煤灰: I 级粉煤灰。 ( 2 ) 橡胶粒改性方式。采用硅烷偶联剂 K H一5 5 0对 橡胶粒表面进行改性 , 以降低橡胶再生混凝土强度 的下降 幅度 。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橡胶粒质量 1 5 的硅烷偶联 剂 K H一5 5 0, 按 K H一5 5 0 : 乙醇: 水 =2 0 : 7 2 : 8 的比例 混合配制偶联剂溶液, 然后将橡胶粒与偶联剂溶液充分搅 拌均匀润湿, 最后放在阴凉处直至颗粒表面完全干燥。 (

14、 3 )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采用再生粗骨料等质量取 代碎石, 掺量为 2 0 ; 橡胶粒等体积取代砂, 掺量为 1 0 、 2 0 ; 粉煤 灰等质 量取代 水泥, 掺 量为 O 、 1 5 、 3 0 、 4 5 ; 拌合水用 4 再生粗骨料质量的附加水予以补偿。设 计 8组橡胶再生混凝土试块, 每组 6个, 其中3个用于测定 2 8 d立方体抗压强度、 3个用于测定 6 0 d立方体抗压强度。 配合比见表 1 , 表中R R C代表橡胶再生混凝土; m代表橡胶 粒掺量, ; n代表粉煤灰掺量, 。 表 1 橡胶再 生混凝土配合比 k g m ( 4 ) 试验方法。橡胶再生混凝土采用机械拌

15、合。将 各材料放入搅拌机中, 干拌 6 0 s , 徐徐加人水 , 再拌合 1 2 0 s , 倒出拌合物, 参照 G B T 5 0 0 8 02 0 0 2 (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基金项目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 0 1 5 1 2 4 1 6 0 0 0 7 Y) 参考文献 1 P K Me h t a Ha r d e n e d c e me n t p a s t e M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o p r o p e r t i e s Z P r o c e e

16、 d i n g s o f 8 t h I C C C 2 F H Wi t t ma n n S t r u c t u r e of c o n c ret e w i t h r e s p e c t to c r a c k f o r m a t i o n I n :F r a c t u re M e c h a n i c s of C o n c re t e Z N e t h e rl a n d s : E l s e v i e r S c i e n c e P u b l i s h e r s 1 9 8 9: 4 3 7 4 3 唐明, 杨帆, 陈哲 水泥基材料混沌分形特征与耐久性 J 混 凝 土 , 2 0 1 0 , 6 : l一 5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61 8 作者简介】 王雨华 ( 1 9 6 0一) , 男 , 辽宁朝 阳人 , 教授 , 主要 研 究 方向 : 新 型建筑材料研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建筑论文/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