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太古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915368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太古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太古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太古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hì bǎng      yán shi      shì xiàn      huò zhě gǎn shòu      yán liào      zhǔn bèi     pái   liè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样的表达是多么生动有趣。下列句中用了同样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 C.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D.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B.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C.“那让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D.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4.查字典填空。 “视”字按照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按照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视”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看;②看待;③考察。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视”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今天,教育局的领导到我校来参观视察。   ( ) (2)同学们不仅没有歧视我,反而都很关心我。( ) (3)密密层层的树叶挡住了我的视线。( ) 5.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压根(yā   yà)          鹦鹉(yīng   yīn)          眼眶(kuāng   kuàng) 假期(jià   jiǎ)          满载(zǎi   zài)            鲫鱼(jì   jī) 6.补充成语,并照样子仿写一个。 耿耿( )( )        津津( )( )        __________ 笔墨( )( )        琴棋( )( )        __________ 守株( )( )        拔苗( )( )        __________ 7.看到公园里有同学随手扔垃圾,下列劝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 B.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C.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 8.照样子,写词、句。 (1)例:静   静悄悄   深夜的公园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小公鸡说:“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积累宝库 (1)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西湖美如西施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 ______代诗人杜牧《____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句中“坐”的意思是 ________。 (3)生活和学习中,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他人交谈时,要注意语言的分寸,千万要记住“与人为善,_________ ;__________ ,深于矛戟。”的道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金色的秋天 秋天到了,晴空万里,一片碧蓝。太阳好像更亮了,金灿灿的光辉,照耀(   )着锦绣大地,照耀着丰收的原野。丰收,使田野更加壮丽。那绽蕾吐絮的棉花,那沉甸甸的谷穗,那红似火焰的高粱,还有那棒槌模样的玉米,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看,打谷场上,谷堆仿佛(   )闪光的金山;高垒的棉垛,更似耀眼的雪岭;脱粒机在欢唱,谷子正如飞溅的瀑布;运粮棉的拖拉机,恰似一匹匹撒欢的骏马,把农民的欢乐,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果园里,硕果累累。橘子、苹果、雪梨、柿子……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小灯笼。人们穿梭在果树下,摘(   )下了一颗颗希望的果实,他们要把这些果实,送往祖国东南西北,让远方的人们也一同分享他们的幸福。蔚蓝的晴空,如浩瀚辽阔的海洋。啊,一群大雁从北方飞来了,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连成“人”字。它们挥动着强劲的翅膀,边飞边“嘎嘎”地大声呼叫,似(   )乎在向田野中的人们报告:“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啊,金色的秋天,令人陶醉的秋天! 10、在括号里给画横线字填上合适的读音。 11、秋天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并仿写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 13、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作者眼中,秋天的天空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ー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当成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从此,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哪几个主要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通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②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 16、“ ___________”一词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 17、用“﹏﹏﹏”画出朱熹的忠告。 18、本文讲了________(人物)的故事,《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______(人物)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是名言积累家:写出一句与读书相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中,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放风筝,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写毛笔字,第一次学做菜……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请写下来。(要求:自定题目,把事情写清楚;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美观:字数不少于300字) 1.     翅膀     严实     视线     或者     感受     颜料     准备     排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翅、膀、线、感、颜、准”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题干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把“东风”人格化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A选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了西子,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B选项,“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雨。”中把“沙沙的竹叶声”比作“温柔的细雨”,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C选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选项,“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中把大树人格化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答案为:D。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项:“说”后面要加冒号,句子改为: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故B项不正确。 4.     S     见     4##四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 视:读音:shì;音序:S;部首:见;总笔画数:8;除去部首笔画数:4。 (1)视察:察看;审察;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今天,教育局的领导到我校来考察。根据词义和句意,句子中的“视”字应解释为“考察”。 (2)歧视:不平等地看待。 同学们不仅没有不平等地看待我,反而都很关心我。根据词义和句意,句子中的“视”字应解释为“看待”。 (3)视线:看东西时眼睛与目标之间的假想直线。 密密层层的树叶挡住了我想看到的目标。根据词义和句意,句子中的“视”字应解释为“看”。 5.yà   yīng kuàng jià   zài   jì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压根yà gēn: 从来,本来,根本。 鹦鹉yīng wǔ: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 眼眶yǎn kuàng: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 假期jià qī:休假或放假的时期。 满载mǎn zài:载满东西。 鲫鱼jì yú: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 6.     于     怀     有     味     斤斤计较     纸     砚     书     画     望闻问切     待     兔     助     长     刻舟求剑 考查词语的识记和仿写。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AABC式类似的词语还有斤斤计较、恋恋不舍。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雅人四好”。 四字属于同一类,分别表示一种事物。类似的词语还有望闻问切、魑魅魍魉。 守株待兔:喻不主动的努力,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拔苗助长:意为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借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类似与寓言故事词语还有刻舟求剑、南辕北辙、买椟还珠。 7.C 【解析】C 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对句子的理解。 A项,不符合。“你怎么这么懒?垃圾不扔到垃圾箱里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而是运用反问起到的是强调“同学”懒的特点。 B项,不符合。“同学,你怎么可以乱扔垃圾?立刻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中没有体现劝导的作用,更多的是祈使的口吻。 C项,符合。“同学你好,随手扔垃圾是不文明的,会影响公园的环境。公园这么美,需要我们每个人维护,你说对吗?”中运用了恰当的表达对其进行劝导,并指出了乱扔垃圾的后果。 8.A 【解析】     亮晶晶     清晨,草叶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露珠。     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仿写句子以及改写句子。 (1)“静     静悄悄     深夜的公园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例句:把字变为“ABB”式词语,再造句。如:亮晶晶: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2)小公鸡说:“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例句把提示语放在了前面,提示语后面为冒号,注意标点符号的变化,据此仿写。 如: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9.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     山行     因为     一个好汉三个帮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坐”的意思是“因为”。 (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是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成功。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一个篱笆三个桩”意思是一道篱笆墙至少也要三根桩才能搭成,用这来比喻人的成功也需要外力帮助的道理。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有礼貌,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10、yào   fú   zhāi   sì    37.秋天的“美”表现在田野更加壮丽;打谷场上;果园;蔚蓝的晴空。    38.运粮棉的拖拉机,恰似一匹匹撒欢的骏马。 脱粒机在欢唱。 比喻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拟人句: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    39.啊,金色的秋天,令人陶醉的秋天!    40.晴朗明亮、辽阔、一片碧蓝。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分析】 10、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佛:fó称呼:佛爷。fú仿佛。 似:sì好像,表示不确定:似乎。shì似的。 11、考查了短文的理解,注意抓住关键词句,从“丰收,使田野更加壮丽。那绽蕾吐絮的棉花,那沉甸甸的谷穗,那红似火焰的高粱,还有那棒槌模样的玉米,都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看,打谷场。”可知,秋天的“美”表现田野更加壮丽;打谷场上;果园;蔚蓝的晴空来写。 12、考查了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把什么比作什么,运粮棉的拖拉机,恰像一匹匹撒欢的骏马,为比喻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脱粒机在欢唱。为拟人句。 仿写句子:比喻句: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拟人句: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13、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句,就是概括主要意思的句子,一般在开头和结尾,结合短文写的是春天的特点,表达喜爱之情,结合句子 啊,金色的秋天,令人陶醉的秋天!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蔚蓝的晴空,如浩瀚辽阔的海洋。啊,一群大雁从北方飞来了,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连成“人”字。它们挥动着强劲的翅膀,边飞边“嘎嘎”地大声呼叫。”可知,秋天的天空是晴朗明亮、辽阔、一片碧蓝。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     囫囵吞枣     日积月累    122.一目十行    123.“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124.     陈正之     孙中山     我更喜欢陈正之,因为他热爱读书,而且知错能改。    1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解析】 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词语的积累,从中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①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②日积月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 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 结合文中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句中“一目十行”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故这个词语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 17、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 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画出朱熹忠告的句子。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正之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使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但都没什么印象。文中第二自然朱熹给了他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本文内容可知,这是讲述一个叫陈正之在朱熹的教导下认真读书,最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故本文讲了陈正之的故事。 结合学过的课文《不懂就要问》可知,文中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故《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 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更喜欢孙中山,因为他勤学好问,敢于质疑。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 结合学过的课文与课外积累,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有很多,如: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写出一句即可。 20、第一次做饭 做饭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件十分容易的事,但对于仅念三年级的我来说却是一件登天难事。星期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一个人在家中,爸爸、妈妈都在上班。 时间老人敲响了12点钟的时钟,我的肚子已经在唱“空城计”了,可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心血来潮,决定自我做一次饭,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我先学着妈妈的样貌在锅了两瓢水,打开燃气灶,然后取了一碗米。把米淘净。由于经验不足淘米时掉了不少米,我把米倒在锅中就跑去玩了,当我记起锅里还煮着饭时,锅里的米大多已经成锅巴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巴粘在锅底的给铲起来,望着那焦黑的米,我感到心灰意冷,但还是把米给蒸了起来。我想:这次绝对不能马虎了,我必须要好好看守锅中之米。可不知怎样的,我竟然糊里糊涂的谁着了。当我醒来,急促的跑道厨房揭开锅盖时一股浓浓的焦味迎面而来,我有一感到失望。我本来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这次虽然没把饭做好,但我深深体会到了做饭的辛苦,原先做饭这么辛苦!我以后在也不挑三拣四了。 从中我领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马马乎乎,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要求写一写生活中的“第一次”。童年就是由那么多个“第一次”组成的。其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内容要具体完整。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第一次所做的事情。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