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2928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年德州市中考生物真题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5德州)下列各项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A导管、血管、肾小管B甲状腺、肾脏、西瓜C神经元、血液、洋葱鳞片叶D叶表皮、皮肤、肾皮质考点: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据此分析题干中的例子作答解答:解:A、导管属于输

2、导组织;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属于器官,毛细血管属于组织;肾小管属于组织A不符合题意;B、甲状腺、肾脏、西瓜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B符合题意;C、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C不符合题意;D、叶表皮、肾皮质属于组织;皮肤属于器官,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有关知识,再认真分析每一个例子,如果真正理解了相信能做出正确的判断2(2015德州)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

3、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解答:解: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较小、透光性强,颜色浅,为了看清要把视野调暗;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可以换用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故选:D点评: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察的重点内容,考题中一般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4、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3(2015德州)动物与植物的最重要区别在于()A动物能运动,植物不能运动B结构上存在不同C植物要摄食,动物不需要摄食D获取养料的方式不同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植物细胞一般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而动物体内无叶绿体,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据此解答解答: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方式为自养,但是还要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为异养故动物与植物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获取养料的方式不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动植物的区别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动植

5、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掌握4(2015德州)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A蝗虫、蚯蚓、蛔虫B水蛭、海蜇、涡虫C水母、涡虫、水螅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考点:动物的分类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是低级的多细胞动物,有些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数生活在海水中,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组成 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珊瑚虫、海蜇、海葵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们有口有肛门,A不符合题意;B、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海蜇属于

6、腔肠动物,有口位无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C、水母、涡虫、水螅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C符合题意;D、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血吸虫、珊瑚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对以上动物进行正确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5(2015德州)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C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D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解答:解

7、: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的行为分类及获得途径6(2015德州)莲藕是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用它为主做的炒藕片、藕夹、莲子银耳羹等是我们都爱吃的佳肴,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莲藕中的淀粉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莲子是莲藕的种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C莲藕的食用部分是茎,其中的孔道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D藕夹中的肉馅富含蛋白质,蛋

8、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分析: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茎中富含淀粉;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修复、更新的原料;莲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解答: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莲藕中的淀粉可作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A不符合题意;B、莲子是莲藕的种子,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B符合题意;C、莲藕的食用部分属于茎,其中的孔道与叶柄中的孔相通,能为茎的呼吸提供氧气,适于水中生活,C不符合题意;D、藕夹中的肉馅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修复、更新的原料,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

9、解题的关键7(2015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解答:解: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

10、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故A设计合理B、该实验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B设计合理C、该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故C设计合理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故D设计不合

11、理故选:D点评: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8(2015德州)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12、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解答:解: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为条件反射ABC、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和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属于非条件反射,ABC错误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特点和分类9(2015德州)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D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

13、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中少一半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23对,即46条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解答:解:A、每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每个DNA分子上许多个基因如人的第3号染色体有1100多个基因故A正确B、同种生物的受精卵与体细胞的染色数目相同保证了后代和亲代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故B正确C、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的数目不同故C错误D、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

14、对的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都有分开,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故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中少一半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10(2015德州)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本题以有无细胞结构对生物进行分类,有细胞结构的

15、生物,按照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进一步分类,据此作答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类群1没有细胞结构,应是病毒,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群3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解答:解: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故说法正确;B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说法正确;C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说法错误;D、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记住:病毒无细胞结构,

16、乳酸菌无细胞核11(2015德州)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考点: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解答: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A正确;B、种子的结构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

17、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B错误;C、蝗虫成虫和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一般用蝗虫的幼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避免偶然性,C错误D、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D错误故选:A点评:熟记实验中各种材料与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2015德州)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棉花具有发达的疏导组织,依靠种子繁殖后代B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

18、强D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考点:植物的分类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据此解答解答:解:棉花属于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疏导组织,依靠种子繁殖后代,A正确;B、海带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它的假根固着在岩石上,B错误;C、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是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弱,C错误;D、墙藓的茎、

19、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3(2015德州)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动脉Bc是静脉Cb是毛细血管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解答:解:A、a处的血流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是静脉血管,故A错误B、c处的血流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所以应是动脉血管,故B错误C、b处

20、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所以应是毛细血管,故C正确D、动脉血管内血流最快,静脉血管内血流较慢,毛细血管内血流最慢,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14(2015德州)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B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C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D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相同,因适应不同环境导致了差异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

21、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解答:解:A、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A错误;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

22、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B正确;C、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C正确;D、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是因为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D正确故选:A点评:生命的起源于进化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15(2015德

23、州)如图所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B晕车与4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图示中:1、外耳道 2、鼓膜 3、半规管 4、前庭 5、听神经 6、耳蜗解答:解: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B、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易出现晕车B正确;C、听

24、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6耳蜗C错误;D、鼻咽部感染,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故选:C点评: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16(2015德州)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下列叙述与这一事实无关的是()A属先天性行为B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运动的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D发达的后肢更适应它们的跳跃运动考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分析:动物因种类不

25、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如鸟类、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如蚯蚓、游泳等方式解答: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与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无关,A错误;B、动物通过运动,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与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B正确;C、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这说明运动的结构是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C正确;D、蝗虫、青蛙、袋鼠都有着发达的后肢,发达的后肢更适应他们的跳跃运动,D正确故选:A点评:动

26、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和环境特点具体分析17(2015德州)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包括()体内受精 卵生 体外受精 卵外有卵壳保护 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胎生ABCD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鸟类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进行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鸟卵有坚硬

27、的外壳,可以保护内部结构解答: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所以鸟类的体内受精和卵外有卵壳保护,以及孵卵、育雏等行为,摆脱了卵孵化对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卵的孵化率,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青蛙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18(2015德州)如图能反映小亮同学参加1000米跑体能测试中,脉搏和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Aa和cBa和dCb和cDb和d考点:脉搏分析: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为60100次每分解答:解:人体的脉搏是一个不断浮动的变化曲线,运动时脉搏加快,但不会无限制的加快故图中的a变化正确;

28、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正确分析图示和生物学知识19(2015德州)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征B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D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解答:解: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A正确B、人在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

29、肱二头肌舒张,B错误C、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C错误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错误故选:A点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20(2015德州)如图所示血液由S流向P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则S,P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右心室、左心室B肾动脉、肾静脉C肺动脉、肺静脉D毛细血管、肺静脉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分析:图中P代表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高,说明此处的血液

30、中含氧气最多;S代表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低,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解答:解: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

31、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流入左心室的血液中含氧气最多,流入右心室的血液含二氧化碳最多;图示中,P代表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高,说明此处的血液中含氧气最多,为左心室或肺静脉;S代表的器官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最低,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为右心室或肺动脉故选:A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以及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等知识点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2015德州)小麦属于禾本科

32、植物(如图),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2014年种植面积就达1500多万亩,冬小麦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主食,深受北方人喜爱根据冬小麦的种植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选种:播种时应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因为这样种子的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2)播种: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深埋并适度碾压,这样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3)施肥:来年开春麦苗返青,要追施以含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使麦苗快速生长,分蘖多,获得高产(4)防病:今年由于高温高湿的天气,导致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由于白粉菌寄生在小麦的叶片上,使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末霉层如图所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作用

33、,造成产量下降(5)育种:冬小麦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收集全部种子共672粒种植,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则理论上共有矮茎冬小麦株考点: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34、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解答:解:(1)选种:播种时应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因为这样种子的 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2)播种: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深埋并适度碾压,这样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 水分(3)施肥:来年开春麦苗返青,要追施以含 氮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使麦苗快速生长,分蘖多,获得高产(4)防病:今年由于高温高湿的天气,导致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由于白粉菌寄生在小麦的叶片上,使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末霉层如图所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 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5)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冬小麦的高茎(A)和矮

35、茎(a)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说明亲代控制高茎的基因是杂合的,即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子代中高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高矮比是3:1,因此从理论上来讲,672粒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会有矮茎冬小麦672/4=168株故答案为:(1)胚乳(2)水分(3)氮(4)光合(5)168点评:本题涉及到种子的结构、萌发过程、根的结构及无机盐的吸收、光合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知识,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22(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节、蒲草,形成

36、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一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类群,C代表的是某些物质,则C最可能是(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不能使用字母)(3)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4)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5)某同学发现有

37、人在河边大肆捕杀青蛙,十分焦急,就做了很多广告牌进行生态宣传,并协同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最后使该现象得以遏制,图二是该同学对该生态系统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青蛙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昆虫数量变化的大致曲线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1)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和细菌、真菌(分解者)组成(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解答:解:(1)A、B为细菌、真菌等,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二氧化碳、水和无机

38、盐(2)如果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的食物链为:植物昆虫青蛙鸭(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大量生活污水流入河水时,该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直接价值、潜在价值,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5)同时期昆虫的数量变化是先上升在下降,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动态平衡,大致曲线如下图: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2)植物昆虫青蛙鸭;(3)自我调节能力;(4

39、)间接;(5)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23(2015德州)当我们剧烈运动或学习时间过长时,就会导致疲劳,这是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最有效的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人体到被人体作用,需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如图一,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变化,如图二(1)食用含淀粉的食物1小时(BC段)后,血糖含量会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在消化道的内完成了b过程,该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有(2)c过程是在细胞内的中进行的,疲劳的身体能迅速得到恢复就是因为在此阶段获得了能量补充(3)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

40、常吃素食的人也能长胖,由此推测糖类在人体内也可以转化成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分析:(1)图一中,a过程表示消化过程,b过程表示吸收过程,c过程表示呼吸作用,e过程表示合成过程(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

41、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3)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4)人体内的糖类,主要是氧化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如有剩余则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所以常吃素食的人也会长胖故答案为:(1)小肠;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2)线粒体(3)胰岛素的调节作用(4)脂肪点评

42、: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有关知识24(2015德州)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液体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甲97微量0.10.030.0040.9乙95001.80.051.1丙927.50.10.030.0040.9(1)肾单位是由图中的构成的(填序号)(2)分析表中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甲取自于图中的(3)液体乙和液体甲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作用导致的(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每个肾

43、单位都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的观点(5)夏天到了,我们分泌的汗液会增多,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相关结构对水分的重吸收也会增多,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考点: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球,是肾小管,是肾小囊甲为原尿,乙为尿液,丙为血浆解答:解:(1)图中是入球小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小球,是肾小管,是肾小囊,肾单位包括肾小体

44、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甲为原尿,分析表中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甲取自于图中的肾小囊(3)甲为原尿,乙为尿液,所以液体乙和液体甲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导致的(4)肾小囊包着毛细血管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使每个肾单位都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5)夏天到了,我们分泌的汗液会增多,同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相关结构对水分的重吸收也会增多,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激素调节故答案为:(1)、(2)肾小囊(3)肾小管的重吸收(4)结构和功能相适应(4)激素调节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肾单位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