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部编中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复习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方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915596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部编中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复习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部编中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复习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部编中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复习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现代文阅读方法复习技巧指导记叙文阅读方法三维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的命题规律、考试题型;2.通过中考典型例题解析,把握解题技巧;3.在练习、讲评、体验与感悟中形成技能。教学重难点关键点:1.重点:三维目标1、2;2.难点:三维目标2、3;3.关键:演练法、体悟法。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印制解题技巧和训练资料;制成与之相应的ppt课件。命题解读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它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议论和抒情。近年来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1. 阅读材料均来自于课外,不仅注意记叙文类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文章的审美意趣、价值取向。2. 题型更加灵活。注重对阅

2、读材料的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考查,尤其是开放类试题,包括评说、感悟、联想与想象、仿写、比较、探究、赏析等。3. 主观类试题及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加大,适当考查知识积累,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解及感悟、表达等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化体验。考点剖析记叙类文体阅读的考查方式,既有细微之处的字词、句子的理解与运用,又有从文章整体阅读着眼的宏观把握与感受;既有对本文大意的简介与认识,又有结合自身实际的延伸阐发;既有对阅读方法的评估,又有对学习习惯的展示。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3.找出记叙文

3、的六要素。4.明确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5.弄清常用的三种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明确文中的过渡与照应。7.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及作用。8.根据要求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9.辨析文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0.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体会、赏析文章的形象和优美语言。11.能对文中词句的选择、替换、增删、换位等进行比较、辨析,做出正确的判断。12.结合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情感体验;对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作出评价。解题技巧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对记叙文阅读部分试题的解答,应注意其方法与技巧。1、 字词考查: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

4、则,联系上下文推知语境。回答时先解释词的本义,再回答语境中的引申义;答题中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2、 结构层次考查:划分段落或层次首先要弄清楚事件的全过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其次,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再次,还要善于发现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1) 记叙文的结构层次灵活多样,一般可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路线;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2) 记叙文的结构方式以时间顺序为主,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顺序: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可以使文章的顺序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把头绪纷繁、过程复杂的

5、事件交代得井井有条,使读者感受到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高潮,或某个最关键、最精彩、最动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追本溯源。倒叙可以使文章灵活多变,引起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停顿,转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插叙结束后,再回到原来事件上继续叙述。插叙多为诠释,、补充性的文字片段。插叙虽从中“插入”,却并不影响文章布局的完整和严谨,抽去插叙文字,叙述主干仍脉络通畅,浑然一体。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结构多样化,但在分量上不能超过主要情节。(3) 几种常见的照应及作用:开头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旨突出,

6、能更好地抒发感情,渲染气氛。正文标题照应:将文章的思想精华醒目地展示给读者,使读者清楚标题的含义。行文中前后照应:可制造悬念,使情节发展具有戏剧性和吸引力,结构更紧凑,文脉更贯通。3、 文章标题的考查:标题(题目)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具有象征意义和语意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此外,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4、 信息提炼概括:概括语段、事件或全文中心(1)概括

7、语段的方法:摘取文章的中心句归纳段中各层的意思,如果有主次之分,就摘取主要的。综合归纳段中各层的意思后,如果是并列的,就将其联系起来总结出一个主要意思。段中的各层意思如果层层深入,就从最后一段来进行归纳。形成的答题格式为:记叙(交代)了“人”+“事”(经过、背景、感受等)(2) 概括事件的答题格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3) 概括中心的方法: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分析文章的结尾:有些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形成的答题格式为: 表现了精神。本文通过对的记叙,

8、 赞扬了品质。 揭露了实质。5、 关键性语句的考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记叙文的关键语句包括: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过渡句;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对理解文章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表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主旨的关系。结构上的作用:在开头时,可以起到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作用;在中间部分时,可以起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作用;在结尾时,可以起到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在开头时可以起到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代环境背景的作用;在中间或结尾时,可

9、以起到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主题等作用。6、 人物形象的考查:理解并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尽量用四字短语概括);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7、 文学语言的考查: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分辨清楚所选语句或短语的表面含义,然后把握它的真实内涵。(2)结合上下文,联系人物的性格或文章的主旨分析,思考该词语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3)联系词语的感情色

10、彩,分析其变化。(4)结合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表达的情感和含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如下:比喻:使形象生动、语言传神,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的深刻印象。拟人:给事物赋以人的情态,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反问:强化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设问:引人深思,引起注意;突出某些内容。排比: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借代: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对比:能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对偶:句式匀称,节奏感强,通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现的事物更突出、更

11、鲜明。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8、 表达方式的考查: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使读者对事物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2)议论:统领全文,承上启下,深化、升华文章主旨,画龙点睛。(3)抒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可渲染气氛,表达感情。(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和场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或预示人物命运;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与开头形成照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状况,交代事件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5) 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

12、心理描写等。作用: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9、 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回答这类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把握好中心围绕文章中心,多角度思考,然后将其深化或升华,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大胆地发表见解。回答时要结合文章中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来表述,不要另起炉灶,更不要逆主旨而行。阅读黄山奇松片段,回答问题。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

13、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AQSDEQWFCVXZ12%34#$%&*姿态( 【解析】句意:一我不知道该买谁写的小说。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一莫言的怎么样?他现在很有名。A. whose novel I should buy,询问“某人的”,陈述语序;B. whose novel should I buy询问“某人的”,疑问语序;C.

14、 where I can buy the novel我可以在哪里买到小说,陈述语序;D. where can I buy the novel我可以在哪里买到小说,疑问语序。根据答语可知,本句为询问“人”的宾语从句,且用陈述语序。故选:A。12.Tom is always careless with his schoolwork. Could you help him?No problem! I think he _ to think twice before starting.A. should be told B. can tell C. should tell D. can be tell

15、in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汤姆总是对他的学业很粗心。你能帮助他吗?没问题!我认为他应该被告知在开始之前应再三思考。结合句意,他粗心,因此应告诉他要三思而后行,故应是被告知,故用被动语态,故选A。考点:考查被动语态的用法。13.The passengers get their luggage_ before they get on the plane.A. examining B. to examineC. examined D. to be examined【答案】C【解析】【详解】句意:乘客们登机前先检查行李。考查过去分词作宾补。由题干可知这里是get sth.done让某人做

16、某事,本句是说让乘客们在登机前把他们的行李检查一遍(安检),行李和检查是被动关系,所以应用examine的过去分词examined,故答案选C。14. Do you like the weekly talk show,The Readers,on CCTV? SureIt s a great TV program purpose is to bring the habit of reading back into the public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ose【答案】D【解析】【详解】句意:你喜欢CCTV的每周脱口秀节目朗读者吗?当然这是一个很棒的电视节

17、目,其目的是把阅读习惯带回公众先行词a great TV program,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做purpose的定语,故用关系代词whose故选:D15.Thanks for listening to my problem and giving me your advice, Amy._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A. My pleasure B. With pleasure C. Never mind D. Its nice of yo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表示“不用谢!”,B项表示“很乐意。”,C项表示“不要紧,没关系”,D项表示“谢谢你,你真好!”。根

18、据句意:“艾米,谢谢你倾听我的问题以及给我提建议。不用谢!这就是朋友的意思。”,本题选A。 )( ) 饱经( )( ) 郁郁( )( ) ( )( )不舍2.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指的是_。3.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4.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_ *#!%#$%&AQSDEQWFCVX&Z#1234#$%&*_ *#!#$%&AQSDEQWFCVXZ12&34#$%&*八、阅读长城和运河片段,回答问题。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_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_,西到_, _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

19、奇迹? _。1. 把短文补充完整。2.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1)连绵起伏: (2)曲折蜿蜒: 3.巨龙指的是谁?为什么会有起伏?为什么会曲折?_4.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_ *#!#$%&AQS%DEQWFCVXZ1234*#$%&*九、阅读“超级球迷”邓小平片段,回答问题。 小平爷爷青年时代曾经在法国勤工俭学。一次,巴黎举办一场(chng chng)国际足球赛,他很想去看,可是没钱买票,怎么办呢?就在他沮丧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对了,把衣服当(dng dng)了换钱,不就行了吗?”就这样,他如愿以偿,看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几十年后,小平爷爷还清楚

20、地记得,对阵的双方是乌拉圭队和阿根廷队。新中国成立后,小平爷爷是北京农坛体育场的常客。据国家足球队一位前锋回忆:某个星期天,忽然听到外边嚷嚷“邓小平来了”,他心里想,今天农坛体育场没有比赛呀!出去一看,邓小平正坐着马扎(z zh),在球场边看小朋友踢球呢。1.给加点的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打上“”。 *#!#$%&AQSD%EQWFCVXZ1*234#$%&*2.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对了,把衣服当了换钱,不就行了吗? 3.选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情?请概括一下写出来。(1) *#*!#$%&AQ#SDE&QWFCVXZ1234#$%&*(2) 4.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爷爷是 ,你身边有没有人会对什么入迷?想一想哪件事最能表现“入迷”,用一段话写下来。 *#!#$%&#AQSDE%QWFCVXZ123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