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抹灰裂缝控制技术.pdf

上传人:k****o 文档编号:49256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抹灰裂缝控制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抹灰裂缝控制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4 0卷第 1 期 2 01 3年 1月 建筑技术开发 Bui l d i ng Te c h ni q ue De v e l o p me n t Vo 1 40, No 1 J a n 2 01 3 加 气混凝 土砌 块墙体及抹灰 裂缝控制技 术 许世兴 侯智勇 (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土建处 , 河南 平顶 山4 6 7 0 0 0 ) 摘要 以工程实例探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 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 , 通 过安排合理 的流水施 工 , 分次 实现墙体 的沉 缩 , 选用由内到外从低 到高柔性渐变混合砂浆并同时添加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来控制裂缝。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 ; 三次砌筑 ; 抹灰 ; 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U 7 6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2 3 X( 2 0 1 3 ) 0 l 一 0 0 2 6 0 4 伴 随着 我 国建 筑 业 的不 断发 展 , 加 气混 凝 土砌 块作为轻质、 性能优 的墙体材料在我国建筑工程领 域得到极其广泛 的应用。但是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体施工中, 由于砌块 强度等级低 、 吸水率高、 收缩变 形大 , 还是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 , 经 常出现墙体裂缝 , 由裂缝引起渗漏 , 墙面抹灰空鼓 、 开裂 等质 量 问题 , 因此 墙 体裂 缝 给 使 用者 在 观 感 上 和 心理上 造成不 良影 响 。随着我 国经 济发展 以及 房 改 、 住房商 品化的进展, 人们对办公和居住条件要求 越来 越高 , 因此 对建 筑质量 的要 求也 随之提 高 , 这 样 对建筑墙体的裂缝控制要求显得更为严格。在平顶 山行政服务综合楼工程中, 将策划理念与质量 目标 相结合 , 改进墙体砌筑及其抹灰现有的施工工艺 , 提 高墙体及其抹灰的工程质量。 1工程概 况 本工程为平顶山市行政服务综合楼建设地点位 于 平顶 山市新 城 区市政 大厦东 侧 , 纬 二路南 侧 , 经三 路 西侧 。该工 程为 地 下 1层 , 地 上 7层 的 的框 架 结 构 , 建筑 高度 为 2 9 4 5 m, 占地 面 积 7 0 8 1 2 0 IT I , 建 筑 面积 3 7 3 2 9 5 m , 地 下室 建 筑 面 积 7 1 4 0 5 m 。 该工程主要功能为综合办公 , 其地下室为停车场 , 六 级 人 防工程及 设备 用房 , 地上 为审批 大厅 、 会 议 室及 办 公用 房 。 该工程 0 0 0 0相 当于绝对标 高 1 2 0 4 0 0 m。 地 基采用 天 然地 基 , 柱 下 独 立 基 础 ; 地 下 室 为 C 3 0 、 s 6防水混凝土 ; 主体为 7层框架 , 层高 3 9 m, 有跨 度为 2 4 m、 2 6 m的预应力框架梁 ; 墙体地下一层 内 墙 采 用 2 4 0 m m 厚 矸 石 砖 ,0 0 0 0 以 上 采 用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01 5 作者简介 : 许世兴( 1 9 6 8 一 ) , 男 , 平煤神马建工集 团有限公司土建处 副 总工程师。 2 6 2 0 0 m m 厚 加气混 凝 土砌块 ; 室 内墙 体抹 灰 有水 泥 砂 浆和混合砂浆两种, 室外墙体抹灰为水泥砂浆 ; 顶棚 卫生问盥洗间和水箱 间为水泥砂浆抹灰 , 其余全部 为混合砂浆抹灰 , 抹灰总面积约 5 1 0 0 0 m 。抹灰平 均厚度 为 2 0 mm。 2工艺流 程 技 术 准备 一 施 工 准 备 一 按 填 充 墙 空 间 尺 寸 绘 制砌 体 排 块 图一 框 架 柱 或 剪 力 墙 上 抄 平 、 弹轴 线 、 划皮数线一设拉结筋一挂线铺浆 砌筑一 砌至距梁 底 1 3 0 m m采用斜砌砖砌筑 , 与梁底打紧一管线敷 设一 墙 体 修补 处 理 一 机 器 喷 涂 专 用 界 面 处 理 剂 一 钉钢丝 网一找方冲筋一底层抹灰一 面层抹灰一 喷 水 养护 3 加气 混凝土砌 块墙体 防裂缝施 工工 艺 3 1技 术准备 1 ) 当墙 长大 于 4 m 时 , 增 设 间距 不 大 于 3 m 的 构造柱; 每层墙 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 1 2 0 m m与 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 , 砌体无约束 的端部必须增 设构 造柱 , 预 留的 门窗 洞 口应 采 取钢 筋 混 凝 土框 加 强 , 使砌体成为约束砌体, 从而控制裂缝。 2 ) 采用植筋法工艺设拉筋 、 保证拉结筋位置准 确 牢 固。 3 ) 将砌块墙 中设置的构造与梁底节点 , 由传统 的刚性节点改为柔性节点 , 以释放框架梁下挠时的 压应 力 , 消除构 造柱 两 侧墙 体压 应 力集 中导 致 的剪 切 开裂 。 4 ) 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 网等措施 , 避 免砌体抹灰裂缝 的产生。 3 2 按 填充墙 空 间尺寸绘 制砌体 排块 图 根据施工图纸 , 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 绘制砌体 砌块 的排 列 图 , 排列应 从基 础顶 面或楼 层面进 行 , 并 第 4 0卷 许世 兴 , 等 : 加 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抹灰裂缝控制技术 第 1 期 优先使用整体砌块。不得 已必须断开砌块 时, 应使 用手 锯 、 切割 机等 工具 锯裁 整齐 , 并保 护好 砌块 的棱 角 , 锯裁砌块 的长度不应 小 于砌块 总长度 的 1 3 。 长度小于等于 2 0 0 mm的砌块不得上墙。砌筑最底 层砌 块 时 , 上下 皮灰 缝应 错 开搭砌 , 搭 砌长 度不 小 于 砌块总长的 1 3 。当搭砌长度小于 1 5 0 m m时, 即形 成 所 为 的通缝 , 竖 向通缝 不应 大 于 2皮 砌块 , 否则 应 配 4钢筋网片或 2 + 6钢筋 , 长度宜为 7 0 0 mm。砌 块 排 列 时 , 必 须 根 据 设 计 尺 寸 、 砌 块 模 数 、 水 平 灰 缝 的厚度和竖向灰缝 的宽度 , 计算皮 数和排数 , 在 皮数杆上或 柱墙上 排 出砖 的皮 数及灰 缝厚 度 , 并 标 出窗 台、 洞 口、 圈梁 等 的标 高 , 以保 证 砌 体 的 尺寸 。 3 3 框 架柱或 剪 力墙上抄 平 、 弹轴 线 、 划皮 数 线 根据楼层高度和灰缝厚度 , 按砌块墙 顶标高距 框架梁底标高 1 3 0 mm控制砌体高度 , 并在框架柱、 剪力墙砌体侧面画出皮数控 制线 , 然后按皮数控制 线位置和设计要求精确定位 , 砌筑前在框架柱、 剪力 墙砌体侧面抄平 。按预先绘 制的砌块排列 图画排 数 线 。 3 4设 拉 结筋 根据柱或墙上 画的皮数杆 , 准确定位拉结筋位 置。框架柱与填充墙沿高度 6 0 0 m m左右 , 设 置连 接钢筋 2 6 , 伸入墙内长度 1 0 0 0 m m。墙 体转角处 和纵 横 交接 处沿 墙高 每 隔 5 0 0 6 0 0 m m 设 拉 结筋 , 其数量为每 1 2 0 m m墙厚不少于 1 6 , 埋人长度从墙 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 每边 1 0 0 0 mm。埋入砌体 内部的拉结筋 , 设置正确、 平直 。其外露部分在施工 中无任意弯折的现象发生 。 填充墙构造柱 中每 6 0 0 mm左右高 ( 符 合砌块 模数 ) 设 2 6埋人砌体内部的拉结筋 , 位置正确、 平 直 , 无任 意弯 折 的 现 象 。马 牙 槎垂 直 平 整 且 进 出 一 致 , 混凝 土 构造 柱 浇 注振 捣 密 实 , 拆 模 后 表 面 清 晰 、 平整 、 光滑 。 3 5挂 线铺 浆砌 筑 砌筑时应双面挂线 , 按排列 图从墙体转角处或 定位砌块 处开始砌 筑 , 砌 块应做 到 “ 下符槎 、 上符 线” 。砌块砌筑采用 “ 铺浆法”, 铺浆长度 以一块砌 块的长度为宜 , 铺浆要均匀 , 厚度 1 5 m m 为宜 , 浆面 平整 , 铺 浆后 立 即 放 置 砌 块 , 轻 揉 挤 压 一 次 摆 正 找 平。如铺浆后不能立即放置砌块 , 砂浆失去塑性 , 则 应铲去砂浆重新铺砌 , 竖向灰缝可采用挡板堵缝法 填满 、 捣实、 刮平, 宽度 2 0 m m 为宜。墙体砌筑时 , 原浆随砌随勾缝。灰缝横平竖直、 厚度均匀, 砂浆饱 满 , 竖缝中无瞎缝、 透亮缝 。门窗洞 口及构造柱和墙 体端部的非整砌块 , 采用无齿锯切割成型 , 严禁用粘 土砖补充。砌块一律咬砌 , 砌块 咬砌排布方式详见 图 1 。 畸 皮苗 酷 转角处 墙垛处 三 十子接头 T型接头 图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咬砌示意 在 满 足工 程 总 工期 的前 提下 , 精 心 安排 组织 整 个工程的空间立体流水作业 , 整墙砌筑采取分三次 完 成 。整墙 砌筑 采用分 段砌 筑方 式可 以分次 实现墙 体的沉缩 , 在施工过程中既保证墙体最大限度地完 成变形 ; 又满足 了防裂措施要求 的施工时间 间隔。 过 程如 下 : 第一次砌筑高度 1 m左右 , 即放置停歇 3 d以 上 。第 二 次砌 筑 至 斜砌 部 分 , 接 近梁 、 板 底 的部 位 , 预留一定空隙, 第 二次停歇 7 d以上。第三次砌筑 接近梁 、 板底 的部位 , 采用定制 的“ 斜砌砖 ” 斜砌并 挤紧, 其倾斜度为 6 0 。 左右, 砂浆砌筑饱满。 3 6砌 至距 梁底 1 3 0 mm 采 用斜 砌砖 砌 筑 , 与 粱底 打 紧 砌 至距框 架 梁 底 1 3 0 m m 时 采 用 6 0 。 角斜 砌 砖 砌筑 并将 梁底 节点 处砂 浆划 人 3 0 mm深 作控 制 缝 , 释放砌体残余收缩应力 。在 内外墙抹灰前, 用水灰 比为 0 4的 1 : 2补偿收缩水泥砂浆 ( 掺加水泥用量 1 2 的双性膨胀源的膨胀剂) , 将梁底、 柱侧节点缝 打捻 严 实 。 3 7 管线敷设 水 、 电管线的 暗敷工作 , 必须待墙体砌 筑完成 2 4 h后方 可进 行 。开槽 时 , 应使 用 专 用 工具 。砌 块 墙体镂槽埋设暗管时 , 水平 向镂槽 总深度不得大于 四分之一墙厚 ; 竖向镂槽总深度不得大于三分之一 墙厚 。应避免交叉双面开槽。暗敷电线管外皮距墙 外皮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1 5 m m。对穿越墙体的通风 空调 管道 , 在砌 筑 时 准确 预 留孔 洞 、 严 禁 遗 漏 ; 对 消 防、 给水系统穿越墙体的管道 , 用成孔机在墙体上打 孑 L , 并埋设钢套管。各种管道应在地上入户处设置 柔性防水套管 , 以防渗漏 。线管埋好后表面清理干 净 , 再用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填实。 27 一 工 i 啵 第 1 期 许世兴 , 等 : 加 气混凝 土砌块墙体及抹灰裂缝控制技 术 第 4 0卷 3 8墙 体修 补 处理 首先应清除砖砌体表面杂物 , 用钢丝刷将墙面 满 刷 一遍 , 清 除粘 附 的松散物 、 残 留灰浆 、 舌头灰 、 尘 土等。然后使用高弹密封胶封闭边角及混凝土柱 、 梁与 砌体相 接处 的 凹槽 。封堵 后 , 在其上 面刮 腻子 。 对松动、 灰浆不饱满 的拼缝及梁、 板下的顶头缝 , 在 表面洒水湿润后用 1 : 1掺 1 0 7胶水泥砂浆 ( 胶浆掺 人粗沙) 甩毛。凹处较大时 , 需用胶灰分层找平 , 每 层不 大于 7 mm。 3 9机 器喷涂 专用界 面 处理剂 为确保粉刷 层与 基层粘 结牢 固, 抹灰 前 将基 层清扫干净 , 砌体表 面喷涂 专用界 面处 理剂 作为 结合层 。采用空气 泵喷涂 界面剂 , 确保 界面 剂涂 刷均 匀 。 3 1 0钉 钢 丝 网 为防止在温度作用下 , 不同材料之间产生裂缝 , 下列部位抹灰挂钢丝网: 1 ) 墙体 结构 不 同材料 交 接 处 , 如 加 气 混 凝 土砌 体与混凝土梁 、 柱、 剪力墙 、 窗台压顶等相交接处。 在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钉钢丝网片 , 钢丝 网每边压 墙长 度 2 5 0 mm, 搭接长 度 8 0 m m。 2 ) 暗埋管线 的孔槽处 , 敷设 管线后的沟槽、 穿 墙套 管和 预埋件 等 , 应 用 1 : 3 水 泥砂 浆填 实 , 宜 比墙 面微凹 2 mm, 再用粘结剂补平。并沿槽长及洞口周 边外 贴大 于 1 0 0 mm宽钢 丝 网加 强 。 3 ) 外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 避免砌体抹灰裂缝的产生。 3 1 1 找方 冲 筋 根据 基层 表面平 整垂直 情况 , 用一 面墙做 基准 , 吊垂直、 套方、 找规矩 , 确定抹灰厚度 , 抹灰厚度不应 小于 7 m i i 1 。 当墙 面 凹度较 大时应 分层衬 平 , 每 层厚 度不大于 7 9 m m。操作时先抹上灰饼 , 再抹下灰 饼。抹灰饼时应根据抹灰要求 , 确定灰饼 的正确位 置, 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 与平整。灰饼宜用 1 : 3水 泥砂浆抹成 5 C 1T I 见方形状。墙面面积较大时应先 在地 上弹 出“ 十 ” 字 中心线 , 然 后按 基 层 面平 整度 弹 出墙角线 , 随后 在距墙 阴角 1 0 0 mm处 吊线并 弹出 铅垂 线 , 再按 地 上弹 出的墙 角 线 往墙 上 翻 引 弹 出 阴 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 以此做灰饼 , 墙面做 灰饼 时 , 离 梁底 2 0 c m 做灰 饼 , 离 踢 脚线 2 0 C IT I 做 灰饼 , 灰饼 问距 不大 于 1 5 m。墙 柱 交接 部 位离柱 1 5 C I 做灰饼以保证阴角顺直 , 房间抹灰时 必须保证房间方正, 偏差不得超过 1 5 c m。 28 3 1 2底 层 抹 灰 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 , 采 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水化热低 、 和易性好、 保水性 强 、 塑性好 、 干密度小 、 跟加 气砌块 亲和 力强 。另外 , 砂浆强度的选择应 由内到外从低到高柔性渐变 , 以 兼 顾基层 材料 和外部 饰面 的要求 。底层 灰 的强度 和 膨胀系数应与基层相当, 打底为 1 : 0 5 : 5水泥粉煤 灰 , 砂浆 中均掺入聚丙烯纤维 , 掺量为 0 9 k g m 砂 浆 , 确保聚丙烯纤维计量准确 , 事先将聚丙烯纤维按 每盘用量分别过称并使用小袋包装, 搅拌时按袋投 放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 , 由于掺加纤维 , 搅拌时间不 少 于 1 2 0 S 。 抹灰前先抹一层薄灰 , 要求将基体抹严 , 抹时用 力压实使砂浆挤入细小缝隙内, 抹与灰饼平 , 用木杠 刮找平整, 用木抹子搓毛。混凝土框架柱抹底灰需 要将基层甩浆鬼满柱面 , 待基层胶浆完全凝 固后抹 底 子灰 。然后 全 面检 查底 子灰 是 否平 整 , 阴 阳角是 否 方直 、 整 洁 , 管道 后 与 阴 角交 接 处 、 墙顶 板 交 接 处 是 否光 滑平整 、 顺直 , 并用 托线板 检查 墙面垂 直与平 整 情况 。 当遇有 预 留施 工洞 时当底灰 抹平后 , 应 即把 预 留孔 洞 、 电气 箱 、 槽 、 盒 周 边 的 5 c m 砂 浆 刮 掉 , 改抹 1 : 3水 泥砂浆 , 把洞 、 箱 、 槽 、 盒 周边抹 光滑、 平 整 。 3 1 3面 层 抹 灰 加 气混凝 土基 体罩 面为 1 : 0 5 : 5水 泥粉煤 灰砂 浆 , 应在底灰 78成干或 ( 抹灰发 白) 后 开始抹第 二层灰 、 当底灰有七成干时, ( 抹时如底灰过干应浇 水 湿润 ) , 罩 面灰两遍 成活 , 厚度 不大于 1 0 m m, 操作 时两人 同时 配 合 进 行 , 先 做 灰 饼 , 一 人 先 刮一 遍 薄 灰 , 另一人随即抹平 。依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 , 然后 赶 实压 光 , 压 时要 掌握 火 候 , 即不 出现 水 纹 , 也 不可 压活 , 使表面细腻光滑 , 色泽、 抹纹一致 。压好后随 即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理干净。施工时整 面墙不 宜甩破 活 , 如 遇有 预留施 工洞 时 , 可甩 下整 面 墙待抹为宜。 3 1 4 喷 水养 护 墙面抹好后应做好成品养护, 不得剔凿 、 刻划墙 面, 同时应按时喷水保潮湿润。 4 结论 1 ) 在墙体及其抹灰工程施工前 , 编制翔实的质 量 策划 书 , 预先 制定 高于 国家标 准的项 目标准 , 细化 质 量 目标 ; ( 下 转 第 3 1页 ) 第 4 0卷 陶小进 : 钻孔灌 注桩施工 中断桩 问题 的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第 1 期 3 1 2 混 凝 土灌 注过程 预 防 1 ) 断桩后如果能够提出钢筋笼 , 可迅速将其提 出孔外 , 然后用冲击钻重新钻孔 , 清孔后下钢筋笼 , 再 重新 灌 注混凝 土 。 2 ) 如果因严重堵管造成断桩 , 且 已灌混凝土还 未 初凝 时 , 在提 出并 清 理 导 管 后 可使 用 测 锤 量 出 已 灌混凝土顶面位置 , 并准确计算漏斗和导管容积 , 将 导 管下 沉 到 已灌 混 凝 土 顶 面 以 上 大 约 1 0 c m处 , 加 球 胆 。继续 灌 注时 观 察 漏 斗 内 混凝 土 顶 面 的 位 置 , 当漏斗 内混凝土下落填满导管的瞬间( 此时漏斗 内 混凝土顶面位置可以根据漏斗和导管容积事先计算 确定) 将导管压人 已灌混 凝土顶面 以下 , 即完成湿 接 桩 。 3 ) 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 1 0 m 以下处 , 且混 凝土已终凝 , 可使用直径略小于钢筋笼 内径 的冲击 钻在原桩位进行 冲击钻孔至 钢筋笼底 口以下 1 m 处 , 然后往孑 L 内投放适量炸药 , 待钢筋笼松动后整体 吊 出或 一 根根 吊出。然后 再 进行二 次 扩孑 L 至设计 直 径 , 清 孔后 重新 灌 注混凝 土 。 4 ) 若断桩位置处 于距地表 5 m以内, 且地质条 件良好时 , 可开挖至断桩位置, 将泥浆或掺杂泥浆的 混凝土清除 , 露 出良好的混凝土并凿毛 , 将钢筋上的 泥浆清除干净后 , 支模浇筑混凝 土。拆模后及 时回 填并 夯实 。 5 ) 若断桩位 置处于地表 5 n l以下、 1 0 IT I 以内 时 , 或虽距地表 5 m以内但地质条件不良时, 可将比 桩径 略 大 的混 凝 土 管或 钢 管 一 节 节 接起 来 , 直 到沉 到断桩位置以下 0 5 m处 , 清除泥浆及掺杂泥浆 的 混凝土 , 露出良好的混凝土面并对其凿毛, 清除钢筋 上泥 浆 , 然后 以混 凝 土管或 钢管 为模 板浇 筑混 凝土 。 6 ) 若因坍孔、 导管无法拔出等造成断桩而无法 处理时 , 可由设计单位结合质量事故报告提出补桩 方案 , 在 原桩 两侧 进行 补桩 。 总 之 , 从 上 面的分 析看 , 虽 然断 桩 的产生有 着很 多原 因,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清楚断桩产生的原因, 找 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 断桩是可 以避免的。如果产生 了断桩 , 我们还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3 2 处 理措施 1 ) 断桩后如果能够提出钢筋笼 , 可迅速将其提 出孑 L 外 , 然后用冲击钻重新钻孔 , 清孔后下钢筋笼 , 再 重新灌 注混 凝 土 。 2 ) 如果因严重堵管造成断桩 , 且 已灌混凝土还 未初凝时 , 在提出并清理导管后可使用测锤测量 出 已灌混凝土顶面位置 , 并准确计算漏斗和导管容积 , 将 导管 下沉 到 已灌 混凝 土顶 面 以上 大约 1 0 c m 处 , 加 球胆 。继 续 灌 注 时 观察 漏 斗 内混 凝 土 顶 面 的位 置 , 当漏斗 内混凝 土下落填满导管的瞬间 ( 此 时漏 斗内混凝土顶面位置可以根据漏斗和导管容积事先 计算确定) 将导管压人 已灌混凝土顶面 以下 , 即完 成 湿接 桩 。 3 ) 若 断桩位 置处 于 距地 表 1 0 m 以下 且 混 凝 土 已终凝 , 可使用直径略小于钢筋笼 内径 的冲击钻在 原桩位 进行 冲击 钻 孔 至钢 筋 笼底 口以下 1 m 处 , 然 后 往孔 内投 放适 量 炸 药 , 待 钢 筋 笼 松 动后 整 体 吊出 或一根根吊出。然后再进行二次扩孔至设计直径 , 清孔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4 ) 若断桩位置处于距地表 5 m以内, 且地质条 件 良好时 , 可开挖至断桩位置 , 将泥浆或掺杂泥浆的 混凝土清除, 露出良好的混凝土并凿毛, 将钢筋上的 泥浆清除干净后, 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及时 回 填并 夯实 。 5 ) 若 断 桩 位 置 处 于 地 表 5 m 以 下 、 1 0 m 以 内 时 , 或虽距 地表 5 m 以内但 地质 条件 不 良时 , 可将 比 桩径 略大 的混凝 土 管 或 钢管 一 节 节 接起 来 , 直到 沉 到 断桩位 置 以下 0 5 m 处 , 清 除 泥浆 及 掺 杂 泥浆 的 混凝土 , 露出良好的混凝土面并对其凿毛, 清除钢筋 上泥浆 , 然后以混凝土管或钢管为模板浇注。 ( 上接第2 8页) 并 同时 添加粉 煤灰 和 聚丙烯纤 维来 控制裂 缝 。 2 ) 安排合理的流水施工, 整墙砌筑采取分三次 完成。分次实现墙体的沉缩 , 在施 工过程 中既保证 墙体最大限度地完成变形 ; 又满足了防裂措施要求 的施工 时 间间 隔 ; 3 ) 选用 由内到外从低 到高柔性渐变混合砂 浆 参考文献 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技术 规范 C E C S 2 8 9: 2 0 1 1 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 , GB 5 0 2 0 32 0 1 1 3 傅建东 , 金东英 加气混 凝土砌块 应用 中的问题和 解决措施 工 业技术 , 2 0 0 9, ( 3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