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222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题目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试题卷卷首填写好准考证号及姓名。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3.本学科试题卷共6页,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A.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 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C.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D. 黄帝具有最早的

2、天文和历法知识2.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A.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B. 统一趋势增强C.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D. 分封制彻底崩溃3. 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入A. 东汉、北宋、南宋B. 汉、唐、元C. 东汉、唐、元D. 东汉、五代、宋4. 以下是某中学“中国古代智慧”阅读提纲节选,其中陈述符合史实的是A. B. C. D. 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阶段特征是A.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B.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6. 有学者

3、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7. 2020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A. 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B. 人们争相传诵岳飞抗金的事迹C. 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D. 人们在传颂郑和下西洋壮举8. 从下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A. 内忧与外患B. 屈辱与抗争C. 变法与图强D. 落后与变革9. 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

4、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A. 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B.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0.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A. 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B. 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C. 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1.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

5、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A. 千年巨变B. 峥嵘岁月C. 中国新生D. 伟大转折12.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A. 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B. 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C. 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 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13. 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一时间古老的两河流域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下列文物诞生于

6、该地区的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 种姓制度图D. 雅典卫城遗址14.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反映的时代是A. 原始社会的人类文明B. 封建时代的欧洲社会C. 封建时代的亚洲社会D. 走向近代的欧洲社会15. 历史史事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事的看法或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 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B.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C. 电力的发明,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16.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

7、、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A.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C. 实现民族解放独立D.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17. 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A. 明治维新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人权宜言与美国独立C. 独立宜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D. 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18. 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A. 苏

8、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B. 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C.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D. 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19.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 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20.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号称“中国第一城”的城址是A. 北京人遗址B. 山顶洞人遗址C. 城头山遗址D. 河姆渡遗址21. 湖湘文

9、化源远流长,三湘大地人才辈出。撰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家是A. 丁玲B. 田汉C. 周立波D. 沈从文22. 某同学做“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辈”历史专栏黑板报,其中写到:“他们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郴州宜章,发动年关暴动,揭开湘南起义的序其中的“他们”是指A. 朱德、贺龙B. 朱德、陈毅C. 周恩来、刘伯承D. 叶挺、贺龙23. 一位英国的记者在泰晤士报中写到:“这是1941年12月份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还有人评价“这场战争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台儿庄战争的意义,其指挥官薛岳将军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国民党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 淞沪会战B. 徐州会

10、战C. 武汉会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2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某校学生参观抗战纪念馆,看到一座“血字形的牌坊,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青砖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纪念馆里面文字评论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学生参观的地点是A. 芷江受降纪念馆B. 常德会战纪念碑C.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D. 衡宝战役纪念馆二、材料分析题(25题15分,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2分,共52分。)25.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11、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材料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而采

12、取的措施?西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采取了哪些措施?西汉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个)?游牧部族侵入中国曾建立了哪些统一王朝?他们开创的什么制度能证明其“完全中国化”(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幅漫画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

13、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以下材料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部分目录(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列强侵华事件?请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分别指出它们发生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指的是什么?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3)材料三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提示:理由从时间和影响两个角度思考

14、)27.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2月3日至5日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中说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带领中国人民在应变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科学求变,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独立和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与方向进行简要论述。(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历史事件,联系所学的知识,围绕“正确道路与方向”这一核心主题进行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300字。)28. 战争苦难思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共铸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

15、民共同愿望,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这个整体便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以及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刘景华人类六千年材料二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材料三

16、“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占有明显呈现出列强争雄的阶段性”,由此引发了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两次重大事件后,他们是如何在“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中求平衡、求发展”的?对世界发展有何共同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什么行动?对整个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在军事和政治上分别有何体现?(各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为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拟一个时代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