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929357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名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第七单元导学【单元导教】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景致;鸟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描写,表现出了景致情趣。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文学品鉴能力培养。本单元选编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幽静

2、;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动态美;鸟天堂中傍晚大榕树是静谧,早晨大榕树则是热闹,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银银月光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引导学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作用。本单元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变化”。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训练。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

3、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要求。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画面即可,不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过细分析。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时间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韵味。对于优美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语句。另外本单元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变化”,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明确观目,确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为本次习作拓展思路,积累素材。初步体会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板块教学关注点语文要素分解教学策略设计课外拓展链接古诗词三首精读体

4、会诗句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基础上,以学生阅读交流为主,引导学生想像画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表达效果。课外拓展阅读:鹿柴四季之美精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景致,初步体会作者感受细腻。选择学生感兴趣一段加以指导,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段落,交流汇报。最后进行朗读指导,熟读成诵。课外拓展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鸟天堂精读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朋友几次经过鸟天堂?每一次都看到了怎样景象?”借以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外拓展阅读巴金筑渝道上月迹略读教学时紧扣本单元阅读重点,在前几篇课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基础上,引导学生

5、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细腻感受和动人描写。习作_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同时,关注眼前、当下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语文园地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好处,并主动积累。2.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4.背诵渔歌子【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1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3个词语。2.品味、积累课内外遇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语句。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渔歌子默写枫桥夜泊。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文及诗词中所描绘景象,初步体会

6、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动态描写静态描写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好处书面表达:1.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动态变化。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4.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21 古诗词三首【课前解析】关注课文:本课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描述,有山雨过后山居秋景,有夜半难眠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边塞雪景,这些景都与诗人情感融为一体。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山中图景。枫桥夜泊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

7、忧愁心情。长相思用质朴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关注写作背景:三位诗人以为经历不同,写作背景不同,传达出情感也不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相关资料以及三首诗词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句和体会情感。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三首诗词中都抓住了主要景物或静或动写出了画面感,表达出了诗人真挚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体会诗句动静之美,体会诗人不同情感。【教学目标】 1.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景象。4.能说出长相思意思

8、,试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景象。【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景象。【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2.相关图片。3.布置学生提前了解诗人相关信息【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孙、泊、愁、寺”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景象。【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读页,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将进入第七单元学习,咱们先来读一读单元导读页上这句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1:预设:从“四时景物

9、皆成趣”这句话我了解到这个单元课文描写是不同景物。师小结过渡:是,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将一起去领略世间万物美好。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个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个单元第一课:第21课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设计意图:有单元导读页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单元整体编排有一个清晰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接下来学习做好铺垫。)二、揭示课题 了解王维师导入:中国是一个诗国度,唐朝是一个诗时代,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庞大诗人群体。王维就是其中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山居秋暝来走近王维,走近他诗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1.理解题目师引导学生理解目:谁能借助注释说说“山居秋暝”是什么意

10、思。(出示课件4)预设:暝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所以山居秋暝意思就是在山里看到秋天傍晚景色。师小结:“暝”“日字旁”说明它和太阳有关,通过注释是我知道它指就是傍晚。因此“秋暝”说是秋天傍晚。诗题可理解为诗人在山中居所看到秋天傍晚时景色。2.了解王维(出示课件5)师引导: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王维。师小结: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王维作品很多都是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就是一首山水诗。三、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出示课件6)师引导: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 学生自读。(2) 指名朗读(3) 教师范读(4)随文指导写字。书写“孙”字

11、时,左边“子”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右边“小”“点”要穿插到“提”下面。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出示课件7-10)师引导学生合作自学: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理解每一句诗意,不好理解记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全班进行交流。1.学生自学。2.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预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意思是:空无一人山里刚下了一场雨,秋天傍晚天气很凉。”师评价指导:很好,诗句意思基本理解了。我们来一起看看怎么能把诗句意思说既准确又富有画面感。古诗很多时候可以说一字一意一画面。比如“空山”我们可通过字义组合,想象画面方式来理解。而“晚来秋”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秋

12、天傍晚天气给你感觉是什么样?谁再来试着说一说。预设:空旷山林里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傍晚时分天气十分凉爽。师评价引导:特别好,感觉有画面感了,其实“竹喧、莲动、春芳”等词都可以通过字义组合,想象画面方法理解,而“归浣女”和“下渔舟”可理解为“浣女归”“渔舟下”。谁来用自己话说说前三句诗意,来描述一下诗中所写雨后山林景色。预设:空旷山林里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师小结:是啊,多么美诗,多么美景,太有画面感了。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美好山林秋景,引

13、发了作者怎样情感呢?谁来说说最后两句诗意思?预设:“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就是任凭春天花草随意凋谢吧,“我”还是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欣赏秋景。师小结:是啊,能在这样秋色中流连徜徉,哪还用在意春天消逝。请带着对诗意理解再次朗读。4.带着理解朗读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诗中动静之美。1.梳理提炼出诗中描写景物。(出示课件11)师: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预设:空山、松林、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莲叶、渔舟 2.想象画面,体会诗中动静之美(出示课件12)师引导:请大家读前三联,边读边想象,你脑海里浮现出了幅什么样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一场秋雨过后,

14、山林间空旷而幽静,经过秋雨洗涤,茂密林木非常青翠,银色月光洒落在苍翠松林里。我感受到了诗人内心静谧和舒适。师小结点拨:“明月松间照”画面,是对景色静态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林静态美,从中能体会到诗人陶醉其中闲淡、舒畅心情。预设2:我仿佛听到了泉水在岩石上淙淙流淌声,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愉快。师小结点拨:通过想象,我们仿佛听到了流水声音,这是对景色动态描写。在诗中动静描写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预设:我看到一群浣女在青翠竹林间穿行,在风中发出喧闹声音,不时传来浣女欢笑声,挨挨挤挤莲叶轻轻摇动起来,沙沙作响,有人划着桨,搅得河水哗哗作响,应该有渔夫在捕鱼。从这些动态描写中我感受到山中

15、人们悠闲自在生活、劳动场面。诗人一定非常喜欢并羡慕这样生活。师小结:这些或动态或静态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山水间美景,还感悟到了诗人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三联教师相机点拨:朗读首联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空山”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朗读颔联,一“照”“流”,由静到动,语调要变得活泼些;颈联由景入事,朗读时声音要相对响亮、明快让人感受到动态场景。3.补充介绍诗人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联,体会诗人情感。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山中生活悠闲自在,生机勃勃,诗人决定“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时诗人心中生出了怎样情感呢?预设:对山林美景喜爱,对山林生活向往之情。五、绘画诗意,体验诗情。师引导:王

16、维是唐朝著名山水诗人,也是当时负有盛名山水画家,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那天他散步回到住处,即兴为这首诗配了一幅画。他画会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古诗,说一说。1.学生畅所欲言。2.师总结:同学们很会读诗。从你们眼睛里,我已经知道你们有了很多发现。六、学生自主学习枫桥夜泊1.理解题意,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3-15)(1)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泊”。(2)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夜晚将船停泊在枫桥边 全班交流作者信息2.自主学习,理解诗意师引导:请大家运用学习山居秋暝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1)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出示课件16)(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17、随文指导书写“愁、寺”:“愁”字上大下小心字底要写得舒展;“寺”第二横最长,“土”竖和“寸”竖钩不要对齐写。(3)学生交流难懂词句(出示课件17)教师点拨月落: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会渐渐沉落。霜满天:是诗人身处深秋夜里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尝试理解。对愁眠: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以简单地转化为愁对江枫渔火”,从而疏通诗句大意,即诗人忧愁地对着江枫渔火难以入眠。(4)引导学生用自己话说说整首诗意思。(出示课件18、19)预设:漫天寒霜里,月儿在乌鸦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星星点点,诗人忧愁地看着这些景象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钟声

18、,传入客船。3.想象画面,感悟诗人情感。教师引导交流: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出示课件20)预设:月亮 乌鸦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客船师继续引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21)预设1:我看到了清冷月亮渐渐落下,江边枫树与点点渔火默默相对,江边停泊着一只孤单来自他乡客船。追问:眼前景色给你怎样感觉?(出示课件22)预设: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孤独感。预设2:我听到了归巢乌鸦“呱呱”地啼叫,寒山寺一阵阵悠长钟声传到客船上来。追问:这样声音让人感觉如何?预设:有些凄凉、孤寂。预设3:我感受到霜满天寒意,难以睡时思绪万千。进一步追问:你觉得诗

19、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情感?(出示课件23)预设:愁教师小结:在这个秋天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外枫桥。江南水乡清冷、幽静夜景,令诗人愁绪万千。此时,又听到钟声悠悠传来,引发了诗人悠远思绪和无尽感慨,怎一个愁字了得!让我们带着这样感慨,再来朗诵这首诗。四、指导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榆、畔、聒”,读准多音字“更”,会写“榆、畔”。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长相思3.借助教材注释和插图,能说出长相思意思,试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背诵前两首诗,导入新课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咱们先一起来背诵一遍。师引导回顾导入: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而且都有静态描写

20、和动态描写,这样描写能让我们想象到更具体生动画面,领会诗歌意境。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相思(出示课件24)二、 回忆有关“词”常识,了解作者。 1.回顾“词”知识。(出示课件25)师引导:大家自己读一读,说一说长相思和前两首古诗形式上不同。预设: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词句子有长有短。2. 了解纳兰性德。(出示课件26)三、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随文指导学习生字。(1)榆:偏旁是木字旁,说明“榆”字意思与树木有关。课文中“榆关”,指是山海关(2)畔:可以组词“河畔、湖畔”。可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来理解“畔”意

21、思是“边”(3)聒(gu):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聒”由“耳”与“舌”组可以想象成有一根舌头在耳边不停地说话,耳边感觉嘈杂。“聒”就是“声音嘈杂”意思。(4)更(gng):“更”是多音字,此处读一声。“更”是夜里计时单位,整夜分为五更,每两小时为一更,如“三更半夜”。“更”读“gng”时,可组词“更加”3.随文指导“榆、畔”书写(1)“榆”:“木”末笔“捺”应改成“点”。()“俞”第一笔“撇”行笔到“木”“短横”下,“月”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3)“畔”:左缩右展,左低右高,“田”末笔应与“半”第二笔“横”基本对齐四、借助注释,了解词意。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

22、,疏通本首词大意,小组内交流不理解地方。(出示课件27)1.小组合作。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疑难问题。预设1:山一程,水一程:翻过一座座山,蹚过一道道河。这里指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出示课件28)预设2:风一更,雪一更:又是刮风,又是下雪。这里形容风雪交加,天气恶劣(出示课件29)3.引导学生用自己话说说词大意:谁来试着用自己话来说一说这首词意思?预设: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后,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这样狂风暴雪。五、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情感1.指导学生朗读上阕,体会行军艰难

23、。(出示课件30)师引导:边读边想象“山一程,水一程”画面,想一想,诗人“身”在何处预设:诗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引导学生描绘画面,体会征途艰辛: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画面。你想象到了什么样山?什么样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遥远与艰辛 预设: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 水:波涛滚滚、巨浪滔天 。从中感受到了将士们行军2.教师提问:“千帐灯”让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画面?(出示课件31)预设:借助课文插图,我想象到将士们夜间在荒山野岭中安营扎寨场面,灯火万千,非常壮观朗读下阕,体会作者思乡情感。(1)指导学生朗读下阕,并播放风雪交加音,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绘是怎样场景(出示课件3

24、2)预设:“风一更,雪一更”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整夜持续不断场景,表现了气候环境恶劣(2)提问:在下阕中,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到风雪交加、天气十分恶劣?预设:聒碎追问:你是怎样理解“碎”字?意 教师点拨:“碎”意为零星,不完整。这里指将士们思乡梦碎,思乡心碎。引导学生再读读这一句,把关外天气苦寒、征途艰辛读出来。(3)教师出示家乡风雪图、关外风雪图。引导学生对比画面,朗读后交流感悟:难道家乡没有风雪声吗?在家里听到风雪交加声音,心情和诗人在塞外听到时有什么不同?预设:家里是温暖舒适、宁静祥和。家乡有亲人、朋友相伴,不会觉得孤单、冷清。但是在这塞外,听到却只有嘈杂风雪声。诗人这个时候会格外思念家乡(4

2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试着把作者浓浓思乡情读出来。又 点拨:读“风一更,雪一更”时语调上扬,由“梦不成”开始语调下抑。“乡心”“故园”虽不温 是韵脚,但读时也要适当拉长声音,以读出韵味。(5)学生练习背诵长相思。六、布置作业1.把这首词背给家人听,并用自己话说说大意2.选做:搜集写景古诗词。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人生经历较少,如何让他们走进纳兰性德内心世界,揣摩词人情感,这是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朗读、揣摩、想象、感悟、领会词人情感,倾听他心灵深处声音。朗读,不是简单语言文字重复。从开始初读、有节奏地读、有韵味地读,到品读、赏读、想象读、教师范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升华情

26、感。特别是教师关键时刻深情地诵读,真正地、巧妙地将学生带入一个玄妙境界。调动学生情感,找出词中闪现最珍贵、最打动人心场景。读通本词之后,我将“通过你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得到问题之后,学生第一时间是再将本词朗读一遍,朗读之后,有一些同学开始举起了小手。第一个和大家分享是:“山一程,水一程。”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所率领军队山水兼程情景,同时也创设情境,结合“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来理解纳兰性德跋山涉水向榆关进军场面,感受军人之多,队伍之庞大。那么这些就是学生对文本深刻认识与解读,并通过语言描述呈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想象开始。想象不能算是最为彻底地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教学中我让他们经历想象心灵历程,想象故园亲人思念纳兰性德情景。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此时心情,我将作者此时所处状况和心中家乡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堂课下来,孩子们表达欲望很强,结合词中意境和想象画面,刻画出一个深夜难眠,思念家乡士兵,作者思乡之情也就很自然地从学生口中流露出来了。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