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
A.(4,3) B.(3,4) C.(3,3) D.(4,4)
答案:A
解析:A
【分析】
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或都说第一个数用横坐标的值表示,第二个数用纵坐标的表示,中间用“,”隔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4,3)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注意,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物体位置不相同。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答案:D
解析:D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已知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4:3:2,由此排除B选项;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的度数占内角和的 ,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即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的标准即可确定属于哪一种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
180°×=80°
因为最大角是80度,其它两个角小于80度,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时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及三角形的分类标准。
3.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两根电线剩下部分的长度相比结果是(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
答案:D
解析:D
【分析】
本题是一道探讨题,从两根电线的长度进行讨论:
(1)当电线长都是1米时,剩下的长度是相等的。
(2)当电线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二根剩下的电线长。
(3)当电线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剩下的多。
【详解】
(1)当电线长都是1米时,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1-)=0.25(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0.25(米),
因此剩下的长度是相等的。
(2)当电线的长度大于1米时,假设是1.5米。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5×(1-)=0.375(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1.5-=0.75(米)
因此第二根剩下的电线长。
(3)当电线长度小于1米时,假设都是0.85米。
第一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0.85×(1-)=0.2125(米)
第二根电线剩下的长度是:0.85-=0.1(米)
因此第一根剩下的多。
【点睛】
本题是一道探讨题,从两根电线的长度进行讨论,不同的长度将有不同的结果,需要认真思考探讨.方可得到正确答案。
4.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右面看是,前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6 B.7 C.8 D.9
答案:B
解析:B
【分析】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说明有两排,外排4个,里排2个;从右面看是,说明有两层,下层两个,上层至少在外排增加1个;前面看是,说明上层加1个(与右面看的结果一起思考,位置确定,加在外排右数第二个上面),由此得解.
【详解】
6+1=7(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在“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女生人数是单位“1” B.女生比男生人数多
C.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D.男生比女生人数少
答案:B
解析:B
【分析】
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比、相当于、等于、是、占……;将女生人数看作5,男生人数看作4,全班人数是5+4,差÷男生人数=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全班人数=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差÷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详解】
A.女生人数是单位“1”,说法正确;
B.(5-4)÷4
=1÷4
=,选项说法错误;
C.4÷(5+4)
=4÷9
=,选项说法正确;
D.(5-4)÷5
=1÷5
=,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找单位“1”的方法,差÷较大数=少几分之几,差÷较小数=多几分之几。
6.办公室有一种圆柱纸杯和一种圆锥纸杯(如下图A杯和B杯),它们的杯口的大小相等,杯子的高度也相等。使用A纸杯,周老师的一壶奶茶刚好可以倒满12杯;如果使用B纸杯,这壶奶茶可以倒满( )杯。
A.4 B.24 C.36 D.48
答案:C
解析:C
【分析】
由“它们的杯口的大小相等,杯子的高度也相等”可知:A杯和B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所以使用倒满B纸杯的数量是A纸杯的3倍,即12×3解答。
【详解】
12×3=36(杯)
故选:C。
【点睛】
掌握“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某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为:寄一件物品不超过5千克,收费13元;超过5千克的部分每千克加收2元。小明在该快递公司寄一件10千克的物品,需要付费( )。
A.19元 B.21元 C.23元 D.25元
答案:C
解析:C
【分析】
先求出超过5千克的部分,用超过部分质量×每千克加收的钱数+5千克内的收费即可。
【详解】
(10-5)×2+13
=5×2+13
=10+13
=23(元)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理解计费规则,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8.一款洗衣机,国庆节促销时降价,促销过后又提价,现价( )原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B
解析:B
【分析】
将原价看成单位“1”,国庆节促销时降价,则国庆节的价格是原价的(1-);再将国庆节的价格看成单位1,促销过后又提价,则促销过后的价格是国庆节时的(1+);由此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最后与原价比较即可。
【详解】
(1-)×(1+)
=×
=
<1,所以现价小于原价。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常见题,解题时注意单位“1”的变化。
9.将0.1毫米的纸对折再对折,反复对折,量出每次对折后的厚度,其厚度不可能是( )毫米。
A.0.4 B.0.6 C.0.8 D.1.6
答案:B
解析:B
【分析】
由题意可知,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是0.1×2毫米,对折两次是0.1×2²毫米,对折三次是从0.1×2³毫米,对折四次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对折一次是0.2毫米;
对折两次是0.4毫米;
对折三次是0.8毫米;
对折四次是1.6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观察一下图两个梯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周长、面积都相等 B.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 D.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相等
答案:D
解析:D
【详解】
略
11.6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0立方分米=( )升
升=( )毫升 25分=时
解析:65;100;
800;
【分析】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升=1000毫升;1时=60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650立方厘米=0.65立方分米
100立方分米=100升
×1000=800
升=800毫升
25÷60=
25分=时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12.当的倒数的分数单位是时,m=(________)。
解析:2
【分析】
由倒数的意义可知的倒数是,根据的分数单位是则m的值为2。
【详解】
当的倒数的分数单位是时,m=( 2 )。
【点睛】
掌握倒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A=2×5×7,B=2×2×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解析:140
【分析】
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题目里已给出每个数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可按此规则计算求解。
【详解】
最大公因数:2×5=10
最小公倍数:
2×5×2×7
=10×14
=1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不要死记规则,而是理解着记忆,这样在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也能够灵活解答。
14.两个同心圆,大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分米,小圆的面积是它的,小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圆环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解析:14 9.42
【分析】
大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分米,小圆的面积是它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小圆面积;圆环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代入数据求解。
【详解】
12.56×=3.14(平方分米)
圆环面积:12.56-3.14=9.42(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圆面积的计算,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15.水是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3.6千克水中含氧(______)千克。
答案:2
【分析】
水是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故水的总份数为9份,氧占其中的8份,根据按比例分配方法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3.6千克水中含氧量为:
(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
解析:2
【分析】
水是氢和氧按1∶8的质量比化合而成的,故水的总份数为9份,氧占其中的8份,根据按比例分配方法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3.6千克水中含氧量为:
(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按比例分配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进行解答。
16.若比例尺是1∶34000000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cm,则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km。
答案:102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3÷ =102000000(厘米)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020千米。
【点
解析:1020
【分析】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3÷ =102000000(厘米)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02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转化,注意换算单位时数清0的个数。
1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答案:90
【分析】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据此解答。
【详解】
30×3=90(立方厘米)
圆柱的体积是90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认真解答
解析:90
【分析】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据此解答。
【详解】
30×3=90(立方厘米)
圆柱的体积是90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认真解答即可。
18.有 13 个自然数,小红计算它们的平均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12.56,老师说最后一个数字写错了,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______。
答案:54
【详解】
略
解析:54
【详解】
略
19.小明步行千米用小时。照这样计算,他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行2千米需要(________)小时。
答案:【分析】
已知小明步行千米用小时,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用÷,即可求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用2千米除以速度,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4=(千米)
2÷=2×=(
解析:
【分析】
已知小明步行千米用小时,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用÷,即可求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用2千米除以速度,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4=(千米)
2÷=2×=(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根据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
20.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体积是79599立方厘米,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7800
【分析】
先进行单位换算:1.5米=150厘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可求出底面积。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半,增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面积,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直径。
【详解】
解析:7800
【分析】
先进行单位换算:1.5米=150厘米;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可求出底面积。把它沿底面直径平均锯成两半,增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面积,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直径。
【详解】
1.5米=150厘米,底面积:79599÷150=530.66(平方厘米),
530.66÷3.14=169(厘米),169=13×13=13²,即半径为13厘米。
直径:13×2=26(厘米)
增加表面积:150×26×2
=300×26
=7800(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熟练掌握并正确换算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21.直接写出得数。
12.3+= 0.45×= 2-50%= ×9÷×9=
1203+99= ×4+= 56÷= 12×(-)=
答案:13;0.05;1.5;81;
1302;4;64;1
【详解】
略
解析:13;0.05;1.5;81;
1302;4;64;1
【详解】
略
22.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8分)
24×(+-) 4.5×9.9+0.45 0.75×14-75%+×7
16.42-5.8+3.58-4.2 13.92÷2.4+45
答案:4;45;15
10;50.8;
(按步得分,计算结果正确不简便扣1.5分)
【详解】
第1小题要运用乘法分配律,24×+24×-24×=2+20-18=4。
第2小题可以把0.45看成0
解析:4;45;15
10;50.8;
(按步得分,计算结果正确不简便扣1.5分)
【详解】
第1小题要运用乘法分配律,24×+24×-24×=2+20-18=4。
第2小题可以把0.45看成0.45×1然后转化为4.5×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可得:4.5×(9.9+0.1)=4.5×10=45。
第3小题先把75%和化成0.75,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到0.75×(14-1+7)=0.75×20=15。
第4小题先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位置得到:16.42+3.58-5.8-4.2,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转化为(16.42+3.58)-(5.8+4.2)=20-10=10。
第5小题不能简便,直接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第6小题先算×=,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
三、解答题
23.求未知数。
答案:x=0.5;x=2
x=3.5;x=35.2
【分析】
2x-0.5=0.5,先计算出0.5+0.5的和,再除以2,即可解答;
x+5x=12,先计算出1+5=6,再用12除以6,即可解答;
=,解
解析:x=0.5;x=2
x=3.5;x=35.2
【分析】
2x-0.5=0.5,先计算出0.5+0.5的和,再除以2,即可解答;
x+5x=12,先计算出1+5=6,再用12除以6,即可解答;
=,解比例,原式化为:3x=15×0.7,再用15×0.7的积除以3,即可解答;
1.6∶x=0.25∶5.5,解比例,原式化为:0.25x=1.6×5.5,再用1.6×5.5的积除以0.25,即可解答。
【详解】
2x-0.5=0.5
解:2x=0.5+0.5
2x=1
x=1÷2
x=0.5
x+5x=12
解:6x=12
x=12÷6
x=2
=
解:3x=15×0.7
3x=10.5
x=10.5÷3
x=3.5
1.6∶x=0.25∶5.5
解:0.25x=1.6×5.5
0.25x=8.8
x=8.8÷0.25
x=35.2
24.小明家为地震灾区捐款.爸爸捐的钱是妈妈的,小明与爸爸捐钱数的比是3∶8.已知妈妈捐了1200元,小明捐了多少元?
答案:300元
【详解】
1200×=800(元)
800×=300(元)
答:小明捐了300元
解析:300元
【详解】
1200×=800(元)
800×=300(元)
答:小明捐了300元
25.王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钱,定期二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取得的利息可以买一台5000元的电脑吗?
答案:可以
【分析】
此题应先求出利息,再与5000元作比较。由题意,本金是10万元,时间是2年,年利率是3.75%。根据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即可求出利息。
【详解】
10万元=100000元
解析:可以
【分析】
此题应先求出利息,再与5000元作比较。由题意,本金是10万元,时间是2年,年利率是3.75%。根据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即可求出利息。
【详解】
10万元=100000元,
100000×3.75%×2
=100000×0.0375×2
=7500(元)
7500>5000
答:到期后,取得的利息可以买一台5000元的电脑。
26.仓库有稻谷48吨,已调运走了,需库存,其余运往碾米厂碾出大米,已知稻谷的出米率为75%,运去的稻谷能碾出大米多少千克?
答案:15kg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5kg
【解析】
【详解】
略
27.港珠澳大桥是东亚建设中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千米。大桥在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星期六早上,李叔叔和林阿姨分别开车从大桥两端即香港口岸人工岛和珠海洪湾拱北,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的车速每小时90千米,李叔叔与林阿姨的行车速度比是6∶5,他们相遇时距离大桥中点2.5千米。李叔叔到达珠海后,上午8:30把车停在珠海市粤华路,办完事后于下午2:45离开,驱车回香港。
(1)港珠澳大桥全长多少千米?
(2)自2018年3月底珠海市第二批路内停车收费设施启用以来,目前夏湾路、昌平路、港一路、港二路、港三路、粤华路、莲花路、侨光路等路段的停车位正式投入使用。具体计费标准以30分钟为一个单位,繁忙时段:8:30—17:30,前30分钟(含第30分钟)收费2元,此后每30分钟收费3元,如不满30分钟则以30分钟计算。据此,请你计算出李叔叔停车费应付多少元。
答案:(1)55千米;(2)38元
【分析】
(1)李叔叔与林阿姨的行车速度比是6∶5,路程比也是6∶5,他们相遇时距离大桥中点2.5千米,说明李叔叔比林阿姨多行驶2.5×2千米,多行驶的路程对应6-1份
解析:(1)55千米;(2)38元
【分析】
(1)李叔叔与林阿姨的行车速度比是6∶5,路程比也是6∶5,他们相遇时距离大桥中点2.5千米,说明李叔叔比林阿姨多行驶2.5×2千米,多行驶的路程对应6-1份,求出一份数×(6+5)即总份数=大桥全长;
(2)用终点时间-起点时间,先求出李叔叔停车时间,不满30分钟则以30分钟计算,用前30分钟的费用+后面小时数×2×3即可。
【详解】
(1)2.5×2÷(6-5)×(6+5)
=5÷1×11
=55(千米)
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
(2)14:45-8:30=6小时15分
2+6×2×3
=2+36
=38(元)
答:李叔叔停车费应付38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经过时间的计算和整数四则复合应用题,第(1)小题关键是理解相遇时距离大桥中点2.5千米,李叔叔比林阿姨多行驶了5千米。
28.一个酒瓶里面深30cm,底面内直径是10cm,瓶里面酒深15cm。把瓶口塞紧后使其瓶口向下倒立,这时酒深25cm。求酒瓶的容积。
答案:57升
【分析】
据题意可知瓶中空气的体积不变,酒的体积不变,当把瓶口向下倒立时,这时酒瓶的容积应是酒的体积加上面空气的体积,酒的体积是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空气的体积是底面
解析:57升
【分析】
据题意可知瓶中空气的体积不变,酒的体积不变,当把瓶口向下倒立时,这时酒瓶的容积应是酒的体积加上面空气的体积,酒的体积是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空气的体积是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是30-25=5厘米的圆柱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
3.14×(10÷2)²×(30-25+15)
=3.14×25×20
=78.5×20
=1570(立方厘米)
=1.57(升)
答:酒瓶的容积是1.57升。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逆推问题的能力,注意空气体积的推导。
29.某商场商品打折销售,规定买200元以下的商品不打折;购买200元以上而不超过500元的商品时,全部商品打九折;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500元以内的打九折,超过的部分打八折。小明在商场买了两次商品,分别花了160元和432元,如果他一起买这些商品的话,还可节省多少元?
答案:30元
【分析】
根据小明买的商品,一次花了160元,一次花了432元,分段计算,先算160元是否打折,先计算出2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再和160元作比较;
再求出5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和432元
解析:30元
【分析】
根据小明买的商品,一次花了160元,一次花了432元,分段计算,先算160元是否打折,先计算出2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再和160元作比较;
再求出500元打九折是多少钱,和432元比较,确定432元打几折,从而求出原价是多少钱;
两种商品一起买,求出总价钱,算出500元以内打九折,超过500元部分打八折,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和原来两种商品分开买所花钱数进行比较,求出节省的钱数即可。
【详解】
200×90%=180(元)
160<180
说明原价就是160元,没有打折;
500×90%=480元
432<480
说明商品没有超过500元,打九折,
原价是:432÷90%=480(元)
160+480=640(元)
500×90%+(640-500)×80%
=450+140×80%
=450+112
=562(元)
160+432-562
=592-562
=30(元)
答:还可以节省30元。
【点睛】
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0.下图依次排列着5盏灯,用不同位置上亮灯和灭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亮灯用表示,灭灯用表示)。请根据下面前四种状况所表示的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⑤表示的数。
(2)在图⑥中画出亮灯和灭灯的状况。
①1 ②3
③④1+9+81=91
⑤( ) ⑥93
答案:117;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17;
【解析】
【详解】
略
3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规则,如8※3=8+9+10=27,3※4=3+4+5+6=18(加数为连续自然数),根据这样的运算规则则完成下面各题.
(1)计算:9※6
(2)阅读、思考并填空.
在8※3=8+9+10=27中,用27÷3=9,9是8、9、10三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8和10正中间的一个数.
在3※4=3+4+5+6=18中,用18÷4=4.5,4.5是3、4、5、6四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3和6正中间的一个数.
因为x※5=250中,用250÷5=50,可知:
五个加数正中间的一个数是 ;五个加数是( 、 、 、 、 );所以x是 .
(3)你知道x※22=671中的x是多少吗?简要写出你的想法.
答案:(1)69;(2)50;48,49,50,51,52;48;(3)x=2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8※3=8+9+10=27,3※4=3+4+5+6=18可知:从左边的数字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
解析:(1)69;(2)50;48,49,50,51,52;48;(3)x=20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8※3=8+9+10=27,3※4=3+4+5+6=18可知:从左边的数字开始连续自然数相加即可,加数的个数就是右边的数字;
(2)根据8※3=8+9+10=27中,用27÷3=9,9是8、9、10三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8和10正中间的一个数;
在3※4=3+4+5+6=18中,用18÷4=4.5,4.5是3、4、5、6四个加数的平均数,也是3和6正中间的一个数;
所以x※5=250中是由5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用250÷5=50,可知50是这五个自然数最中间的一个,即可求得这五个数,而这五个数最小的是未知数的值;
(3)根据第二问可知:671÷22的值是22个数中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进而求得这22个数,最小的数就是x的值.
解:(1)9※6
=9+10+11+12+13+14
=(9+14)×3
=23×3
=69
(2)根据题意可知:
因为x※5=250中,用250÷5=50,可知:
五个加数正中间的一个数是50;五个加数是48、49、50、51、52;所以x是48.
(3)671÷22=30.5
30.5是22个数中最中间的一个,所以30.5左边11个数,右边11个数,分别为: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最左边的数字就是未知数的取值,所以x=20
答:x=20
故答案为50;48,49,50,51,52;48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新规律,按照规律计算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