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
2、,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2.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 强化了诸侯权力B. 扩大了统治范围C. 加速了西周灭亡D. 确立了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通过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题干说明分封制扩大了
3、统治范围,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强化诸侯权力的内容,排除A项;从“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3. 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A. 造福千秋B. 控流发电C. 沟通水系D. 方便航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1“都江堰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都江堰消
4、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根据图2“今都江堰灌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可知,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至今仍运行不辍,故A项符合题意;都江堰是分流,而不是截流,所以是不能够发电的,排除B项;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没有沟通水系,排除C项;都江堰水利工程方便航运,但与题干主旨(体现都江堰造福千秋)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
5、得益于A. 人口数量的增长B. 铁制工具的出现C. 国家体制的作用D. 筑路技术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贯彻执行“车同轨”的措施,主要是因为秦朝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从事某项重大工程建设,C正确;人口数量的增长、筑路技术的提高并不是主要原因,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AD排除;铁制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排除。故选C。5.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A.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 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 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D. 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答案】D【解
6、析】【详解】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D符合题意;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不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作用,排除ABC。故选D。6. 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A. 饮食文化丰富生活B. 农历节气指导农耕C. 祭祀礼仪追思先祖D. 种植技术推陈出新【答案】B【解析】【详解】“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的意思是:在清明这个节气前
7、后下雨,麦子豌豆会大丰收。由此可知,“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农历节气指导农耕,故B符合题意;饮食文化丰富生活、祭祀礼仪追思先祖、种植技术推陈出新在题干谚语中不能体现,排除ACD。故选B。7.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 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 科举制的深远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一次高潮。社会动荡不安使门阀士族走向衰落。北方居民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连年的征战,人们渴望和平。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故C正确;
8、连年的征战使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AB比较片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错误;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故D错误。综上故选C。8. 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A. 私营作坊为主,B. 产品行销世界C. 遍布沿海地区D. 工艺水平高超【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可知,宋代制瓷业工艺水平高超,故D正确;题干未显示是以私营作坊为主、产品行销世界、遍布沿海地区,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9. 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
9、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A. 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B. 造船技术适应远航C. 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D. 对外贸易繁荣昌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题干的“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故A符合题意;造船技术适应远航、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对外贸易繁荣昌盛在题干信息中不能体现,排除BCD。故选A。10.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A. 商品贸易主要场所B. 地区交流的重要通
10、道C. 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D.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可知,明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故D正确;明长城是古代防御的建筑,故A、B错误;C描述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D。11. 下表所示纳税田亩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 精耕细作的推广B. 手工业技术提高C. 农业经济的发展D. 水利工程的兴修【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可知,从1712年到1726年,纳税田亩数与1683年相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1726年的耕地面积已超过明末
11、耕地面积20.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表格反映了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没有涉及精耕细作、兴修水利的内容,排除AD项;题干表格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手工业技术的提高,排除B项。故选C项。12. 乾隆时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
12、达赖、班禅平等。这体现了清朝A. 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B. 完成对全国的统一C. 创设了金瓶掣签制度D.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可知这表明驻藏大臣代表了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体现了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D正确;元朝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A排除;乾隆时期已经是清朝完成对全国统一之后,B排除;乾隆时期创设金瓶掣签制度是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选,与题干不符,C排除。故选D。13. 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A.
13、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 自强求富已经实现C. 海军建设步履艰难D. 军队改制全盘西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可知,清政府虽建立起新式海军,但是依然发展步履艰难,故C正确;AB与题干主旨相反且与史实不符,故错误;D与题干信息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14. 它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000多年历史打上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护国战争D. 护法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000多年历史打上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14、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正确;1898年,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支持下开展戊戌变法,这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试图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但是变法很快被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镇压下去,A排除;护国战争反对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护法运动反对的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两者反对的是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不是创立民国,CD排除。故选B。15. 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下图所示对联纪念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兴起B. 五四运动的爆
15、发C. 中国共产党成立D. 北伐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对联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玉斧银镰开世界,红心赤手缔神州”讴歌党的丰功伟绩。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故C正确;ABD与对联内容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16. 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古田会议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1929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B.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C. 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D. 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指中
16、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D是对人民军队的军魂进行分析和阐述,属于历史解释,故D正确;ABC都是对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17. 下图所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A. 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B. 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C. 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D. 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电影上甘岭插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
17、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为争取正义、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从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可知,歌词体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友好、勤劳勇敢、热爱祖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勇气与决心。据此可知,题干图示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图示反映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勇气与决心,因此,A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图示,排除A项;中国人民志愿军士气旺盛,但武器装备相对美军较为落后,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图示没有涉及国内人民努力
18、生产、踊跃支援前线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18. 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这体现当时中国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推动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改善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故C符合题意;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
19、953年,排除A;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排除B;改善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19. 下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B. 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C. 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D. 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深圳
20、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故B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是在农村,排除A;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是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不是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20. 袁隆平发明的“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91岁高龄的他,还坚持在三亚基地开展科研工作。据此可知,他A. 致力创新、崇尚劳动B.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C. 艰苦朴素、乐观自信D. 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发明的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杂交
21、水稻研究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91岁高龄的他,还坚持在三亚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可知,袁隆平虽年事已高,但还在一线开展科研工作,体现了他致力创新、崇尚劳动的精神,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故选A。21. 下图所示体现了古希腊人 A. 重视体育活动B. 追求思想自由C. 培养公民意识D. 提倡男女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古希腊运动场入口”“古希腊画瓶上跑步的运动员”可知古希腊人重视体育活动 ,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赛事,并没有体现追求思想自由或培养公民意识或提倡男女平等,BCD排除。故选A。22.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
22、,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A. 创新与交流B. 冒险与挑战C. 征服与重建D. 统一与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创新与交流,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23. 近代西方国家贩卖奴隶的过程中,奴隶死亡率一般为30%,最高达50%。幸存者被卖到美洲后,其劳动寿命平均仅7年左右。据此可知,奴隶贸易具有A. 长期性B. 广泛性C. 复杂性D. 血腥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近代
23、西方国家贩卖奴隶的过程中,奴隶死亡率一般为30%,最高达50%。幸存者被卖到美洲后,其劳动寿命平均仅7年左右”,可知这表明奴隶贸易造成大量的奴隶非正常死亡,是违背人道主义的血腥暴行,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当中殖民扩张的残酷性和罪恶性,D正确;据此分析ABC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故选D。24. 下图所示成就-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人物是 A. 牛顿B. 达尔文C. 诺贝尔D. 爱迪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故A正确;达尔文是生物学家,他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故B错误;诺贝
24、尔是化学家、发明家,他是“黄色炸药”的发明者,故C错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故D错误。综上故选A。25.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这表明,英国逐步形成A. 三权分立原则B. 君主立宪制度C. 民主共和制度D. 联邦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因此,题干材料表明英国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度,故B项
25、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为民主共和制,因此,ACD项均与美国有关,与题干“英国”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6.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当时法国 A. 自然简洁的服饰受到推崇B. 强化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C. 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 大革命引发社会生活变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法国大革命的宣传下,自由、平等、人权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穿衣风格也变得简约、舒适、方便,材料强化了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B正确;ACD都是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的表现,但是思想才是根源,故ACD错误。综上故选B。27. 下列对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
26、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B. 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C. 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 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表中信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德国的崛起、巴尔干危机埋下战争祸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C符合题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解读不全面,排除A;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最终引发一战,B理解不全面,排除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排除D。故选C。28.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1
27、945年5月,其作用是 A. 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 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 加速德国无条件投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1945年5月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这加速了德国无条件投降,标志二战欧洲战事的结束,D正确;1942年初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排除;1943年初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B排除;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C排除。故选D。29. 苏联和美国以及它们各自同盟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敌对关系持续了五十多年,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叙述了冷战的A. 背景B. 目
28、的C. 措施D. 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敌对关系持续了五十多年,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可知,这是叙述了冷战的影响,故D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政治信仰不同,美苏处在相互敌视状态,故A错误; 冷战目的是牟取世界霸主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本国利益最化,故B错误;冷战措施有很多,如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的成立等,故C错误。综上故选D。30.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直接佐证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是A. 推动了成员国经济发展B. 提高了
29、科技的创新水平C. 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D. 加快了亚太-体化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组织可以推动了成员国经济发展,故A正确;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错误。综上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摘编自阴
30、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2)小历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名称:开元盛世。(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士科考试“作诗赎帖”的办法,提高了诗歌在科考中的地位,推动了应试者的诗歌创作热情,提升了诗歌创作的水平,是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空前成熟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更主要与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有关。这说明,唐代诗歌的成熟和
31、繁荣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答案三:判断:不同意。理由:唐诗的发展,除了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推动之外,还与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更主要的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2)本小问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 认可题干的观点,可从诗歌在科举制考试中的地位、科举制对诗歌创作的积极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如不认可该观点,可从唐诗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当时的政治、经济及中外交
32、流等等。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二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
33、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答案】(1)条约的名称:中英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蒋介石集团坚持独哉统治和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等。(3)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分析】【详解】(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4、。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45年,我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表明这一时间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并发展)。通过材料二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率先组织抗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故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并发展);中
35、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蒋介石集团坚持独哉统治和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大革命,取得了北伐胜利;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表 1952-1957年我国工业年增长率(部
36、分)(1)根据材料一,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我国棉纺织业和机制面粉业的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我国铁路建设发生的变化。(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49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状况:发展速度都较快。(2)领域:重工业。变化: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建设;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中国普通铁路通车总里程逐步增长,运营效率提高;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逐步增长并居世界第一。(3)主要原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这是工业发展的前提。一
37、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奠定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工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注人新的活力。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推动工业结构趋向合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工业发展开拓新空间。引进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工业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答出4个要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我国棉纺织业和机制面粉业的发展”的数量和产量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我国棉纺织业和机制面粉业的发展速度都较快。(2)根据材料二的“1952-
38、1957年我国工业年增长率”的种类和年增长率,可以概括出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的领域是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我国铁路建设发生的变化是: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建设;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新;中国普通铁路通车总里程逐步增长,运营效率提高;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总里程逐步增长并居世界第一。(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可知,1949年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这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奠定了基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9、,为工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注人新的活力。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推动工业结构趋向合理。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工业发展开拓新空间。引进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为工业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保障等。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
40、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19世纪40年代。(2)【示例一】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
41、社会的进步。【示例二】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论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号召工人阶级建立自己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新阶段。第一国际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斗争走向联合。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示例三】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
42、社会的进步。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走出困局,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示例四】观点: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论述
43、: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资本主义弊端逐步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必要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巴黎公社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纪就是百位上的数(或百千位上的数)加
44、一,18+1=19世纪,1年代=10年,故1848年是19世纪40年代。(2)此题是开放题,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注意两个历史事件需和世界近现代史有联系,条理清晰,末尾需要进行总结,再次阐述观点。比如两次工业革命可以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角度来论述;面对国内困境,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可以联系罗斯福改革,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角度论述;共产主义宣言和巴黎公社可以联系到俄国十月革命,从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角度论述。示例: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极
45、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传统手工业工厂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计算机网络还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